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yuan 发表于 2006-2-2 01:12:26

中国食vs.美国性

美人鱼与熊掌

 一个中国男人,一个美国女人,男人雄壮,女人美丽,都远离家园,却阴差阳错住到了一间屋里,能出些什么事儿,应该出些什么事儿,不要冰凌告诉我们,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冰凌仍然把故事讲得很漂亮。
男人是个好男人,但经不住诱惑;女人也是个好女人,不过有些浪。浪不是女人的缺点。这是故事的起点。冰凌喜欢讲饮食男女,但讲得有味道,这味道里飘散着哲理;冰凌是上海人兼福建人,但他的小说有川菜味,我以为。《同屋男女》,虽然冰凌延续了中国文学史上游仙窟那类的原型梦想,但他游到了美利坚,征服的是雅利安女人,至少在文字上利利落落为中国男人报了一次八国联军的仇。他报仇的方式不违法,先诱以美食,后饲以美色,就像当年姜太公,绝对让美女自己上钩,这招够邪乎吧!你不得不服。冰凌故事的起于俗套,但结局脱出窠臼,金蝉脱壳,令人玩味。这里的美国女人优雅,而且
36岁正当年;这里的中国男人好吃但不懒做,做饭做爱都一笔不苟。情节的发展并不仅止于此,再加上这个叫露西的女人有丈夫有情人还惦记着勾引中国男人,这故事一波三折,就耐看了。食色性也,我们的道学老祖宗亚圣孟子都不会避讳谈的题目到了冰凌那里自然活色生香。民以食为天,在小说家眼里,即使没有了性,在吃上不应该含糊。那么就以食对色。表面文静却欲心似火的露西领来情夫干得喊声喧天的时候我们的男主角也慰劳自己,他吃个不亦乐乎;别人办事他喝酒,这酒苦涩,但也点点滴滴在心头。冰凌巧妙地在小说里多次用到了包饺子的意象。这个象徵符号不赖,饺子是最“中国”
的,我相信,这里包的,一定是肉饺子。即使不读弗洛依德,我们也能看到包饺子的潜意识和象徵。这饺子打败了情敌、打败了雅利安种女人的高傲,包进了娇弱的美国女人,最后把主角自己也包进去了。好在他乐而知返。饺子是冰凌的利器。包饺子是从哪儿学的呢?是从当年知青下放地方跟一个村姑学的,顺带着也学了房中术。这就离奇了。不离奇就不是冰凌风格。故事里的美国女人娇媚可爱,所向披靡,但惟有同屋的中国男人对她无动于衷。不是他不想吃天鹅肉,是天鹅跟他太风马牛。但这,使她好奇了。女人一好奇就好办。这一好奇,不会没有戏。这是冰凌的圈套。到底谁征服了谁?这是一个周瑜与黄盖间讨论的题目,用不到读者打抱不平,总之,故事的结局冰凌没让读者失望。阴与阳,美人鱼与熊掌,这里演绎着男人愿意述说的故事。千万别听我的评论,要去看《小说月报》2002年第四期。也别全信冰凌的,小说家都是白日梦者。

餐馆小世界 世界大餐馆

都说美国是天堂,有人觉得美国是地狱。觉得美国是地狱的大多是美国人,因为他们没见过真正的地狱。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没干过餐馆,你不算标准的华侨。这话过时了些。但不了解餐馆世界决不是海外中国人的骄傲。冰凌的小说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我愿意荐与同道共享。冰凌的《旅美生活》切入点很独特。他不写他不熟悉的东西,这是他的聪明处。“老金”这个车间主任来美国帮助在美开餐馆的儿子“大干资本主义”
这个故事线索本身就很逗。这里面有文化冲击、有代沟、有民族矛盾、有“人民内部矛盾”、有帮派,上海帮、台湾帮,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女中又分中国人和美国人,你说够不够乱?乱中有序。冰凌让每个人站准自己的岗位,他笔下的小小餐馆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里面有正义与非正义,有权利纷争、钩心斗角、秋波暗送、皮里阳秋。餐馆紧连着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这里的文章可大可小,全看你怎么做。透过冰凌的笔,我看到了充满张力的生活的另外一面,风趣、幽默、诙谐,透着灵动。餐馆虽小,五脏俱全,它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五光十色,冰凌写得逸兴遄飞,把读者勾引得欲罢不能,没有深厚的生活和通达的幽默感是难能做到这一点的。餐馆是个小世界,但小可以见大。世界虽大,依冰凌观之,或许也就是一个大餐馆,各色人等齐备,虽然不必人人下厨房,但吃客看客说客合流,也可谱写出现代社会的奏鸣篇章。

 摘自《新京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食vs.美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