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憶苦 追念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先生

已有 9219 次阅读2014-8-17 10:16

憶苦   追念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先生 

 

2005年去世的黄昆先生,是中國当代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学专家,中國科学院院士,对中國大陸半导体的研究和工業开发贡献很大,故为文追念。黄先生原藉浙江嘉兴,1919年生於北京。通卅潞河中学毕业,194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畢業。抗战期间受教於西南联合大学,師從吴大猷先生,获北大研究院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國府挑选两名优秀学生赴美、英深造物理,该班第一名的黄昆先生和第二名的杨先生两生得中。当时只让两生各选两国之一,黄昆为人忠厚,礼让杨先生先挑,他挑了美国,黄昆先生乃去了英国。师从著名固体物理学家莫特(NF Mott),1947年,获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博士学位。並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作访问学者与博士后研究。1947年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六十年代经实验证实,而被称为黄散射1950年与里斯(A.Rhys,李爱扶,黄夫人)共同提出了多声子的辐射无辐射跃迁量子理论;同期佩卡尔发表了相平行的理论,被国际上称为-佩卡尔理论-里斯理论1951年提出了晶体声子电磁波耦合振荡模式,当时提出的方程,被称为黄方程,成為后世固体激光的基础论文之一。

在作博士後时,受导师马克斯·玻恩 (M.Born,一九五四年获诺贝尔物理奖)邀请,黄昆用量子力学诠释和预测了固体中的物理现象,并将之提升到现代物理学的层面。写出了《晶格动力学》(Dynamical Theory of Crystal Lattices)一书,玻恩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书稿内容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我能懂得年轻的黄昆以我们两人的名义所写的东西,就很高兴了。该书1954年出版,有人统计,1957-20013月之间,该书英文版(黄昆写)被引用5254次,俄文版(苏联人译)被引用376次,平均每年二百多次,至今牛津大学出版社还仍然把它列入牛津经典物理著作丛书,黄昆先生回国之前在所研领域已達经典性高度。1954马克斯·玻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1年,黄昆先生年方三十二岁,正处科研最出成果的年龄段,回到中国大陆,除了扫尾《晶格动力学》外,科研事业彻底被腰斩,停止科研达二十六年,这对他本人、对中国、对人类,都是個重大损失。当年国际上成就低于黄昆的固体物理工作者,后来不止一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難怪2011年天津某大学物理系老师在课堂上说,黄昆如果不回國,诺贝尔奖就是他的。当时班上恰有一个小孙子,嫣然腼曰:那是我舅爷

回到北京,先生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就是他原先上大学时的燕京大学校园和教室,但是己经被北大抡占,而且完全没有燕大的学术自由了。解放后当局对北大盯得很紧,必须摒弃原有的欧美式教育理念,向苏俄一边倒,把教育和科研分开来,分工教育的教师除了编写教材外不得经营自留地搞科研。这本來是老大哥落後而又祸害教研的一条锁链,却被中国奉为圭臬。从1951年直至1977年,先生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是授课和编写教材。

文革时期更邪门了,专门拉排(北京人读为派)子车,即小驴拉的双轮小車,都成了行家啦。那可不是平板三轮,蹬它的号称板爷,先生还不够资格。黄先生逆來顺受,不顺也不行。一身破黑棉裤棉袄,去百货大樓买窗簾,售货员提醒他那可够贵的。有时甚至一隻脚穿着单鞋另隻脚穿着棉鞋去上课,也不知学生们笑不笑。夫妻两人加上已是大小伙子的两个儿子,挤居在一间卧室里。每月工资285元,因为被拉入党,搞积极,缴党费200,即便如此仍是受到了冲击,说他是特务。整天地提心吊胆,所以不许英裔的妻子在家里说英文,而且不分场合,到处一張嘴全都是左话,弄得連自己的親人们也很烦,甚至不愿理他。不过,总算保住了文革时期没出大事,去世之前终於说出,不这样说话,生存就不可能。

1983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年近六旬的黄昆先生重拾科研,被国际固体物理学界的权威说作是在灰烬中重新起飞。毕竟廉颇老矣,捡起的是多声子跃迁理论提出后出现的新问题,也即修补扩充-理斯理论,于1988年发表了半导体超晶格声子的-朱模型,朱是先生在半导体所的助手朱邦芬(朱二零零三年成院士)。先生本己是固体物理、半导体学界开拓性人物,理应有更多更经典性研发结果,但是共产制度把他毁了,後來虽然列为中國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共大陸还给了个大奖,但是这些荣誉和他的损失相比,实在微乎其缴。话又说回来,先生居然活下來也算万幸了,和先生同样身份同期归国的学者,被共党害死的可不少啊,成百上千!例如,天津医学院脑外科李宝光主任,1951被共党卫生部长李德全从英国邀回共党大陸,回国也26年,在天津和唐山各工作三年,其馀廿年都是在监狱、劳改队、牛棚、和保外就医中渡过的,多年來被抄家五次。唐山地震时,连救災物资也沒他的份,而且还被造反派判了死刑。他是爰祖国才应邀回来,一心一意地工作,一切从救治病人出发,没有医疗事故,他不明白,爰国有罪?!工作有罪?!又如,大连的石油化学家肖光琰也是同样,在美国己经很有成就,人家回大陆可不是来找饭吃,而是带来了许多科技资料,想为祖国作贡献,谁会想到祖国竟把满腔佛心的肖先生一家三口全给逼死。还有比这样害人更缺德的政权嘛!道德落差如此之大,历史上有吗?在逼死他们的单位,政府应该树碑立塑向死者赔罪,让後人景仰。六十多年了,共党忏悔过吗?!这样的伟光正居然死纏在中国大陸六十多年,怎么还不灭亡呢!真是人类的悲哀。

黄昆先生能有这些成就,固然与所受学校教育有关,但更和他那伟大、聪慧、善断的外祖母章漱梅老太太绝对分不开。别看她老人家是个清末年代的小脚老太太,可老人家识文断字,有领导才能,手不释卷,知识超群,曾被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熊希龄聘為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长。1930年代初期,就己在全家知识文化介绍会上介绍维他命,那可是当时很少有人知的医学新发现。开会时全家老少,男女差役都得参加。這是贺家祖传的書香传统,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这类读书会。老太太的祖公贺长龄、贺熙龄、贺桂龄兄弟三人都是大清的进士,自已能不学习嗎。可悲的是,老太太晚年丧子丧女,聪慧而明断的外祖母大人排除万难,毅然携带众多弱小孙辈由长沙迁京,以便上学,後來这些孙辈全都成了各该领域的重要人材。黄先生的母親贺延祉当然也以此为继,严格要求子女,黄昆先生和两个哥哥(已故外贸专家黄燕、心脏病学专家黄宛)全都布履长衫在通卅潞河中学住校,星期天也不准回京,直到寒暑假。这样严格要求的後人,能不成材吗?现在还多见吗?按古训严格培育後人的家庭还多吗?

                              

 

                      图中最小的男孩是黄昆,其余是奶奶、姥姥、父母、姐、两哥和妹

 黄昆(穿长袍者)和母亲。两个哥哥合影。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okjonesblee1 2014-8-18 22:44
审核什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3-29 14: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