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19-5-18 11:58:47

中国水果价格暴涨 底层人群大喊吃不起

今年这个夏天,很多人已经确认自己不配吃水果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拉动4月份CPI涨幅上升的因素除了猪肉之外,还有鲜菜、鲜果,这三类项目当月同比涨幅都超过了10%。

  而实际上,水果的涨幅之大,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消费承受能力。

  春年前嚷嚷的车厘子自由如果说还有点瞎矫情,如今快如入夏了,别说樱桃,就连苹果都几乎买不起,丑橘都要12.8元一斤。除了菠萝和香蕉,感觉就没有5块钱以下的水果。

  央视在北京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采访时,水果商户说,近三个月水果价格连续上涨,目前价格比春节前总体涨幅在50%以上,上涨的主要品种包括猕猴桃、梨、苹果还有柑橘类。

http://www.coolncute.com/ph8/photo2019-05-1715581412042_1.jpeg

解释水果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人说是季节性因素造成,去年主产区闹灾了,所以水果减产,还有人说是由于中间商赚差价,黑心资本操作市场,流通环节出了问题。

  这些理由似乎都很难成立,世界这么大,哪年不闹灾?

  东北不收华北收,华北不收华中收,华中不收华南收,华南不收西南收,西南不收西北收,西北不收国外收,总不至于各地各个季节各类水果都闹灾吧。

  老天爷说,我才不背这个锅呢!

http://www.coolncute.com/ph8/photo2019-05-1715581412052_2.jpeg

还记得三四年前这个时节买西瓜,缅甸产的西瓜比海南的西瓜又好吃又便宜,而现在的西瓜全部都是切开卖,已经没有人能买得起整个大西瓜了。

  更邪门的是,价格上去了,果农收入也并不见涨,中间经营商也在叫苦。那么,这水果的价格究竟怎么就涨上去的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实际上,水果价格就一直没走低过。现在涨到这个程度,是一天天累加的结果。

  以前,附近有个大市场,里面蔬菜水果、鱼肉米面一应俱全,而且价格也比较接地气。

  一年四季,每个摊位总是堆着高高的水果山,薄利多销,价格实惠,童叟无欺。

http://www.coolncute.com/ph8/photo2019-05-1715581412052_3.jpeg

  这些商贩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相互协作也互相竞争,付出汗水也工于算计,保住品质还讨好顾客。

  他们往往凌晨就开始忙碌,下午六七点钟才撤摊休息,像蚂蚁一样扛着自己的小家,丰富着千家万户的菜蓝子、果盘子。

  如果你不是大富大贵的上层人士,完全不用太顾忌自己的身份地位,在这个大市场里转上一圈,听着那吆喝叫卖,间或还有熟悉的家乡味道,多少讨价还价,多少挑三拣四,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息,最普通不过的市井生活。

  突然有一天,这市场被拆得无影无踪。

  从此,城市的黎明黑夜与那些底层的人群没了关系。

  那些摊位上起早贪黑的商贩瞬间消失,他们放弃了经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小生意,拖家带口不知消失在何方,像枯叶一样被无情地清扫而光。

  抛弃底层,把他们赶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当摊位变成店铺,当超市取代市场,高档有层次的生活便正式开启。

  不再有选择低层次的权利,不再有丰富多样的可能,都只是一种模式,一种味道。

  勒紧裤腰带,也要伪装成光鲜亮丽的样子。

  因为,城市容不下无序,城市留不得散乱。

  把地摊上的蔬菜水果、米面油盐摆进超市店铺,必然带来的是流通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增加,经营成本增加,甚至还有龚断经营等问题,所有成本便一点点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伴随大市场消失的,还有那些卖早点、卖小吃、开饭馆的,再也喝不到河南的胡辣汤,买不到香喷喷的新疆烤馕,吃不到劲道的山东大馒头……

  别以为只有大城市才鄙夷这人间烟火,当不断看到那些城管把小商小贩的菜摊水果摊无情打翻时,当城市里的商铺招牌被统一得像殡仪馆时,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已容不下市井气息。

  就算张择端再世,他再也不可能画出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底层人的生活,底层人的世俗,底层人的品位,怎么能扯这个时代的后腿。

  当这个世界抛弃了底层人群,拒绝了市井烟火,水果涨价又算得上什么?

  恍惚中似乎听见一个声音:

  吃不起水果,可以去吃肉啊!

雨夜 发表于 2019-5-19 09:42:29

这叫“与国际接轨”,东施效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水果价格暴涨 底层人群大喊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