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t 发表于 2020-7-5 07:36:17

说说金灿荣的“蹲论”:怕是会闹笑话



金灿荣教授虽说不算是好朋友,但是,是熟人,在许多场合见过面,也有交流。我对金教授并无恶感,他为人和善,是一个谦谦君子,观点虽然犀利,语言却是温和的,我只是不怎么同意他的某些观点而已。一般来说,我不在公开场合批评熟人。今天也不算批评,只是讲些道理。

不久前,金教授有一个高论,我把它简称为“蹲论”。他说,现在我们蹲下来都比日本高,没办法韬光养晦了。当他说到这句话时,听众席上一阵欢快的笑声,显然是赞赏。

金教授是在说到中国的制造业和GDP时打这个比方的。从公布的数字看,这话似乎也不算错,但是,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这里面有大问题。
首先,怎样才算是大个子?是那种蹲下来也比日本高的大个子?

如果拿国家来做比喻,大个子应该是综合因素,除了骨架大,力气大,穿衣服用的布料多,还要有很多别的因素才算真正意义的大个子,例如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创新能力等等,如果都很高,才能算是大个子。

我们和日本比,GDP总量是超过不少,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总量和土地面积,充其量是骨架大而已。我们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文明程度,文化输出都是不能和日本比肩膀的。即便是制造业,金教授津津乐道的也是这一点,他说,以后世界上就是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其实,虽说中国的制造业进步很快,总量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是,我们的精密制造业差的还很远,日本、德国、瑞士等国都有绝活儿,我们还追不上。

在这种情况下,站着不比他们高,怎么能够蹲呢!

说实在的,如果这种心态在地球村和邻居们相处,以后也许真的就剩下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因为中国会游离于其他所有国家之外。

第二,韬光养晦不是表面做姿态,假如蹲下就算韬光养晦,那未免太容易了。

关于韬光养晦,常被提及的故事是越王勾践,他的卧薪尝胆被看作韬光养晦的范例。但是,那时候他并不具备“蹲下来”的实力,而是站着也不如别人蹲着高。所以,韬光养晦不是实力问题。而是策略问题。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到了邓小平那里,韬光养晦就不只是策略了,而是要永久执行的路线。他当年说,中国永远不当头,就是永远要有韬光养晦的心态,而不是蹲下来给别人看。

邓小平当年在国际形势非常复杂的时候,提出的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些词中,“决不”这两个字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心态。在这个意义上说,个子矮和个子高都要有韬光养晦的精神。

第三,我想说,蹲下来还能走的快吗?如果为了要和昔日的大个子比高度,以蹲下来比他高为由嘲笑他,那么,也要想一想,蹲下来还能走的快吗?

实际上,当你真的有了蹲下来嘲笑别人的想法,那你就真的已经蹲在世人面前了,是真的矮了一节了。在赛道上,除了起跑时可以蹲,其他时候,蹲着就已经输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金灿荣的“蹲论”:怕是会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