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 发表于 5 天前

王丹: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恐面对内部挑战

正当台湾内部政局动荡,在野党在立法院不断对执政当局发起政治攻势之际,美国进入了川普总统的第二任期。虽然美国新政府刚刚上路,我们还无法对台美关系的走向做比较明确的判断,但有一些迹象的出现,我认为是值得台湾朝野和民众关注和警觉的。

近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显得有些微妙。1月14日,现在已经担任国防部长的皮特·海格塞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中谈到了台湾问题。他强调美方应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长期政策,但未对中国可能对台动武的情况作出明确回应。他重申了《台湾关系法》及美中三个联合公报等美台关系框架,但对是否会采取军事行动并未表明立场。这样的立场显示,美国在对台政策上显得相当谨慎。更值得台湾关注的是,2月2日有媒体传出消息,达伦·比蒂(Darren Beattie)将被美国国务院任命为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次卿。外界对他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根据已经披露的材料,他对台湾的态度并不友善。去年5月24日,他曾经在自己的推文中表示:台湾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归属于中国,美国不应该在此事上投入过多资本。他提出,若美国能与中国达成某种协议,换取对非洲和南极的某些重要让步,将是一笔“大交易”。尽管国务卿卢比奥一贯坚定挺台,但其副手却在同样的问题上持完全相反的立场,对台湾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其实,类似的言论也出现在学界。去年,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卡佛利教授在《外交事务》期刊中撰文指出,台湾对美国军事安全的影响被过分夸大。他认为,即使台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这对美军的军事优势影响微乎其微,并且可能会使美军陷入不必要的危险。他认为美方应将注意力放在更广泛的战略挑战上,而非过度集中于台湾问题。这些言论背后透露出的信息是:美国的对台政策可能正在变得更加保守。尤其是在战略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台湾问题可能不再是美国优先关注的焦点。

这样的变化如果发生,也不会令人十分意外。首先,从战略考量来看,美国正面临来自全球多个方向的安全挑战。对台海局势的介入,可能会直接与中国发生军事对抗,这对美国而言风险极大。其次,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经历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的军事介入后,美国民众对外军事干预的支持度已显著下降。尤其是在战后疲劳与国内重建需求的背景下,对外军事承诺的成本与风险更容易受到质疑。美国国会内部对外军事介入的支持也显得愈加分裂。川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之后,并没有对台海问题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反而提出要对台湾征收关税,这样的态度,也应当令台湾人担忧。

面对美国协防意愿可能降低的情况,我认为,台湾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强化美方的信心,并增强美国对协防台湾的决心。第一要强化自我防卫能力,特别是发展不对称战力,如导弹防御系统,快速反应部队等。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台湾的防御能力,也能向美方表明台湾对防卫的坚定决心,从而增强美方对台湾防卫的信任。第二要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增强双方的互信与协同作战能力,透过联合军演,军事交流等形式,增强双方的协作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台湾可邀请美军参与台湾的防卫演习,增进双方军事合作的默契。第三要深化与美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这不仅能增强两国的经济互赖性,还能确保台湾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其在美国战略中的价值。第四要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争取更多国际支持。第五要加强对美国民众及政界的公共外交,向美方传达台湾的战略价值及民主价值观。通过与美国民间社会的互动,提升美国对台湾的情感支持,从而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中美展开高科技竞争的时候,美方对于任何向对手提供协助的行为都会十分敏感。台湾必须严防死守,不能出现台商帮助中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违禁的芯片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对台美关系的损害将是巨大的。在中国仍旧不断备战的情况下,台湾不能没有美国的支持,因此必须对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强有力的积极回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丹: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恐面对内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