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zhu2689 发表于 2020-3-26 04:43:59

中国外贸企业生死劫

疫情影响各行各业 大批外贸订单被取消
   最近,中共在全国各地大力宣传防疫和复工复产两不误,证明经济下行压力极大,极有可能危及中共政权。中共表面鼓吹防疫形势大好,实际上危机四伏;表面鼓吹复工复产热火朝天,实际上消费不振,食品价格高涨,人民购买力大幅下降,国企库存增加,特别是外贸企业,不得不面对生死劫。
   3月19日,中共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在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武汉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一些国家生产、消费等领域受到冲击,贸易活动减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贸企业可能将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不少外贸行业如服饰纺织、水果加工等都出现了订单大量减少,暂停、推迟交付或者取消订单的情况。

    3月19日,温州市太阳神鞋业紧急通知,由于美国疫情高速爆发,客户订单继 续取消。经公司研究决定,于4月1日起全体放假至5月30日,后续视订单情况 决定是否于6月开始上班。假期较长,后续又存在不确定性,鼓励员工自谋出路。

3月21日,东莞著名的成表厂东莞精度表业有限公司(简称“精度表业”)就在厂内发布公告,主动劝退员工另谋高就,并全厂放假至少3个月。
   精度表业在通知中表示,当前,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欧美地区尤为严重。公司最重要的客户宝利“Fossil”属于美国品牌,现已全部停止下单,同时要求取消或暂停原生产订单,导致工厂无法正常开工,公司经营出现重大危机,面临随时关停的风险。

   素有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也宣布延期了。3月23日,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桦也宣布,因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第127届春季广交会确定不会在4月15日如期举办。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钟表生产的集中地之一,在港台资本的浇灌下,集中了大量为欧美品牌钟表生产加工的企业,东莞就颇为典型。依靠外部订单存活的代工厂在疫情的冲击下正在面临生存的考验。精度表业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家。
业内人士认为,精度表业只是外贸企业受困的一个缩影,在全球疫情冲击之下,欧美客户无法下单,原有订单也全部暂停或取消,导致中国工厂复工后根本无订单可生产。
 像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可以说,随着国外疫情的扩散,国内出现同类 命运的企业肯定还会增多。
   另外, 在纸品包装产业链,出口外向型企业不在少数,在这场疫情下,这类企业是业内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亦是生存压力最大的企业。


出口被动下滑 造纸产业链危机重重

自疫情爆发以来,一股焦虑情绪在整个造纸产业链逐步蔓延。先是员工难以到岗,企业复工日期一拖再拖;再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急剧增加;如今原材料价格倒是下降了不少,但市场需求难见起色,企业背负的压力愈发沉重……


原纸价格三连降 大厂失去稳价底气
    3月13日,玖龙纸业多个基地降价50-150元/吨;3月17日,玖龙纸业再度降价,降幅为100-250元/吨。在这期间,众多中小纸企纷纷跟跌,幅度在100-300元/吨不等。3月23日,玖龙纸业五大基地包装纸价格全面下调,瓦楞纸、牛卡纸等最高下调300元/吨。

    不久前还信誓旦旦地称原料短缺,纸价不具备大幅下调的基础。玖龙本月的多轮降价,让大厂彻底失去了稳价的底气。

   终端市场难言乐观 订单下滑20%

   原纸价格下降,纸板价格必然也将随之下调。就在玖龙宣布降价通知的同一天,国内某纸板厂发布调价通知称,自3月23日8点接收的订单起,在原价格基础上,三层价格下调0.2元/双平方、五层价格下调0.3元/双平方、七层价格下调0.4元/平方。

    与上游企业相比,身处纸品包装产业链最下游的纸箱彩印厂,对终端市场的感知度会更强一些。在行业群内,各大纸箱彩印厂老板谈及订单时,字里行间藏着的都是愁闷。

    据媒体调研,广东省鹤山市某大型印刷厂负责人认为,今年广东地区外向型印刷企业销售额将普遍出现10%-20%的下降。地处内陆的外向型企业同样受到波及,江西一家生产彩盒、画册的纸品厂负责人透露,目前订单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20%-30%。

   造纸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轻工制造行业,行业年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与包装、物流、印刷、居民生活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如今,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何时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尚未可知,造纸、印刷包装制品出口需求被动下滑,加之国内需求并未恢复,这场疫情对于整个造纸产业链的影响无法估量。




外贸纺织企业生死劫
    浙江绍兴的一份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有78.4%的纺织企业表示订单在减少,64.8%的企业反映已有的订单被客户取消。
   据中共海关统计,2020年1至2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37.725亿美元,同比下降19.9%;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0.623亿美元,同比下降20.0%。国外疫情爆发前,我国纺服出口数据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据此估计,3月份以后相关出口数据降幅会更大。

同时,境外疫情扩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棉花行业正在经历“洗礼”,郑棉期货行情连续大幅度下跌。3月23日棉花主力合约跌停,3月24日棉花期货主力合约再次出现下行,当日跌幅达2.08%,收盘报10360元/吨。
   棉花行情让纺织企业感到非常无奈——上月刚订的货,没过几天就跌价了。



下游纺企认为,只有国外疫情出现拐点,棉价才能企稳反弹,否则还会继续探底。棉价的大幅波动,也让部分纺织企业难以应对。此前已经采购的客户发出感慨,前期高价位成交的棉花还未到厂,在路上运输期间就跌了近2000元/吨。
    中国棉纺企业生产及经营正遭受着严峻挑战。河南某纺企采购人员表示,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一是不敢接单,二是订单减少。照这样持续下去,企业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样的跌幅是企业无法承受的,甚至不敢接下游布厂订单。

   有一些纺织企业表示,棉价下跌对于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造成极大损失。这类企业刚刚从历时一年半的中美贸易战噩梦中走出来,又遭遇疫情的第二波冲击,预计整个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市场不容乐观。
往年3月是全年开工最高的季节,但是今年却表现的“不一样”:先是因为疫情推迟开工,后来是遇到缺工问题回升缓慢,到现在因订单不佳而不想开工。

一波三折,目前有不少纺织老板处于这种心态,但是设备折旧、房租、人工、水电等各项成本又使他们不得不开工,只有开工才有产值。
如果两三个月国外疫情趋缓,外贸订单再次回归中国,届时国内外贸企业可能无法消化,因为外贸企业需要3个月内零收入情况下留住生产工人,很少有工厂能有资本熬过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假设已不可能。对中国的外贸企业来说,今年绝对是生死存亡之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外贸企业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