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48|回复: 0

惊心动魄的荆湖治水秘闻

[复制链接]

8

主题

611

回帖

3239

积分

论坛元老

高级会员

积分
3239
发表于 2007-6-12 17: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湖北,得名因一个洞庭湖。荆江、云梦泽与洞庭湖的江湖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约2000年前,湖北古云梦泽南连长江,北通汉水,方圆九百里,长江洪水涌出三峡,调蓄云梦泽,再下汉口。那时的洞庭湖,还只是君山附近小块水面。然而,长江、汉水大量洪水挟带泥沙涌入云梦泽,历经1000多年淤积,云梦泽不复存在,代之以星罗棋布小湖群,成全湖北“千湖之省”。与此同时,荆江河槽开始形成,九穴十三口作为洪水通道,使洞庭湖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先民们在荆南洲滩上从事生产活动,堵口并垸,江水不再四处奔突,改由四口南流,洞庭湖湖面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八百里洞庭”由是诞生。这是江湖与两湖关系的核心所在。
    洞庭一湖锁两省,在湘境内15200平方公里,在鄂境内3580平方公里。成为我国近二千年来逐渐形成的罕见湖积、冲积平原。长江占中国地表径流水量的26%,年径流量达到了一万亿立方米(全国为2.8万亿立方米),这些水量中60%都要流经洞庭湖和荆江(长江宜昌以下至城陵矶),洞庭湖每年蓄水3000多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洪水占到1100-1200多亿立方米,汛期时长江洪水的1/3-1/4从松滋、太平、藕池三口灌入洞庭,调蓄的洪水达到了10000-20000每秒/立方。如1954年大洪水时调蓄了280-300亿立方米,1998年的洪水也调蓄了250多亿立方米,均占当次洪水总量的30%多,所以说‘洞庭天下水’、‘长江之肾’是没错的。
    江湖关系,就成了湖南湖北两省自古以来性命攸关的关系。年年的雨季洪水到来,顶住了就是一年丰收;堤破垸倒就是三年歉收,逃荒要饭。每年汛期,几乎所有劳力得上堤,有时劳力不够,还得征调远近百里的劳力上堤,要一直守到洪水消退才能回家。
    1998年7月24日,湖南安乡县安造垸临长江分洪入庭的松滋河大堤溃决,8月7日,与安造垸仅一堤之隔的湖北孟溪(又称黄金)大垸临松滋河大堤也溃决,这都是是几十万亩的大垸啊,恰好南北骑居两省和二垸中线的号称一镇跨湘鄂的黄山头镇,陷入了四面环水、极其险恶的境地。
    正热火朝天在安造垸堵口的湖南方面,闻听北邻孟溪大垸溃决,奔腾而下的长洪高位洪水,只需一天即可溃流威胁到安造垸与之相隔的北间堤。北间堤是相对主堤低矮很多的小堤,根本挡不住溃决而来的长江高位洪水,湖南人多年治水的能力此时得到了极大的表现,紧急调集抗洪抢险人马,24小时内把低矮的北间堤加高加厚筑高了7-8米,改名为北大堤。
    到8月19日,北间堤的洪水高程涨到了42.02米,才加固的堤段已经淹没到了堤顶,连夜抢修的60厘米高的子堤开始全线挡水,情况 ... 在15天时间里,为修筑安乡人民的“生命线”北间堤,共动用土方7万立方米、砂卵石1.2亿立方米、编织袋60万条、彩条布20万米……北大堤一夜成名,成为当时保湖南安乡、南县、常德和西洞庭、南洞庭的生命线。
    我即时赶到了北大堤,这道堤本是湖南湖北两省的地理分界。自7月24日安造垸溃决后,一直到8月11日最终堵口成功,北大堤南溃口十几天的安造垸,只进了7亿立方米水。我所见南边的溃水低于北边一堤之隔的孟溪垸溃水5米多。如果不是湖南方面紧急抢修加高了北间堤成为北大堤,北面孟溪溃垸的洪水以那么高的水位过来,安造垸南边的安乡县城,以及相邻的南县、华容等地将是一片汪洋,并有可能整个改变西洞庭河湖堤垸的布局,直接威胁几百万人的生命。
    湖北方面当然想溃水能直汇洞庭,那样他们将减轻很多抗洪压力,因为孟溪溃水水位过搞,可能威胁到相邻的公安县城等大垸,除了防守长江大堤,他们还得加高加固与溃垸相邻的多处间堤隔堤。而且一但湖南这边成了孟溪泄洪的出路,他们的公安等地(属于荆江分洪区)也就不用分洪了,这算盘打得可不赖,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的驱洪害水的一幕又出现了。
    有天晚上,湖南湖北两省的民工,几百人在北大堤上大打了一架,原因是湖北方面组织民工过北大堤上扒堤,被湖南守堤的民工及时发现了。上堤的湖南民工,身家性命都靠这道堤了,好多人熟了的稻子都没来得及抢收,就上堤来了,几乎怎么用政府动员,因为他们知道,一但北大堤不保,那安乡、南县、华容几个县都完了。一见湖北方面组织人过来搞破坏,湖南人民一声吼,扁担锄头一齐上,湖北方面过来的扒堤民工,顿时有几十人被保卫家完的湖南民工打断手脚,拖着抬着回去。
    扒不了你湖南那边的堤,那我还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动脑筋?8月12日上午9时多,与北大堤成直角连接、相距不到500米的孟溪大垸甘家厂乡永胜村临河西堤,被公安县地方政府组织人力,安放炸药破口,美其名曰“泄洪”。爆炸过后河堤形成了20-30米宽的缺口,比溃垸几天后垸内溃水面还要高出一米多的松滋河水,从缺口处直部入内,扑向刚刚筑就的北大堤。
    这声炮响,令湖南防洪生死一线的北大堤的处境,变得极为险恶。此时刚刚加高加固的北大堤,南边是安造垸溃水,北边是被北大堤隔住的孟溪溃垸洪水,东面是长江从太平口分流入洞庭的虎渡河,西面是连溃两口的松滋河,北大堤可说是四面是水,危如累卵。亲自赶到北大堤督战的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气得暴跳如雷,王书记更气得骂了娘,声言要到中央政治局告状。
    湖北方面炸堤后,北大堤频频出险,几天之后,因与上游溃口长江高位洪水相通,便得孟溪大垸溃后成为长江行洪主通道,垸内溃水居然高出炸口外松滋河一两米。溃水从炸口反冲向堤外的松滋河,松滋河面宽只有50-60米,溃水反冲河对面的安澧大垸(也是20-30万亩的大垸)大堤。马上,保安澧大垸又成了让湖南人手忙脚乱的大事。
    洪水一点一点地冲刷着安澧大垸临河土质大堤,安澧垸那边频频出险。湖南方面从几百里外的常德数县紧急调集民工上堤备战,连远在安澧垸百里之外的好多农民,都自带干粮主动赶过来保堤了。那份正义与悲壮,至今思来,催人泪下。也让我想起了历史上多次的“驱洪害水”、“舍南保北”的丑恶来。
    松滋决口成河本来就是舍南保北的产物——1870年,长江发生近几百年来最大的洪水,三峡宜昌段出峡的洪水流量达到每秒10.8万立方,几乎相当于98年最大出峡洪水每秒6万多立方的两倍,换句话说,相当下来了98洪水的二条长江。南北两湖人民上堤抗洪,北岸由一满族将军督领,见洪水上涨迅猛,将军先是杀牛宰猪祭江,不管用,江水仍然猛涨;再将顶戴官袍投入江中祭镇江神,还是不管用。眼见洪水就翻堤而过了,将军于是下令架炮轰南岸。南岸抗洪军民一见北岸大炮轰至,一哄而散,二小时后,松滋决口(见《华容县志》载)。后当年堵复,由于堵口不牢,1873年复溃冲决成河。
    而遍观长江决口成河,均是在南岸。1852年藕池溃口,加上太平口、调弦口溃水,一共是四水分流长江洪入洞庭。洞庭因此被称为长江之肾。而在17世纪以前,荆江两岸有九穴十三口分流长江洪水的,《湖北通志》记载:“荆江九穴十三口分泄江流,宋以前诸穴皆通,故江患甚少。”而后泥沙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在分流河道淤塞的先决条件下,将九穴十三口先后堵口筑堤,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
    明朝时因为湖北出了个当朝宰相张居正,执行将洪水驱往南岸洞庭湖的“舍南保北”政策,北岸从此占尽了争水的胜利。至明嘉靖年间(公元1524年),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通江“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北岸的洪湖等大型通江湖泊,也因历年围垦而成了内湖,不能分担长江一丝洪忧。1954年大水后,国家进行了荆江整治,湖北方面结闸堵上了所有通江湖泊口。后来更是违规增高了洪湖隔堤,便得即算大洪水年启用荆江分洪区,北岸分洪的洪水无法进入洪湖分流泄洪,这意味着长江洪水调蓄的真正的‘大肾’被摘掉了一个。
    更有甚者,在历年抗洪抢险中,因历年“舍南保北”的自私策略,北岸的地方当政者,还想出了驱洪害南的损招,即在北岸堤修一首斜向下游的引水堤,将江流主泓导向南岸。长江的江堤全为土堤,江流经引水堤导向后,变成拐弯冲向南岸,在大洪水发生时,常常导致南岸崩堤溃口。后来南岸军民也以牙还牙,学会了用这招反制反岸,自监利以下,岳阳到簰洲湾到武汉一线,两岸密布这类斜斜倾向江心的害人引水堤。但比不上直接炮轰、扒堤、炸堤更损人。
    算来湖南人在治水方面,吃“九头鸟”的亏,自古以来,可真不少。年年三个月的抗洪抢险,牵扯了湖南方面多少精力与财力?不说别的,光98抗洪一年,华容县的财政完全耗空,还搭上了几千万的政府借贷。江汉的平原远离洪魔肆虐,得以全力发展,与几百年来的舍南保北不无关系。


<!--对主帖发表意见放在主帖内容后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6 01: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