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627|回复: 0

没暖气 古人靠什么挨过寒冷的冬天

[复制链接]

419

主题

1784

回帖

9403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403
发表于 2015-12-18 0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dak8821 于 2015-12-18 01:12 编辑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聪明了许多,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

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温度要远远低于现如今的武汉等地,甚至有过零下18度左右的记录,加上楚地降雨量大,潮湿度高,体感上很湿冷,难受程度不亚于北方。楚人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平民一般会用鬲,贵族则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在器皿下通过柴和炭生火,做出来的食物有点像我们今天吃的火锅,或者是炖菜。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除了吃以外,楚人还会饮酒抗寒保暖,当时的人们早已发现了酒的这一特点。

古人当然也知道,除了火可以取暖之外,还能依靠光照。利用太阳能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才有的想法,很早以前,人们发现光照可以取暖之后,盖房子的时候都会让房屋的门口朝向南方,这样可以让阳光直射到屋内。为了防尘和进一步御寒,人们还会在屋顶设有竹质顶棚或楼板。

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

汉武帝时建立了一座温室殿,位于前殿之北,冬天时供皇帝居住,在殿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而皇后的宫殿则主要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取暖,被称为“椒房殿”。当然,到后来,“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成为后宫女权的象征。

这些取暖的方式也只能是贵族与皇帝享受得起,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都是奢望。大多数百姓如果有点条件,会在家里置一些简易的火炕。这与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东北地区的火炕并不相同。开始人们是垒土为洞,支撑天然石板,在里面点火后也可以防止火光窜出来酿成火灾,后来人们将其与做饭的锅灶相连通。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有时会选择在垒出的土炕里烧些炭取暖,为了防止中毒就会再弄一个烟囱,将炭烟排除,不过百姓们也只能是做个简单的装置,比起皇帝的壁炉与火墙差得太远了。

室内可以靠火炕取暖,如果出门就得靠衣服了。只是唐宋之前,并没有棉花,也就没有棉衣,那可以穿什么取暖呢?贵族当然可以穿裘衣,也就是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珍贵美观的动物皮毛所制成,保暖效果极好。可惜这些普通百姓也消费不起,在棉花没有普及之前,百姓们御寒只能靠麻衣,古人在袍子里填充乱麻或旧丝绵用以取暖,其实效果非常差。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阶段,经济和科技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因此在取暖设备上也有了较大改进。《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看来,那时连皇宫中的炭都很傲娇。唐代时,人们还发明了手炉,椭圆形的铜质炉内放火或者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子外加罩。

宋朝时,官员和皇帝使用的炭更加考究了。《宋史·食货志》中记载,“京西、陕西、河东运炭至京师,薪以斤计一千七百一十三万,炭以秤计一百万”。不仅如此,进贡的炭还要制作成野兽的形状。南宋时更加是纸醉金迷,宋高宗甚至要求进贡的炭必须是“胡桃文鹑鸽色”,炭火是用来烧的又不是把玩的,可竟然还有纹理和成色的要求,简直可笑之极。

至于军队上,由于宋朝时战争不断,所以统治阶级都会重视边防将士的冷暖。除了发薪水之外,也会赏赐衣物和炭火,这些东西也会根据地位不同有所差异。自然,禁军中负责拱卫京师的军队赏赐得就会好一些,材质上也是上等货,偶尔还会得到赐酒。反倒是在边境最需要保暖的士兵条件差了很多,对于那些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将士,生活极为窘迫,甚至穿的是纸甲来取暖。至于地方上一些厢军,主要是负责工程营造、河堤修复、物资运输及地方治安等事务的军人,条件就更差了。

说起纸衣大家可能会疑惑,纸做的衣服怎么取暖,其实这对于当时一些贫苦人群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穷苦的人就不得已从中取材了。此时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作“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

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100.jpg
汤婆子

对于长期处在寒冷环境下的蒙古族人来说,显然比南方中原人士更需要保暖。古代蒙古族的主要居所就是蒙古包,在木头制成后,用毛毡搭建,毛毡基本是羊毛、骆驼和牛的皮绳以及马鬃尾制成,这样搭建出来的蒙古包即保暖又方便搬运,十分适合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特点。蒙古包通风保温的效果非常好,抗风能力也很强,可以根据人口数量的多少变大或者变小,还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改变厚度。蒙古族人也会通过火来取暖,只不过他们的生火材料不是炭,而是牛粪、马粪。人们会在夏季时将牛马的粪便收集起来,晒干后储存,冬季时燃烧以取暖。粪便不易熄灭,污染也小,燃烧的效果与炭无异。

明代时,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也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时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与养生,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

明清的皇宫都选在北京,因此御寒是一大问题,于是在搭建皇宫时,建筑师们都想方设法保证皇帝和后妃们的保暖。比如他们会在宫殿的墙壁中砌成空心的“夹墙”,也就是俗称的“火墙”。墙下面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在炭口点火后,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

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火地取暖”,特别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中十分普遍。火炕是北方居民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炊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间宫林藏《东鞑纪行》)这种火炕随着满人的入关而传入皇宫。

清朝的皇宫中有暖阁,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回忆道:“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

为了保障取暖,宫里还专门设置了负责供暖事宜的机构,称作“惜薪司”,这个职位的官员虽然职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为他可以在御前侍候,有着“近侍牌子”之称。这个部门在康熙后改称为营造司,隶属内务府。

此外,室内也会设有熏笼。熏笼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不过在东汉的《说文》中有关于熏笼的注释,唐代的自居易在《宫词》一诗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熏笼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制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笼达数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铜鎏金的,还有珐琅的。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设有熏笼,熏笼有大有小,样子十分华丽。

关于取暖,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记载。对于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而言,冬天是一个可以偷闲的时间,老百姓常常会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前聊天,尽享天伦之乐。而北方少数民族则是围坐在火炕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唐宋时期,由于诗词的发展鼎盛,大多数的诗人士子们也会围炉夜话,不过他们更多地会吟诗作对,这种喜好一直到清朝仍然流行于文人雅士之间。有时这种聚会还要安排赏雪、探梅的主题,雅趣十足。

另一个记载是关于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的。他十分崇尚人体取暖,不喜欢火烤的炙热感。于是他将手放在妙龄少女手中,以体温来取暖。而玄宗的另一个弟弟申王也不甘示弱,一到冬天,他就会让宫女们团团围坐在他四周,说是可以抵御寒气,还戏称为“妓围”,至于这些女人有没有穿衣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当然还有更厉害的,杨国忠不但用“妓围”,每次出门的时候还要选择身形肥大的人排成一排走到前面,给他“遮风抗寒”,称之为“肉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6 0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