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发表于 2019-2-18 10:10:58

中国养老院里老年人情况调查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9-2-18 10:17 编辑

中国养老院里老年人情况调查

   geyin / 文   2019/2/17

    今天到省图书馆转悠,注意到中央党校学报2017-8,青连斌写的一篇文章,《老年人在养老院过得幸福吗?》文章很长,有些数据和以往的感觉相差不少,摘录几段给各位老年朋友参考:

   1. 被访老人情况

    总共234人,男40%,女60%,女的寿命长。

   65以下的很少,65-80岁的占一半,80以上的40%。

    老两口30%

    没有残疾的80%

    慢性病的84%

    以上是中国养老院入住老人的概况

   2. 入住原因

    自己要来的47%,子女要老人来的40%

    生活能够自理的48%,不能自理无人照料的40%

其他:朋友推荐,医生建议,儿媳妇要求的,家里闹矛盾。。。。。。

   3. 月入住费用比率

   1500元――20%,2000元――20%,2500元――25%,3000元――10%

    完全自己承担的50%

   4. 服务

    完全自理不需要照顾的42%

    接受打扫卫生服务的96%

    接受洗衣服务的66%

    接受送餐洗澡服务的57%

    健身62%,棋牌58%,读书50%,旅游,摄影为数不多

    很满意者58%

    比较满意者25%

   5. 探望

    子女每周探望一次56%

    子女半个月一次17%

    自愿者39%

    子女探望是老人最高兴的事

   6.结论

   中国90%老人还是愿意在家里养老。养老院一床难求问题没有解决,同时50%空置,受地理位置影响。公办费用明显低于民办,个别公办养老院排队到三十年后。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收入低,年龄大,文化低,培训少,劳动强度大,招聘难。老人失落感,孤独感比重大,精神慰藉需求强烈,许多老人和护理人员感情深厚。自愿者是老人慰藉的重要力量。

网友讨论:
我觉得如果生活能自理或有子女,没有必要去养老院,养老院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我朋友的母亲送去养老院,三个月后人就走了,我跟她去过几次养老院看望她母亲,护理人员一个人要照顾一层楼十多个老人,可想而知是什么情况,不说也知道。

中国即将进入老年社会,养老方式问题应该多样化,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我是在大连住养老院的,此报告基本符合事实。大连的价格要高多了。这里无论公办还是民办,2000/月以下的几乎没有,2000-3000属于低档,3000-5000属于中档,5000以上属于高档。其他情况大体相同。入住率基本都在80%上下,好的中档养老院一床难求。以退休金高的为主。

将来不能自理了没办法就得去养老院,但又没钱,那就两难了
我同学的公公本来精神很好,还想再婚的,结果进了养老院,三番五次要回家,后来摔死在卫生间。想想都后怕。

说两个数据:
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1.3%。
截至2017年9月,中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已达2.8万余家,养老床位近700万张。
其中民办养老机构1.25万余家。
60岁以上老人,2.3亿,失能老人4000万,可以看出,养老事业空间巨大。
中国老龄人口增速常年远超人口增速。2016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增速为3.5%,而总人口在2016年增速仅为0.59%,同年出生率也仅为12.95‰。老龄人口比重连年不断增加。预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在2055年左右达到最高峰,预计将达到约5.07亿人。

幼儿园已经成了一个“空间巨大”的产业,上学也是“空间巨大”的产业,养老也成了一个“空间巨大”的产业,那要这国家有什么用?
幼儿园-上学-工作-养老-----人生的四个阶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养老院里老年人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