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1088L 发表于 2025-2-2 23:50:09

利用立春升阳气 打造一年好彩头


来源:大纪元
作者:容乃加

迎春花开!立春迎春开创一年好彩头!(Shutterstock)

立春到,东风解冻!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是冬尽春立的标志。“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一、天人合一 敬天应时勤耕
《史记·天官书》:“立春日,四时之始也。”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起始。看官可知中华古人在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活中有多重视“立春”?周代的月令详细记载了迎接立春的仪礼,从天子官员老百姓,都掌握立春之时,为新的一年创造好彩头!

在立春前三天,天子先行斋戒,在立春之日“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立春之后择定良辰吉时,天子在田里亲身示范春耕,劝导百姓努力勤耕种。《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描写天子亲耕的场景,除草、除枯木、润泽万物,以丰富庶民之用。

从周下至清朝,“立春”日敬天、勤农的仪式都极受重视。东汉时于立春泥塑“土牛”和“耕人”。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立春日五更前,从京师百官到地方各级官员、小令,都要穿着青衣在官府门外塑立“土牛”和“耕人”,同时在泥地上插上青旗,以告知民众春天来了,要勤耕种了。

宋代宫中在立春前一日进大春牛,立春日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叫“鞭春”(《东京梦华录》)清朝时,立春日当天,皇帝、皇太后、皇后到午门外迎接芒神(春神、勾芒神)、土牛、春山回宫。宫内行礼完毕,顺天府尹就引土牛回府署击土牛“打春”,以劝农努力春耕,也称“击春”。然后呈上“春牛图”、“春牛春花”。(《燕京岁时记》)后来民间也演变出真人扮演芒神“鞭春”的习俗。


木板年画家陈永钦画《春牛图》。(蔡上海/大纪元)

勤耕是丰盛生活的希望,代代相传的立春仪典与风俗展示给我们:敬天顺时的精神是盛生活的强大后盾。

二、同化立春宽慈的精神
立春东风解冻,洋溢着宽和融洽的气息,散布人际之间。立春这一天,周天子出宫迎春神还朝后,在宫中庆祝立春,并奖赏公卿、诸侯、大夫各级官员,同时施惠百姓。官府抚恤、慰劳孤寡,访问民间所苦,赈济不足,出巡的使者遵行风俗,劝民耕桑,用来慰劳百姓的米粮达二千石。后汉时,也在立春赏赐文武官。(《通典‧职官十七‧禄秩》)

汉朝立春日下宽大书,罪非殊死,暂不审判执行死刑,直到立秋。(《续汉礼仪志》)唐朝贞观之制也有同样的宽大法规:“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大唐律》)

清代康熙帝在立春日不仅示范躬耕,更关心改善民生,亲自采集了早熟的稻种带到北京,“亲视栽植”以充足丰富百姓的粮食来源。(《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天子爱民,百姓爱人,对自己身边的亲人和他人,都能以宽仁慈爱的胸襟来对待,将会形成巨大的善能量循环。同化立春的宽慈融洽能量,这种利他的善能量也将回馈到自己身上。

迎春牛。图:清代黄钺画春台熙皋.绮陌迎春。(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三、“咬春”养生
从冬入春,身体急速从休眠的状况回复,脑部血液多流到身体内脏,就容易出现暂时的疲惫思困的“春困”,这时补充足够的昇阳助阳、疏利肝脏的食物可以缓解春困。历代立春传下“咬春”风俗,就是配合天地春回的契机,利用温辛之菜回复阳气,舒展身心。

各地“咬春”食用的蔬菜虽然因地之异而不尽相同,大体上所采用的菜都是带着辛温特质的蔬菜,用来做成“五辛盘”、春饼或春卷食用,对人体具有生发温阳滋补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历)元旦立春(一般这两日很接近)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

从医学来看,立春吃五辛盘有什么功效呢?李时珍说:“立春元旦,作五辛盘食,辟温疫”、“岁朝(元旦)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就说在元旦、立春间的每天早晨食用五辛盘可以帮助五脏之气的运行,提高脏腑的功能,对辟温疫有功效;平日里常食五辛盘,也可以温暖脾胃,帮助消化除胀气。人体的肠胃功能好,自然就能提高健康指数。

吃鲜蔬疏通体内壅滞之气,这种养生方法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被肯定了︰“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就是说五菜可以辅佐五谷营养素的运转,尤其能疏通壅滞,五菜五谷相得益彰。五菜是常见的菜蔬。《本草纲目》说“五菜”是指:韭、薤、葵、葱、藿。薤(音谢)是百合科葱属;葵性滑利便,去恶疮毒,古人称葵是“百菜之王”;藿是豆叶、豆苗,是生发阳气的蔬菜,对脾胃气弱,饮食不强有改善功效。

古人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时而动,立春时节讲究吃春蔬、春盘。图是古代珍视的早发春天七草:水芹、荠菜、鼠曲草(鼠麹草)、繁缕、宝盖草、芜菁(红皮的、即是芦菔)和萝卜,适合做七草粥于立春食用。(容乃加/大纪元)

据唐代著作《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芦菔(萝卜,有紫有白)、春饼、生菜,号春盘”。显示唐代吃春盘是一种流行风尚。宋人春天出游“有约南山南畔去,只挑野菜当春槃”(王琮《立春有怀》)。爱国诗人陆游深爱春盘,他说“春色到人间,彩旛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明代“咬春”继承唐宋的风俗,吃春盘、五辛菜和春饼,还有嚼萝卜,“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清代也是这种风俗:“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燕京岁时记》)可以见到立春的生机被代代所采撷,成了桌上的一盘盘养生菜。

此外,别忘记利用天时的赐予,在立春时节多多走进大自然,沐浴可爱的春阳,放松身心,可以和“立春”的宽和与生机相加乘,利益一整年,利益我们的人生!@*#

──看更多【节气与生活】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利用立春升阳气 打造一年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