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660|回复: 1

名曲 《二泉映月》题目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 1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6-3-2 10:40 编辑

朱亚光   

    《二泉映月》是一首众所周知的二胡独奏曲。  旋律深沉优美,曲调舒张有致,意境凄切哀怨,听之扣人心弦,给人一种难以割舍的凄美之感。问世七十余载,经久不衰,实乃中国民乐中极品。

    这首曲子的作者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均,小名阿炳。因他是盲人,又称其为瞎子阿炳。他于1893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东亭,父亲华清河,以奏道教音乐为业。阿炳两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只好随父亲到雷尊殿道观生活。他很有音乐天赋,十二三岁就学会了一些乐器和曲子,能够顶替大人做法事。他26岁时父亲去世,遂顶父亲在雷尊殿当了道士,人称“小天师”。不久因眼疾一目致盲。30岁那年成了自由音乐人。不幸在35岁时双目失明,从此开始了流浪卖艺生涯。

    据阿炳的邻居和亲友们回忆,阿炳每天走街串巷拉琴卖艺,生活却难得温饱,常在深夜之际才摸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有时就拉这首曲子,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由于阿炳的琴艺出众,并且能够作曲,渐渐有了名声,很多人都认识或知道瞎子阿炳。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先生从天津专程来到无锡,打算录制道教音乐用于研究,顺便请阿炳演奏乐曲并为之录音。可阿炳为难了,他已经两年没有摸过乐器,担心拉不好,经杨先生做工作,又从乐器店借了一把几元钱的二胡,他才答应了。9月2日晚上7点半,录音开始,阿炳一口气演奏了6首乐曲。其中录制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二泉映月》。

    当时使用的是国内少有的进口钢丝录音机,但是手中的二胡质量太差,音色效果很不理想。录音后第23天,阿炳在无锡雅艺协会成立大会上演奏了这支曲子,这是阿炳一生惟一的登台演出。1950年12月4日,这位命运坎坷的民间音乐家吐血而死,终年57岁。

    《二泉映月》录音之后,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播此曲;1959年国庆前夕,我国对外文化协会将它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曲目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二泉映月》开始在国外流传,并获得广泛赞誉。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可是有人仔细分析了 《二泉映月》这首名曲,对于它的题目提出了异议,认为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题目不符,甚至认为有题目不如无题目甚妥。

    乐曲题目中的“二泉” ,即唐代大历年间开凿的无锡“惠山泉”。“茶神”陆羽用惠山泉水泡茶,甘美可口,大加赞赏,评为“天下第二泉”,泉名即由此而来。泉水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在泉亭中,为八角形,开凿最早,水质最好;中泉方形,距上池仅二尺许,但水质较差;下池最大,呈长方形,池壁有明代杨理雕凿的螭首,喷珠吐玉,叮当有声。这个地方,地势开阔,下泉池壁刻有清代书法家王澍题写的“天下第二泉”5个醒目大字。说到“二泉” ,一般是指下池。明白中人都知道,上泉佳在饮水,下池美在听音,可谓各得其妙。

    在“二泉”中能否看到月亮?有人专门进行了实地考察。下池南面有个早已建好的“漪澜亭”,亭檐严严实实挡住了月亮,不论从哪个角度或在什么时候看,都难以看到泉水映出的月亮。这样《二泉映月》似乎真有些名不副实。杨荫浏先生大概也觉察到了这一点,遂在1977年第6期《人民音乐》杂志发表了《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一文,对于乐曲题目做了这样的解释:“乐曲描写了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亭南边池子中间所反映出来的天上光明的月亮,表现了他想象中的旧时目睹的美丽风光;然而,他当时感到的却是周围漆黑一片。因此,在这首婉转优美的抒情曲调中,既表现了阿炳热爱祖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高尚情操,又不时流露出作者发自内心的苍凉情调。”

    后来,杨先生似乎意犹未尽,1979年8月第二版 《阿炳曲集》出版发行。他又作了这样的解释:“标题《二泉映月》是阿炳自己说的,可以设想,这标题正代表着阿炳的创作意图和表演倾向。”

    可乐曲的题目真是阿炳“自己说的” 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沈洽等人曾经釆访过阿炳的堂嫂、侄女以及他的邻居和朋友。他们都可以证实阿炳的这首曲子原来并没有题目。阿炳曾把称作“自来腔”,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即依心而生、随情流露的曲子。当时在阿炳演奏录音的现场,才取了《二泉映月》这个题目。

    据当时参与录音的人们回忆,阿炳演奏完毕,杨先生问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低头想了半天,试探着说:“就叫《二泉印月》吧。” 杨先生认为这个名字不错,但是与广东音乐《三潭印月》的名字有些相近,遂建议改“印”为“映”,成了《二泉映月》。

    当时在录音现场的还有祝世匤先生,他后来也谈到了《二泉映月》定名一事。1978年8月14日,祝先生在《无锡报》发表了《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他说:“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粵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叫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从以上不难看出,杨、祝两人的说法有些虽然出入,但是基本一致,即这个名字是经过阿炳认可的。这个名字是否合适?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在1979年9月6日《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回顾》一文,他认为:“《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的痛苦身世。” 如此看来,《二泉映月》真是有些曲不对题,正如沈洽先生评论说:在这首乐曲“具体的音响运动中,我们既感受不到任何外部世界的声态或动态的描绘,更谈不上有任何‘泉’和‘月’的造型”。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音乐作品不像文学、美术等视觉性强的作品那样直观,有无“泉”和“月”的造型,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二泉映月》这个名字流行了半个多世纪,并没有影响乐曲的传播和广受人们的喜爱,这个乐曲名称有必要改成《依心曲》或注上“无标题”吗?恐怕这将是个更大的问题,或者成为一个没必要的问题。

257151231.jpg





178

主题

51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065
发表于 2016-3-2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很棒的文,明天读。能有更吸引人的标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5 17: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