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甲午战争中不少朝鲜百姓站在日本一边。
广丰隐士 于 2019/11/26
我是从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的书《重新发现近代—— 一百年前的中日韩》第239-240页的内容中得知这件事的,原文里说:
日本是在1894年8月1日向大清帝国宣战的。12天以后的8月13日,当时的日本陆奥外相向大鸟公使指示:“跟朝鲜交涉,朝鲜要么向大清帝国宣战,要么宣布与日本帝国成为同盟。”
日本非常希望朝鲜能够和它保持同一立场。在日本看来,如果朝鲜采取“中立之类的做法”,就容易招致“他国的干涉,所以日本政府就会丧失向朝鲜派兵的名分”。事实上,与其说是希望,倒不如说是强迫更为恰当。
从当时的形势上看,世界各国都认为在这场权力之争的游戏中,强大的大清帝国一定会取得胜利。当然,结果是岛国日本大败了大清帝国。历史真可谓是一个怪物,它并非总是按照人们预定的行程向前发展。
8月20日,“为了巩固朝鲜国的自由独立”,为了“振兴两国的贸易,紧密两国的国交”,日本和朝鲜之间签订了所谓的《日朝暂定合同条款》。26日,又签订了《大日本大朝鲜两国盟约》。由日本的大鸟公使和朝鲜外相金允植(1835-1922,朝鲜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从政早期亲近中国,是“事大党”的领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立场转变,逐渐亲日)签署的这份条约规定,“日本将出兵参与对大清帝国的攻防战,而朝鲜将为日本提供后退及粮食准备等尽可能多的便利”。这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攻守同盟,是一种使朝鲜站到日本立场上的计谋。
于是,日本在朝鲜可以随意征集人马和军粮,并从政府立场上,迫使朝鲜完全站在日本一方。当时拍摄的照片中,有朝鲜政府军跟从日本军队,帮助日本军队监视大清帝国俘虏的场面。我们可以看到朝鲜政府军个个表情庄严,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清军俘虏吓得瑟瑟发抖、愁容满面的表情。
还有尚未被人们广为了解的文献资料。
英军随军记者兼画家飞利浦在1895年3月9日英国的《GRAPHIC》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称:“大清国对无力而又不幸的朝鲜人采取的可谓是一种高压政策。他们威胁朝鲜人,好像他们就是征服国的居民。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初期,他们还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强间和掠夺。”飞利浦在这篇报道文章中配上了拍摄的照片,以提供更为翔实的证据。
1910年,朝鲜著名文人黄玹(1855-1910,字云卿,号梅泉,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爱国者)听闻“日韩并合”的消息后,自杀殉国。(楼主附注:日本在1910年以“日韩合并”的名义正式吞并朝鲜) 他在遗著《梅泉野录》中这样记述道:“清兵奸银掠夺,每天索要贿赂。无论公厅还是民家,都陷入莫大困境,纷纷将其视为仇人。清军在平壤被包围时,甚至有人倾家荡产,为日本兵做向导;在清军战败溃逃之际,百姓纷纷指认他们的藏身之所,因此少有人逃出包围圈。”
“这场战争展开之际,日本军队都是从本国自带军需品,甚至连柴炭也都是从日本运输而来。日军所到之处,连饮用水也都是用钱购买的。日军的军纪如此严肃,所以朝鲜人几乎都没觉得他们是士兵。因此,朝鲜人乐于给他们做向导。”
上述内容很好地反映了清军和日本军队的优劣比较。当时的朝鲜百姓无关乎政府的条约或盟约,对清军产生了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