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07|回复: 0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0 06: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为什么

剑门碧玉 于  2017/10/19

    最近,“阶层固化”一词特别火。

    阶级固化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

    “我们宣传的共产主义共同富裕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空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而且寒门出贵子的事情越来越少。富人的后代仍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仍是穷人。”

    但其实,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阶层固化。但无论阶层怎么固化,总有5%的穷人可以突围而出。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讲几个故事,大家感受一下阶层固化的体现。

   

    01

    有一个年轻人,生活不如意便总是抱怨家里人没有给他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

    爷爷来玩,他就怼爷爷:

    “你当年干嘛去了?咋不参加红军?

    要是你当年参军,我家至于这样吗?”

    爸爸来玩,他就怼爸爸:

    “你当年干嘛去了?咋不下海创业呢?

    要是当年你下海,我家至于这样吗?”

    故事中的年轻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倒去埋怨家人,整日怨天尤人,这便是典型的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导致寒门再难出贵子,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做过统计:

    80年代,北大学生三成出自寒门。

    90年代,寒门比例开始逐渐下滑。

    2000年后,寒门比例仅占一成多。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证实了这一现象,他们用49年跟踪了一群不同阶层的孩子,最后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02

    为什么穷人无法摆脱贫穷呢?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经过十年调查研究,得出结论:

    穷人无法摆脱贫穷的罪魁是——稀缺心态。何谓稀缺心态?就是“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

    邻居王阿姨就是这样,由于她家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她买菜特别喜欢折腾:

    去小区门口新世纪超市一看:“生菜一斤要三块五,太贵。”

    于是,她坐六站公交去沃尔玛,“更贵,四块钱一斤。”

    于是,她又坐七站路去永辉,“三块钱一斤,太好了。”

    她买了5斤,乐呵呵地回家了。折腾半天,扣去车费,还倒亏5毛。

    穆来纳森说:“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也就是说,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

   

    03

    穆来纳森和沙菲尔提出了“带宽”概念。所谓带宽,就是指一个人心智的容量。如果这个带宽老是被一种稀缺心态所塞满,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印度克延比都蔬菜市场很是繁荣。这里,生活着一群很穷的小商贩。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然后去进货,卖完可收回1100卢比,而晚上,他们要还给富人1050卢布。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

    其实,只要小贩不把这50卢比全花掉,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由于复利效应,他们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

    从此,他们收入就会节节攀升,这样美好的结果,几乎是触手可及。但是,没有一个小商贩这样做。“他们天天就那样重复着,分出利息达九年之久。”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认知判断能力,认知判断能力大幅下降会导致短视。也就是说,一个人穷着穷着,就会变傻。

    穷人就是这样陷入穷的恶性循环的:

    稀缺金钱→注意力集中到钱上→大脑浮现各种与钱有关的事,变得冲动失去控制力→心智带宽减少→做出错误认知,做出错误决定→放大对于钱的稀缺心态→恶性循环。

   

    04

    如何才能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呢?

    1、把重要的事情强行拉入管道视野,并建立目标导向思维。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人生影响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出身环境和智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理想,生活没有目标。

    60%的人理想模糊,生活目标模糊。

    10%的人有理想,制定了短期规划。

    3%的人有理想,制定了清晰的长期规划。

    25年后,这群人的生活状况很有意思:

    那3%的人,因为一直有规划地朝着人生理想迈进,所以最后几乎都成了社会顶尖成功人士。

    那10%的人,因为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最后成了社会的中产,做了律师、工程师、企业主管等等。

    那60%的人,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没什么特别成绩,就指望孩子将来有出息。

    剩下27%的人,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成天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这个调查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生规划,让每个人拉开了距离。所以,要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就要强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道视野——制定清晰的人生规划,短期的长期的,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

    贫穷的韩信为何能忍受胯下之辱?因为他有坚定不移的人生大理想。

    正如苏轼所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区别: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富人思维的特点是目标导向。

    2、越是穷的时候,越是不能在乎钱。不明白这一点,很多事情及规划都无从谈起。

    穷人思维买房,首先考虑:我存款有多少,月收入多少,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富人思维买房,首先考虑: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3、花钱时必须重视冰山成本。一心只想着省钱,往往是在浪费钱。

    故事2中买菜折腾的王阿姨,去年在地摊上给孙子买了双运动鞋,耐克的仿款,便宜得惊人。一周后,孙子从学校回来,脚肿了。“鞋子材质不好,不透气……”

    去医院,医生诊断是真菌感染。结果一治,最后花了700多元。王阿姨后悔得直跺脚:“早知道就买正品了。”

    这就是穷人思维——忽视“冰山成本”。何谓冰山成本?就是看得见的成本,往往只是极小部分。更大的成本,藏在看不见的水下。忽视冰山成本会有一个后果——占小便宜,吃大亏。

    穷人的钱很多都耗费在了这样的冰山成本上。

    4、要规划“余钱”和“余闲”。

    企业家凌军讲过他公司两个员工的故事。两个员工是他同时招录进来的同班同学。刚毕业时,两人都缺钱,于是就把房子租在了北京五环外。每天上下班需要四小时,很是累人。

    凌军就建议:“你们可以在离单位近点的地方租房,虽然贵一点,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员工马骏听了,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员工张萌没有,他觉得:“太贵了,不能浪费钱,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三年后,马骏工资翻了两倍。“我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三年努力,我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证。”

    而张萌呢,三年工资只涨了800元。他很后悔:“我目光太短浅了。”

    把余闲用在自身素质的升级上——比如读书计划、技能培训等等穷人之穷,往往是双重匮乏:既缺金钱,又缺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规划余闲,必要时要像马骏一样学会用钱置换时间。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阶层固化。但无论阶层怎么固化,总有5%的穷人可以突围而出。因为他们跳出了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05

    以前搬家的时候,父母舍不得扔掉那些衣物,虽然以后一般都用不到,但他们宁可让这些无用的东西占据着几万一平米的空间——因为以前穷过。

    长辈吃饭的时候,明明已经吃得差不多够了,却不舍得剩下,硬是尽量光盘,虽然知道多吃无益,还要花更多时间运动消耗——因为以前饿过。

    这些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埋藏在当年的基因里,血液里,控制着我们这些年成长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做出现在客观上已经不合理的选择。

    我们现在的决定,其实都是被过去绑架。我们之前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一个思想的牢笼,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

    再进一步说,这种思维,其实比牢笼更可怕。如果是牢笼,我们至少还有挣脱的欲望,想看外面的世界,而这其实是一口桎梏的深井,我们就是底部的青蛙,看着头上的那一圈天空,甚至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大小。以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揣摩好像其他人也应该是过这样的日子。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在什么阶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16 1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