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铮 发表于 2017-7-5 05:29:26

【讀史筆記之十三】巨细庞大的工程

這次一口氣將【中國歷史正述】五帝「之二」到「之五」一起讀完了,因爲都是講黃帝的。作爲「炎黃子孫」,黃帝的故事,以前多多少少零碎地聽過一些。這是第一次系統地看。還未看完,心中就在感慨:奠定和開創中華文明,是一項多麼偉大而又巨细庞大的工程!黃帝與他之前的三皇五帝一樣,也是「神於天」而「聖於地」的,其母親也是受到上天的某種感應之後而受孕的。我猜想,這一點與西方的耶穌一樣吧,只是大家的表述方式不一樣。作爲爲中華五千年輝煌文明打下最全面而系統的基礎,並使中華民族正式步入人文時代的偉大的開創者,黃帝一生中不僅大勝炎帝、打敗蚩尤,統一華夏,劃分疆野,發明了車、船,設立了包括史官在內的系統的官職,令倉頡造字,創造了黃曆、令人制定了中華呂律、創作了樂舞,奠定了中醫,開創了漢服,建立了葬禮,等等,更開創了「以道治國」、「無爲而治」的最高治世境界,最後他本人還修煉得道,於在位一百年後乘龍昇天。我們很難想象,一介「凡人」,能夠做出這麼多、這麼了不起的事情。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的確是帶著上天的使命和智慧下來的,所以完成使命後再飛升回天。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一直到黃帝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礎,遙想遠古的當年,創世主爲了奠定今天人類的一切,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此浩大的工程,一點點引領人類走到今天。僅此一點,我們也萬萬不能辜負啊。
附:中國歷史正述:五帝http://www.epochtimes.com/b5/nf1192182.htm


yunsong 发表于 2017-7-7 14:55:30

谢谢!游戏之作、愧对方家、多蒙厚爱、不胜惶恐。

yunsong 发表于 2017-7-5 06:32:40

我也深有同感。前不久我去游邯郸娲皇宫,看到世人几乎已经将女娲遗忘,心里也很感概。当时就写了一首《游娲皇宫》。

游娲皇宫

自从盘古辟鸿蒙,

三界初分创世中。

旧约久传抟土事,

今人谁记女神功?

太行东麓留遗迹,

绝壁椅间搭赭宫。

寂寞千秋香火冷,

斜阳西照映楼红。

注1:据圣经记载,上帝用泥土造人,而中国也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但随着进化邪说的盛行,这些真实的人类历史已经被当成了神话传说,成为古人愚昧的表现。西方人因为宗教的缘故,还保留着对上帝的信仰,而现代的中国人有几人知道并相信女娲的神迹呢?事实上女娲是很高的神,是和西方人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是同一层次的神,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都要奉女娲娘娘的法旨,女娲的法旨就是那一层的天意,可见女娲层次之高。耶和华受到了西方人广泛的尊崇,而中国人几乎将女娲忘却,纪念女娲娘娘的庙宇也仅剩几处,而邯郸的娲皇宫是最著名的和保存最完好的女娲神庙。

注2:遗迹有两义,首先是娲皇山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其次是指娲皇宫等纪念女娲之古迹。娲皇山形似元宝,也象一把太师椅,而娲皇宫就位于太师椅中间的绝壁之下,故称椅间。赭是深红色,太行山的石头为红色,近似赭石,而娲皇宫的基座是太行山的石头打造,整体建筑也是红色,故形容为赭宫。

曾铮 发表于 2017-7-6 06:52:23

yunsong 发表于 2017-7-5 06:32
我也深有同感。前不久我去游邯郸娲皇宫,看到世人几乎已经将女娲遗忘,心里也很感概。当时就写了一首《游娲 ...

謝謝!好詩。會分享到臉書。

新知 发表于 2020-5-5 11:58: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讀史筆記之十三】巨细庞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