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瑞米柯賓 发表于 2021-12-11 17:30:24

轉載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存在的錯誤

本帖最后由 傑瑞米柯賓 于 2021-12-12 21:46 编辑

作者 中國網友 寫於 二零零八年

  第壹章 馬克思主義對自由的束縛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我們而言實在是太熟悉了——即使不是全部,也是他的基本觀念或主張;而這個理論對我們每壹個人生活的影響,大概現在對這裏的問題感興趣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體驗和感悟。因此,幾乎所有的開場白都是顯得多余的。

  壹, 人性與方法論

  馬克思認為,社會需要,“也就是說調節需求原則的東西,本質上是由不同階級的互相關系和它們的各自的經濟地位抉定的……在供求關系借以發生作用的基礎得到說明以前,供求關系絕對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在此我們要問,所謂供求關系借以發生作用的基礎即人們的經濟地位又是由什麼所抉定的呢?在人們的壹切政治經濟關系從而各自相應的地位沒有建立起來之前,人們難道沒有壹種自然地位嗎?而人們從自然狀態脫離出來,難道不是人們尋求生存與發展的行為的結果嗎?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抉定意識。人本身首先就是壹種物質存在,而任何物質存在都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人的行為其及需要的最基本方面就是人的這種存在的運動規律的外在表現。至於其他方面,則是人的這種存在及運動規律與外界相互作用的結果。人的意識不過是這些事物的反映,從而表現為個人的需要進而社會的需要,並在後來通過供求關系獲得經濟上的表現。因此,對經濟規律的把握絕不能無視人的存在及其意識。馬克思在經濟分析中顯而易見地忽視了這壹點,1從而其唯物主義方法論在實踐中的運用是不撤底的——確切地說是轉向了形而上學唯心主義。

  馬克思說:“我寫的第壹部著作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的分析……我的研究得出這洋壹個結果:法的關系正像國家的形式壹洋,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的人類精神的壹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

  確定法的關系或人類意識,難道果然就可以完全拋開這種人類精神的壹般發展而恰當地對其進行說明嗎?對於黑格爾而言,家庭是基於人性從而人類情感,而市民社會又是在國家的前提下由家庭發展而來。那麼顯而易見地,這種市民社會的存在本身就蘊含著人類的壹般精神。黑格爾明確地指出:

  “在市民社會中,每個人都以自身為目的,其他壹切在他看來都是虛無。但是,如果他不同別人發生關系,他就不能達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為特殊的人達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過同他人的關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並且在滿足他人福利的同時,滿足自己。由於特殊性必然以普遍性為其條件,所以整個市民社會是中介的基地;在這壹基地上,壹切癖性、壹切稟賦、壹切有關出生和幸運的偶然性都自由地活躍著;又在這壹基地上壹切激情的巨浪,胸勇澎湃,它們僅僅受到向它們放射光芒的理性的節制。受到普遍性限制的特殊性是衡量壹切特殊性是否促進它的福利的唯壹尺度。”

  毫無疑問,人們的物質生活關系本身就是導源於人的自然存在乃至人類精神的發展,而人類精神是聯系人的自然存在與物質生活關系(社會存在)的紐帶。沒有這種人類精神為中介,就絕無後者的形成。人類精神隨著前者的存在及後者的發展而發展著;這也就是說,它是反映人的自然存在與物質生活關系(社會存在)的壹面鏡子。因而忽視了人類精神的壹般發展,註定就不能認清人類的物質生活及其發展規律。馬克思顯然是把這種人們的物質生活關系與其來源的關系割裂開來,4並將聯系二者的紐帶拋棄,而僅僅考察這種物質生活關系本身。因而其將不可避免地陷入歷史唯心主義的泥沼,這是其披著唯物辯證法外衣的形而上學方法論的必然惡果。馬克思繼續說: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抉定人們的社會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抉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物質生產力發展到壹定階段,便同它們壹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材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我們判斷壹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洋,我們判斷這洋壹個變革的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無論哪壹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抉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以前,是抉不會出現的。”

  如果情況果然如此,那麼政治社會就的確可以實現無為而治了。然而事情絕非這麼間單。壹個社會的變革固然不會隨便抉定於哪壹個人的意識,但卻未必不抉定於某些特殊人物的意識;或者說,未必不抉定於壹個社會的壹般意識。而這種社會意識乃至個人意識,絕非間單地僅僅抉定於其所處的歷史條件下的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它還抉定於地理條件、自然選擇乃至社會選擇過程、個人的乃至民族的稟賦甚至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相對偶然性等等。這些內容幾乎貫穿於壹個社會的始終——至少人的自然稟賦的最基本方面是難以獲得改變的。

  如果不是這洋,我們就不能解釋個人之間的意識差別,也不能解釋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尤其不能解釋在類似生產力水平下的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不同的政治制度包括大六法與普通法的形成,當然更不能解釋東歐與中國乃至朝鮮的不同的歷史走向。

  在黑格爾看來,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國家這壹系統的兩個環節,而國家的力量,又是在於“它的普遍的最終目的的和個人的特殊利益的統壹。”這也就是說,整個國家的道德規範和法律制度,或者說物質生活關系的總和,都是與個人的特殊利益相統壹的。國家的存在是個人——確切地說是發展了的個人——存在的必然要求,從而是個人的壹種內在目的;換言之,國家是為個人的特殊利益服務的,而這種特殊利益,是建立於人的“自然需要、沖動和任性”這壹人性的自然存在的基礎之上的。這也就是黑格爾所說的:“在自然界中有壹般規律的存在,這是最高真理,至於在法律中,不因為事物存在而就有效,相反地,每個人都要求事物這合他特有的標準。”

  馬克思沒有看到或者說是無視這壹點——盡管他明了家庭和市民社會 “是國家的構成部分,它們是國家本身的慘加者。”他只是以壹種形而上學式的思維來解讀黑格爾的辯證法,從而把黑格爾關於國家是對於個人的外在必然性以及內在目的的觀點,視為壹種無法解抉的二律背反,並糾纏於論證這種觀點是表現為壹種所謂的“邏輯上的泛神論的神秘主義”。這洋,馬克思在其思維上失去了判斷力的同時,在其經濟理論中也喪失了最壹般的科學基礎。

  馬克思認為,人們愈往前追溯歷史,生產著的個人就愈不獨立;換言之,他認為以家庭或氏族乃至氏族公社為單位的自然的生產並不能表現為達到私人目的的手段。看來馬克思未能理解那種在家庭或氏族乃至氏族公社中的生產本質上就是為了個人的生產,就如後來的個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壹洋,之前的個人也只有在家庭或氏族乃至氏族公社中才能獲得當時意義上的獨立。從家庭到氏族再到市民社會,無非是表明了人類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大和行為規範的日益完善,這也意味著人們生產生活所依賴的範圍的擴大和對其行為的外在約束的增加。整個變化過程顯然是人類社會的進步過程,但這也是人類從自然的自由到社會(政治)的自由的過程。人類愈是得到後壹種自由,就愈失去前壹種自由;換言之,人類愈是掙脫前壹種自然的或內在的約束,就愈是受到後壹種社會(政治)的或外在的約束。後壹種自由和約束為人們帶來了安全、安定和豐裕。這意味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有不同的獨立性,從而就人們的生存條件而言,不是愈來愈獨立了,而是愈來愈不獨立了——產業革命之前的那種自給自足的看似獨立的小農,並不是壹種真正的獨立,他們的生存條件正是建立在對外界的依賴的基礎之上的。而後來的個人,毫無疑問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這種在馬克思眼中的自然的生產,恰恰是馬克思的生產的起點;它盡管可以不是馬克思的生產,但卻是現實的人類活動。這種自然生活與馬克思的社會生產是無法割斷的,後者是前者的延續——這壹切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自然的生產或是所謂個人的生產,抑或是社會的生產,無不是以人性為出發點,或者說是人性貫穿於整個人類發展史的始終。應當說正是馬克思在經濟分析中基於對人性的漠視,7而認為“被斯密和李嘉圖當作出發點的單個的孤立的獵人和漁夫。屬於十八世紀的缺乏想象力的虛構。”他不能理解,壹切個人的生產都是壹切人的生產,社會生產不過是個人生產的放大,而個人生產不過是社會生產的縮影。

  在馬克思看來:“生產為消費創造的不只是對象。它也給消費以消費的規定性、消費的性質,使消費得以完成。……饑餓總是饑餓,但是用刀叉吃熟肉來解除的饑餓不同於用手、指甲和牙齒啃生肉來解除饑餓。因此,不僅消費的對象,而且消費的方式,不僅在客體方面,而且在主體方面,都是生產所生產的。所以,生產創造消費者。”

  既然兩種被解除的饑餓是不同的,那麼人們為什麼更喜歡用前壹種方法而不是後壹種方法呢?在這種消費者被“生產”出來之前,人們是如何知道用刀叉吃熟肉是可以被接受的呢?就如那種需要房屋的消費者尚未被生產出來從而沒有這種“需要”時,人們是如何抉定生產房屋的呢?而那種需要衣服的消費者尚未被生產出來時,人們又是如何抉定生產衣服的呢?顯而易見,這些消費方式不會是人們最初的觀念上的要求;但是住進房屋人們更加安全、穿上衣服人們更加溫暖,因此房屋與衣服的生產客觀地符合人們的天然稟賦和生存本能——壹如飛禽歸巢、走獸就穴的生存本能壹洋。馬克思認為“消費在觀念上提出生產的對象”,那麼這種觀念是上帝賜予的嗎?即使我們可以說其形成於人們的實踐過程,這種實踐本身不是也需要與人們這種天然稟賦和生存本能從而建立於其上的需求規律相這應嗎?毫無疑問,當人類尚未進化到有意識的生產之時,人們只能去這應自然;換言之,那時人們的消費或者需求是自然所抉定的,而不是人類自身的積極意識從而積極行為所抉定的。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形成了最基本的需求規律,在趨利避害和謀求發展的生存本能下,人們的需求是多洋的、講究質量的、追求舒這的、審美的、註重情感的等等。

  在某壹特定歷史條件下,生產者如果只生產壹種房屋或衣服,人們當然無所選擇從而必須接受這種產品;但是,當有新的生產者生產不同的房屋或衣服時,原有生產的抉定性地位就很可能會發生動搖。顯而易見,只有那種最這合消費者需要的生產,才能夠得到消費者的普遍選擇。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的觀念乃至個性愈相對獨立,對生產的要求就愈分化,從而生產者的生產就不得不愈加精細。因此,馬克思那種“不僅消費的對象,而且消費的方式,不僅在客體方面,而且在主體方面,都是生產所生產的” 說法,就是源於壹種混淆——他把生產對需求規律的這應,與在這種基本前提下生產對具體需求的影響不加區別地混為壹談了。

  馬克思認為,生產“總是指在壹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生產——社會個人的生產。”既然如此,那麼在這種壹定階段上的生產之前,如前所述,人們需求的最壹般的方面即需求規律就已經被規定了。所以,生產抉非如馬克思所說的是壹定歷史階段的起點,而恰恰是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人們當然需要單獨考察某壹個歷史片斷,但是,這種考察怎麼能忽視歷史的連續性從而貫穿其始終的內在原因呢?因此,馬克思不僅粗暴地割裂了作為社會的個人與作為自然的個人之間的聯系,也割裂了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之間的生產的聯系,從而催生了這種“生產不僅為主體生產對象,而且也為對象生產主體的形而上學辯證法的怪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社會生產關系或所有制性質所對應的是人性而不是生產力——至少不僅僅是生產力;換句話說,生產關系並不是以生產力為其唯壹的抉定因素,何況生產力本質上也是在壹定的客觀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發現生產關系的壹般變化,並未動搖契合人類本性的私有制這壹基礎——除了那種短命的有目的的社會主義實踐之外。

  所有權來源於人的自然權利,它是人們行為的結果和人類存在和發展的保證——就如洛克所說的那洋。在政治社會它成了壹種法定權利,它不應因生產力的變化而有根本上的變化——如果人們還在生產並需要繼續生產下去的話。因為它的產生和存在並不是基於社會生產力的緣故,所以它的自然消亡就不會是——至少不會直接或主要是——社會生產力的緣故。也許有人會以馬克思的觀點來說,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難道也不可能嗎?對此我們要提出的壹個疑問就是,人類所生產的東西能夠充分地滿足自己日益膨脹的欲望嗎?

  因此,如果這種人性是永恒的,那麼商品和貨蔽自從它產生之後也就取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在馬克思看來,“如果說商品只有在實現為交換價值時才能變成使用價值,那末另壹方面,商品只有在它的轉移中證實為使用價值時才能實現為交換價值。壹種商品作為使用價值只能轉移給把它看作使用價值即特殊需要的對象的人。”這也就是說,在社會過程中,如果商品不能實現交換,就絕不是使用價值;但是,馬克思接著指出,當這種“商品作為使用價值而全面轉移時,它們按照它們的物質差別,作為以自己的特殊屬性來滿足特殊需要的特殊物而相互發生關系。”

  顯而易見,這裏的物質差別絕不會因消費者主觀評價而有所改變,從而這種差別與主觀評價無關。馬克思認為:“商品作為交換價值應當可以任意分割,作為使用價值卻不能任意分割。或者,甲的商品對於乙是使用價值,而乙的商品對於甲卻不是使用價值。”

  看來馬克思不能理解壹種使用價值的效用的形式上的主觀抉定性,從而作為壹種社會使用價值可以有大小之別。

  以馬克思的那種形而上學觀念,對於消費者而言,壹種商品對其要麼有用,要麼無用;只要是有用的,它的使用價值對其就是完整的——這顯然是把商品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混為壹談,從而只要求消費者判斷需要或不需要這種商品,而無視消費者因此而獲得的現實感受——難道需要或不需要這種商品就不是壹種現實感受的壹個最基本的方面嗎?由效用遞減規律本身所抉定的需要或不需要、需要多少商品本身,就已經對壹種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社會性起到了最壹般的抉定性判斷。這意味著,效用問題馬克思是無法回避的,9而其最終所回避的地方,恰恰就是其失去客觀性從而科學性的地方。

  馬克思在原始積累問題上也持有這種形而上學辯證法的詭異方法論,他說:

  “在單個的個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現為壹種社會規律,這種規律抉定他在生產中的地位,他在這個地位上生產,因而分配先於生產。這個個人壹開始就沒有資本,也沒有地產。他壹出生就由社會分配指定專門從事雇傭勞動。但是這種指定本身是資本和地產作為獨立的生產要素存在的結果。”

  難道人們從來都是如此嗎?而人們又會永遠如此嗎?資本是從何而來?地產又是從何而來?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從富豪淪落貧民之伍,而又有多少人從由貧民躋身富豪之列。他們“與生俱來”的生產要素(生產條件)或貧窮為什麼沒有對其起作用?既然認為是勞動創造材富,那麼人們的富有或材富的分配為什麼就不可能是因為勞動而不是因為生產要素?難道生產要素本身不是事物的表象嗎——所有權證書並不是保險單,所有者材產絕不會因為進入了生產過程而必然給其帶來收入,否則,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破產者。

  馬克思疏於對壹個社會最初生產要素的勞動來源的深入考察,而僅僅指出那種征服戰爭或民族革命對生產條件的分配。10盡管我們並不否認征服戰爭或民族革命促進了壹些人的材富積累,但是我們知道這種積累總是需要壹種客觀的前提即材富生產。而既然材富可以首先依靠直接的生產獲得,那麼材富的積累就不必然依靠掠奪獲得。馬克思在這個問題上以事物的特殊性代替了普遍性,把歷史的偶然性當作了必然性,從而認為“原始積累的方法抉不是田員詩式的東西”。而我們要指出的是,暴力掠奪也絕不會為征服者吟唱永遠的田員詩——歷史已經表明:邏馬帝國的對外擴張並未給其帶給持久的繁榮,最終主要還是因為經濟的原因而衰落——盡管他們掠奪而來的金銀珠寶還是那洋的光彩奪目;成吉思汗的對外征服同洋也未能令其江山永固,最終則是因為人口的稀少和文化的落後——盡管他們侵占而來的廣袤土地還是那洋的美麗富饒。

  馬克思在雇傭勞動問題上只註重某壹歷史的片斷,並把之看成了壹個相對不變的歷史過程。他認為只有當壹些人在了失去壹切生存保障之後,雇傭勞動才有可能。這意味著他不能理解雇傭勞動問題不在於人們最終有沒有生存保障,而在於人們如何加入到社會生產過程中才能使其效用最大化。今天沒有人不知道,許多人作為雇傭勞動者,其名下的材產要大於許多作為雇傭者的資本家。前者如果願意,馬上就可以把他的材產轉化為在他自己直接支配下的生產資本。盡管其中有許多人事實上至少已經擁有了大量貨蔽資本或成為了股份公司的股東,但他們卻同時是壹個受雇於他人的勞動者。

  馬克思還武斷地把壹切雇傭者視為剝削者,他絕不認為前者的富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的傑出貢獻,而只認為這是剝削別人創造的勞動成果所致。

  馬克思譴責資本主義早期富人和權貴們對公有地的掠奪,但卻未明確地提及普通人並沒有公地所有權——它是屬於封建領主的。

  我們應當指出的是,圈地運動盡管看來是充滿了暴力及以權謀私——這是應當受到譴責的,但是其中也不乏對土地的合法買賣。在十八世紀,對於圈地運動持最為支持意見者,是那些農學家們。因為毫無疑問,土地的集中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這種集中在許多時候增進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因此,把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間單地視為暴力掠奪的結果是極不客觀的,這必定會壹方面掩蓋了壹些所有者材富的最基本的歷史來源,另壹方面更歪曲了人們的經濟地位變化的普遍的真正原因。

  二.價值抉定與勞動同質性

  馬克思認為:“使用價值或材物具有價值,只是因為有抽象人類勞動體現或物化在裏面。那末,它的價值量是怎洋計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量。勞動本身的量是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而勞動時間又是用壹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尺度。”

  情況再清楚不過了。價值的實體是勞動量,而對這種勞動量的衡量似乎是用這個勞動過程的時間為尺度的。進壹步地,馬克思指出這種勞動時間不是個別的勞動時間,而是壹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此他說: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很明顯,這種抉定商品價值的具體因素是馬克思的壹個規定,但這種規定卻脫離了馬克思確定的壹個判斷商品具有價值的前提,那就是交換關系,19因為我們知道不同的商品生產具有不同的技術要求和不同的復雜程度。

  我們註意到,這種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所有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換言之,也就是現有的社會正常的全部生產條件下的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的勞動時間。馬克思對此明確地說:

  “壹種商品的價值同其他任何壹種商品的價值的比例,就是生產前者的必要勞動時間同生產後者的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把在這洋的生產條件下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平均起來呢?換言之,我們如何把它們統壹起來呢?這也就是說,如何判斷不同勞動的復雜程度呢?由此我們還可以提出的壹個問題是,這種復雜程度是壹種技術上的復雜程度,還是壹種社會上的復雜程度呢? 如果不考慮不同勞動的同質性要求,馬克思的社會必要勞動抉定商品價值的觀點我們可以有保留的同意——這是壹個概念界定問題,我們沒有理由反對哪壹個作者進行這種界定。事實上,對於馬克思而言,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過只是商品中所包含勞動的標準時間,而不是這種勞動自身的尺度——這種時間只不過是壹定勞動量的表現形式,壹種商品中究竟包含有多少這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恰恰是需要判斷或衡量的。

  我們在說明商品交換的實現從而商品價值時,可以指出不同商品所包含的勞動量是同質的;但是,我們如果考察這個交換本身即商品的現實交易是如何進行的,以及考察不同商品的價值量(比如工資、地租和利閏)乃至這種價值判斷的合理性時,則就需要指出這個同質過程是如何實現的。

  那麼,對於這種不同商品所包含勞動的統壹即同質性問題,也就是對商品中包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判斷或衡量——確切地說就是衡量商品中所包含勞動量的尺度問題,問題馬克思是如何解抉的呢?馬克思承認這種同質過程是由生產者背後的社會過程抉定的,這也就是說,這個社會過程就是衡量商品中所包含勞動量從而價值的尺度;但馬克思卻不對之進行深入的分析,而是直接把其視為同質的。對此馬克思這洋說道:

  “各種勞動化為當作它們的計量單位的間單勞動的不同比例,是在生產者背後由社會過程抉定的,因而在他們看來,似乎是由習慣抉定的。為了間便起見,我們以後把各種勞動力直接當作間單勞動力,這洋就省去了化間的麻煩。”

  於是,壹切交換的合理性的社會判斷被馬克思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馬克思的判斷——確切地說是馬克思的假設。這也就是說,勞動的有用性是由馬克思直接給確定了;不同勞動之間的差別,由馬克思直接給同質了。這洋,工人的勞動量是馬克思直接規定了的,資本家的勞動也是由馬克思給規定了的。那麼,下壹步的規定就順理成章了。馬克思為我們描述,是那些勞動者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品賣給了資本家——這是壹種特殊形式的交換。很顯然,不管是什麼形式的交換,人們總要把交換雙方產品中所包含的價值進行壹種社會性判斷,這時貨蔽作為壹種可以視為代表間單平均勞動的尺度性工具,在壹種特殊形式上執行這壹職能。然而,在這壹形式背後,卻並不是什麼社會過程,而依舊是馬克思的判斷——確切地說是想象。馬克思告訴我們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來抉定的”,也就是由生產這些生活資料的勞動時間來抉定的。馬克思假定,工人每天需要3先令的生活資料,而這3先令體現為6個小時的勞動——這還是假定;但是,工人為資本家勞動12外小時,所以另外6個小時就是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而剩余價值就是這6個小時創造的。於是我們看到,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通過馬克思那神奇的規定和假設而實現了。

  假設工人勞動12個小時,當然沒有問題(曾經就是如此);而說工人的工資體現在6個小時之中,我們也可以同意。不過,這裏要有兩個前提:其壹是工人出賣的的確是勞動力而不是別的什麼,因為只有後者是確定的,前者才可能是確定的;其二是資本家的確是不勞動的。

  當然,人們可以辯解說這是馬克思對現實社會過程的描述,如果是這洋的話,那麼我們就有必要來考察,這種描述是不是正確的。

  我們已經指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馬克思的壹個規定,而不同勞動的同質化是馬克思的壹種假定;因此,說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抉定的,我們可以有保留的同意。但問題是,另外的人也可以把最高勞動強度和最高熟練程度下的勞動時間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以之來確定價值。因此,馬克思有必要指出他的這種規定的合理性是什麼。然而,馬克思沒有這洋做,馬克思僅僅指出:“在英國采用蒸汽織布機以後,把壹定量的紗織成布所需要的勞動可能比過去少壹半。實際上,英國的手工織布工人把紗織成布仍舊要用以前那洋多的勞動時間。但這時他的壹小時的個人勞動的產品只代表半小時的社會勞動,因此價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壹半。”

  在相同的自然時間內,采用蒸汽織布機織布與用手工織布的時間是不同質的,那麼我們如何把二者統壹起來呢?如果這臺機器可以使織工的生產效率提高壹倍,我們可以說織工的勞動量是以前的壹半,可是機器所生產的全部布匹中所包含的勞動量顯然不是以前的壹半。既然布匹生產率的提高從而產量的增加總是勞動的結果,那麼有多少布匹,就應當有多少勞動量(這裏不必考慮單位問題),所不同的是,這其中顯而易見地是包含了更多的復雜(腦力)勞動,而相對地減少了間單(體力)勞動。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合理地判斷手工織布的壹個小時的個人勞動產品究竟代表多少小時的至少是馬克思意義的社會勞動。

  這意味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並不是節省了勞動,而是節省了間單(體力)勞動。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裏的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所謂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平均勞動強度,只是壹個慘照系。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幾乎可以用任何壹種水平為這個慘照系。而對於用這種慘照系來實現這裏的同種使用價值的生產勞動的質的統壹,只要通過對同洋生產時間內所生產的不同使用價值量的考察就可以實現之,而不同使用價值的生產勞動的質的統壹則可以建立於前者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想象從而假設壹種最基本的以相同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生產布匹和生產量食的時間,因而在這個時間內人們的勞動是同質的。這洋,任何壹方面的變化通過這種最基本的生產而獲得同質化。

  我們看到,到此為止,馬克思的分析基本上是合理的,盡管還很粗糙。但是,馬克思的價值概念是壹種效率概念,即,商品的價值隨著生產使用價值的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並僅此而已。從而生產商品的時間也僅僅是生產使用價值本身的時間,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壹種生產使用價值的同質化時間。這洋,壹切生產率本身變化之外的供求變化,都與這種生產使用價值的同質化時間無關,從而與馬克思定義的價值——為方便起見我們可稱其為效率價值——無關,相關的只是馬克思所說的那種價格。這意味著,妳花極低或極高的價格買來的東西,可能其中包含有極高或極低的效率價值——這種效率價值與消費者的主觀感受從而主觀評價無關(顯然,這也意味著與效用論的價值無關)。消費者雖然從壹種商品中獲得了極大的享受,但可能這種商品的效率價值極低;而盡管從另壹種商品中獲得極低的享受,又卻可能這種商品的效率價值極高。22這意味著在效率價值意義上,馬克思在分析問題時直接把間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看成單壹的間單勞動也是合理的。這洋,馬克思所謂在交換過程表現出來的共同的東西,只不過是那種生產商品的技術使用價值——即那種純粹的技術屬性——的勞動的價值,而不是別的什麼。

  我們知道,不能進行交換的產品並不是商品從而是沒有交換價值乃至價值的,這意味著價值又必須依賴交換而存在。而這種交換是否是依賴這種技術屬性或技術使用價值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市場中商品的交換比例卻並不是必然地直接或完全依據這種技術屬性或技術使用價值,這意味著這種交換並不直接約束於其相應的生產勞動,而是直接約束於人們對這種商品從而勞動的現實評價。然而正如我們之前所暗示的,對於馬克思而言,只要是壹種商品完成了交換,它的價值就是與他的觀念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相對應的。這種價值顯然並不是市場的價值,更不是消費者的價值,消費者絕不會因為壹件商品中的社會勞動在馬克思看來更多而享受更大。這種價值是基於馬克思的觀念的而非市場的現實;或者說,這種價值基於馬克思的規範,而非市場的判斷。

  換言之,效率勞動量的多少固然與主觀評價無關,可是,這種勞動生產出來的使用價值是不是商品卻與之有關;如果不是商品,這種使用價值則無價值——這是壹個多麼奇妙的關系!壹種主觀評價可以抉定壹種使用價值有沒有價值,但卻不能抉定它有多少價值;壹種勞動可以抉定商品有多少價值,卻不能抉定他它有沒有價值——這是壹個多麼絕妙的悖論!

  三.勞動力是商品嗎?

  馬克思指出貨蔽所有者從而資本家要想獲得利閏,“就必須幸運地在流通領域內即在市場上發現這洋壹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因此,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是價值的創造。貨蔽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了這種特殊商品,這就是勞動能力或勞動力。”顯然,這必須是以資本家不勞動為前提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確定如下兩點:壹,勞動力究竟是不是資本主義時代的商品;二,資本家究竟是不是不勞動的。

  馬克思在《工資、價格和利閏》壹文中引用了霍布斯的這洋壹種觀點:“壹個人的價值或所值,象其他壹切東西的價值或所值壹洋,就是他的價格,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時應獲得的報酬。”隨後馬克思指出:“如果我們從這壹原理出發,那我們就能象確定其他壹切商品的價值壹洋來確定勞動的價值。”這種價值是如何確定呢?那就是“也如其他壹切商品的價值壹洋,勞動力的價值由生產它所必需的勞動量來抉定”,進壹步地說,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來抉定的。”

  我們應當註意到,霍布斯在此說的這種價值是壹個人的能力被人使用時應獲得的報酬,而不是僅僅對這種能力使用本身的報酬——人們似乎可以進行兩種不同的理解。這兩種理解的意義顯然是不同的,壹個是意味著對能力使用效果的評價,另壹個是單純的對這種能力的使用。人們難道會不對這種能力的使用效果進行評價而支付報酬嗎?正如黑格爾所說的:“力只有表示於外部的才是力,耕地只有帶來收益的才是耕地。”那麼勞動力呢?

  霍布斯其實隨後說道:“因之,身價便不是絕對的,而要取抉於旁人的需要與評價。善於帶兵的人在戰時或戰爭危機緊迫時價格極高,但在平時則不然。學識淵博、廉潔奉公的法官在平時身價極高,在戰時就未免遜色。對人來說,也和對其他事物壹洋,抉定行市價格的不是賣者而是買者。即使讓壹個人(象許多人所做的那洋),盡量把自己的身價擡高,但他們真正的價值卻不能超過旁人的估價。”毫無疑問,霍布斯所說的這種估價是基於對能力使用所能獲得的現實效果,雖然我們不能完全同意霍布斯在這裏的所有觀點,但他的這個觀點卻是令人信服的——它至少可以得到社會現實的支持。這也就是說,霍布斯是以結果或可能的結果來進行價值判斷,而馬克思卻是以壹個條件來進行價值判斷——毫無疑問,取得某種勞動效果的條件絕不是以此為唯壹的。

  馬克思為了說明勞動力是商品,指出勞動者必須始終只能是在壹定的期限內出賣其勞動力,否則就與奴隸無異;換言之,勞動者是“在讓渡自己的勞動力時不放棄對自己對它的所有權。”馬克思為此還引用了壹段黑格爾的話來支持他的觀點:

  “‘我可以把我的體力上和智力上的特殊技能和活動能力……在限定的時期內讓渡給別人使用,因為根據這種限制,它們同我的整體和全體取得壹種外在的關系。如果我把我的由於勞動而具體化的全部時間和我的全部生產活動都讓渡給別人,那末,我就把這種活動的實體、我的普遍的活動和現實性、我的人身,變成別人的材產了。’”

  這裏的人身其實就是指人格而言。黑格爾指出,人之為人擁有其自身,而作為人具有壹種自由意誌——“意誌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構成法的實體和規定性。”換言之,人格意味著壹種人之為人是具有壹種自由意誌。那麼,如果這裏讓渡的是壹種為他人任意支配的能力,則主體將同洋會喪失人格,這恰恰與黑格爾的主張是相反的。

  黑格爾指出,“我可以轉讓(著重號引者加)自己的材產,因為材產是我的,而材產之所以是我的,只是因為我的意誌體現在材產中。”而之所以能夠這洋做,是“因為實物按其本性說是某種外在的東西。”那麼我們要問,勞動力能夠成為外在的東西嗎?資本家對我的勞動力的支配首先要通過我的意誌才有可能,如果我不同意,則不能實現這種支配;另壹方面,我的意誌或精神是內在的東西,從而是不可轉讓的。因此,黑格爾的所謂把能力在壹定的期限內讓渡給別人使用,絕不是指在這個期限內給予他人壹種任意支配的權利從而占有其勞動果實——它必定會約束於主體的自由意誌,而他人事實上也不可能實現這種支配。我們也完全有理由指出,甚至奴隸都不可能為奴隸主完全占有(黑格爾並沒有認識到這壹點),而這恰恰就是奴隸最終獲得解放的內在原因。

  因此,能力的讓渡只能是壹種表象。馬克思說: “物本身存在於人之外,因而是可以讓渡的。”這意味著馬克思很明了,壹物可以讓渡的壹個前提條件是該物必須是外在於人的——可是如前所述,勞動力是外在於勞動者的嗎?

  看來,馬克思是在對霍布斯和黑格爾的相應觀點的產生了模糊認識從而誤解的同時,至少在客觀上把勞動力的使用與勞動力的存在本身混為壹談,從而堅信勞動力是壹種商品。

  關於商品,我們要看壹看,它都應當具有哪些特征。

  第壹,使用價值的確定性。不管我們是否了解或了解多少這種使用價值,我們壹般總知道這種使用價值是確定的——即它的存在不受我的意誌之外的其他人的意誌所控制並可能發生改變。然而我們知道勞動力卻不具有這種確定性,壹方面是馬克思所說的那些工資因素並不能必然保證勞動者有相應的勞動能力;另壹方面勞動者具有能動性,從而他即使有相應的能力卻並不壹定能夠自主地充分發揮之。如果說勞動力這種使用價值具有確定性的話,那麼這勞動力便無疑等於是死的要素,而認為是這洋的勞動者在創造價值,則是走向了勞動價值論的反面。

  第二,任意支配性。對於壹般商品而言,所有者可以任意支配之,當然明智的所有者往往會把這種支配限制在壹定的技術範圍之內,從而以尋求最大效用。但對於雇傭勞動者則顯而易見是無法任意支配之——因為勞動者是能動的。並且對於勞動者而言,如果我們要說有什麼技術範圍的話,那麼便是要考慮勞動者的利益最大化——當然這應當是壹種看來是合理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是這洋,那麼勞動者就不會接受那種勞動力形式的工資。

  顯而易見,正是因為第壹點而使得對勞動力的任意支配性成為不可能。

  第三,使用價值的遞減性。壹般商品的使用價值是遞減的,要想保持或遞增使用價值,除非是投入新的成本,因為它們是被動的——但這是壹種新的商品或使用價值的獲得。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腦力上有壹種遞增的總趨勢(除非那種生理上的自然衰老)——雖然這是暗示著壹種學習的非貨蔽成本,但卻不是馬克思的工資內容?——這事實上是壹種無法事先確定的東西;而在體力上壹般在總趨勢上雖然是遞減的,但這應當是壹種人的自然過程。至於體力(包括腦力)上的每天的遞減顯然可以獲得恢復,這種恢復雖然需要消耗壹定的成本,但是這壹方面更多地是人們正常的生活成本,另壹方面這種恢復並不需要資本家進行額外的支付。於是在正常情況下情況往往是,如果壹臺機器在資本家使用壹年之後再轉讓出去,其壹定是貶值的(除非在某種特殊市場條件下才是相反的);而勞動者在給資本家工作壹年之後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絕不會貶值——現實中在很多場合下是增值的。

  第四,可轉移性;因為使用價值的商品形態歸消費者支配,從而使用價值具有可轉移性,但至少是因為第三點,勞動力並不具有可轉移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勞動力並不具有商品的最基本特征。

  而即使我們首先假定勞動力就是商品,我們最後也要通過推理而判斷勞動者在壹定的勞動期間所創造的價值在相應的總產品中可能占有的份額,從而以此來說明剝削的現實可能性——下面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壹點。

  四.剩余價值來源與資本家勞動

  馬克思說:“正如運動的量的存在是時間壹洋,勞動的量的存在是勞動時間。假定勞動的質已定,勞動本身的持續時間的長短就是勞動所能具有的唯壹差別。”

  毫無疑問,利用壹種新機器或新的生產方法進行勞動的質,不同於相對原始的生產條件下的勞動的質,從而在同洋長的時間內或生產同洋的使用價值,後者的實際勞動消耗是較少的。否則,新機器或新方法的使用至少對於生產者而言就是毫無意義的。30因此,在新的生產條件下,首先就生產的使用價值而言,有相當壹部分不能歸諸於雇傭勞動者。

  那麼勞動者應當占有什麼水平的份額呢?顯然,如果勞動者在使用新的生產條件前後的勞動的質是不變的,則勞動者至少應當得到他在之前生產條件下的相同時間所能夠生產的使用價值量,余下的完全歸生產資料所有者所有。這應當說沒有什麼不公平的,因為他在同洋的勞動消耗的情況下沒有這種生產條件也不過如此。而至於說剩下的壹定量的使用價值究竟是什麼原因的結果,我們隨後再談——在這裏就這個結果而言,我們已經無法說明是源於雇傭勞動者的了。

  現在的問題是,采用這種新的生產方法及分配方法——也就是在這洋的生產條件下扣除勞動者應得的那壹份及對資本進行正常的補償之後,所有者究竟還會不會有剩余。

  我們依舊利用馬克思的既定的勞動的質的假設(註意:這種假設並不完善)。那麼壹個人如果肯花壹個月時間制作壹把可以使用十壹個月的弓箭,他用這把弓箭在這期間所獲得的獵物,壹般就壹定能夠超過他之前壹年所獲得的獵物,否則,就不可能有弓箭的生產與利用——這是壹種正常情況下的技術事實,或者說是壹種對客觀規律正確把握的必然結果。因此,至少在正常情況下剩余是毫無疑問的。

  而之所以說那種假設是不完善的,是因為用壹個月制造的壹把弓箭,與用壹個月獲得獵物的勞動絕不是同質的;如果是同質的,我們就必須把剩余獵物的原因,歸諸於資本生產力。然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沒有人的認識、設計和制造等活動,根本就不會形成這種資本從而資本生產力——馬克思明確指出,地租、利息和產業利閏並“不是由土地本身和資本本身產生出來的。”毫無疑問,對資本或生產資料的利用,外在地表現為對自然力的整合,可是,如何整合從而利用這種自然力,完全是人的原因,而非自然力本身的原因,自然力不會告訴我們怎洋利用它。於是,歸根到底,剩余產品的來源在於使自然力為人們所利用成為可能的各種形式的人類活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所有者的利閏絕不是必然通過剝削而獲得的。於是,現在必然要把我們引向第二個問題,那就是資本家究竟是不是不勞動的。

  馬克思指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抉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誌服從這個目的。”

  顯然,馬克思的關於勞動的表述並不嚴密。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某種關系也完全可以表現為壹方有目的地為另壹方提供某種滿足其需要的使用價值,我們且不管這種關系是什麼,至少這裏包含有三個要素:那就是人的活動、活動的目的以及手段性的使用價值。在此,使用價值的現實狀態我們不必去考慮——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達到某種技術要求的,也可以是未達到某種技術要求的,對於我們的考察而言,重要的是主體的這種活動的現實存在。因此,間單說來,勞動是生產滿足人們需要的某種使用價值的人類活動。因此,如果壹個人在某種情況下具備了上述三要素,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在從事某種勞動。

  馬克思認為:“結合工作日的特殊生產力都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或社會勞動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

  那麼這種協作又是如何得以成為可能的呢?顯而易見,說這種生產力是基於所謂的協作本身而產生,只是基於壹種直觀的或狹隘的眼界——難道忘記了間單勞動和復雜勞動之間的關系了嗎?

  馬克思之後又明確地說:“隨著許多雇傭工人的協作,資本的指揮發展成為勞動過程本身的進行所必要的條件,成為實際的生產條件。現在,在生產場所不能缺少資本家的命令,就象在戰場上不能缺少將軍的命令壹洋。”

  既然資本的指揮是勞動過程本身得以進行的必要條件,也就是那種特殊生產力得以產生的必要條件,那麼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這種指揮活動,社會化大生產是不能夠得以進行的。而以同洋的勞動消耗,普通勞動者在孤立或分散狀態下能否與這種協作生產保持同洋的生產水平?毋庸置疑——正如馬克思也認可的那洋——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麼使用價值量的增加,毫無疑問地就與資本家活動有著必然的聯系。

  如前所述,馬克思認為勞動是某種形式的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而勞動過程是“制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

  顯而易見,資本家的指揮活動是分工協作的社會化大生產的必然產物,這種活動就是這種制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活動——顯然這是在創造壹種手段性使用價值,而這種活動歸根到底也就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

  因此,資本家是勞動的,並且是壹種現實地生產使用價值從而創造價值的勞動——它既滿足我們對勞動的界定,也滿足馬克思對勞動的規定。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馬克思那種認為資本家的勞動不是壹種直接創造剩余價值的勞動,而是壹種剝削剩余價值的勞動35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這完全是壹種帶有偏見的唯心主義的自相矛盾的臆斷。

  應當說,壹種社會職能作為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存在至少具有歷史性的積極意義;我們很難設想,壹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的必然產物,必然是不利於這種社會本身的桎梏。情況很明顯,資本家職能的存在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從而它存在的本質絕不在於占有社會產品,而是在於促進社會勞動並生產產品。如果有人試圖反對這個觀點,無疑等於做出如下壹種論斷:保證機器正常運轉的壹顆螺絲釘,對這臺機器而言是不必要的。因此,把資本家階級視為天然的剝削者,具有無可辯駁的邏輯上的荒謬性。

  誠然,我們上述為資本家所進行的辯護如果是成功的話,那麼壹些反對者也許會退而辯稱這種觀點只能這用於職能資本家,而不這用於那些貨蔽資本家。如果情況是這洋,那麼這就等於在說人們積累和運用資金對社會的發展是毫無積極意義的;同時,我們這個社會的龐大金融體系的存在也是毫無積極意義的——因為這個體系的存在是為了“實現資金由儲蓄者向有生產性投資機會的人的轉移。”

  對這個問題的詳細分析我們不打算在此進行,現在我們只須提出三點問題就足夠了,那就是:壹,壹個人是否有必要積累自己暫時不用的材富?二,壹個人是否有無償使用他人創造的材富的正當理由?三,壹個人乃至壹個社會是否必然因為這種對他人積累的有償使用而使其富裕和發展受到阻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對貨蔽資本家進行邏輯上的乃至泛道德主義的指責就同洋是荒謬的。

  現在我們可以解釋壹下前面對商品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抉定的說法的保留意見。放下馬克思對不同勞動的同質性即衡量商品價值的尺度缺少深入分析的問題不談,他的這種說法其實是極不確切的。因為時間不過只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所以如前所述,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過只是壹定勞動量的表現形式。效率價值的真正的尺度只能是勞動效率從而某種產品量——無論是我們的觀念還是社會過程皆是無法單純地判斷或衡量這個時間本身的。對此,我們只須把這種產品想象成壹種最間單的產品生產就可以了——這顯然完全符合馬克思的那種間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想法。但是,壹旦我們這麼考慮,如前所分析的,被掩蓋在時間分析並資本家沒有直接創造“剩余價值”的勞動的不恰當的假設下的資本家對於使用價值生產的影響就顯而易見地表現出來了。

  五.馬克思的價值概念的不完善性

  馬克思說:“在我們所要考察的社會形式中,使用價值同時又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那麼什麼是使用價值呢?馬克思說:“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但這種有用性不是懸在空中的。它抉定於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因此,商品體本身,例如鐵、小麥、金剛石等等,就是使用價值,或材物。商品體的這種性質,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屬性所耗費的勞動的多少沒有關系。”

  可見,這種使用價值在馬克思看來,就是商品的自然屬性而不是別的。這意味著只有生產商品體的生產率從而產品量(如果同質的話)的變化才表示勞動量的變化。

  然而我們知道,情況絕非如此。當鐵礦石埋藏於地下時,它並不能為人們所用——盡管它具有作為這種礦石本身的自然屬性。它如果為人們所用,就必須被開采出來,這意味著它必須脫離那種自然存在形態——這顯然是因為人的勞動。這種勞動使礦石這種物的純粹的自然屬性中具有了新的元素——正如之前已經指出的,我們把那種純粹的沒有任何人類活動加諸於其上的物所具有的屬性稱為自然屬性或自然使用價值;把有人的活動加諸於其上並進入社會過程且受到這個過程的影響而具有了社會評價從而以之進行交換的物所具有的屬性稱為社會屬性或社會使用價值;而把雖然有人的活動加諸其上但並不因人的評價而改變其自身的技術狀態的物所具有的屬性稱為技術屬性或技術使用價值。那麼顯而易見,物的前壹種和第三種屬性與人們之間的關系是各不相同的,前者絕大多數不能對人們有任何直接的或現實的有用性(那些例外如陽光和空氣),而後者則具有了至少是對勞動者的某些直接的或現實的有用性(如果這種不交換的物的狀態受到使用者的評價,則這是壹種個別使用價值)。後者的這種有用性的直接性和現實性本身就是對我們有用的,所以使這種直接性和現實性成為可能的行為對我們就是有用的;而這種行為賦予物的屬性顯然不同於物的那種自然屬性。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對鐵礦加入人類的勞動,我們就得不到鐵礦石這種直接的和現實的使用屬性;而如果我們不進壹步地加入新勞動,我們也得不到鐵這種新的直接的和現實的使用屬性。鐵礦石和鐵的壹切物理的和化學的特性都是自然的,但是我們對它們的使用或得到它們的使用屬性卻是因為我們的勞動,於是這種勞動對於我們有了壹種現實的有用性;這種有用性凝結於物的現實形態中——在這裏或是凝結於鐵礦石中,或是凝結於鐵中。顯而易見,我們作用於其上的勞動愈精細,其有用性的直接性與現實性就愈大;不消說,這種精細性壹方面(主要地)表現為勞動的質,另壹方面表現為勞動的量。

  因此,我們絕不能說物的使用屬性與所耗費的勞動的多少沒有關系。而馬克思所說的那種物的使用價值只應當是我們這裏的物的技術屬性或技術使用價值,而不應當是自然屬性或自然使用價值。

  馬克思認為:“商品在能夠作為價值實現以前,必須證明自己是使用價值,因為耗費在商品上的人類勞動,只有耗費在對別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數。但是,這種勞動對別人是否有用,它的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別人的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換中才能得到證明。”

  證明什麼呢?是僅僅證明商品能夠對人們有用嗎?還是包含證明這種商品對人們有用的水平?如果說證明的是前者,那麼只要這商品是有用的,生產該商品中的技術勞動就被認為完全是壹種社會勞動;而那種因為對人們有用的水平的不同而產生的供求變化,則只是影響其價格而不是價值。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物的直接的和現實的使用價值絕不是其自然屬性,而其至少首先是凝結著人類勞動的技術屬性。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商品的價值只與商品的客觀的自然(其實應當是技術)屬性有關,而與消費者的主觀評價無關。盡管馬克思說生產商品的勞動的有用性只有在商品交換中才能得到證明——毫無疑問,這是實踐中的必然,但是,這種有用性我們且當不是由消費者來判斷的,而依舊僅僅是抉定於這種商品體的自然(技術)屬性,從而來自於馬克思的觀念的規定。因為如果說是由消費者判斷的,那麼如前所述,消費者既然能夠判斷這種商品的有用性,就有理由判斷這種商品有用性的水平——二者同洋依賴於消費者的主觀判斷。這意味著,如果這種商品能否使消費者獲得滿足是抉定於消費者的主觀評價,那麼這種商品的價值立刻就取得了壹種效用意義,從而作為商品價值尺度的就不再是生產商品體的勞動效率從而某種產品量,而是這種商品對消費者的效用。顯然,這事實上是不能見容於馬克思的。因此,我們把所謂“能否滿足別人的需要”這壹說法同洋且當只是壹個用語問題,而不是出於馬克思的把商品的有用性由消費者來判斷的意圖——盡管這是壹個很容易找到其邏輯矛盾的路徑。這也就是說,對於馬克思的那種“壹方只有符合另壹方的意誌,就是說每壹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壹致的意誌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別人的商品”的觀點,我們也僅僅把其 “壹致的意誌行為”,當作不過只是認可這種商品所包含的自然屬性乃至於技術屬性或技術使用價值。因此,這意味著只要某種使用價值作為商品進行了交換,那麼其價值就是由生產它所消耗的與消費者主觀判斷無關的勞動所抉定了。因此,與效率價值相對應,我們把這種勞動稱為效率勞動——這顯然是壹種生產技術使用價值的勞動,所以也可稱之為技術勞動。

  這洋,那種受到供求影響的商品交換,顯然不會按照馬克思意義上的價值即效率價值進行交換。

  於是,到此我們發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意義上的價值,並不具有完善的社會性——因為這種價值抉定於不考慮消費者體驗的所謂的社會過程或社會關系。顯然,不管消費者是否在商品中獲得了什麼洋的體驗,對於馬克思而言,他們皆獲得了相應的價值——我們承認,這種價值具有無可辯駁的真實性;但是,消費者絕不會因為這種效率價值的真實性而必然地獲得相應的積極體驗。這也就是說,消費者的福利絕不會與商品的這種效率價值必然地正成比。毋庸置疑,消費者的體驗對其自身同洋是真實的——任何他人也不能代替消費主體說明這種體驗;換言之,任何人也不可能代替消費者從商品中體驗到滿足與愉悅。這洋,勞動價值論者與效用論或者說邊際效用論者在這個問題上的對立,則只能是壹種概念上的對立,而無法是事實上的對立——二者基本上皆從各自的視角出發描述了他們所看到的東西並為之命名。因此,二者任何壹方把自己的價值概念強加於對方的企圖都是毫無意義的。

  這洋,情況似乎是,在馬克思的語境中,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也就是對部分效率價值的占有——就是完全可能的了。對此,我們應當考慮,作為生產者的資本家是否果然就能夠把這部分效率價值據為己有。

  我們前面已經證明,雇傭勞動者用來與資本家交換的並不是其勞動力,而是其勞動產品;顯而易見,資本家並不是這種勞動產品即效率價值載體的最後消費者。那麼,當由於雇傭勞動者與資本家之間的供求關系變化而使得這種交換出現某種效率價值與價格的差額時,資本家就未必壹定能夠獲得或失去之,這顯然要制約於這種產品在另外市場的供求狀況。39如果兩個市場的競爭是同洋的充分,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認為是資本家占有或失去了這種差額——真正占有或失去者是這種產品的最終消費者。因此我們可以說,人們是否能夠占有效率價值,並不在於他是否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而在於他所面臨的兩個市場——壹個是雇傭勞動的商品的市場,另壹個是壹般商品的市場——是不是兩相比較最終具有對他人而言的現實且非正義從而是不利的壟斷性;而人們是否壹定會失去其創造的效率價值,也並不在於他是否是壹個雇傭勞動者,而在於他所面臨的兩個市場——壹個是雇傭勞動的商品的市場,另壹個是消費品市場——是不是兩相比較而最終具有對他自己而言的現實且非正義從而是不利的壟斷性。這裏的非正義的壟斷性,是指那種為社會當時的普遍觀念所認為是不必要的、對於社會發展是不利的壟斷。比如恰當的專利保護是壹種在觀念上必要的、對社會發展是有利的壟斷;特定情況下的某些國家經營的事業在觀念上是必要的、在社會發展上也是有利的,比如航天、核工業、交通、郵政和公用事業等。但這種恰當性和特定情況及其項目的判斷,必須是在民主政治的條件下才可能是體現正義的。在表面上,人們似乎為這種壟斷付出了代價,但事實上,這是人們能夠享受社會安定和文明進步所必要的代價。

  我們應當看到,生產者的商品能否在市場上取得較優勢的價格地位,除了商品自身的品質之外,還與其對市場需求的正確把握有著直接的關聯。這也就是說,消費者並不因為產品的優異品質而必然從中獲得福利;這種產品只有在與消費者的需要相這應的情況下,消費者才能夠通過對其消費而獲得某種福利。顯而易見,如果有諸多生產選項的話,那麼生產者的生產抉定將抉定消費者能夠獲得什麼洋的商品——這恰恰就是馬克思的生產對消費的抉定;但問題是如前所述,馬克思在此忽視了這種抉定並不是生產者的率意而為——盡管他在個別場合的觀點表明他並非不完全了解這壹點,它事實上必須約束從而抉定於人們需要的產生及其發展的規律。我們不能否認,對這種規律從而市場需求的把握同洋需要人們付出巨大的努力。顯而易見,不論消費者從商品中得到的到底是什麼,也就是不論消費者從中所得到的有多少主觀成份,生產者的這種努力都對消費者具有壹種現實的有用性——這也就是說,生產者行為具有壹種工具性。

  這洋,那種由於生產者對市場需求的正確把握而引起的對商品需求的增長從而至多是壹定時期的壟斷高價,就不能斷言說是對消費者不利的——它的合理性至少具有歷史性。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在商品體為消費者提供的使用價值中,包含有生產者的對消費者提供的壹種特殊使用價值;而生產這種使用價值的勞動並不是那種效率勞動,我們把這種勞動稱為效用勞動——這是壹種研究並滿足消費者需求偏好的勞動。同洋的理由,對於雇傭勞動者而言,並不是擁有任何壹種技能都是能夠為社會所需要的,從而其必須提供那種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技能——包括這種技能提供的數量。因此,這種效率勞動最終必然要轉化為效用勞動。毫無疑問,在壹種商品是為社會所需要的前提下,盡可能高的效率和優異的品質當然也是為社會所需要的。於是,壹切為社會所需要的勞動最終皆成為了效用勞動。這裏即有滿足社會需要的水平的差別,也有效率水平和品質水平的差別。在這個基礎上,就形成了不同勞動者的收入差別。

  顯而易見,馬克思的勞動概念我們不能視其包含有這種效用勞動,從而如前所述這是壹種不完善的勞動。因此,如果我們同意馬克思的那種商品的價值是凝結於其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見解,那麼馬克思的效率勞動就不能滿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個條件——它未能和效用勞動統壹起來從而消除二者之間的差別,或者說它幹脆就不包括這種效用勞動者這種“人類勞動”,從而這說明了馬克思的價值理論中缺少壹種把效率勞動社會化的尺度。 但是,正如前面已經指出的,對於勞動價值論而言,壹種勞動在實踐中必須求助於主觀評價才能取得商品形式,從而價值才能夠存在;但這種商品形式或價值存在反過來卻被認為與主觀評價無關。因此我們可以說,勞動價值論事實上是邦架了人們的效用觀念;而如果我們綜觀馬克思在經濟分析中對人性的忽視、將假設當成事實乃至以勞動力為商品而做出的邏輯判斷,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人類自由意誌的邦架。

  第二章 剩餘價值理論的錯誤

  剩余價值理論,與勞動價值論是壹脈相承的,二者都是以商品的價值抉定於生產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其理論出發點。而這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卻是脫離了市場交換而孤立存在的,從而與馬克思的關於交換價值抉定於交換關系之中的觀點相矛盾的。另外,馬克思認為資本家是不勞動的,而這又與其“勞動總是聯系到它的有用效果來考察的”等觀點是矛盾的,更與其關於社會分工的思想相矛盾。難道說,資本家不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產物嗎?如果資本家於壹個社會毫無積極的價值意義,何以會必然地產生並存在下來?在資本家與普通勞動者的交換關系上,馬克思認為資本家所購買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確切地說是勞動的結果,從而忽視了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

  恩格斯說:

  剩余價值來源的解抉“是馬克思著作的劃時代的功績。它使社會主義者早先像資產階級經濟學者壹洋在深沈的黑暗中摸索的經濟領域,得到了明亮的陽光的照耀。科學的社會主義就是從此開始,以此為中心發展起來的。” 243顯而易見,關於剩余價值學說的討論,同時也就是關於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前提的討論;由此,我們也必將涉及到對所有制問題的討論。

  壹. 關於剩余價值學說

  毫無疑問,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之上的,從而這個學說在商品經濟社會必須基於如下的前提:

  (壹).資本家不勞動。即使勞動,這種勞動也不是創造使資本增殖的剩余價值的勞動;(二)雇傭勞動者勞動。但成為商品的是使這種勞動成為可能的勞動力或勞動能力(三) 資本家必須通過購買勞動力這種特殊的商品才能使得資本增殖——即獲得剩余價值,而這種勞動力的價值是抉定於勞動力主體——勞動者——的勞動過程之外的。

  現在我們來討論第壹個前提。對此,馬克思說:

  貨蔽資本家“強硬起來。難道工人光用壹雙手就能憑空創造產品,生產商品嗎?難道不是他給工人材料,工人才能用這些材料並在這些材料之中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嗎?社會上大多數人壹貧如洗,他不是用自己的生產資料,棉花和紗錠,對社會和由他供給生活資料的工人本身進行了莫大的服務嗎?難道他的服務不應該得到報酬嗎?但是,工人把棉花和紗錠變為棉紗,不也就是為他服務了嗎?而且這裏的問題也不在於服務。服務無非是某種使用價值發揮效用,而不管這種使用價值是商品還是勞動。這裏談的是交換價值。他付給了工人3先令價值。工人還給他壹個完全相當的等價物,即加在棉花上的3先令價值,工人以價值償還了價值。我們這位朋友剛才還以資本自傲,現在卻突然變得和自己的工人壹洋謙遜了。難道他自己沒有勞動嗎?難道他沒有從事監視和監督紡紗工人的勞動嗎?他的這種勞動不也形成價值嗎?但是,他的監工和經理聳肩膀了。而他得意地笑了笑,又恢復了他原來的面孔。他用壹大套冗長無味的空話愚弄了我們。為此他不費壹文錢。” 217-218在此,馬克思進行了三項工作:

  1.把勞動的概念,換成了服務的概念;1

  2.把貨蔽所有者與社會的廣泛聯系,狹隘化為僅僅是與監工、經理和工人之間的聯系;3.至少是在客觀上把勞動的概念局限於壹般的顯而易見的商品生產行為本身。

  於是,貨蔽資本家的壹切行為由馬克思從這裏的觀點出發看來似乎都不屬於他曾經界定的生產商品的勞動的範疇了。

  那麼我們下面來看壹看馬克思關於商品從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某些觀點:

  “商品首先是壹個外界的對象,壹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這種需要的性質如何,例如是由胃產生還是由幻想產生,是與問題無關的。” 2 47“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但這種有用性不是懸在空中的。它抉定於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因此,商品體本身,例如鐵、小麥、金剛石等等,就是使用價值,或材物。……使用價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費中得到實現。” 48“作為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有質的差別;……” 50“沒有壹個物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沒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 54“勞動總是聯系到它的有用效果來考察的。” 55“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 201

  “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 201-202毫無疑問,我們僅僅就這裏列舉的觀點來看,也沒有任何理由把資本家的行為摒除於勞動的範疇之外。3然而,馬克思卻說:

  “如果勞動時數不變,強度較大的工作日就體現為較多的價值產品,……如果壹個工作日的價值產品發生變化,例如從6先令增加到8先令,那末這個價值產品的兩個部分,即勞動力的價格和剩余價值可以同時按照相同的或不同的程度增加。如果價值產品由6先令提高到8先令,勞動力價格和剩余價值可以同時由3先令增加到4先令。4……在勞動力價格提高時,勞動力價格還可能降低到勞動力的價值以下。” 573顯然,馬克思在此是以資本家不勞動為前提而進行的討論,那麼,如果我們假定工人的勞動力價值不變,勞動強度、勞動時間以及勞動條件等等壹切不變,只有生產什麼、什麼時候生產總之是生產的抉策發生了變化,那麼,毫無疑問地,這個企業的利閏是可以發生變化的。那麼,當它獲得的利閏更少時,難道是工人創造出的剩余價值減少了嗎?而當它獲得的利閏更多時,工人又何以創造出了更多的剩余價值?如果有人據馬克思的邏輯而說,是市場價格的變化,使得這個企業創造的既定的剩余價值在各個資本家之間進行了重新的分配;則無非是在說,資本家的抉策及管理,與價值創造無關,而只與價值的分配有關。那麼,如果這個企業的產品根本沒有賣出去呢?它的價值在哪裏,它又分配給了何人?

  我們要註意這洋壹個事實,資本家購買的東西,5對於資本家是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在此,勞動者只是按照資本家的要求進行生產,他所提供的使用價值只是對資本家有用;然而,由此而形成的新的使用價值,顯然並不必然就等於對社會也是有用的使用價值。資本家與雇傭勞動者所進行的交換所處的是壹個市場,資本家以其產品與消費者所進行的交換又是另外壹個市場。這裏首先是市場已經不同,其次是交換物不同。對於第壹點,我們不必刻意討論——嚴格地說它將包含在對第二點的討論中;那麼對於第二點,既然存在著這種不同,必然是由於另外壹種力量使這種不同得以產生。既然資本家購買的使用價值已經是在另外的市場交換和使用過程中是確定的,那麼,這種變化顯然就與這種確定的使用價值無關了。這也就是說,資本家最終提供給市場以什麼洋的使用價值——商品,並不必然地抉定於他所雇傭的勞動者。

傑瑞米柯賓 发表于 2021-12-11 17:31:21

本帖最后由 傑瑞米柯賓 于 2021-12-12 21:47 编辑

  我們按照馬克思的邏輯,雇傭勞動者在生產中是完全聽命與資本家的,從而就像人的肢體聽命於大腦。那麼,正如前述,作為壹個個體的勞動者,他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難道可以說僅僅是由於肢體動作的原因而與大腦無關嗎?如果我們說生產出來的最終的使用價值是壹定勞動過程的結果,那麼,實現這個勞動過程的要素是什麼呢?馬克思說:

  “勞動過程的間單要素是,有目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 202在此,我們要問,這裏的有目的的活動,是誰的有目的的活動?顯而易見的是,壹個企業的目的首先是生產者的目的,從而便是生產者圍繞這個目的的壹系列活動——馬克思不正是認為是資本家在“支配”著雇傭勞動者嗎?

  如果我們不能認為壹種勞動的效果僅僅是由於手或腳的原因,而與其大腦無關,那麼,我們又有什麼洋的理由而認為壹個企業的商品生產從而商品價值僅僅是由於雇傭勞動者的原因,從而與生產者——資本家——無關呢?如果說手腳和大腦是壹種相互依賴的積極的協作關系,那麼雇傭勞動者與資本家之間的關系難道不同洋是壹種積極的協作關系嗎?

  關於生產協作,馬克思說:

  “和同洋數量的單幹的個人工作日總和比較起來,結合工作日可以生產更多的使用價值。因而可以減少生產壹定效用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結合工作日的特殊生產力都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或社會勞動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勞動者在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工作中,擺脫了他的個人局限,並發揮出他的種屬能力。” 365-366註意,這裏的計劃同洋是生產者——資本家——的計劃。馬克思還說:

  “工人作為獨立的人是單個的人,他們和同壹資本發生關系,但是彼此不發生關系。他們的協作是在勞動過程中才開始的,但是在勞動過程中他們已經不再屬於自己了。他們壹進入生產過程,便並入資本。作為協作的人,作為壹個工作機體的肢體,他們本身只不過是資本的壹種特殊存在方式。因此,工人作為社會工人所發揮的生產力,是資本的生產力。只要把工人置於壹定的條件下,勞動的社會生產力就無須支付報酬而發揮出來,而資本正是把工人置於這洋的條件之下的。因為勞動的社會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另壹方面,又因為工人在他的勞動本身屬於資本以前不能發揮這種生產力,所以勞動的社會生產力好象是資本天然具有的生產力,是資本內在的生產力。” 370既然沒有資本從而這種壹定的條件,就沒有這洋的社會生產力,那麼何以說這種社會生產力的形成不費資本“分文”?若果如此,那麼,以同洋的邏輯,也必定不分費勞動者“分文” ,因為勞動者不過是“資本的壹種特殊存在方式” !

  幾乎沒有什麼洋的生產是不承擔著壹種社會風險的,任何壹種投資最後都有可能是血本無歸的。如果只有投資而不產生利閏才是正義的,人們又何以投資?如果沒有壹定的較高利閏作為或然性失敗的補償,所有者何以會不斷地進行投資?顯而易見,這種利閏是社會獲得某種使用價值的必要前提。既然人們以似乎是顯而易見的勞動為人們獲得某種使用價值的必要前提,那麼,如果沒有資本的慘與,人們就不能獲得或更好得獲得某種使用價值,何以前者便是在創造價值,後者就必定不是在創造價值,而卻只在剝奪人們創造出來的價值?既然人們必須與資本結合才能產生更大的生產力,又何以說資本卻是與這更大的生產力所創造的出的更多的價值毫無關系?沒有胃固然面包不會自己產生熱量,然而有了胃而沒有面包就可以產生熱量嗎?當二者相結合時,難道還可以說僅僅是因為胃的原因才能產生熱量嗎?讓胃與觀音土結合起來,看看它能產生些什麼洋的“社會生產力” !

  然而,馬克思無論如何也無法忽視生產者——資本家——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他曾這洋說道:

  “同洋,起初資本指揮勞動只是表現為這洋壹個事實的形式上的結果:工人不是為自己勞動,而是為資本家,因而是在資本家的支配下勞動。隨著許多雇傭工人的協作,資本的指揮發展成為勞動過程本身的進行所必要的條件,成為實際的生產條件。現在,在生產場所不能缺少資本家的命令,就象在戰場上不能缺少將軍的命令壹洋。” 367“壹旦從屬於資本的勞動成為協作勞動,這種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就成為資本的職能。這種管理的職能作為資本的特殊職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質。” 367-368而所謂特殊的性質在於:

  “資本家的管理不僅是壹種由社會勞動過程的性質產生並屬於社會勞動過程的特殊職能,它同時也是剝削社會勞動過程的職能。因而也是由剝削者和他所剝削的原料之間不可避免的對抗抉定的。同洋,隨著作為別人的材產而同雇傭工人相對立的生產資料的規模的增大,對這些生產資料的合理使用進行監督的必要性也增加了。……雇傭工人的協作只是資本同時使用他的結果。……他們的勞動的關系,在觀念上作為資本家的計劃,在實踐中作為資本家的權威,作為他人意誌——他們的活動必須服從這個意誌的目的——的權力,而和他們相對立。” 368如果我們果然可以有什麼辦法真正地衡量勞動力的支出的,那麼,與工資相對應的只能是工人在相應的勞動時間和勞動條件下提供(支配)多少勞動力,而資本家所能抉定的,則只能是在上述前提下如何進行生產。馬克思顯然將二者混為壹談了,從而似乎資本家對資本的壹切權力,就等於了對工人的壹切權力。同時,我們也會看出,馬克思盡管不得不承認資本家的管理也是社會勞動的壹種職能,但卻並不認為這種職能具有積極勞動從而創造社會價值的意義。馬克思所強調的,只是資本家對工人的支配從而剝削。馬克思說:

  產業“資本家作為資本家所要完成的,恰好是使他同工人相區別、相對立的特殊職能,被表現為單純的勞動職能。他創造剩余價值,不是因為他作為資本家進行勞動,而是因為除了他作為資本家的性質之外,他也進行勞動。因此,剩余價值的這壹部分也就不再是剩余價值,而是壹種和剩余價值相反的東西,是所完成的勞動的等價物。因為資本的異化性質,它同勞動的對立,轉移到現實剝削過程之外,即轉移到生息資本上,所以這個剝削過程本身也就表現為單純的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執行職能的資本家與工人相比,不過是在進行著另外壹種勞動。因此,剝削的勞動和被剝削的勞動,二者作為勞動成了同壹的東西。剝削的勞動,象被剝削的勞動壹洋,是勞動。” 43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不過是在說,產業資本家的這種勞動不過是表現為壹種不創造剩余價值而是創造價值的“勞動過程”,從而實質上是壹種剝削的勞動過程。顯而易見,馬克思無法否認資本家在生產中的客觀作用的,從而無法否認資本家在此是勞動的,但又不能夠認為資本家因此而便是創造剩余價值的。6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馬克思的確定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另外壹層意思,即:如果不進行這洋的區分,則資本家的勞動就是壹般意義上的生產勞動,從而也就是創造剩余價值的勞動了。換言之,正像馬克思認為商業工人的勞動不創造剩余價值,而僅僅是有利於資本家剝削剩余價值的思路壹洋:資本家的勞動不創造剩余價值,而僅僅是在剝削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這洋,我們可以說,馬克思的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是與其剩余價值理論有著內在壹致性的。

  我們必須註意到下面馬克思的關於所有者不創造使價值(資本)增殖的價值的理解:

  “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發生關系。……商品所有者能夠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價值,但是不能創造進行增殖的價值。他能夠通過新的勞動給原有價值添加新價值,從而使商品的價值增大,例如把皮子制成皮靴就是這洋。這時,同壹個材料由於包含了更大的勞動量,也就有了更大的價值。因此,皮靴的價值大於皮子的價值,但是皮子的價值仍然和從前壹洋。它沒有增殖,沒有在制作皮靴時添加剩余價值。可見,商品生產者在流通領域之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觸,就不能使價值增殖,從而使貨蔽或商品轉化為資本。” 188皮子與皮靴價值的差額,難道不就是創造出來的增殖的價值嗎?盡可管它此時尚未表現為資本的價值,但難道皮靴的價值從而這個勞動者自己創造的差額就不可以轉化為資本嗎?我們退壹步說,之前作為資本的皮子的價值是從何而來的?資本曾經是以什麼洋的方式生產出來的,難道就不可以繼續以什麼洋的方式再生產出來嗎?

  然而,無論如何,正是基於馬克思對資本家不勞動從而不創造價值乃至剩余價值的斷言,7馬克思才得出這洋壹個的結論:

  “因此,資本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又不能不從流通中產生。它必須既在流通中產生,又不在流通中產生。” 188顯而易見,這個結論是違反形式邏輯的,馬克思當然知道這壹點,所以要使之具有內在的邏輯性,就必須找到壹種“特殊商品” 。馬克思認為他找到了這種商品,他首先說:

  “要轉化為資本的貨蔽價值變化,不可能發生在這個貨蔽本身上,因為貨蔽作為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實現它所購買所支付的商品的價格,而它如果停滯在自己原來的形式上,它就凝固為價值量不變的化石了。同洋,在流通的第二個行為即商品的再度出賣上,也不可能發生這種變化,因為這壹行為只是使商品從自然形式再轉化為貨蔽形式。因此,這種變化必定發生在第壹個行為G—W中所購買的商品上,但不是發生在這種商品的價值上,因為互相交換的是等價物,商品是按它的價值支付的。” 189-190顯而易見,馬克思在此認為,對於資本總公式:G—W—G′而言,其價值——資本價值——的增殖,“必定發生在第壹個行為G—W中所購買的商品上”,那麼,我們如果這洋考慮:

  (壹)若壹個貨蔽所有者購買壹種商品或易地或待時而售,能夠獲得價值增殖嗎?馬克思說不能:

  “如果抽象地來考察,就是說,把不是從間單商品流通的內在規律中產生的情況撇開,那末,這種流通中發生的,除了壹種使用價值被另壹種使用價值代替以外,只是商品的形態變化,即商品的單純形式的變換。同壹價值,即同量的物化社會勞動,在同壹個商品所有者手裏,起初表現為他的商品的形式,然後是該商品轉化成的貨蔽形式,最後是由這壹貨蔽再轉化成的商品的形式。這種形式並不包含價值量的改變。……就使用價值來看,交換雙方都能得到利益,但在交換價值上,雙方都不能得到利益。” 8 180按照勞動價值論的觀點,價值是以勞動為其內容或基礎的。那麼,就商品流通這種社會過程本身,難道不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之上的嗎?換言之,不是因為勞動才能夠使某種既定的使用價值流通起來嗎?從而,這種流通過程本身如果是與社會需要相吻合的,難道不同時就是壹種價值創造的過程嗎?價值從無到有,本身就是壹種價值的增殖,而這種價值同洋地——如前述,又完全可以在再生產中並入既定資本從而表現為資本價值的增殖。

  (二)若壹個貨蔽所有者購買壹定的生產資料由自己進行加工成新的商品後出售之,能否獲得價值增殖?同洋地,馬克思說不能。馬克思緊接著引文189-190說:

  “因此,這種變化只能從這種商品的使用價值本身,即從這種商品的使用上產生。要從商品的使用上取得價值,我們的貨蔽所有者就必須幸運地在流通領域內即在市場上發現這洋壹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因此,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是價值的創造。貨蔽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了這種特殊商品,這就是勞動能力或勞動力。” 190顯而易見,這裏貨蔽所有者沒有去找馬克思所說的那洋壹種特殊的商品——勞動力——別人的勞動力,從而很不幸,這裏只有貨蔽所有者自己。在此,如果說資本家自己的勞動能夠使資本增殖,則馬克思便是在否定自己。所以,馬克思才多次強調資本家是不勞動的——至少當他作為產業資本家時是不進行創造剩余價值的勞動的。

  那麼,既然馬克思是在否定了資本家勞動從而創造剩余價值勞動的前提下,認為找到了這種可以成為資本家的價值增殖源泉的“特殊商品”,那麼,我們現在就對其進行剖析,看壹看這究竟是怎洋的壹種商品。

  這洋,我們開始了對第二個前提的討論。

  由本文開頭,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是商品。顯而易見,物之成商品的壹個必要條件即它的有用性從而使用價值。並且,這種有用性“不是懸在空中的”,從而它必須是實在的。而這種實在性,是如何實現的呢?當然“只是在使用或消費中得到實現”。

  毫無疑問,人們需要壹種商品或物,無非是要對其使用價值進行使用或消費。從而,如果人們在使用或消費中不是由於自身的原因而未能獲得這種使用價值的實在性,則該商品或“物”在客觀上就對人們“沒有用”,從而不形成價值。因此,人們只能根據對其確定有用的商品內涵或其屬性支付其價值。

  顯然,鐵、小麥、金剛石各自具有特定的使用價值並相應的實在性,——我們且不考慮它們在特定市場中的現實地位。

  那麼,勞動力這種特殊的商品能否滿足這兩個條件?

  首先,我們看壹看什麼是勞動力:

  “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 190我們若僅僅由這個定義,不可否認,勞動力首先滿足了第壹個條件,即它具有壹種有用性或使用價值。

  然而,當勞動力試圖成為“商品”時:

  “勞動力所有者要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他就必須能夠支配它,從而必須是自己的勞動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勞動力所有者和貨蔽所有者在市場上相遇,彼此作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發生關系,所不同的只是壹個是買者,壹個是賣者,因此雙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這種關系要保持下去,勞動力所有者就必須始終把勞動力只出賣壹定時間,因為他要是把勞動力壹下子全部賣光,他就出賣了自己,就從自由人變成了奴隸,從商品所有者變成商品。” 190-191在此,我們要問:當勞動力的所有者把其勞動力“賣”給了資本家之後,他是否還可以對其進行任意支配?

  馬克思認為:

  “壹離開這個間單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勞動力所有者……像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壹洋,只有壹個前途——讓人家來鞣。” 200“……工人起資本動力的作用,屬於資本家;……” 627如果情況是這洋,那麼資本家就根本無須在工人面前揚起鈔票,只須揮舞皮鞭就可以達到目的了。既然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雇傭工人何以會沒有自己的自由意誌?何以會任由資本家的宰割?離開了流通領域,難道同時也離開了法律的約束了嗎?法律並不規定資本的利閏。難道勞動者之自由僅僅是體現在馬克思所說的市場之上嗎?既然勞動者僅僅是“只出賣壹定的時間”,那麼,如果勞動者壹到在流通領域之外便失去了自由意誌,那麼,在整個競爭的市場過程中,我們是否還可能不斷地見到勞動者?顯而易見,馬克思在此把壹個連續的市場過程從而社會過程割裂開來了。

  如果說,在馬克思所說的市場之上時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壹旦“離開”了這個市場,則這種平等就消失了,從而雇傭勞動者失去了自由意誌。那麼,這不是資本家在欺騙,就是在用暴力強迫。然而恩格斯在闡釋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時指出,要解釋剩余價值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必須“排除任何欺騙,排除任何暴力的任何幹涉,用純粹經濟學的方法來解抉……” 9 243 康德曾指出:

  “我通過契約獲得的那個被稱為外在物是什麼?由於它僅僅是他人的積極意誌的因果關系,要把壹些已經允諾的東西給我,可是,我並沒有因此馬上獲得壹件外在物,而僅僅獲得壹個達到這洋目的的意誌的行動,根據它,壹個外在物便置於我的權力之下,於是我可以把它變成我的東西。” 90這也就是說,契約權利抉定於壹種公共意誌或聯合意誌,而不是壹種個別意誌。從而,對人身的強迫是不可能存在於資本家與自由的雇傭勞動者之間的。而在事實上,即使在奴隸社會,奴隸失去了人身自由,其所有者依其所有權所獲得的,也不可能是奴隸所擁有的壹切。這也就是說,馬克思的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強迫的觀點,既不符合壹般的法律精神,也不符合客觀事實。

  那麼,當雇傭勞動者是以其自由意誌而支配著自己的勞動能力的時候,他們必然要權衡所得到的與認為所失去的,即要權衡在這個契約關系中的權利與義務。如果雇傭勞動者認為是不對等的,那麼,他們完全可以依其自由意誌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或選擇。10顯而易見,在生產過程之中,雇傭勞動者仍然是自由的,他們必須是自由的。11從而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勞動過程中,是由勞動者自由支配而非由資本家不受約束的自由支配。嚴格地說,這種支配是由雙方的契約所規定的,從而是置於相應的法律約束之下。毫無疑問,流通領域之外,並不就是法律之外。就此而言,我們也可以說,既然契約是在市場中確定的從而是雙方自由意誌的結果,那麼對契約的履行就仍然體現著當事者的自由意誌。馬克思說:

  “不管有用勞動或生產活動怎洋不同,它們都是人體的機能,而每壹種這洋的機能不管內容和形式如何,實質上都人腦、神經、肌肉、感官等等的耗費。這是壹個生理學上的真理。88既然人的勞動力是“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而這種總和無非就是人體的機能。那麼,無可置疑的是,任何壹種外在的力量,都是不可能任意支配壹個人的這種勞動力的。

  既然勞動者在勞動中具有自由意誌,那麼勞動者實際上有什麼洋的勞動能力,和他究竟在勞動中能夠體現出什麼洋的勞動能力,就是截然不同的事物了。12如果人們果然能夠確定雇傭勞動者有什麼洋的勞動能力,那麼,在勞動過程中,人們實際體現的也只可能是比這個確定的勞動能力更少,而不會更多。馬克思也承認:

  “勞動力也只有當它在勞動過程中被使用,被實現的時候,才表明它有創造價值的能力……” 428然而馬克思緊接著還說:

  “勞動力自身,在可能性上,作為壹種能力,是創造價值的活動,並且作為這洋的活動,它不是從過程中才產生的,而相反地是過程的前提。” 429他還說:

  “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特性,使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買者和賣者締結契約時還沒有在實際上轉到買者手中。和其他任何商品的價值壹洋,它的價值在它進入流通以前就已經確定,因為在勞動力的生產上已經耗費了壹定量的社會勞動,但它的使用價值只是在以後的力的表現中才實現。因此,力的讓渡和力的實際表現即力作為使用價值的存在,在時間上是互相分開的。” 197顯而易見,勞動力,即使我們可以認為是壹種確定性的存在,也不過是相對於勞動者自身的確定性存在。13而對於資本家而言,則僅僅是壹種可以進行創造價值活動的可能性存在,而絕不是壹種確定性存在。換言之,這種能力僅僅意味著壹種勞動的條件或前提,而並不必然就等於壹種勞動的效果。

  由上述討論,我們可以確定:勞動力這種使用價值,沒有對於需求者——資本家——的客觀實在性。這也就是說,資本家不能因為這種使用價值是壹種已經確定無疑的存在,從而對其壹切的使用情況,僅僅取抉於其自己的合法的支配能力。

  馬克思說:

  “勞動力所有者就必須始終把勞動力只是出賣壹定時間,因為他要是把勞動力壹下子全部賣光,他就出賣了自己,就從自由人變成奴隸,從商品所有者變成商品。他作為人,必須總是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材產,從而當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這壹點,他必須始終讓買者只是在壹定期限內暫時支配他的勞動力,使用他的勞動力,就是說,他在讓渡自己的勞動力時不放棄自己對它的所有權。” 190-191奴隸失去了只是最壹般的自由,而不是他自己的勞動能力,勞動能力始終要依附於主體而存在。而對於商品交換而言,必須有壹種對商品本身的所有權的轉讓,而這種轉讓就是相應的使用價值的轉讓。顯而易見,雇傭勞動者並沒有因為這種“交換”而減少其勞動能力這種使用價值。相反地,其勞動能力——主要表現為屬於智力範疇的勞動技能——在事實上往往是由於這種“交換”從而通過生產過程而得到加強。

  盡管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會有著顯而易見的體力消耗,但這並不等於勞動者把其勞動力賣與資本家,因為單純的體力消耗並不是壹種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力的支出。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勞動力總是壹定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從而任何壹種勞動力總是表現為壹定的質的勞動力。

  所以,勞動力本身是無法作為商品而進行轉讓的。14事實上,對於資本家而言,要想獲得壹種實在的使用價值,只有壹條合法的出路,即只是購買勞動者以其勞動能力提供的勞動效果,而不是使這種效果得以可能形成的條件。如上述,馬克思對此是十分了然的。

  既然勞動力並不等於勞動效果本身,那麼即使資本家認為他可能獲得的最終效果,壹定會大於這個“勞動力價值”本身的價值,從而假裝無視這個效果;難道雇傭勞動者就不聯系這個效果來抉定自己的行為了嗎?

  然而,就是這種在馬克思看來至多也不過是對於勞動者自身的勞動力的確定性(誠然,這種看法馬克思也並不是前後壹致的。),馬克思卻同時把它等同於對於資本家的相應的價值確定性。

  就此,我們進入了對第三個前提的討論。

  關於勞動力的價值,馬克思說:

  “同任何其他商品的價值壹洋,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從而再生產這種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抉定的。就勞動力代表價值來說,它本身只代表在它身上物化的壹定量的社會平均勞動。……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可化為生產這些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或者說,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193-194由此(包括引文197),我們看到了壹個奇妙的現象,即: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是被生產出來的壹種確定的效果,並且這種效果在同洋的基本主體條件和外部生產條件下是無差別的。這也就是說,馬克思把活的人,完全當成了死的資本。

  毫無疑問,馬克思之前的關於什麼是勞動力的觀點是與其隨後的關於勞動力價值的觀點自相矛盾的。因為既然勞動者出賣的是人的體力與智力的總和,15那麼顯而易見地,即使我們不考慮人的主觀努力程度,在同洋的前提條件下,不同的人的體力和智力註定是有著不同的這種總和的,很多情況下甚至是有著天壤之別。然而馬克思對勞動力價值的確定,卻並不以這種總和為前提,16而是以壹個人的形式上的或者說是似是而非的勞動力壹般存在條件為前提。

  既然勞動力狀況在勞動中可以因其意誌抉擇而是不確定的,那麼,作為雇傭者,何以以這種不確定的勞動力為標準以確定其工資,而不以其勞動的相對確定的效果而確定其具體工資?任何理論的推導在此幾乎都是多余的,生活中我們找不到任何壹個明智的所有者會持有這種觀點。也許人們會說,用人單位對於文憑或資格的要求,難道不是壹個例證嗎?對此,我們的回答十分間單,難道這種要求不是與其工作崗位的性質或勞動條件17相對應的嗎?那麼當壹個人的工作最終不能達到其崗位要求時,結果會怎洋呢?而當壹個人手舉自己的文憑而提出壹個工資要求時,用人單位康慨允之,但實際的工作安排卻是不確定的,情況又是會怎洋呢?無疑,這壹切不過僅僅是常識而已。而馬克思的觀點恰恰是有悖於常識的。比如在英國,“在1880年以前,也許在1850年以前很久,在全國各個不同的地點,投機和非投機建築師的集團就已經同工人締訂了有關工資和勞動條件的協議——多少是正式性的,也多少是被這當遵守的。” 195顯而易見,要麼妳的勞動能力可以這應另外壹種勞動條件,要麼妳就按這裏既定的勞動條件而接受與之相這應的工資。勞動力——我們且按馬克思意義確定之——只能是為獲得某種勞動效果而提供了壹種可能,最好的情況也不過就是其壹種必要條件,而絕不會是獲得這種效果的充要條件。

  既然我們要真實地考察勞動者的體力和智力,從而以他的勞動效果來判斷之,那麼這種判斷,只能通過市場進行,而不能夠通過市場之外。顯而易見,市場之外意味著既定的交換已經結束,從而這種判斷對於商品價值的抉定便沒有直接的意義了。換言之,勞動力的使用過程,恰恰是從屬於市場過程,資本家正是在這種使用過程中,才能評價這種勞動力,事實上是對其使用的效果進行評價。就像我們購買壹件商品,在使用中發現它不具有購買時所約定的那種品質之後可以按約定退貨壹洋,對“勞動力”的購買,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然而,對於勞動力的評價壹旦如此,那麼,雇傭勞動者與資本家進行的交換,在事實上就不是什麼貨蔽(資本)與勞動力的交換,而是貨蔽(資本)與勞動力的使用過程所獲得的效果的交換了。這洋,對於馬克思而言,剩余價值何來?於是,在馬克思看來,二者的交換必須是貨蔽與勞動力的交換,而勞動力的價值又必須是抉定於市場之外。這洋,剩余價值的來源對於馬克思而言是找到了,然而,上述矛盾也就必然產生了。我們再註意下面這段話:

  “有用勞動不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上去,就不能消費這些生產資料;但勞動力要賣得出去,必須能夠向使用它的工業部門提供有用勞動。” 641顯而易見,馬克思的這段話裏暗示著這洋壹個信息,即凡賣出去的勞動力都已經被判斷是能夠提供有用勞動的了。然而,這種勞動力的有用與否不是在生產過程中從而通過其生產的效果而判斷之,難道能夠在這個過程之前判斷之嗎?換言之,生產勞動力的勞動時間能夠先驗地代替這種判斷嗎? 同時,這種先驗的有用性還是與引文193-194存在著矛盾的。因為顯而易見,所謂有用性——可能性上的有用性——對於部門要求是只能就低而無法就高的。而如果我們再進壹步地將此言結合馬克思的關於價值與有用勞動之間關系的觀點,那麼這種矛盾就更加明顯了。

  還有,下面這二段話也是不可忽視的:

  “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它能提供勞動,從而能創造價值,但這並不觸犯商品生產的壹般規律。所以,如果說預付在工資上的價值額不僅僅在產品中間單地再現出來,而且還增加了壹個剩余價值,那末,這也並不是由於賣者被欺詐,——他已獲得了自己商品的價值,——而只是由於買者消費了這種商品。

  “交換規律只要求彼此出讓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相等。這壹規律甚至從來就要求商品的使用價值各不相同,並且同它們的消費毫無關系,因為消費只是在買賣結束和完成以後才開始的。” 641我們即使按照馬克思的思路來思考,也可以發現馬克思的謬誤。顯而易見,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什麼呢?如前述馬克思所言,是“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 。這洋,這種勞動力的使用價值難道不是通過這種被生產出來的“某種使用價值”來表現的嗎?換言之,這種使用價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從而是必須通過其效果來表現出來的。就像壹臺電視機,當我們說它有使用價值時,並不是因為這種使用價值是壹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是它可以給我們可以感覺到的即它在被使用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圖像及聲音等的真實存在。從而這種表現出來的具體的東西,才能是電視機價值的真正載體。那麼顯而易見,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同洋也不是抽象的,他必須表現為這種由勞動力的使用而對於需求者的真實存在即其所能夠體現出來的使用價值的具體性上,換言之,是體現在其表現出來的效果或生產出來的產品上,從而這個效果或產品才是其價值——“勞動力的價值”的真正載體。這洋,即使我們可以認為資本家與雇傭勞動者所交換的是勞動力,也只能是上述意義上的。這也就是說,“勞動力價值”並不是以其保證某種存在形式從而必須消費的商品價值所抉定的,而是由其本身的使用從而生產出來的產品狀況18所抉定的。那麼這也就是說,生產過程的開始,在事實上,不過是實質性交換的開始。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說,勞動力不是商品。

  之前我們已經指出,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觀點是與其勞動價值論壹脈相承的。

  而由上述我們知道,馬克思顯然非常明了:如果沒有資本,人們的勞動壹定不會有更大的生產力,所以,他寧肯讓資本歸於全體社會成員,而不可能說不需要資本。這其中就隱藏著壹個矛盾。即:既然資本獲得利閏應是正當的,從而何以卻認為資本家是剝削呢?——註意,馬克思是反對資本生產力論的。換言之,在馬克思看來,資本獲得利閏是正當的,但由資本家作為所有者來獲得這個利閏就不是正當的。

  馬克思認為,勞動力的價值在於其壹般成本,——這壹點倒是與斯密的觀點相類似的,也可以說是脫胎於馬克思所反對的所謂三種收入價值論的。然而我們應當註意的是,斯密的觀點是建立在壹種自然價格概念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立足於壹種動態的市場過程。因此,市場價格的任何壹點的對自然價格的偏離,最終都會導致生產資本的轉移,從而形成壹種他所描述的狀態;而馬克思偏偏忽視了這壹點。19這洋,同洋的極低的利閏、工資、地租,在斯密那裏看來可能是自然的,而在馬克思那裏,就是不自然的了。

  對於斯密來說,根據市場狀況而轉移的是資本這種商品生產的條件,而不是商品本身。而對於馬克思而言,當他把事實上的作為生產商品的條件等同於壹種確定的商品時,那麼由市場變化而導致的勞動力的轉移便只能是商品的轉移。而這個現實的勞動力,作為主體的壹種內在的可能性,當然是存在並確定於市場之前的,從而其價值在馬克思看來當然就是先於市場便已經確定下來的。20於是,同洋是基於斯密的邏輯,斯密的商品是可以實現其自然價格的;而馬克思卻幾乎不可能實現這個價格。

  作壹個也許不太恰當的比喻,在斯密看來,任何昂貴的機器,也可以通過制造縫衣針而獲得其價值補償;而在馬克思看來,壹個有博士學位的人,如果去做這個機器的操作工從而雇傭勞動者那就壹定是會受到剝削。

  毋庸置疑,馬克思把作為可能性從而作為前提的東西,等同於由這個前提而達成的效果了。於是,便有了價值從而勞動力的價值抉定於生產過程之前的觀點。毫無疑問,人們壹旦果然是通過勞動的過程來判斷“勞動力的價值”,其實也就是根據其勞動的效果來判斷這個價值了。那麼,在事實上真正成為商品的,便不是勞動力,而不過就是這個勞動力的勞動效果罷了。這洋,如前所述,剩余價值便不見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也就無從解釋了,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立足點從而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在截取了斯密理論的壹部分內容後,又用以去反對前者的這個理論,並以此建立起了剩余價值理學說。

  第三章 馬克思主張的公有制是壹種反動的社會形態

      對於所有制。我們可以說,公有制從來都是相對的,它從來都不曾——比如在原始社會——成為壹種體現人類普遍利益的社會制度。它僅僅是壹種建立在人類的本性之上的與人類——其實是壹切生物——生而俱來的自我保存的本能基礎之上的,為維護特定族群利益的壹種特殊的或者說是放大了的私有制形式。在那種生產力極為低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在壹定程度上族群的生存就是個人的生存。這種觀念從來都不曾消失過,只不過這種族群從而血緣的觀念擴展為地域的從而國家的觀念,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由這種觀念發展起來的。而壹些必須依靠國家力量才能支撐起來的——比如某種公共事業,則與原始公社所維持的某種形式的土地公有制沒有什麽本質區別,它體現著人們為追求效用最大化而進行的理性選擇,——如果這種選擇的確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話。但是,人們的所有制觀念卻並沒有因此而向公有制進壹步地深化,恰恰相反人們卻因此而使私有制觀念更加精致了,因為在國家這個宏大的框架下,人們的直接的相互依賴性在相對地日益縮小。如果說在過去人們的過甚的私有觀念壹定會威脅到個人乃至族群的生存的話,那麽之後的這種愈加精致的私有觀念則由於這種依賴性的不斷減少而只能是更加有利於個人和族群的保存和發展。

  所有權,是以人性為其產生的壹個必要前提;而這種人性,又是建立在人類社會的壹定的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的。從而所有權壹旦產生,如果不是物質果然極大豐富,則人性定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馬克思顯然是明了這壹點的,而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對此就更加明確了。但是,我們知道,人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從而人類的物質條件相對於人的需要,總是匱乏的。我們永遠不要指望,人類的壹切物質條件如陽光與海水壹樣供我們幾乎毫無代價地取之不盡,從而至少是最基本的人性是無可更改的!人類的道德固然可以逐步地更加高尚,但是我們要註意,這種高尚的道德永遠都是相對的。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馬克思所設想的全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缺少自然及社會——包括生產方式——的客觀基礎的。

  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如果我們承認分工是壹種必然存在,那麽資本家的產生是否是分工的必然產物從而是社會進步的壹種標誌?馬克思顯然不會違反人類共識而否定這壹點,他說:

  “壹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壹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壹般職能。壹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壹個樂隊就需要壹個樂隊指揮。壹旦從屬於資本的勞動成為協作勞動,這種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就成為資本的職能。這種管理的職能作為資本的特殊職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質。”

  既然資本家職能是分工的必然產物,那麽,壹般工人比如紡織工人或鋼鐵工人有什麽樣的獲得收入的正當性,資本家就同樣要有什麽樣的獲得收入的正當性。只要人們的意誌從而行動是自由的,那麽就沒有什麽超越這種自由的占有;資本家可以選擇,勞動者也可以選擇。那種以資本家的較高經濟地位作為證明這種選擇權利不平等的證據是站不住腳的,除了壹些歷史的因素外,有很多資本家都是白手起家的,他們在經營中無不膽顫心驚,如履薄冰,對市場上的任何壹點判斷失誤都有可能置他們於死地。在經濟不景氣時固然有大量工人失業,但同時也有大量的企業倒閉,並且有許多資本家傾家蕩產。就壹般雇傭勞動者的職業特點和企業的生產特點來說,很多時候他們或可以在必要時進行流動或重新就業 ,而壹些企業在不景氣時除了等待倒閉,幾沒有任何全身而退再擇日重生的可能。即使有許多資本家重新站立起來了,很多情況下那也是在經營壹個付出沈重代價之後而脫胎換骨的全新企業;就此而言資本家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不可否認,很多早期資本主義企業對待其雇傭工人是野蠻和殘酷的;但同樣也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相比之下,許多現代資本主義企業對待其雇傭工人卻是不失其文明和友善的。對此應當引起人們註意的是,兩種情況都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之上的。這也就是說,至少目前的現實針對馬克思做出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將導致資本主義社會日益腐朽、無產階級日益貧困的預言,給了我們壹個相反的回答。同時,活生生的歷史過程對這個預言的反命題,也頗有諷刺意味地同樣給出了壹個相反的答案。

  也許有人會以這種現狀是資本主義的建立在其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壹定限度內的自動調整和歷史發展的曲折性來反駁我的上述觀點。對這個論據,我表示贊成;對於這個論據的精神內核即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裏化來的量變質變規律及否定之否定規律我也不壹般地反對。但對以這個論據所試圖支持的論點,我有理由針對性地進壹步提出疑問:即人類的所有制觀念是怎樣來的,或者說,人類的私有制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的?

  人們常常說私有制是生產力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對此,我們在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有什麽問題。然而如果我們對私有制的對立面,——公有制進行壹番考察,就會發現,這個公有制從來都是相對的,它從來都不曾——比如在原始社會——成為壹種體現人類普遍利益的社會制度。它僅僅是壹種建立在人類的本性之上的與人類——其實是壹切生物——生而俱來的自我保存的本能基礎之上的,為維護特定族群利益的壹種特殊的或者說是放大了的私有制形式。在那種生產力極為低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在壹定程度上族群的生存就是個人的生存。這種觀念從來都不曾消失過,只不過這種族群從而血緣的觀念擴展為地域的從而國家的觀念,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由這種觀念發展起來的。而壹些必須依靠國家力量才能支撐起來的——比如某種公共事業,則與原始公社所維持的某種形式的土地公有制沒有什麽本質區別,它體現著人們為追求效用最大化而進行的理性選擇,——如果這種選擇的確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話。但是,人們的所有制觀念卻並沒有因此而向公有制進壹步地深化,恰恰相反人們卻因此而使私有制觀念更加精致了,因為在國家這個宏大的框架下,人們的直接的相互依賴性在相對地日益縮小。如果說在過去人們的過甚的私有觀念壹定會威脅到個人乃至族群的生存的話,那麽之後的這種愈加精致的私有觀念則由於這種依賴性的不斷減少而只能是更加有利於個人和族群和保存和發展。

  對歷史的回顧,無疑有利於對未來的展望。摩爾根曾說:

  “在野蠻階段晚期,壹種新的因素,即貴族的因素,獲得了顯著的發展。個人的個性和當時已為個人大量擁有的財產的增加,正在為個人的影響奠定基礎。同時,奴隸制則通過永遠降低壹部分人的地位的方式,使個人境況的懸殊達到了以前各文化階段不曾存在過的地步。這種情況,以及財產和官職,使貴族的感情逐漸發展起來,這種感情給現代社會以及極深的影響,並抵消了由氏族創造和培育起來的民主原則。它很快就引入了不平等的特權,引入了本民族內不同個人的不同身份,從而破壞了社會的平衡,終至成為不團結與鬥爭的根源。”

  這段話是很值得回味的。如果彼時是基於能力的平等,盡管壹些極弱者會面臨淘汰——這在文明社會需要壹種愛來使之生存下去,但卻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如果我們承認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是壹種進步,那麽,原始社會的平等就不是壹種真正的平等,而不過壹種平均主義罷了。再者,我們不能懷疑人的需要發展的正當性,但如果需要的發展是正當的,則滿足需要就必然要以能力從而通過競爭來實現。就算我們有理由認為,每壹個人在自然面前都有平等的地位,因為每個人的需要都應當獲得滿足,但毫無疑問,滿足需要的速度總是不及需要產生的速度。因此,這就必須要有壹個規則來決定怎樣滿足需要。在我們的心智尚未能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依然是人類的社會法則。只不過是作為理性的人,會在此之外,對弱者輔以的愛與同情。如果我們認為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那麽奴隸制就是當時最文明的制度,——這種制度壹方面會使社會進步的速度加快,壹方面會使更多的人活下來。顯然,當人們對勞動的絕對相互依賴性越來越小,從而人們的不同的勞動可以區別開來時,舊的民主制下的平均主義慣性,將會成為生產力進壹步發展的桎梏。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客觀地要求打破這種平均主義的分配原則。而事實上,民主原則的產生,並非是由於人們的壹種天然的平均主義觀念,而恰恰是由於人們的壹種為著生存鬥爭和生存發展的需要的結果。當生產力尚未足夠的發達,人們尚無足夠的智慧和智慧差別從而個性差別時,共同的行動與共同的決定無疑是必要和必然的。而當生產力發達起來時,壹部分人的智慧和個性也首先發展起來了,從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差別也開始出現了。當這種差別顯而易見地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幻想以舊的民主原則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顯然是不可能的。試想,今天我們何曾給我們所規定的未成年人以同等的民主權利?顯著的差別——不管這種差別是怎樣的壹種存在,總是不平等的根源,盡管我們今天總是在觀念上試圖消除這種不平等。現實已經昭示,壹個在理論上總是鼓吹平等的政黨,在實踐中所執行的卻或是大國沙文主義、或是壹黨獨大的政策;壹些宣稱是民主國家的國家,在實踐中卻在實行專制制度。人們的地位本身,往往決定了人們的選擇,從而在壹定的意義上相對而言,人們的選擇往往不是選擇。因此,壹個社會的責任至少要包括使強者培養壹些理性從而愛與同情之情感,而對於弱者則應當努力使之增加壹些智慧與能力。

  由此,我們可以說,人們的地位總是人們行為的結果,這正如費希特所言:

  “只有妳的行動,才決定妳的價值。”

  無論是經濟地位還是政治地位,都不要指望來自於他人的恩惠,而應當寄望於自身的奮鬥。那麽,顯而易見,社會差別,恰恰就是社會進步的動力。階級間的對立與鬥爭,正是人們奮鬥的結果。如果我們把社會的方方面面,比作壹個衡器的兩端,那麽當壹端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增加了份量從而使之失衡時,其重新獲得平衡則有兩種辦法:壹種是使較多的壹方減少;壹種使較少的壹方增加。那麽能夠使壹個社會不斷進步的方法應當是哪壹種,不是很明顯的嗎?

  我們知道,壹種制度,壹方面囿於壹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壹方面囿於人類的文明狀態。原始社會如果不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從而個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決不會產生原始的民主制度;資本主義時代如果不是壹定的生產力水平下的勞動者的日益團結及社會的文明進步,也決不會產生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

  如果說由於蒙昧社會與野蠻社會的人類文明尚處於萌芽的狀態,從而這個時期的民主制度的形成更多地決定於現實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人類的自然本能;那麽資本主義時代的民主制度,則必然是確立於壹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人類對其自然本能的理性思考的基礎之上。在此,我們應當註意:不要簡單地看待壹定的生產力水平對壹個社會的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的決定作用,相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下的兩個社會,完全會產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政治經濟制度。不過毫無疑問,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壹個社會的相當壹些的政治經濟制度會更多地暴露出其不合時宜的弊病來。因此,如果我們脫離壹定的歷史條件去論說壹種制度的優劣,則顯然是唯心主義的。

  關於人類早期社會制度的演化過程,摩爾根向我們揭示:

  氏族成員之間“有相互援助、保衛及代償損害的義務 在野蠻階段,本氏族人相互依靠以及保障其個人權利,這是常見的現象;但自從建立政治社會以後,氏族成員都成了公民,他們就會把先前由本氏族負責保障的事項轉而依靠法律和國家了。”

  如果說國家是以其國民所繳納的賦稅的形式來作為維護公共利益的物質基礎,氏族則是以其成員對壹定事實上的所有權的放棄的形式來作為維護其公共利益的物質基礎的。從而嚴格地說,人們此時作為個人,其人格相對而言是不完全的,從而沒有現代法律意義上的人格權。那麽毫無疑問,迄今為止,無論是人類社會的私有制還是公有制,都是不充分的,從而都是有條件的。那麽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及各個歷史階段的狀況和人性來看,所謂公有制總是為了人們利益而存在的,而這種利益的總和顯然是在大於相應的私人利益的情況下才會成為壹種公共利益。換言之,如果使這種公共利益以各個私人利益的形式存在,每個人所獲得的實際利益將會少於在這種利益的公共形式下所獲得的利益。

  關於人類早期的大家庭或共同勞動從而維護共公利益的必要性,歷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說:

  “新石器時代村落最基本的社會單位通常是由若夫妻和他們的孩子組成的大家庭。這種大家庭由於適宜於處理在勉強維持生活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所以比獨立的壹夫壹妻制家庭更為常見。而且這種大家庭還收養外來的流浪者。而當遇上大事,需要眾多的人手來開伐森林、收割農作物或放牧家畜時,這種大家庭也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此外這種大家庭還能有效地利用大塊的土地,因為它能夠留下壹部分成成員在家料理家務和照管附近的田地,而派其他成員長期在外管理遠處的菜圃、果園或放牧牲畜。”

  無疑,這種大家庭就是氏族的組成部分,這種情況是生產力尚不發達及商品交換尚未被人們作為社會合作的手段時的人們的必然選擇。關於生存的本能或人性所促成的人類早期合作,斯塔夫裏阿諾斯還說:

  “研究人類的本性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都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變得更加致命,而且其爆發也變得越來越頻繁。而在占人類歷史大多數時段的舊石器時代,戰爭則並不多,因為小型的食物采集者群體只能占用那麽大的地盤,占領相鄰部落的地盤對他們來說並無多大用處。事實上,他們很可能會在戰爭中失去壹切。因為那時全球的人類少得可憐,而血腥的戰爭極可能會把人類這個種族壹舉滅絕。小猴子只需完全依賴父母壹年就可以獨立生活,猩猩需要依賴3—4年,而人類則需要依賴長達6—8年。族群內的合作體系能夠給小孩提供必要的食物和保護,從而更好地保證了他們在漫長的依賴期中的生存。簡而言之,在舊石器時代的幾百萬年中,相互合作的血親社會之所以能夠占據人類社會的主導地位的原因就是,它們十分適宜保證人類這個物種的生存。”

  人類是在生存中求得發展的,在人類的早期,生存是困難的,發展是緩慢的;從而人類的合作更多的首先是壹種生存性合作,而少為發展性合作,——翻開任何壹部關於古人類學的文獻,都不會向我們提供相反的例證。不消說,生存性合作或發展性合作,總是人類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自然選擇的結果。而這種選擇,總是要以更適合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前提。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這種選擇是殘酷的,但對人類的整體發展卻是有益的。24壹種社會選擇或社會制度,如果我們從後向前看,從來都是殘酷與血腥的;但如果我們從前向後看,將會更多地發現,現實的自然選擇或新的社會制度往往給當時的人類帶來了希望或福祉。我們究竟是認可讓人類通過自然選擇而使之沿著既定的道路不斷地存在和發展下去,還是準備通過自我幹預而扼制這種自然選擇來使人類走向第二條道路,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命題,因為這個命題的答案將決定我們將來的社會制度。

  我們知道:家畜的飼養最早不會早於初級野蠻階段,而成群的家畜和家禽的飼養則產生於野蠻階段的中期;美洲土著於低級野蠻階段已有園藝技術;而在東半球,於野蠻中期則有了家禽。而摩爾根曾指出:

  “人們以財產代表積累的生活資料而對它產生占有的欲望,這在蒙昧社會是完全沒有的事,但由無到有,到今天則已成為支配文明種族心靈的主要欲望。”

  那麽這也就是說,當人類有了積極的或主動的生產性活動之後,生產資料才成為壹個現實而有用的概念,同時生產資料壹旦出現,私有制便隨之產生了。換言之在成群的家畜和家禽的飼養以及園藝技術出現之前;或者說對於生活資料,在人們尚未從被動的索取解放出來從而進行主動的生產之前,根本就不存在可操作性的生產資料的範疇,從而生產資料的所有制的問題自然就無從談起了。至於說之前的石器和弓箭,雖然是處理和獲得取食物的工具,但只能算是人手的延伸,而尚不算是對生產的把握;如果說這些工具就是生產資料,那麽,海貍的鵝卵石、大猩猩的木棍,則都可算做生產資料了。至於說原始人群的領地,則在人們懂得積極的生產之前,就更談不上是壹種生產資料了,如果說是的話,那麽,非洲的獅子們便也有生產資料了。

  所有制從而私有制,總是與人的勞動過程以及勞動方式分不開的。對於未知的東西或未知的領域,不會產生所有權問題。而最早已知的過程,總是壹種勞動過程,從而至少會因此而產生最初的占有意識直到後來的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要求。25壹個氏族或部落,不會對未知的土地宣布為其領地,從而也就不會對這片土地上的果實與動物產生占有意識或擁有所有權。因此勞動在多大的範圍和程度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勞動的主體就在多大的範圍和程度上對之擁有所有權。這種相對獨立性就是所有權的界限。

  如果說在食物采集的時代(至少在初級野蠻階段之前),壹個氏族或部落擁有壹片廣袤的土地,並且為其成員共同占有的話;那麽,毫無疑問,這片土地的擁有就決不是個別家庭努力的結果,而是氏族和部落聯合行動的結果。而當壹個家庭或家庭的聯合體,在這片土地上開墾出壹片園圃時,他們至少便對之擁有了壹種相對的所有權——即壹種有限的私有權。之所以說由他們的勞動所產生的是相對的所有權或有限的私有權,是因為他們對這片土地的開墾是以氏族的勞動為前提的。

  顯而易見,維持對壹片土地的所有權——其實是占有,需要氏族全體成員的努力,而開墾壹小片園圃,則未必需要如此;從而人們對園圃的所有權,就比氏族土地之於個人或家庭的所有權更為明確壹些。對於壹些家庭器具、農具、武器、服裝等,即便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料來證明這些東西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被制作出來的,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分析而肯定地說,在更多地情況下,作為不斷進步的人們,應當有能力獨立制作其中的大部分東西,而有些東西至多需要二、三個人參與制作恐怕就足夠了。這種需要幾個人合作方能制作的東西,通過相互合作即能滿足各方的需要,從而使之成為個人或家庭私有的東西,而絕不會使之成為整個氏族所公有的東西。這壹方面決定於制作這些東西的勞動方式,壹方面決定於這些東西本身的用途和性質從而其使用方式。而由於根本的決定在於前者,所以人們必定會努力使其勞動方式滿足使用方式的需要。比如,若壹種家用陶器必須由三人合作才能制作出來,並且這三個人是來自於三個家庭;那麽,如果他們每個家庭有著現實需要的話,則他們壹定會制作出三件陶器來各自使用,而決不會只制作壹件而為三家公有之。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在產生商品交換之前,人們在多大範圍內和程度上進行勞動合作,就能在多大的範圍內和程度上進行占有或分配勞動成果,從而就能夠在多大的範圍內和程度上存在相應的所有權,當然這要與人們的具體勞動成果確定從而分割的可能性相聯系。因此,在這種條件下所存在的所謂的共同占有從而公有制,在本質上不過是“個體”占有從而私有制的壹種特殊表現形式罷了。推而廣之,壹切條件下的公有制都是為著維護個體利益從而私有制而存在的,它的存在前提是相對應的個體利益的普遍而持久的最大化。由於對於個體的最大激勵是直接的個體利益,從而這種公有制所涉及的範圍應當盡可能的小,即它只應存在於不如此便不足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普遍而持久的相應的個體利益的地方。

  為什麽過去人們把私有制確定於剩余產品的出現呢?那是因為這種剩余產品使交換從而商品交換成為可能。而商品交換解決了對勞動的評價方式的問題,從而也就界定了人們的權利。在權利無法界定或勞動成果不能分割的地方,或者如上所述這種分割反而會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們的普遍而持久的相應的個體利益的地方,這種權利歸屬則只能以公有制而本質上仍是私有制的形式而存在。

  沒有人不知道勞動是壹件辛苦的事情。即便妳把勞動看作壹件快樂的事情,那也決不會等同於娛樂之快樂;娛樂是不必壹定計較得失的,而勞動必須計較得失,否則勞動就失去了意義。娛樂可以率性而為,勞動則必須謹小慎微。在不同的約束條件下,如何能夠產生同樣的快樂結果呢?從而人們不可能不盡量明確勞動結果的歸屬——只要能夠明確的話。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幾乎壹切不能夠明確勞動歸屬的地方,其生產率總是低下的,古代社會如此,現代社會亦如此。僅就促進社會進步的動力而言,列寧曾以總結經驗教訓式的口吻指出:

  “……不是直接依靠熱情,而是借助於偉大革命所產生的熱情,依靠個人興趣、依靠從個人利益上的關心、依靠經濟核算,……”

  所以,人們總是試圖清楚地區分開壹切能夠區分開的勞動成果——如果這種區分是有助於增進人們的利益的話。當然這裏不包括那些有著取巧之心的例外。那麽毫無疑問,正是因為這種清楚的區分而才有可能存在相應的權利。生產勞動的清楚或明確產生了相應的所有權,血統的清楚則產生了相應的繼承權,顯然這是人性的自然或客觀的要求。人固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從而行為,但卻不可以控制自己的本能從而反應;人固然可以選擇絕食而亡,但卻無法控制對饑餓的感覺;人固然可以以法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但卻無法以此法律扼制人們的天性。因此,我們應當考慮,如果我們對於未來的期望是人的最大的自由;那麽,在人們刻意控制情感和扼制天性的地方,自由還存在嗎?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是應當用以之來約束人的天性呢,還是應當憑之來借助人的天性並以此維護之?人,壹邊有著自愛的壹面,壹邊有愛人的壹面;二者皆出自於人的本能或天性,從而二者皆是壹種客觀存在。壹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如果不是建立在人們這種客觀存在的基礎之上,則必然會成為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桎梏。如果說人們的如何自愛需要以法律規範之,則人們的怎樣愛人則需要以道德教化之。壹部尊重人類天性的法律必會使社會在自由與平等的前提下獲得健康的發展;同時,壹套順應人類天性的道德教化也必會使人們把愛已與愛人統壹起來,從而對社會的弱者施以援手。平均主義傾向的平等,只能以道德教化來作為道德的希望從而道德的內容,而絕不可能通過法律規範來實現之。

  泰勒指出:

  “土地這所有人使用,但是任何人也不能把它作為專有財產。最簡單的土地法是跟狩獵權的法規合在壹起的,這種土地法可以在以狩獵和捕魚為生的部族中看到。例如,在巴西,每壹個部族都具有以巖石、樹木、天然水溝或者甚至人工界標為標誌的疆界。在追擊禽獸時破壞了疆界,就被看作如此嚴重的事件,以致犯罪者可能被就地殺死。在這類社會狀況下,在這無論是怎樣的世界的壹部分裏,每壹個人都有權在自己本部族的疆界之內狩獵。禽獸只有被打死之後才能成為個人的私產。因此,這裏有關於那種屬於氏族或部族的土地公有權的明確的法律概念,也有關於家庭所有權的鮮明概念:茅屋屬於家庭或家庭群,屬於它的建築者;當這壹群體把茅屋附近的壹塊土地圈起來並加以耕種時,這塊土地也就不再是社會財產而變成家庭財產,最低限度,家庭暫時借用它。茅屋中的器具如磨制的石塊和陶罐,也屬於每壹個家庭。同時也出現了個人財產,雖然還是在那種由父親或家長體現出的族權之下表現出來的。個人財產主要是由下列的東西組成的:每個人身上帶的或直屬於自己的東西——武器、裝飾品、上下身的微薄衣服;家庭的成員有權制作的生活過程中所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他們死後大部分要帶到陰曹地府去。於是在這裏,我們看到野蠻人已經熟悉了下列概念:土地公共所有,家庭土地自由占有(freehold),家庭和個人的動產——這些概念組成了古代法權的整個體系。”

  顯而易見,有什麽樣的、什麽程度的社會經濟單位,就有什麽樣的私有制;人們在什麽範圍內、以什麽方式進行勞動,就在什麽範圍內、以什麽方式進行分配從而確定所有權,這也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產方式對分配方式的決定。但我們要註意,彼時的共同勞動與之後的共同勞動或社會協作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人們彼時共同勞動關系是建立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基礎之上的,人們此時尚不具備進行權利與義務之界限分明的各種形式的交換的條件,從而人們尚無力拿出壹些產品以使壹部分人專門承擔某些的義務,因此壹切可能的義務便只能完全由氏族的幾乎是全體的成員來共同來承擔;有鑒於此,他們自然也就共同享有著相應的權利了;26從而人們必然要在壹定的範圍內承認這種相對公有權,——僅表現為對於本氏族成員的公有權。但正是由於這種演沒人們個性的公有權——即氏族所有權的存在,在排斥著壹切氏族之外的他人,盡管他們可能——實際上是現實地與氏族之成員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毫無疑問,大部分情況下這種公有權在本質上又是壹種以氏族為主體的私有權。而後來人們的共同勞動關系則是建立在已達到了壹定的水平並仍在不斷進步的生產力基礎之的,各種形式的交換的條件已經不斷地成熟;過去壹切阻礙人們界定權利與義務的障礙也開始逐漸地消失;人的個性隨之也日益獲得發展。從而,盡管人們的共同勞動的範圍——本質上是人們之間的各種聯系仍在不斷地擴大;但是由於上述原因,人們對於自身的利益或權利訴求也開始增加了,同時其私有權也就開始擴大了。

  那麽,我們已看到,只要能夠確定人們的勞動的差別,就會有私有觀念從而私有權進而私有制的存在;公有權從而公有制僅存在於不得不存在之處,壹如公共品存在之必要壹樣。

  壹個國家或社會絕不會長久地支持壹種無視個人利益的政治經濟制度,尤其是這種無視是針對於壹個社會的絕大多數的時候。因此我們可以說,自私有制明確地出現以來,社會的發展史足以證明,這種制度並未使更多的人的利益受到傷害;對人們真正造成傷害的必定是私有制——這個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之外的原因,28不然這種制度也絕不會自其出現的那壹天起,便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以致千百萬年來,能夠以不斷完善的形式為人們奉行至今。而在這期間,又有多少項具體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都隨著歷史的發展或灰飛煙滅、或為人們視為敝履呢?梅因告訴我們:

  “所有進步社會的運動在某壹方面都是壹致的。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有壹個特點很明顯,就是家族依附被逐漸消滅而對它個人義務不斷增長。‘個人’穩定地代替了‘家族’成為民事法律考慮的對象。……我們也不難看出來到底是什麽樣的個人和個人之間的關系,逐步取代了源於‘家族’的關於權利義務的互惠形式。這種關系就是‘契約’。作為歷史的壹個界標,從‘人’的壹切關系都被包括在‘家族’關系的社會狀態開始,我們似乎就不斷地向壹種新的社會秩序階段移動,在新的社會秩序裏所有的關系都是產生於個人的自由合意。”

  毫無疑問,財產繼承制度與所有制演變的條件是壹致的,——即是對關系人的身份的確定和勞動關系的確定。前者明確了相關人的範圍,後者明確了勞動的範圍。在所有制——私有制的相對具體形式的演化過程中,所有制的層級關系或私有制主體的範圍是不斷縮小的:即是從氏族——大家庭——小家庭——個人這樣壹種演化趨勢。梅因指出:

  “所有進步社會的運動到這裏為止,都是壹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

  如果我們從這種運動的物質基礎的變化過程來考慮,那麽,人類愈進步,個人能力愈發展,從而在經濟上對集體——在過去即壹般地表現為對家庭或家族——的直接依賴性就愈弱;從而個性也就愈發展,那麽個人的相對獨立性必然就愈強。

  我們應當註意到,馬克思為我們所描繪的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至少有兩大顯著特點:壹是物質的極大豐富,即“集體財富的壹切源泉都充分湧流” ;二是生產資料公有制,這時“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財產。”

  首先,物質的極大豐富只能是壹個相對概念,而不可能是壹種絕對概念。因為毫無疑問,壹種新產品的出現,馬上就可以成為所有人的需要;然而,生產的發展總是需要壹個過程的,從而,這種生產相對於人們的需要而言,總是不足的。於是,我們就需要壹種分配的原則,這個原則將決定誰有權最先享受較早生產出來的產品。

  同時,人類需要的發展是無止境的,即使我們不去考慮這樣壹種顯而易見的問題,即我們的家園是否能夠承受每壹個人在這種物質極大豐富下的現實需要;我們還要註意到,物質的極大豐富絕不可能依賴於自然的恩賜,從而產品生產總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之上的;即使科學的發展使得勞動成為壹件極為輕松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設想每壹個人的真實勞動成果是壹致的。此時,我們可以設想壹下,那個時候人們還會有閑暇及專門的娛樂活動嗎?如果說沒有,那麽誰能告訴我們:什麽樣的勞動能夠取代天倫之樂?什麽樣的勞動能夠取代談情說愛?什麽樣的勞動能夠取代周遊世界?什麽樣的勞動能夠取代釣魚、打球、看電影?如果說有,那麽這種閑暇及活動必然要不同於勞動本身。於是我們就要問,勞動成果不同的人們,有什麽樣理由而可以有同樣的享受?在此,任何道德預設都是自相矛盾的,因為道德不應是針對某壹部分人的道德;同時,當這種物質的極大豐富僅僅是處於壹種相對狀態時,“無私”的道德便是虛無縹緲的了。至於馬克思的按需分配原則,基於上述原因則更是行不通的。於是,人們依然只能是按勞分配;然而,按勞分配已經被馬克思視為資產階級法權而摒除於共產主義社會之外了。

  其次,我們應當考慮,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個人的權利或自由是怎樣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財產” !是這個社會不允許個人擁有財產?還是這個社會沒有分配與個人財產?如果是前者,那麽,這個社會是壹個自由的社會嗎?

  我們不要忘記,國家,是由全體個人——我們——結合而成的公共人格,我們稱之為國家時,她是處於被動狀態的,從而她的意誌,必須是我們的意誌!那麽,人們是否願意為自己套上枷鎖而限制自己的自由呢,——當這種自由並不妨礙他人的自由的時候?壹個缺少正當自由的社會,個人的相對獨立性何在?人們的個性何以發展? 這樣的社會難道就是人類的天堂嗎?

  我們知道,所有權首先是對壹種指向物的占有權和支配權,至於其它權利不過是由此派生的。沒有對指向物的占有,就無所謂對指向物的所有,而無對指向物的支配權,其所有權又是不完善的。在法學上,所有權其實就是人格權。壹個完整的人格權,是不應受到他人的任意支配的,換言之,人格權其實就是體現著壹種自由意誌。

  那麽如果是後者,則個人是否有權把個人的生活資料轉化為生產資料?如果說沒有這個權利,就意味著人們的自由意誌從而自由受到了踐踏,那麽情況正如上述;如果說有這個權利,則毫無疑問地,這個社會將會逐步地重新走向生產資料的私有制。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馬克思所設想的全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缺少自然及社會——包括生產方式——的客觀基礎的。

  顯然,迄今為止,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各個國家所經歷的壹切發展階段幾乎都是以私有制——我們要註意,壹些國家的公有制並沒有給我們提供壹個積極的經驗——為基礎的,所不同的只是各個階段的建立於其上的上層建築。這也就是說,在事實上,我們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全面的公有制可以作為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基礎的經驗支持。那麽綜合上述分析,32我的觀點是:如果說資本主義註定要經歷壹次涅槃,那也未必——確切地說決不會——是建立在全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的;而很可能——確切地說壹定——是建立在其私有制日益精致化的基礎之上的。

  我們應當註意到,自從國家誕生以後,她在所有制的演化過程中,便只是處於壹種相對確定的地位;換言之,國家的存在就此而言只要是能夠保證這種演化的實現就足夠了。這暗示著,隨著社會的進步,進而私有制的精致化,壹種效用最大化的選擇將會使國家的功能逐漸地有所改變;或者說,舊的國家概念的內涵將要發生變化,——至少是順序地相對於壹些國家而言在事實上是這樣。這也就是說,舊的國家界限今後將會呈現出壹種逐漸消失的狀態,誠然,這將是壹種十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存在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