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同辉有其中 发表于 2019-8-4 13:58:29

伏羲女娲 解疑 (二)看图解字

本帖最后由 日月同辉有其中 于 2019-8-9 07:49 编辑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7284778929/640
图一



http://s9.sinaimg.cn/bmiddle/4bb36ecft7f5e12352458&690
图二



http://s2.sinaimg.cn/bmiddle/4bb36ecft7f5e1225c491&690
图三



https://www.funyqq.com/gpPic/600/0/p1.pstatp.com/large/911a000860ca0aff0c3e

图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5/2e437eccdf2042c7868a5b1b87124ac9.jpeg

图五



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0907/nYhY-fxvqcts9775057.jpg

图六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2WGyjxXNYujgzBWMCKLde0kXUYyHWJghta8uD8tcW5LioXg29
                                                   图七(伏羲女娲既是东方人,又是西方人)



网文摘录之一
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含义以人首蛇身的远古英雄


  “伏羲女娲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在唐代是高昌国。在高昌国的遗址发现的伏羲女娲图有好几十幅,用途一般都是随葬。这些伏羲女娲图画在麻布或者绢上,用木钉钉在墓室的顶部,画面向下对着死者的脸。



画上伏羲在右,女娲在左,下半身交缠,周围画着满天星辰。女娲右手拿圆规,左手拿四支算筹(见图四),是种古代做数学计算的工具,左手搭在伏羲肩上。伏羲左手执矩,是一种直角尺,也叫曲尺、角尺,右手拿着一个木匠弹墨线的墨斗,右手搭在女娲肩上。




网文摘录之二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1)


以上是网上找的一些汉画像石的材料(题主的图从人物风格上来说,应该是唐代的(石刻)壁画,但这不影响伏羲女娲图的格套和内容)。


中国古人认为天(兰)圆地(land)方,伏羲为男性,为阳,手握规,代表的是天。女娲为女,属阴,手拿矩,代表的是地。规矩就是天地的缩影,伏羲女娲手握规矩,实际意义就是天地规则的掌握者。


在后汉时代的伏羲女娲图中,我们还看到伏羲女娲通常是手举日月或者怀抱日月(伏羲举着或抱着太阳,女娲举着或抱着月亮),意义和手握规矩是大致相同的。代表着天地阴阳运行的规则。





网文摘录之三
【神话传说】伏羲和女娲

伏羲又叫“宓牺”、“庖牺”、“伏戏”、“包羲”、“包牺”、“伏牺”、“炮牺”、“虑戏”等,这些都是古史上对于伏羲的不同称呼。秦汉以前的古书中将伏羲尊为东方天帝,和女娲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秦汉以后的传说中多有说伏羲和女娲本为兄妹和夫妇,其中汉代的石刻画像与砖画,以及西南地区苗瑶侗彝等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的传说都认为伏羲女娲是兄妹和夫妻。


《路史·后记二》引《风俗通》云:“女娲,伏希(羲)之妹。”


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



汉代的石刻画像与砖画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画像。这些画像里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冠帽,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偶有作龙躯的),两条尾巴紧紧缠绕在一起。两人的脸面,或正向,或背向。伏羲手里拿曲尺,女娲手里拿圆规;亦或是伏羲手捧太阳,太阳里有一只金乌,女娲手捧月亮,月亮里有一只蟾蜍。有的画像还饰以云景,有生翅膀的人首蛇身之人在空中翱翔。有的画像则在当中画了一个小儿,双足卷走,手拉伏羲女娲两人的衣袖,俨然是一幅家庭行乐图。




——————————————————————




翩翩起舞,五个字母(←)。
一只金乌,五个字母(←)。
五个手指,五个字母(见图六,伏羲左手)


如图一下面的转轮中有:两个“十”字


七的甲骨文、金文是“十”字


两个“十”字,即两个“七”字


两个七代表:两个七笔画
二七一十四,共十四个笔画


转轮里共有三十二个等分
三十二个,三个汉字。
三十二相,三个汉字。




第一字谐音:阴。
如图二
女娲右手持“Y”形
伏羲右手持“l” 形圈,从右手臂上拾起黑色分别涂到长、圆两个圆里:i
伏羲左边腋下是个“n”形
组合以上三个字母是:Yin.
伏羲左手持“尹”的头一个笔画,暗示写这个发Yin音的字要从横折开始。


笔画
女娲左手拿四支算筹(见图四)
四支算筹,四个笔画。


偈语造字
女娲本是伏羲妇
取伏中一丿放入彐当中。


左手拿四支算筹
截取筹中间部分及撇,取支上十嫁接到右边。


左手搭在伏羲肩上
截取羲上王,取上的竖横放到右边、一横穿,放入左的一丿。


伏羲左手执矩,是一种直角尺,也叫曲尺、角尺
a. 取角中用的左半边,嫁接左的三横。
b. 截取曲中田去掉左竖,放左上一丿到当中。



伏羲女娲通常是手举日月或者怀抱日月(伏羲举着或抱着太阳,女娲举着或抱着月亮)

字中字:那的左半边。造字:抱:包含。那的左半边既含日,又含月。
取举的横从那的左半边当中横穿,遮住小竖钩。
伏羲女娲既通阴,又通阳。

如图三
伏羲女娲各持“尹”字的一部分
女娲(红衣)持前两笔画
伏羲(蓝衣)持后两笔画
将伏羲手持的形状从下面对接女娲的形状
再将一斜杠放到当中撇下来。




第二字文中字:小儿。
字中字:紧紧纏繞。


有的画像则在当中画了一个小儿
当中一个“小”。(见图五)


伏羲手捧太阳,太阳里有一只金乌,女娲手捧月亮,月亮里有一只蟾蜍
太阳里有一只“小”金乌
月亮里有一只“小”蟾蜍




第三字谐音:伏羲女娲是个“并”生体。
如图:他俩时分时合,有时同体,但却是“并”生的。


偈语造字
伏羲右手拿着一个木匠弹墨线的墨斗,右手搭在女娲肩上
a. 取匠中斤放到一横之上,再取木中撇、捺放到一横之下。
b. 将“在”上横重合加长到下横、右竖上面取齐,取弹上撇点分放下首。



看图造字
见图一上面中间有个转轮,内有二十九格
29 = 28+1
二十八象征二十八宿
将两个十分拆对接是:兵字的中间部分
取八放到下首
九,九牛“一”毛
最后取图中右上角墨斗上撇形的嘴儿放到上面



字义
弹中弓、綫中戈:兵器。
组词:兵战(干戈),兵略(墨攻),斗柄(斗)。


舞蹈:吾
两两重合:重
盘升、攀升:生
像人鱼:于
大蛇:长
女娲右手持规(图一、四):sharp,黑体音:沙
互相对视:市


吾重生于长沙市




历历在目:在
星际背景:北京
图形有长的、大的:长大


在北京长大




心心相惜;饱览。
手握;颗颗星斗;手揽。




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伏羲为男性,为阳,手握规,代表的是天。女娲为女,属阴,手拿矩,代表的是地。规矩就是天地的缩影,伏羲女娲手握规矩,实际意义就是天地规则的掌握者。


——伏羲女娲代表的是:天地。
天地规则的掌握者,即:天帝。

——————————————————————


附录


《淮南子》当中:“黄帝主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黄帝主阴阳,五个汉字,五个字母。

斤J 马a 目m 耳e 十s - James.



七 十 化也    所以   女媧
七 + 七笔画   =   十四笔画



第一字谐音:阴。
造字
1. 黄生。取黄上首,取生上横放到上面、丿居中。
2. 上生。将生出头竖与上的竖横放到生的右边、丿接到下面。

笔画
目横看是四;骈生耳目,四个笔画(←)。



第二字字中字:桑林。

桑林生臂手
桑林两字下面都有象形带手臂的:小。



第三字谐音:并。
上骈生耳目
耳朵、眼睛都是“并”列的。
骈:两马“并”驾一车;两物“并”列成对。

字义
此中匕,匕首,兵器。

组词:生病,阴兵,马兵,木柄,化冰,上兵伐谋。

造字:将并右下竖重合到左竖上出头、下撇横放上面、撇点分放下首。



林中木横置:长
此中匕,匕首(音:臂手):shape,沙
桑中三重“又”:又重
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两个“生”


黄帝、女娲长沙又重生



圣经:“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林前八4)





伏羲女娲图说明了一个平行或者并行的道理


即:男女成对,夫妻成对,东西南北都成对,有父才有子...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另一半,那就继续找


因为你的另一半一定就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伏羲女娲 解疑 (二)看图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