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STON 发表于 2022-4-30 18:04:44

为乌克兰兜底!美国挺身而出

亚欧视点

https://www.66.ca/data/attachment/portal/202204/29/124931n4ecj1ib1cy1mc1e.jpg
作为此前研判美国及其盟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正从战术层次向战略层次转变的新证据,拜登当局刚刚向国会提出“2022财年紧急补充资金”案及一项综合立法提案,要求国会尽快批准总额为330亿美元的资金,并建议以立法形式增强美国没收俄罗斯寡头资产的执法能力,并用变卖这些资产所得资金支持乌克兰。

拜登当局的新提案应该是不晚于美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到访欧洲之前制订完毕,但很显然,美国现政府的两位阁员与乌克兰最高当局及与盟国国防部长和军事领导人的协商对美国的这位总统作出最后决定,将提案付诸国会表决,起到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1日召集联邦安全会议扩大会议,并作出决策,对乌东“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独立进行外交承认;2月24日,普京下令对顿巴斯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但很快这场行动就变成对乌克兰全境的军事攻击。

对乌克兰战略目标闪电战的失败激怒了克里姆林宫,随后俄罗斯改变前线战略,对乌各大城市展开全面攻势,但很快也归于失败。

俄乌双方在土耳其政府斡旋下达成“伊斯坦布尔共识”,克里姆林宫就坡下驴,宣称作为对共识达成的一种友好配合,莫斯科停止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军事攻势,并撤出部分军队。

然而很快部分撤军就变成了俄罗斯军队从乌北地区的全面撤军,一周后,克里姆林宫的意图就昭然若揭,撤退的军队经过重新整训后补充到受损严重的东部和南部战线,全面战争失利的俄罗斯决意从最初目标的“宏大叙事”后退,将战线收缩于乌东和乌南,以全面占领乌克兰东南部,与克里米亚半岛连成一片,纳入俄罗斯版图,并控制乌克兰所有的海岸线。

泽连斯基当局领导朝野赢得对俄自卫战争的第一阶段胜利,迫使俄方战略收缩和退却,集中兵力于乌东和乌南地区,从乌克兰全国目标转为寻求吞并乌克兰东南部领土及其全域海岸线。

乌克兰朝野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并取得阶段性胜利,鼓舞了自战前及开战以来就从道义上向基辅予以声援并给予战术支持的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促使它们认识到,只要给予基辅足够和正确的援助,泽连斯基当局就能赢得这场战争,而且无论是对超级大国还是欧洲来说,通过支持并赋予乌克兰能力、帮助其与俄罗斯作战,拖住俄罗斯,消耗俄罗斯,削弱俄罗斯,直到战而胜之,符合其全球和地缘政治利益。

正是出于国际道义、责任和自身至高无上的利益综合考量,美国拜登当局在派出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亲赴俄乌战争前线考察并听取意见,与最广泛的盟友和伙伴国家进行亲密协商后,决心向国会提出这项迄今为止最富于战略性的预算案和综合提案,向国会申请高达330亿美元的2022财年紧急预算,并提高政府行政执法能力,以保证顺利没收俄罗斯寡头财产将其转交给乌克兰弥补战争损失,开展战后重建。

这笔预算的主要部分将用于对基辅的军事和安全援助,并向泽连斯基当局提供财政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其余部分则花在补贴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及支持拜登当局实施《国防安全法》扩大生产国防设备和汽车所需原料。

这是拜登当局在开战以来向基辅提供近40亿美元军事和财政援助后,根据形势发展,为乌克兰提出的一个新的更系统、全面的援助法案,与此前的新“租借法案”一起,成为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达到战略性高度,华盛顿将俄乌战争的发展视为攸关本国核心利益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支持乌克兰确保赢得战争的重要标志。

华盛顿已经公开提出的重大举措及泽连斯基当局要求的将乌境内俄罗斯财产国有化及西方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用于赔偿乌方战争损失的其他可能的后续举措,是在克里姆林宫公然违反现行国际法执意侵略乌克兰并强行在乌境内进行无差别攻击,甚至威胁动用核武器之际,美国决心站出来,坚定与乌克兰保持联合阵线,为其“兜底”的表现。

“兜底”的含义是,西方和世界各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多多益善,但华盛顿采取的举措将确保其没有任何其他来源支持和援助的情况下,就能够与俄罗斯持久作战,并拥有赢得战争的机会。

当然,美国的公开策略是发挥联盟的力量,实行对乌军事、财政援助并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外交施压和军事威慑三位一体策略等综合措施,达到拖住俄罗斯、孤立俄罗斯、击败俄罗斯进而彻底削弱俄罗斯的全面目标。

应该说,拜登当局推动国会批准数额高昂的紧急预算并愿意为基辅寻求更全面的综合措施,从根本上说是立足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和乌克兰的领土及安全利益高度统一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些举措施行后,乌克兰正在与俄罗斯进行的战争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代理人”战争,美国及其盟友通过对乌全面的“武装”和财政支持,并在战略上对俄进行威慑,确保其不敢铤而走险动用终极手段对付基辅,支持乌克兰人与俄罗斯的战争,不仅要扞卫基辅的领土利益、安全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也为华盛顿花最小的代价,实现其大国竞争、全球战略和地缘政治利益目标,并巩固跨大西洋联盟,为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印度-太平洋地区、聚焦美国与主要对手(中国)开展持久竞争和对抗,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回顾美国新世纪发动的反恐战争,每场战争每年花费动辄逾千亿美元,还要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及道德负担等代价。

与此相比,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中,美国坚守不出兵参战的底线,计划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更多的资金“羊毛出在羊身上”,将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权贵和寡头的资产转给乌克兰,不仅顺乎大义,满足基辅所需,而且其处于国际法框架下,俄罗斯纵有千般不愿,但也抵不过国际滔滔舆论及西方主导下的国际机制对乌支持的强烈意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乌克兰兜底!美国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