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58|回复: 0

台湾人过新年:走一趟台北年货大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5236
发表于 2019-2-6 11: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BC



农历猪年即将到来,台湾人过农历年也会采办年货,最著名的就是台北迪化街的年货大街,过年前每天都吸引满满的人潮。

19世纪末,迪化街是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区)最繁忙的街市,靠近淡水河,设有大稻埕河港,是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茶叶、布匹、中药和南北货的集散地。

从清末开始,迪化街就是大稻埕商圈的中心,到了日治时期,仍然维持旧有的活跃商业风貌。

也正是因为迪化街商业活动兴盛,孕育出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也使得过去迪化街有台北华尔街之称。

保留历史

但是随着淡水河淤塞货运功能大减,再加上都市发展和转移,台北市的商业活动逐渐向东发展,大稻埕也慢慢的成为老旧城区。

过去狭窄的街道空间不足,老旧建筑亟待整建,1970年代迪化街被台北市政府列为街道拓宽计划之内,按计划街道两旁的古老建筑将全数被拆除。

迪化街拓宽案因为要拆除许多富有古迹历史价值的老房子而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前后历经10多年的存废讨论,终于在1995年最终确定保留原有迪化街历史建筑物。

到了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开启‌‌“年货大街‌‌”计划,藉由年货销售来推展促进当地经济,为100多年历史的迪化街再度注入新生命。

年货大街

如今,每到农历年前,迪化街就化身成为年货大街,举凡过年必备的各式糖果、瓜子、糕饼、零食等,还有应景的年节布置、红包、对联等,在这里都一应俱全。

在历经商业活动和人潮转移,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迪化街现在也以年货大街再度打响知名度,只要提到办年货,全台湾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迪化街的年货大街了。

根据台湾社群网站痞客邦的调查,迪化街是台湾人办年货的首选,有超过40%的网友投票支持,而每年年货大街活动也吸引超过100万的参访人次。

新挑战

超过20年的年货大街活动近年来也面临电子商务兴起的挑战,再加上许多年轻人不按照传统习俗过年,使得年货大街不如往年鼎盛时期的风光。

但是在农历年前走一趟迪化街的年货大街,你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过年的热闹气氛,商贩们用扩音器的叫卖声,还有店家提供的免费试吃,这些都是网络电子商务感受不到体验。

而迪化街见证台北开城的百多年历史,多次兴衰和年货大街的转型发展,迪化街的文化历史价值却更是无法取代的。

链接阅读:

台湾春节:老市场的过年滋味

(威克台湾媒体人)

在台北,有一间市场每到过年时节就会有许多人到这里寻找儿时记忆中的口味和‌‌“妈妈的手艺‌‌”。

名叫‌‌“南门市场‌‌”的这间老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有生鲜蔬果、海鲜鱼虾、禽畜肉类,不一样的是到了春节的时候,这里应景的有源自中国大陆东南西北各地的年节食品。

百年历史

走进这间如今看来略显老旧的市场,除了吵杂的人声、空气中还弥漫着火腿、腊肉、腊肠的味道,识路懂行的婆婆妈妈们在仔细地挑选准备年菜的各种南北货。

在台北相当出名的南门市场从日本时代到现在,大概有111年的历史,但是在1949年之后成为所谓外省食材集散地,改变了这间市场的面貌。

几十年来准备年节大餐或者是年夜饭的家庭,都知道一定要到南门市场找例如扁尖笋、南京板鸭、青花鱼干、金华火腿等各式各样的所谓外省食材,这种做法一代传一代,所以不少人在计划准备年夜饭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去的采购点可能就是南门市场。

外省特色

在台北,如果是出身外省家庭背景的中年一代,过春节之前被父母拉着去南门市场办年货大概都是童年记忆之一,在1950、60年代,台湾要买外省食材并不是那么方便,能够一次买齐的地方并不多,南门市场则是少数能够一次备齐的地方之一。

记忆中有一道叫做‌‌“五彩生辉‌‌”的凉拌菜,其实说穿了就是红萝卜、芹菜、白萝卜、蛋皮切丝拌豆腐皮丝,前面的四种材料取得不难,后面的豆腐皮丝也就是干丝,当时是被列入外省食材,不像现在到处都有的那么简单。

过春节不能少的东西也真不少、规矩也多,也给商贩们一个大显身手、赚上一笔的机会,宁波水磨年糕是要配雪菜肉丝之后炒来吃的、面条分上海细面、粗面、宽面不同的粗细。

面条煮好之后摆在饭桌正中央、大家围着盛了汤面的大碗、各自用筷子夹起面条,看谁的面条最长,年轻的象征长长久久、顺顺利利、年纪大的长辈就象征长命百岁。

东南西北

虽然台湾地处亚热带,到了春节的时候,气温还是算相对比较低的,不过市场里现做春卷皮的摊子生意就特别好,一方面是炸春卷象征金条,所以是年节不可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春卷皮煎板散发的热可以取暖。

上海松糕、红糖年糕、白糖年糕、八宝饭这些年节才会出现的甜点,哪些要用蒸的方式加热、哪些要用油炸、哪些是用煎的、各有各的规矩不能有所逾越。

过年吃饺子是中国北方的传统,江浙一带在年夜饭吃的是蛋饺,在那个没有冷冻食品技术的年代,就会有店家在南门市场现做蛋饺,整个市场所弥漫的味道,就是一股夹杂香味、臭味的奇怪味道。

多少年过去,五湖四海、华南华北各地不同的过年习俗也就在这股味道中从上一代流传到下一代,习俗没变、年节的办货习惯也没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食品卫生安全的关系,还是有些东西变了。

时代进步

拿前面提到的蛋饺来讲,现在超市里面一年365天都可以买到冷冻的蛋饺,用猪肉打成皮然后包馅的燕饺、鱼浆包着猪肉馅的福州鱼丸也是如此。

火腿、腊肉、香肠因为不再使用硝盐腌制,颜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种鲜艳的红色,鸡毛不拔的风鸡因为卫生问题也不见了,增加的是‌‌“预定年菜‌‌”的服务,虽然为家里的年夜饭提供方便,不过好像少了当年从头到尾挑挑拣拣的‌‌“乐趣‌‌”。

在台湾的其他地方也有类似南门市场一样以外省食材为主要特色的市场,这些市场从当年的为流落他乡的外省人提供家乡味的各种材料,而江浙、四川、粤式种种当年所谓的外省菜肴,现在也早已成为处处可见的日常菜肴。

不过从南门市场的人流来看,似乎这些改变都没有影响大家过春节的兴致,还是有不少人来购买各种应景的食材、食品,蒸笼里面还是传出阵阵火腿、腊肉的油香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5 14: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