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STON 发表于 2014-6-25 06:56:47

谁按下了信佛时髦化的快进键?

本帖最后由 FRANKSTON 于 2014-6-25 06:57 编辑

网易论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大多也看不清的时代。中国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富人和名人开始信奉佛教。胡润百富榜(Hurun Report,该榜单是一部记录中国富豪的编年史)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内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顶级富豪自称是佛教徒。娱乐圈亦有一种说法谓之“艺者佛心”,圈内很多明星公开信佛,比如“传奇”的王菲,经历过海啸生死而踏上佛家路的李连杰……在他们身上能看见一些佛的明显标志,比如佛牌、佛珠之类。前不久,功夫巨星成龙举行了60岁生日慈善晚宴,杨受成、姜文、赵本山、葛优、李冰冰、白岩松、黄渤、马云和周立波等众多圈内外好友都纷纷到场祝贺。这次聚会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参会嘉宾人手一串小叶紫檀108佛珠,佛珠变成了通行证,六十寿宴也俨然成了一场佛珠展示会。

英媒《金融时报》亦在今年五月刊出了一篇题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新‘鸦片’”的文稿,对中国宗教信仰表示关注。中共喉舌《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曾刊文指出,如今没有什么事情比自称信奉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更加时髦了。在这篇题为《汉族青年遭遇世俗挫折后转向藏传佛教》的文章中,《环球时报》援引北京一名年轻白领的话称:“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藏传佛教。流行歌星在谈,我的朋友们也在谈。它很酷。如果用嘻哈风格来吟唱藏语的祷文,就更酷了!”该报还援引学者的话称,由于很多中国年轻人过着“非常有压力和紧张的”生活,他们正在转向宗教以寻求心灵的平衡。“中国的富二代们渴望的往往不止是金钱”,文章最后称不少富豪子女也开始信佛,认为佛教能缓解中国中产阶级面临的巨大压力,这“无疑比药物好”。

形势大好,人心大坏?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为儒释道鼎足而立,互融互补:佛教重在身心关系,道教重在天人关系,儒家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中国的佛教,不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传统本土文化漫长的冲突、调试后,到了唐代,佛教基本上完成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

中国人总是善于本土化一些东西。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为了便于推广,传教时融入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神鬼传说,并在像《西游记》这样的文学作品中,将释迦牟尼描述成了类似于中国神仙的一个角色。在中国特色下,佛祖变成了一个可以保平安、求升官发财、主持公道的神。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扬佛灭佛的反复,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她)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少是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的。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则由亲属请出家僧尼,为之诵经超度。当下,有很多富人和名人找所谓的佛教大师算命、祈福,修炼各种神通、法门,请各种佛牌,这些其实都是将一些茅山法术、巫蛊之术、相术,以及西藏苯教的一些秘术披上了佛教的外衣。神医、巫术本身是很荒谬的,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相信,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是受过很好教育的。这其实不是素养问题,而是信仰缺失反弹的表现。现在很多人所信的,往往并不是真正的佛,即便一些高学历的社会成功人士也一样对佛一知半解,信佛只是为了满足心中对自己的某种定位而已。

现在有一个声音,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中国人之前肯定是有信仰的,儒释道构建了中国相对完整的信仰体系。以往的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情感比较淡漠,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而言,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已起到宗教的作用,足以支撑其精神世界,已起到安身立命的作用。“外圣内王”这个词几乎道全了他们生活的目标、人生的理想。古人讲,人有三种途径可以实现不朽,就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通过“内圣外王”是可以实现不朽的,类似宗教的作用。在古代中国,其实一直有两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士官阶层信历史,为了青史留名可以牺牲生命;民间百姓信奉鬼神,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种信仰,不过我们中国人没有将它归结为宗教信仰,而是文化信仰。人们的各种信仰都会在各自心中衍生出一套行为准则,与法律不同,这是一种虚拟的监督或者说自我的监督,同样是不可逾越的。

近代上百年的革命,不停打倒偶像,我们中国人心目中以往的偶像一再失去存活的空间;在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人长期的信仰体系被严重破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畸变,人们本就不坚实的信仰体系发生崩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现在党员总数虽然已经超过了8500万名(中共中央组织部2013年底党内统计数),但是在新一代中共党员中已经很少有像老一代党员那样虔诚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了,党的信仰和终极目标似乎在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利润的追逐……使得诚信、道德体系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一切向钱看变成一件很自觉的事情。

信仰说到底是个虚的东西,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金钱物质利益。现代人大多是功利的,每天为了衣食住行而奔忙,不由自主地变得很现实。如今,我们似乎越来越面临信仰缺失的窘况。什么都看透了,就那么回事,虚无主义、颓废主义的思想如影随形,社会责任感严重欠缺。也因为社会普遍无信仰,人与人之间互信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中国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信念危机。世界上75%的国家是有宗教信仰的国家,而中国大多数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或许因为价值观里没有惩罚、报应的概念,没有信仰让人无所畏惧。人一旦无畏,那就相当于没有了底线,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现在的中国就是这样,比如食品疯狂造假,又比如挟尸麻目要价……

宗教信仰、文化信仰的同时缺失造成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迷失。在这个众声喧嚣、目不暇接的时代,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再单纯,遗忘信仰,远离精神世界,本真善的自己离自己越来越远。
信佛,是信仰还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时代如同一条奔流之河,我们都是里面的游鱼。人生一世,有爱的幻想,才有伤感怨怼;有理想,才有不满;有追求,才有失望。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动荡,经过了数代人极大代价的付出,仍未建立起新的更现代、更合乎理性,也更能继承和借鉴一切优秀的东西的价值系统和精神财富。人的精神信仰是重要的,信仰能够对我们生命的最终意义做出诠释,虽然这种解释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国家的发展可以带给人们物质的满足,但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是从精神信仰开始的,这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视警觉。

托富勒说,眼睛能目睹一切,唯独看不见自己。当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当外在的变化不能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安宁和愉悦,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迫切需要一些东西来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安宁和愉悦。人们都在寻找超自然的东西试图解释现在的生活并得到一种可靠并稳定的状态。于是,信佛等一些精神信仰成为当下时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富人和名人开始信奉佛教,希望通过戴佛珠挂佛牌、修行做善事、给功德箱里捐钱等为自己带来好运。说的雅一点,那是因为当今社会太过浮躁,人们开始醒悟想寻找内心的平静;说的刻薄一点,平日多作孽,烧香拜佛以求心安。信佛时髦化的快进键被按下后,“信佛”从一定意义上帮助人们平衡了内在和外在。在中国,那些越来越多开始信奉佛教的富人和名人们,与其说信佛是一种信仰,更不如说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不少人把皈依佛门、随身戴一些佛门信物当作一种时尚,认为有一个这样的信仰会使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我们其实用不着去讨论越来越多这样装模作样不求甚解的人涌入佛门,使得这个群体看起来愈发庸俗。谁按下了信佛时髦化的快进键无关紧要,因为,若是以信佛的名义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和平、善良、健康、正直,积极捐款,热衷公益……使我们的价值观念中更多一点真、善、美,更多一些互信真诚,那又何必去计较那些信奉佛教的富人和名人们是真心向佛还是披着信佛的外衣呢?

信仰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只是一个由价值观、人生观构建的理念系统。解决建立了“我是谁”、“我往哪里去”、“我和别人和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理念体系,就是信仰。世间少些嘲笑,少些看透,少些抱怨、少些谁也不信,我看这个世界一定会更美好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按下了信佛时髦化的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