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ton 发表于 2013-12-21 10:03:34

中国毕业生遭遇就业寒冬

译者: makiko1990

四年前, 小顾进入大学,这让他父母高兴不已。他父亲是一位电焊工,母亲在家乡无锡(靠近上海的一座小城市)的一家宾馆做保洁员。他们对儿子怀着殷切希望,希望毕业后的他能进入中产阶级。
如今的中国,高校文凭并不能保证好工作
今年,约七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将涌入中国的就业市场,而其中绝大部分,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某家中国国家媒体报道称,随着经济的持续下滑,国家需要为前所未有的如此大量的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
四年前,小顾进入大学,这让他父母高兴不已。他父亲是一位电焊工,母亲在家乡无锡(靠近上海的一座小城市)的一家宾馆做保洁员。他们对儿子怀着殷切希望,希望毕业后的他能进入中产阶级。然而,尽管中国急切需要雇佣那些精英和顶尖级人才来保持社会稳定,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但这位家里的第一个大学毕业生仍感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想找份工作,而现实确实我也不知道到哪去找一份”小顾表示。 “据我所知,班上45个同学,至今还没一个找到的,挺郁闷的“。
今年,将有七百万的就业生涌入中国的就业市场,创下了新的毕业生人数记录,据北京一家名为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到四月底,即将成为毕业生的学生中,仍只有35%找到了工作,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就更差了,仅26%签了就业合同。中国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就连新上任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对此十分重视,他于5月在港口城市天津接见了一些即将毕业的高校生,鼓励他们从基层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其原因有若干, 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扩大高等教育系统的覆盖范围,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来刺激仍受两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经济。2003年,中国有212万高校毕业生,10年后,据政府部门估计,将有699万高校毕业生,创下历史之最。
尽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经济却日益下滑。2013年第一季度的GDP,与去年相比,增长为 7.7%,仅比去年最后一季降低0.2%。近8%的增长速度,对许多处于经济萧条的国家而言,已十分不错了,但对于中国而言,正如其国家领导再三强调的那样,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避免经济陷入谷底。
无锡交通科技大学位于上海周边,是一所拥有50年悠久历史的学校,作为该校交通运输专业的一名学生,小顾希望能在当地地铁公司谋得一份工作。”进大学的时候,大家都说,班上都会被当地地铁公司给签了”小顾告诉时代周刊的记者。“而今年,该公司却在没有任何招聘计划”。
小顾曾通过观看美国电视节目,提高了其英语技能,能够进行双语沟通,他希望在就业中,良好的英语技能可以让他胜人一筹。小顾去了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培训,“我去应聘的时候,发现前来应聘的都是英语专业的硕士,甚至有博士”他回忆起说。“竞争相当激烈,我感到绝望极了”。
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得该状况,日益恶化。过去十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迅速激增,但是否一纸文凭就能证明他们真是的水平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独立的思想库的副院长熊丙奇如此说道:“ 大学是公办的,大学没有自制,就无法教学生如何独立思考。结果所有毕业生都是批量生产,相似无区别,且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技巧。
尽管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仍时由竞争力不足的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私营企业,比如金融,石油,电信都被国企所垄断,后勤也如此。比起农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能够吸收更多的毕业生。“ 熊先生表示,”我们应该通过允许私企进入到服务业中,如此就会促进更大的竞争,就会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小顾而言,还得努力找工作,而且,他还十分担心自己会成为“蚁族“中的一员——那些年轻,学历不高,在中国的大城市艰难为生的人。更发愁的是,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小顾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他深知,父母退休后,还得给他们养老。”我很是羡慕那些在高楼大厦里工作的人“他说到”我十分迷茫,不知未来将怎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毕业生遭遇就业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