雨夜 发表于 2018-3-1 06:51:55

《舌尖3》败在忘记了中国人的“饥饿基因”

文/周淮安

    在万众期待中,春节登场的《舌尖3》口碑崩塌,从过去的万人点赞到万人吐槽,原本应该流着的口水变成了横飞的唾沫。

    不管是卖铁锅、卖口红的“超长广告片”,将美国大口黑鲈当成花鲈的常识性错误,还是把美食片拍成感动中国“知音体”,槽点不一而足。

    作为一个吃货,我耐着性子认真看完了。客观说,作为一个三观正确的纪录片,《舌尖3》绝对是合格的,有宏大的叙述,有小人物的奋斗,有家国的情怀,寓教于食,润物无声。

    但问题是,像我这样低素质的观众平时已经被各种正能量节目感动得麻木了,春节守在电视机前唯一目的就是想——流口水。

    一个主旨是让人流口水的美食节目非要让人流眼泪,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一部声称要让你流鼻血的爱情动作片,通过漫长的铺垫,欲说还休的暗示,各种花样的撩拨,但就是不切入正题,一到关键时刻镜头就一扫而过,而且还不断教育观众:“色即是空啊,空即是色,存天理,灭人欲……”

    02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国文化,将“食”与“色”,并列为人的两大原始欲望。而且,国人对于“食”的膜拜,应当还在“色”之上,所谓民以食为天,饱暖才能思淫欲。

    舌尖前两部之所以成功,正是满足了吾辈的原始欲望,直接刺激人脑控制口水的区域,不绕圈子,不卖情怀。

    有人揶揄前两部“舌尖体”解说词从食材入手,把烹饪的过程换成“碰撞”“演奏”,将食物的味道替换为“氨基酸”“胶原蛋白”,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加一个主人公,一个感人的故事——反正,有话不好好说就对了。

    但问题是,这文艺范的表达,是以认真发掘、拍摄美食为基础的,在大俗之上的大雅,美食是绝对的主角,其余皆是添花,这才是一个美食节目的基本修养,也是不可忘却的“初心”。

    03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重视吃,在饮食上食不厌精,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口腹之欲。与中国美食相比,西方饮食只能叫“热量”。

    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会如此重视“吃”?

    也许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能吃饱饭,坐稳老百姓已经是民众的最高要求,如果能长期持续吃饱饭,那就已经是盛世了。

    更多时候是战乱、饥荒、灾害带来的赤地千里与饿殍遍野,为了吃,为了活下去,我们穷尽一切食材,甚至人相食,这些从祖先遗传下来的“饥饿基因”深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

    一个朋友曾经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中国美食之所以独步世界,是饥饿逼出来的。

    频繁的饥馑,食物匮乏,我们必须穷尽一切食物甚至一些别人不吃的东西,如果像西方人简单的烹饪方式,这些东西往往难以下咽。

    中国人通过长期不断研习改进,用繁杂的配料,多样的烹饪手法,最终使看起来难以下咽的弃物变成了美味。

    比如,对于家禽、家畜,西方人一般就是吃肉而已,内脏等下水弃之无用。而我们却从头吃到尾,将猪头、猪耳、内脏、猪蹄直到猪尾巴、猪大肠,都烹饪成了各式美味。

    04

    中国人的“饥饿基因”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历史上吃饱饭的时候真的不多,即使封建王朝的“盛世”也是“饥饿的盛世”。

    在今天许多人推崇备至的“汉武盛世”里,我们看到的是比汉代任何一个皇帝治下都更频繁的“人相食”的记录,汉武帝登上皇位第三年,《汉书》便有“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的记载。此后,不断见于史书的是“关东郡国十余饥,人相食”;“山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率先实现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以为乾隆祝寿的名义,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们横穿整个中国,看到“乾隆盛世”是一个让他们大跌眼镜的“饥饿的盛世”。

    英国人沿途所接触的底层中国人为生存苦苦挣扎,将英国人剩下的残羹冷炙视为美味,甚至不顾性命地跳入河中,只为争抢英国人丢弃的死亡变质的家禽家畜。

    而同时期的英国汉普郡农场的一个普通雇工,一日三餐的食谱如下: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一天剩下的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的啤酒和腌猪肉;晚饭是面包和奶酪。星期天,甚至可以吃上鲜猪肉。

    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彻底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从物质匮乏时代走向了小康,大家过上了比隔壁曹县至少好五倍的日子。

    有的媒体说:“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认为“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问题是,像我这样低素质的贩夫走卒,就渴望感官刺激,就喜欢物质生活。

    因为,孟子早就曰过:“食色,性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舌尖3》败在忘记了中国人的“饥饿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