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20-12-14 11:08:03

中欧、东欧并非中共的特洛伊木马

自: 万维读者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论坛网站发表波兰国防部智库“华沙战争研究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中国事务分析员艾丽嘉(Alicja Bachulska)的文章说,西方主流媒体和大众形象长期以来把中欧、东欧描绘成同质的后共产主义地区,由于都有共产党极权统治的历史经验,这个地区既能抵御民主标准和专制宣传,又特别容易被精英和权贵资本主义掌控。

https://pub.creaders.net/upload_files/image/202012/20201212_16077668493673.jpg

捷克参院议长维特齐2020年8月访问台湾令中共跳脚

国际社会就是根据这种二元论,评价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最显着的例子就是,对中东欧加中国的17+1(以前的16+1)平台的看法。这个平台在2012年首创,通过高级别政治会议、区域聚会和民间网络,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维舍格勒集团4国、大多数巴尔干国家和希腊在内的17个国家,与中国联系起来。

于是中东欧地区一再被描述为遭“廉价”收买,“令西方担忧”的“中国特洛伊木马”。非本地媒体发出的主流信息都差不多——中东欧正在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并进入其势力范围。中东欧地区确实经历了与中国短暂的,甚至是热切、“浪漫”的交往期。有段时间一些中东欧国家政府在与欧盟的谈判中,曾考虑利用与北京的合作为筹码。但现在只有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继续为这种做法辩护。

中东欧国家虽然几十年来一直在加强与北京的关系,但她们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期望并不符合北京的意图。她们比西欧国家更快地看到,与北京无条件合作所带来的风险。而且北京在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比在西欧的投资小得多。在2000年到2019年之间,仅北欧芬兰一国吸引的中国资本,就超过了所有17个中东欧国家的总和。而北京在德国的投资,更相当于17+1平台中最大国家波兰的20倍以上。

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已经意识到,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并非“双赢”战略。而且“17+1”模式激怒了欧盟,同时使北京能够片面扩大对该地区的渗透。同时,国际环境迅速转变为对中国不利。美国和中国的战略对抗达到了新高,2020年初新冠肺炎大爆发时,两国展开了全球性的相互指责。北京拼命在中东欧媒体上自我吹嘘,其中不乏宣传、造谣。

北京取消香港特区的自治权利,大规模拘留新疆穆斯林,加上许多国家对华为5G网络的疑虑等,进一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一些中东欧国家最近的举动也表明,整个欧洲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已经影响到当地的决策。大多数欧洲国家与美国签署了关于确保5G技术免受专制独裁影响的联合声明,其中也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17+1国家。

因此17个中东欧国家不应由于与中国关系密切,被视为“麻烦制造者”。一些西欧舆论仍然在拿北京加强与中东欧的关系说事,这既适得其反又危险,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社会真正的伙伴关系,以及对中国崛起问题——欧盟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的辩论。

欧盟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着手对国际力量平衡的持续变化,进行更有价值、更现实的评估。但欧盟不应将部分成员国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所谓的“中国特洛伊木马”保持距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欧、东欧并非中共的特洛伊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