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379|回复: 0

徐水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9 05: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九三年二月,三月于南京光华门

一般人往往以为“持不同政见者”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其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本人自一九七三年十月开始从事民主运动(此前约经过二年时间的准备),成为国内最早公开的持不同政见者之一,而当时,我还是一个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当时只是认识到斯大林、毛泽东及文化大革命的许多错误,而对这些错误的批判,恰恰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并且,当时大夜弥天,往往言不由衷,不得不讲违心话,小心翼翼。连列宁主义的错误,也是在其后几年才逐步认识的。以后迟至八十年代,才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少数零星错误。而认识到本文提及的根本错误,还是近年的事。虽然七五年即已突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而研究并形成整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系的框架。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迷信,迟迟未能从根本上批判和否定马克思主义。

我曾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三十年,自信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难以匹敌。一九七五年,江苏的理论权威陈绍辉先生雄赳赳地杀上门来"批判",并且有江苏省委,专政机器及省市大规模批判作后盾,但不到一个回合,他就大败而回。此后,似乎没有人再接受我们的挑战,前来与我们论战。作为长期深入研究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对其中的错误,体会或许会更深些,而对这些错误的批判,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错误

    (之一,经济唯物主义即所谓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相当严密,其中有许多正确和宝贵的东西,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时,不应抛弃其正确的东西,不应抹杀两位创始人,两位认真严肃的学者对社会科学理论的贡献,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肯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弱点,乃是其忽视人。这一错误发展到斯大林和毛泽东那里,就变成了蔑视人,摧残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但其实是经济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决定社会,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现在中共中央的“基本路线”,也是“以经济为中心”。其实这是错误的。经济唯物主义说了好些正确的东西,但却从根本颠倒了人和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作为民主主义者,是重视人,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的。但后来确立了经济唯物主义以后,就产生了忽视人的倾向。其实,经济唯物主义只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以致认为不是人类自身,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人所创造的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反过来决定人,决定人类社会,决定人类历史。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晚年,他们已认识到经济唯物主义的一些个别错误,尤其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他们认识到这种经济唯物主义,不能解释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不是首先由经济决定的,而是首先由人的自身原因决定的,是由人的自身繁衍和血缘关系决定的,因此提出人的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概念,来与物质生产并列,以调和其与经济唯物主义的矛盾。他们认为,原始社会不符合经济唯物主义理论这一事实,只是一个例外,而看不到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与经济唯物主义相反的普遍规律。他们承认经济唯物主义导致的一些错误,并且说这是他们的过错,但可惜他们没能从总体上,根本上进行反省。

事实上,不仅原始社会,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从总体上(但不是从所有局部)说来,都是由人类自身发展决定的。不是经济决定人,决定人类社会,而是人类自身发展的程度决定经济;不是经济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经济;不是人为经济服务,而是经济为人服务。经济决定人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异化现象。不仅原始社会直接表现为由人的自身发展来决定,而且未来社会也将直接表现为由人自身的发展来决定。经济作为人的创造物与人异化,表现为决定人的东西,也只是人类自身发展决定经济这一普遍规律的特殊表现和假象。在实际历史中,二次大战后日本的例子,是一个典型。按经济唯物主义,日本被炸成一片废墟,就会退到洪荒时代。记得马克思恩格斯预言欧洲大战的时候,就曾作过类似的预见,讲过类似的话。但事实上,日本却很快崛起,速度远远地超过“社会主义”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原来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到前些年达到中国的七倍以上。欧洲也并不因为世界大战而退回到黑暗中去,而是很快发展。这些,都是经济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解释不了的。而根据人的发展理论,这却是自然而然的事。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素质的人,并没有被消灭。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盟军,由战胜国带来的高度的现代民主和文明。

经济唯物主义无法解释,为甚么人类在几十万,及至上百万年漫长的历史中,只能缓慢爬行,而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却得到迅速发展,而人的发展理论却能够轻易解释这个问题。过去对“文明”这个概念有很多混乱的解释,众说纷纭。其实,文明指的是利用文字和其它能够长期保存的符号、图像,积累人的精神成果,使人类赖以开化、发展的社会现象。从广义说,语言也是一种表现为声音的抽象符号,并且是文字的基础,但在录音技术产生之前,语言是不能长期保存的。文明是精神性的,不是物质性的,“物质文明”只是文明的物化。

现代生产力如果交给原始人,而无现代人指导,那便是废物一堆;相反,原始荒原即使由赤手空拳的现代人来利用,也将完全不是原始的,而是现代式的。

马克思之所以产生经济唯物主义的错误,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能够认识到物质生产力、经济和其它一般物质力量完全不同,物质生产力不过是人的精神、智力和知识的物化,它只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并非最后决定的因数。人依赖于自然界,并首先由自然界创造出来;但物质生产力却必须依赖于人,由人来创造。由于颠倒了两者关系,"经济唯物主义"实际上完全不是真唯物主义。它忽视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它简单化地把复杂的因果链条(立体、多维网络)割断了、颠倒了、简单化并歪曲了。类似的简单化现象,在哲学、意识学(包括其中的认识论)、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及其它领域中普遍存在。

因此,如果把人的生育、抚育、教育,医疗,健身锻炼等等,称为人的生产和再生产,亦即把生产概念泛化,(理论界许多人惯用泛化这一手法,不过,在汉语中,生产这个词在这里却是部分恢复其本来含义),并分别称为物质的人的生产和精神的人的生产。那么,正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在这之外的生产对象的自身生长和学习,(这两者、两方面的结果),其实就是人的发展程度,决定物质生产。而不是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是物质生产决定人和人类社会。因此,是物质生产为人的生产服务,而不是相反,是人的生产为物质生产服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物质生产往往直接表现是为了“养家糊口”、“传宗接代”,即为了人的生产。

至于“基本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它刚被提出来,我就写文章进行过批判。封建或专制权力社会,以维护封建或专制权力秩序为中心,资本主义以经济为中心。这种中心的转移,早就发生了,把这种转移说成当代的伟大创举,未免可笑。对“以经济为中心”,西方和日本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是他们的一种战略错误。我们认为,未来社会只能以人和人的自由发展为中心。经济是为人服务的,只是实现人的生存、自由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手段,它不能成为中心。我深深感到“以经济为中心”所造成的恶果,一是人的素质低下,某些方面空前倒退,二是文化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三是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四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隐患重重。建国以来“左”的东西的恶果,不仅在于对经济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其对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破坏和阻碍。经济建设的恶果,一代人的时间可以基本消除,但人的素质问题,却要好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基本消除,人的素质及发展问题远大于经济问题。

把人权降低为简单的生存权,从而把人与被保护动物等同起来,这也是这种忽视人的经济唯物主义的表现之一。另外还有“反自由化”之类反对人的本性的做法,也无不与经济唯物主义有关。人的最低目标是生存,最高目标是自由、自由化“化”得越彻底,越好,反自由化就是反全人类,做人类公敌,尤其是反对人类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不仅影响了中国大陆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对西方理论界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他们不言而喻的前提,中国的持不同政见者也在这中间打转,如“中产阶级”理论就是例子之一。

我们还需要走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狭小圈子,走向整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广阔领域,并建立起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庞大体系。这是理论领域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这个体系大致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科学(这是总的)、教育科学、经济科学、意识科学(认识论、思维科学等是意识科学的组成部分)、文化科学、社会组织和管理科学、社会规范学、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等门类。此外还包括人的生长、学习以及生育、抚育科学中的社会人文部分、环境科学、生产力科学中的人文社会部分。教育科学是比经济科学更重要的科学,可惜在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错误

     (之二,实践唯物主义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

我们批判了马克思方义的根本错误之一的经济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不是真唯物主义,而是伪唯物主义。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的作用,肯定人在一定环境制约下创造人类历史,这就是:一,承认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二,承认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创造人类历史,包括创造经济。

马克思的另一个根本错误,乃是实践唯物主义。

客观地、公正地说,实践唯物主义在马克思那里只是萌芽或雏型,并且,马克思强调实践的作用,即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有巨大的进步意义。把实践唯物主义系统化,并推向荒谬的极端的,乃是毛泽东及他的代表作之一《实践论》。

实践唯物主义把实践和客体,实践和物质等同起来,就像经济唯物主义把经济和一般物质等同起来一样,它把作为意识结果的实践,当作意识的起点和本源,从而混淆并颠倒了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与主体对客体,及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两种不同作用之间的关系,颠倒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我们主张唯物主义,就是主张:

一,意识是一种特殊物质,即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及其大脑的功能或产物;

二,意识所包含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现象和规律的主观表现。

实践唯物主义的代表作《实践论》等,把意识过程搞得混乱不堪。例如,把从物质到精神的感性过程和精神到物质的意志过程这一对立,与作为意识基本过程之一的认识过程内部,由具体到抽象的悟性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理性过程的对立,这两种不同的对立混淆在一起,从而把意识过程变成乱麻一团。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些代表作,谬误充斥,而且其中许多是常识性错误。一些人智力及理解能力极低,当我们指出其中许多根本性错误之后,他们仍然对这些代表作大加吹捧。难怪毛泽东多次说:“我党理论水平低”。有一次还说自己因此充当权威,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是他少有的清醒之言。

事实上,根据本人对意识科学的研究,意识过程分为四个基本过程,三个后继过程。四个基本过程是:感性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后继过程是:表述过程、传播交流过程、意识的各种形态的形成过程。

感性过程是从客观世界到感觉,到表象,最终到记忆表象的过程。这是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感性过程面对的是客观世界,包括人体内部客观世界,而决不是实践。实践只是作为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才成为意识对象。列宁的映像理论,即所谓的反映论,就是把意识的这一阶段无限夸大的结果。这种映像理论即反映论,基本上或总体上说,就在于把人类整个复杂的意识过程,与意识的这个原初过程等同起来。并否定了反向过程,及主观能动的过程。

在感性过程之后展开的,是意识内部的两个运动过程,这就是认识思维过程和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并列过程,同时展开,互相并列又互相影响。其中的认识过程,又分为从具体到抽象的悟性过程,及从抽象到具体的理性过程。悟性过程由记忆表象开始,先是具体形象思维,以后是简化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越来越简化、抽象,逐步产生概念。初级概念仅仅是形象的概括。说概念已是理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等等,这完全是毛泽东的无知。以后概念由固定符号替代,并且越来越抽象。从概念开始,就是抽象思维,但抽象思维如果没有形象作基础,那么,除符号外,就甚么内容、甚么意义也没有。抽象思维的一定阶段,又变成逻辑思维。最后,抽象思维愈来愈抽象,产生最抽象的哲学概念,及哲学思维。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字"说,把人类思维等同于象形文字,就是对抽象思维初级阶的片面夸大化。

在悟性过程之后,是理性过程。这时,以先前得到的抽象成果为指导,对先前的记忆表象或其它意识进行再认识,逐步形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及到再现的形象思维、形象模拟的知识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理性系统。上述意识过程及所有过程,事实上都是极为复杂的,是不断交识的多维“圆圈”,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例如最简单的知觉过程、认知过程,就是由先前现成的意识、感性过程、认识过程、意志过程等等复杂的综合,交织,和交互作用。以上只是讲了最基本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分析和综合并用。毛泽东把认识过程,调查研究过程称为分析过程,乃是对认识过程等等无知的又一例证。

与认识过程同时展开的,是人的情感过程。情感过程研究人的感情,情绪,情操等一系列问题。

上述三个过程,即感性过程,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结果,形成具有一定感情,一定知识,一定思想的意识体系。但这个体系,并不像毛泽东说的那样,是直接付诸实践,转化为行动的。转化为行动,乃是另一基本过程,也就是意志过程的事。这个过程要得以开始,还必须有人的需要、需求、欲望、动机的介入,而先前形成的意识体系,包括思想和感情两个系统,仅仅在这一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而意志、行动却是由动机决定的,需要、需求、动机等等,乃是意志过程的前提,或意志前提过程。

意志过程本身分为意向过程(方向、目标确立过程),策略过程(道路、路线、方针、政策、方法、具体步骤等等的确立过程),行动过程(实施过程)等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又是包含各种意识基本过程,及意识后继过程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这里不详述。其第三个行动过程,也就是实践过程。汉语中实践的意思,也就是付诸行动,也即理论付诸实施。因此,实践过程不仅是意志过程的终点和结果,而且是所有四个意识基本过程的终点和结果,而不是它们的起点,没有意识和理论,怎样“付诸行动”?不过,实践过程只是行动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比行动过程的范围要窄一些,它仅仅是针对过去的理论或意识而言。

实践作为意识过程的终点和结果,自然是检验意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但这个“最终”的意思,仅仅是对这之前的逻辑检验、形象模拟检验等等意识检验而言的,更复杂的认识检验过程还有计算机模拟检验、实验模拟检验等等。人的绝大部分思想、想法,都是在思维检验中舍去的。如果人的所有思想都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因为是“唯一标准”),那么,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堪负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试想,赞成和反对三峡工程的许多想法,设计构想,以及在人们头脑中的成千上万有关的奇思异想、奇异构思,都拿到“唯一”标准去检验,可能吗?要有多少条坝?多少个三峡?)尽管意识检验可能发生错误,可能舍弃正确的思想,但总比不切实际地把所有思想,想法,都拿到实践中去检验来得合理。而且,实践检验同样也会发生错误。另外,实践检验仅仅是整个历史检验,以及极其复杂的整个真理检验的立体,多维网络的一个环节。把极其复杂的检验之网全部割掉、否定掉、简化掉,只留下一个环节,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把局部真理变成了荒谬的谬误。而且,事实上,没有意识的参与,实践是甚么也检验不了的。这一谬误造成了“付学费”、“摸石头过河”等等大量损失,是严重轻视科学的表现之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认识过程越来越复杂化。现代较为完整复杂的认识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过程。把科学实验说成实践过程,说成三大革命实践之一,这是毛泽东对科学实验本性的无知,其目的是牵强附会地为实践唯物主义辩护,以抹杀实践之前的认识过程。从总体上说,科学实验属于认识过程。它的实践性仅仅是认识过程中的实践性,是实践对认识,也是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互相渗透的一种表现。与此相应的实验验证,乃是认识过程中的验证,真理的实验性、试验性而不是“实践”性验证。而且,一般说来,实验也只能模拟而不能完全照搬实践条件。实验的直接目的是研究、认识,而不是实践。实践只是最后目的。因此,总体上说,它是包含实践性的复杂的认识过程,而不是实践过程。

不管认识过程以至整个意识过程如何复杂化,意识过程总是由四个基本过程及三个后继过程组成。

这里顺便说一下基本过程与表述过程的关系。

列宁的《哲学笔记》及毛泽东的有关著作,由于根本不懂这些意识过程,因而把《资本论》的表述过程与研究认识过程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而马克思自己的讲法是基本正确。

马克思、恩格斯,尤其是斯大林,还有全世界大量心理学及其它有关教科书,把语言说成是思维的基础,这是错误的。这一说法颠倒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同时颠倒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语言是迟至意识后继程中的表述过程,及交流传播过程中才产生的。不是思维以语言为基础,而是语言以思维为基础。语言产生后,又对思维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并且转化为符号抽象思维的工具,并成为符号抽象思维事实上的基础。但语言如果没有形象思维及约定俗成的形象作基础,那么,它就甚么内容也没有,而仅仅是毫无意义的符号(声音、文字、手语等)。不懂外语的人视听外语,如果不考虑图画、表情、手势及其它因素的影响,那么,他们听到的只是声音符号,看到的只是文字符号,仅仅是符号本身,而不是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懂哑语的聋哑人没有语言,但却有思维,甚至有概念思维,只是没有符号、语言思维,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把语言称为思维的基础这一说法的荒谬。

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伪唯物主义,它的危害之一,乃是蔑视、轻视、抹杀研究、认识过程及其成果――科学和知识的作用。因为现代科学史、例如电磁学、电子学、高能物理及其他现代科学的历史,都明白无误地以铁的事实,表明了先有科学理论,后有相应的生产实践这一普遍规律,正像我们的理论指明的那样,先有意识,先有理论,后有实践。实践唯物主义必须抹杀科学理论及知识,抹杀历史事实,才能颠倒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牵强附会地解释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先于理论这种唯心教条。这种轻视科学、轻视知识的倾向,在实践唯物主义的代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知识越多越反动,书读得越多越蠢,有文化和知识分子比没有文化的文盲愚蠢等等高论。轻视科学,轻视知识的倾向,自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例如他们认为生产实践决定科学。只重视物质生产及其生产者,轻视知识及其生产,把知识产品排除在生产之外等等。而到毛泽东,到文化革命,达到荒谬的高峰。

实践唯物主义的其它危害,例如完全打乱和颠倒客观世界客观实际顺序的公式:实践-认识-实践这一公式,它所造成的理论混乱及无数实际损失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实践唯物主义是轻视知识和科学,为盲目及愚昧张目的理论。

1993年2月26日~3月8日写于南京光华门

载于香港民主大学95年5月出版《批判“四个坚持”》(徐水良论文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3-29 2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