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613|回复: 0

穿帮!公安部"成功"主导《湄公河行动》打脸广电总局?

[复制链接]

383

主题

6

回帖

4116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116
发表于 2016-10-12 03: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反映湄公河惨案题材的大陆影片《湄公河行动》票房一路攀升。海外党媒评论,这证明“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的好看”,并称由公安部主导的影片卖座是对广电总局的一次打脸。网友留言称“电影电视剧上映最终都要通过广电审查”。港媒披露,现实中那次武器都不让带的出境联合办案,活生生地拍成了兰博式的孤胆英雄海外血战。在真实的湄公河惨案中,中共警方所依赖的,其实完全是循规蹈矩的国际合作机制,所有境外武力行动完全依靠当地军警。
港媒评论认为,该片被追捧主要是因为大陆“爱国青年”对其杀人等大尺度暴力场景甚为满足;该片大肆渲染毒贩的残暴,以取得中共警察“以暴制暴”的正义性,这无异于暗示中共警方的官方道德观,远落后于人类文明基本准则。
今年中国电影无论从质量还是票房上,都颇为萎靡不振。不过近两日有一部“特殊”的电影赢得了“叫好叫座”的评价。那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公安部直接批准的《湄公河行动》,在这个假期实现了排片上座逆袭,票房一路攀升等各种目标,最终拿下近6亿人民币的票房。
《湄公河行动》是根据2011年湄公河惨案改编,当时在湄公河金三角泰国水域,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中国籍船舶“华平号”和缅甸籍船舶“玉兴8号”商船遭武装分子劫杀,13名船员全部遇难。2012年4月案件主凶糯康及多名犯罪团伙人员被老挝警方擒获,并于5月移交至中国受审,2012年12月终审判处主犯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等死刑,2013年3月1日,4人于中国云南昆明被执行死刑。
被指编辑部设在北京的“海外”党媒多维网报道称,一部由中共公安部直接批准,由真实事件改编,宣传中共警察正面形象的“伟光正”电影,何以突破困局,赢得口碑和市场的双重信任?其背后可能有三个因素:一是这部电影“质量颇佳”;二是“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的好看”;三是“《湄公河行动》是对广电总局的一次‘赤裸裸’打脸”。
报道说,《湄公河行动》是由公安部直接批准拍摄,绕过广电总局最终得以成片的。拍摄过程中不仅公安部给予了大力协助,例如准许摄制组境外境外携枪拍摄,而且没有对电影进行过多的干涉。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电影中,展现出对广电总局之前监管、“保护”警察形象的颠覆,观众们看到了大荧幕上罕见的警察抽烟,飙脏话,暴力审讯犯人的形象。
对此,网友留言称:“别扯了,涉案片需公安部审批,国安剧需国安部审批,但电影电视剧上映最终都要通过广电审查的。”
还有网友认为,“其实这种片子要想取得艺术性与商业的融合.特别是香港导演起了很大作用.他们有成熟的面对市场的商业运作和文化感知.”
而香港东方日报的评论文章则认为,该片被追捧主要是因为看过的人,对其杀人等大尺度暴力场景甚为满足。据说得益于XX部的钦点,创作团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尺度,现实中那次武器都不让带的出境联合办案,活生生地拍成了兰博式的孤胆英雄海外血战。飙车、丛林搏杀都是小儿科,中共警察用割静脉和直升机吊挂对毒贩逼供等情节,让近年只能键盘嗜血的大陆“爱国青年”大呼过瘾。
文章表示,《湄》片及其拥趸以为同时渲染了毒贩残杀无辜、使用儿童人弹等残暴,警察的任何暴力就都取得了“以暴制暴”的正义性。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影视作品中,纯虚构或者历史题材还好,基于现实背景,特别是明确暗示现政府和真实案例的西方警匪片,对军警违法使用暴力最终必须是负面评价,否则将有违社会基本道义。也就是说,即使个人可以以暴制暴,唯独公职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能,这种警惕无关包庇罪犯,而是事关民权。
而《湄》片恰好明示歌颂的是中共缉毒警,男主角和不少观众都为这些警察为保卫公众安全所做的牺牲表示敬意,更有人直称其为“真正的主旋律电影”。殊不知,这无异于暗示中共警方的官方道德观,远落后于人类文明基本准则。
更可笑的是,在真实世界,中共缉毒警所经历的,的确很血腥,但在真实的湄公河惨案中,中共警方所依赖的,其实完全是循规蹈矩的国际合作机制,所有境外武力行动完全依靠当地军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4 07:4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