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148|回复: 1

“中国制造”的硬伤:芯片,80%靠进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08: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屈贤明说:“芯片,我们80%是进口的,一年的运费用2313亿美元,超过了进口石油的运费!飞机,发动机特别是叶片我们做不了!高铁,里面用的轴承,比如说齿轮,轮对,液压件等我们同样做不了!”缺失的制造文明和工业精神又该如何补上?

  

  从“将就”到“讲究”,这是中国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必须要迈的一道坎。伴随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加快转变,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当务之急。工业的大脑无法买来,只能自己造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沈阳机床厂董事长关锡友说:“原来我们做数控机床这么多年,我们用了国外最好的数控系统,用了西门子的等等,也不行。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用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系统,装出来之后,用我的话讲是一个脑血栓,就不行。”如何拥有自己工业大脑?是跟人家后面走呢?还是另辟蹊径,定义未来的机床是什么?央视财经《对话》本期邀嘉宾共同为您解读!
  
【对话嘉宾】
  关锡友 沈阳机床公司董事长
  屈贤明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谈中国制造2025 )
  葛兴福 德国专家(关锡友顾问 深谙工业4.0 )
  朱志浩 沈阳机床集团总系统师(i5核心技术研发总负责人)
  帅朝林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总工程师(提供新一代战机的数字化装备线)
  张 旭 深圳太昌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生产魅族手机壳)
  许 沛 襄阳轴承公司(汽车零部件企业 专为奔驰提供零部件)
  邵黎明 宁波北仑惠丰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低端制造代表)
  陶利华 威特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生产博士音响零部件)
  隋 莉 沈阳市经信委主任

  

  陈伟鸿:曾经有人做过这样评价,如果你单单任何一台机床,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躯壳。但是如果有人给他在这当中装了一个大脑,让它变得更加智慧,他可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一些非常难加工的产品,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叶轮。你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吗?

  关锡友:是这样的,当代的数控机床,实际上和原来我们的手动机床是不一样的,那个手动机床是靠师傅的经验来操作的。靠我们的高超的技艺,数控机床出现之后更多是用计算机,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所以它就是用我的话讲叫混合体必须相符,就像我们人一样,如果你是个傻子,你太身壮的体格也是不行的,你可能能干错事。那你这个人你必须天生智慧和躯体是一体的,如果你的智慧是后植入的,那也是半残,也不行。所以我们i5机床为什么这么样好?就是它诞生的时候起,这就是我们从娘胎里面自己生下来的。

  陈伟鸿:混和体就浑然天生了。
  关锡友:对,浑然天生了。所以很多人就不懂得说,原来我们做数控机床这么多年,我们用了国外最好的数控系统,用了西门子的等等,也不行。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用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系统,装出来之后,用我的话讲是一个脑血栓,就不行。

  陈伟鸿:怎么讲?
  关锡友:因为你的智慧,你的魂和你的体不相符,好像是怎么讲?人在那儿,魂不在那儿。
  陈伟鸿:不协调,不完整。
  
  关锡友在研究的就是机床的大脑

  关锡友:就是机床的大脑,就是我们开发的i5的技术,我们学生叫运动控制技术,俗称叫数控系统。所以我们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当时怎么讲,像我们东北工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也有过叫傻大黑粗的感觉,因为传统工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傻大黑粗,甚至于我们当时做产业工人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有一段时间,就是计算机时代来临的时候,说这个东西都是铁块头,确实,那个时候的机器是没有灵魂的,那有了数控机床之后呢,其实开始赋予它的灵魂。所以特别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运动控制技术,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跟人家后面走呢?还是我们另辟蹊径,我们认为我们定义未来的机床是啥?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陈伟鸿:那如果说你不用这么费劲地去思考或者说去研发,直接用国际上最流行的控制系统装在我们的身体里面。
  关锡友:不行。

  陈伟鸿:为什么不行?
  关锡友:是这样的,比如说我跟您举例子,我们俩举例子,我跟你学习,我永远跟你学习,当我跟你学习的时候,你教过我的招数,我全用过了,当我和人打仗的时候,我就记着你这些招,可是对手变了,我的招法不好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它的东西,他事先设定好的东西,你是可以用的。如果用户的对象变了,它就变傻子了。所以我们为什么叫i5的智能机床呢?就是我们最大得好处是,通过用户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更改我的底程,我的智慧可以不仅满足我机电一体化的要求,就魂和体的相符,还能根据用户的对象进行彻底优化。所以我们i5技术出现之后,这个完美的曲线加工出来会和你的一模一样。而我们用了国外的机床,我们曾经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不知道你干什么用,这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它把它核心保密的保密给你关掉,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曾经后来开玩笑,我说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脑袋缺弦,缺根弦,所以你就是加工不好。

  陈伟鸿:那根弦在别人的控制当中。

  关锡友:对。不仅不给你打开,然后我们就很头疼,我们用了很好的运动控制系统,用户就说你的机床不好。后来我们研发才发现不是我机床不好,供给我的大脑是一个脑血栓的,后来我就开玩笑,吴老二脑血栓见谁都得瑟,所以我的机床加工什么也不好使。

核心零件被国外控制,原因政府和企业更关注最终产品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许多困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屈贤明说:“芯片,我们80%是进口的,一年的运费用2313亿美元,超过了进口石油的运费!飞机,发展得很快,但是发动机特别是叶片我们做不了!高铁,发展得很快,但是里面用的那个轴承,比如说齿轮,轮对,液压件等我们做不了!”我们非常多的零部件都被别人掌控,我们如何能改变这一局面?“流动”的工匠怎样支撑“铁打”的企业?缺失的制造文明和工业精神又该如何补上?

  

  屈贤明:芯片,我们80%是进口的,一年的运费用2313亿美元,超过了进口石油的运费!飞机,发展得很快,但是发动机特别是叶片我们做不了!高铁,发展得很快,但是里面用的那个轴承,比如说齿轮,轮对,液压件等我们做不了!

  陈伟鸿:可是后来我们看到产业链并不是那么完善,我们非常多的核心零部件就被别人所掌控。

  屈贤明:这个原因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原因从政府,从企业来说,更关注的是最终产品,主机,所以对零部件没有像主机那么重视,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知道世界越来越平了,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距离越来越近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买不到那怎么办?我就向国外去买。所以在当时发达国家也并不对我们进行限制。所以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基础薄弱。

  屈贤明:所以这就是你刚才讲的,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我们制造业的一个基因的问题。当然除了这些硬件的这些关键的零部件的缺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工人劳动者那种敬业精神,不像50年代、60年代我曾经在工厂看到的那些工人敬业的精神,这是我认为一个很关键问题。如果我们从业者达不到德国、日本工人那样一个追求细节,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们的质量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在这方面的话我觉得从零部件和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机能工人的培养和素质,决定了我们制造业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特别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个质量问题,一个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落后的问题,一个技能人才缺乏,我们的制造或者工业文化缺失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这几个问题如果解决了,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才有希望。

  核心技术不能掌握的破解之道到底是什么?制造业的价值和精神如何重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2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1:55分《对话》播出!

178

主题

51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065
发表于 2015-8-3 16: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5 15: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