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_2 发表于 2006-3-10 02:36:35

《越剧典藏阁》越剧电影、全剧等各种资料

《越剧典藏阁》越剧电影、全剧等各种资料(3月9日更新)

发布者:hongye225

eMule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eMule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越剧典藏阁][老电影系列1]1962年《柳毅传书》.rar 266.4MB

[越剧典藏阁][老电影系列2]1959年《追鱼》.rar 144.1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1]五女拜寿舞台(老版).rar 266.2MB

[越剧典藏阁][老电影系列3]1954年《梁祝》.rar 261.3MB
[越剧典藏阁][演唱会等1]86年五代同堂尹派演唱会.rar 287.3MB
[越剧典藏阁][老电影系列4]1962年《碧玉簪》.rar 203.3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2]盘妻索妻(芳华王君安版).rar 484.4MB
[越剧典藏阁][演唱会等2]余音袅绕-范派新秀.rar 227.2MB
[越剧典藏阁][演唱会等3]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开幕式.rmvb 253.7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3]西园记(外景.徐玉兰.王文娟).rar 251.6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4]红楼梦(芳华王君安版).rar 259.1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5]红楼梦(99年上海大剧院新版).rar 256.7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6]红楼梦(上越明星专场).rar 251.0MB
[越剧典藏阁][名剧赏析7]司马文君(浙百.何赛飞.夏赛丽).rar 243.1MB

全选3.6GB

中文名称:越剧典藏阁
别名:兹以庆贺越剧百年华诞
版本:越剧电影、全剧等各种资料(3月9日更新)
发行时间:2005年11月18日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本资源确保无毒。
杀毒软件:Symantec Antivirus
版本:10.0.10.13g
常在服务器:Razorback 2
在线时间:19:00 - 23:00,基本上回家开机就做源


http://img.verycd.com/posts/0511/post-415174-1132326302.jpg

小女子初来乍到,先向各位前辈致敬。本贴是一个小小的越迷,对越剧百年华诞所尽的绵薄之力,希望大家捧场。
各种越剧资料,我会逐步发布。其中视频压缩率比较高,但是留着欣赏还是很不错的。

越剧典藏阁 目录

第一部分、老电影系列

第二部分、名剧欣赏

第三部分、演唱会等

Peter_2 发表于 2006-3-10 02:37:18

第一部分、老电影系列

第一部分、老电影系列

越剧老电影铭刻着越剧一个时代的辉煌,虽然离我们现在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开山立派的那些先行者在其中镌刻了永远。

一、1962年版《柳毅传书》 rm格式

http://img.verycd.com/posts/0511/post-415174-1132328120.jpg

导演: 蔡振亚   
编剧: 计大伟、叶至诚执笔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集体   
摄影: 吴国疆   
演员: 张玉琴(洞庭夫人)季雅芳(泾河小龙) 商芳臣(洞庭君) 俞韵(紫娟) 应鸣凤(巡潮将军) 筱水招(龙女三娘) 竺水招(柳毅) 周福香(柳母) 蒋鸿鳖(钱塘君)


内容简介:

书 生柳毅赶考落第,归途中遇洞庭龙女三娘,三娘对他述说自己受丈夫泾河小龙虐待。柳毅同情三娘遭遇,遂千里奔至洞庭湖传书。洞庭君虽心疼女儿,却又不敢发 兵。其弟钱塘君闻讯,即刻要杀奔泾河,搭救侄女三娘。洞庭君惟恐惹祸,进行阻拦。柳毅力陈发兵之理,钱塘君认为柳毅之言有理,毅然率兵前往泾河,除掉小 龙,就回了三娘。洞庭君设宴答谢柳毅传书之恩,钱塘君要将三娘许配给他。柳毅认为施恩图报乃是小人,因此婉言拒绝。柳毅走时,三娘相送,一路上以景喻情, 柳毅渐渐动心,临别时,三娘以鲛人珠相赠。三娘与洞庭君随即化作渔家父女来到人间,三娘化身的三姑认柳母为乾娘。柳毅归来,每见三姑便想起三娘,又听老渔 翁传说洞庭龙王嫁女之事,就来到湖边向三娘祝贺。三娘飘然走出湖面,同时三姑亦赶到湖边。柳毅见两人长得一模一样,甚为惊奇,当他看到三娘与三姑化为一人 时,才如梦初醒,两人结为良缘。

二、1959年版《追鱼》 rm格式

http://img.verycd.com/posts/0511/post-415174-1132328166.jpg

导演: 应云卫   
编剧: 集体   
摄影: 马林发   
演员: 魏小云(乌龟精) 郑忠梅(金宠) 徐玉兰(张珍) 陈兰芳(观音) 周宝奎(夫人) 钱妙花(假包公) 徐惠琴(真包公) 王文娟(鲤鱼、牡丹)


内容简介:

书 生张珍与金丞相之女牡丹小姐幼年订婚,后张珍因父母去世,到金府投亲。金丞相见他贫穷,令其独居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以待退婚。深居碧波潭内的鲤鱼精见张珍 纯朴多情,变为牡丹小姐与张珍相会。两人情投意合,自此每晚二更相会。 一日,牡丹小姐游园时巧遇张珍,张珍含情唤小姐娘子,小姐惊呼捉贼。金丞相闻讯赶来,将张珍逐出府外。鲤鱼精追上张珍表白适才因爹娘在旁不能相认,并表示 愿随张珍回乡度日。两人正携手前行,不料又被金丞相看见,将两人抓回府中。两个牡丹相遇难分真伪。金丞相决定请包公前来判断。鲤鱼精又请龟精变做包公,又 闹个真假包公分不清。张珍、鲤鱼精乘机逃出相府。金丞相又奏明圣上,请张天师调天兵天将捉拿张珍、鲤鱼精。鲤鱼精见事已危急,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张珍,张 珍更爱鲤鱼精。 正在危难时,观音赶来喝退天兵天将,愿渡鲤鱼精往南海继续修炼成仙。鲤鱼精宁愿忍痛让观音拔下金鳞三片,弃道转为凡人,和张珍一起过着同甘共苦的生活。

三、1954年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rm格式

http://img.verycd.com/posts/0511/post-415174-1132414557.jpg

导演: 桑弧黄沙   
编剧: 桑弧徐进   
摄影: 黄绍芬   
演员: 吕瑞英(银心) 袁雪芬(祝英台) 范瑞娟(梁山伯) 魏小云(四九) 金艳芳(师母) 项彩莲(梁母) 张桂凤(祝员外) 吕云浦(老师) 吴天芳(梁父) 冯小侬(祝仆)


内容简介:

根 据华东戏曲研究院舞台剧本改编。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在侍女银心的陪同下,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路遇书生梁山伯,结为兄弟。此后两人同学三年。一天,祝英台 和父亲写信叫女儿回家,英台临走时请师母为她做媒,成全她和梁山伯的婚事。山伯送英台的途中,英台不断向他暗示自己是个女子,山伯一直不解她的用意。最后 英台只得假说自己做媒将家中九妹嫁给山伯,山伯应允。山伯回来后,师母告诉山岭的,祝英台托她做媒的事,山伯这才恍然大悟,立刻赶到祝家求婚。不料祝员外 已把英台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儿子马文才。山伯与英台无奈,临别时立下誓言:"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成双对。" 山伯回家后,忧郁成病不久就死了。英台闻此噩耗,悲不欲生。当父亲逼她出嫁时,她提出一定要到山伯墓前祭墓,否则宁死不上花轿。祝员外只得答应。当花轿路 过山伯墓前时,祝英台出轿,扶碑痛哭。突然坟墓裂开,英台跳入坟墓中去梁、祝化成一对美丽的蝴蝶,在鲜花丛中自由飞舞。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祝之经典自不必赘述!

四、1962年版《碧玉簪》avi格式

http://img486.imageshack.us/img486/3941/65tl.jpg

(帅帅的陈少春老师~~~这是我拿dvd截的图,实际没这种效果!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tongue.gif)

导演: 吴永刚   
编剧: 吴永刚   
摄影: 彭恩礼罗从周   
演员: 魏凤娟(顾文友) 米玉棠(李兴) 沉正心(翠环) 丁孝甫(王甫) 张慧娟(春香) 郑采君(媒婆) 陈少春(王玉林) 金采凤(李秀英) 周宝奎(陆氏) 郑忠梅(王裕) 钱妙花(李廷甫) 李夫人(姚水娟)


内容简介:

根 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女李秀英,聪明贤惠,容貌秀丽,李廷甫将她许配好友之子王玉林。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对这桩婚事很嫉妒,遂与媒婆 密定奸计。秀英出嫁之日,媒婆暗中偷走秀英的碧玉簪,连同伪造的情书,一起放在洞房,有意让玉林拾得。玉林气愤万分,撇下新房中的李秀英,任她虚度良宵。 此后,秀英一直受他的冷落和凌辱。一次,玉林寻机殴打秀英,秀英母李夫人得知后,要丈夫李廷甫回来和玉林评理。玉林当场拿出证物—情书和玉簪。李廷甫见物 证,也疑女儿行为不端,拔剑欲斩,亏得婆婆相护。经过追查,真相大白。李廷甫痛惜秀英被折磨成病,带她回家调养。玉林万分愧憾,悔恨不已。之后,他考中状 元,送上凤冠霞披向秀英赎罪,秀英不肯接受。最后,经玉林再三恳求和双方家长的劝慰,秀英才与他和好。

《碧玉簪》是越剧传统经典剧目,倾注几代艺人的心血。这部电影更造就了金派艺术的辉煌。1962年拍摄电影时,请了姚水娟扮演李夫人一角,使这位当年的“越剧皇后”得以留下唯一一份影像资料,更显弥足珍贵。

Peter_2 发表于 2006-3-10 02:38:08

第二部分、名剧欣赏

第二部分、名剧欣赏

越剧只有在舞台上才是最有魅力的,那身段那唱腔那情那景都美得无以伦比。

一、舞台版(老版)《五女拜寿》 rm格式,有个错误修改,已经下了的朋友对不起了~~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unsure.gif

越友总结的五女拜寿演员表
http://img398.imageshack.us/img398/5214/cpb22005714819128hw.jpg


电影和20年版都已经有人发布,那我就发一个旧版的舞台版吧,五朵金花正是风华正茂啊!再看这部戏,浙百戏迷大约都是有甜酸滋味的!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
编剧:顾锡东 (顾锡东老先生已驾鹤西去,他的名字却将和他笔下的经典剧目永远流传)
   
演员表:
董 柯娣饰杨继康 徐爱武饰杨夫人 周美姣饰元芳(长女) 邵雁饰俞子云(长婿) 吴海丽饰双桃(次女)陈筱珍饰丁大富(次婿) 何英饰三春(三女) 方雪雯饰邹应龙(三婿) 应惠珠饰四春(四女)傅江凤饰陈文新(四婿) 陶慧敏饰五凤(五女) 江瑶饰陈文华(五婿) 茅威涛饰邹士龙 何赛飞饰翠云 王连琴饰陈松年 俞会珍饰陈夫人


简介

明代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因对奸臣严嵩的专权不满,欲告老还乡。他六十寿诞之际,众女儿、女婿奉厚礼进京拜寿,并争迎二老去欢度晚年。贫寒的三女杨三春偕胸怀大志的三女婿邹应龙前来拜寿却受到冷遇,二姐双桃恃宠欺凌,并挑唆杨夫人将三春夫妇赶出杨府。
杨继康的族弟杨继盛诛奸未成,反遭屈斩,株连杨继康削职抄家,逐出京都。顷刻之间,合家逃散,骨肉分离。只有婢女翠云仗义相伴二老千里投亲。不料二女双桃,见二老落魄,拒绝奉养。同窗兼亲家陈松年惧怕严嵩淫威,也不敢接纳。大女婿,为图飞黄腾达,竟认严嵩为义乾父。
杨继康夫妇和翠云流落街头,濒于绝境,巧逢三女杨三春,将二老接回家中悉心侍奉,使二老温暖无比。
三年后,三女婿邹应龙出仕朝堂,施计斗倒奸臣严嵩,杨家冤案昭雪。适逢杨老夫人六秩寿期,众女儿、女婿又前来拜寿。杨老夫妇逐走寡廉鲜耻的大女婿,惟利是图的二女双桃见二老已将患难相从的翠云收为义女,无地自容,羞愧离去,亲家陈松年也前来赔礼道歉。
    杨家经受了一场兴衰荣辱的变迁,寿堂上呈现出一派乐享天伦的动人景象。正是:寿堂重叙天伦乐,老少欢娱尽展颜。

    观赏指数:★★★★★
    收藏指数:★★★★★

舞台版与电影版同样精彩,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美仑美奂的流派唱腔,足与《红楼梦》、《梁祝》、《西厢记》等经典剧目并论相提而毫不逊色!
《五 女拜寿》是浙江小百花的第一个经典,它是浙百辉煌的起点,成就了以茅威涛为首“五朵金花”,由顾锡东老先生编剧的电影剧本获得当年“金鸡奖”。这出戏流派 纷呈,行当齐全,令人赏心悦目,这出戏剧情感人,意味深长,赚人热泪。彼时“五朵金花”初长成:董柯娣的老父一身威严,方雪雯的邹应龙意气风发,何英的杨 三春宠辱不惊,茅威涛的邹士龙憨厚质朴,何赛飞的翠云不离不弃,陶慧敏的五凤连句完整唱词都没有……


二、芳华越剧团(王君安、李敏)《盘妻索妻》 rm、rmvb格式,电视台录制版,有些年头前的了,别看文件挺大,效果可一点也不相称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huh.gif 。主要是一些朋友问我要,用骡子拉比用QQ龟传强多了~~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unsure.gif

http://img398.imageshack.us/img398/1300/cpb2200510181726408ol.jpg

此 剧是受《盘夫索夫》启发翻写的一出喜剧,最早是由汤笔花编制详细幕表,张志范编词成剧并任导演,民国28年(1939)9月20日由越吟剧团分上下本首演 于天香大戏院,竺素娥饰梁玉书、邢竹琴饰谢云霞。1961年芳华越剧团尹桂芳、陈曼、王艳霞、王骏四人根据早年演出留下的分场幕表,结合尹桂芳先生的表演 特点,重新整理编写该剧,由尹桂芳饰梁玉书、李金凤饰谢云霞、赵雪芳饰刘仁元,茅胜奎饰梁丞相、谢小仙饰梁孙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于次年初回上海汇报 演出(62年1月1日演出的录音资料市面上现有出版的磁带和CD),自此此剧成为尹派代表作之一。尹先生在剧中充分发挥她扎实的扇子、靴子、水袖、眼神等 程式功底,表演深入人物而不过激造作,唱法柔美华丽而不失厚实凝重。剧中《洞房》、《盘妻》两场充分发挥了尹派叫板、起调、运腔、落调与清板的特色,为尹 派传人所必修。“洞房悄悄静幽幽”和“娘子为人真古怪”两段唱腔,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剧情:相府公子梁玉书与谢云霞邂逅相遇,互生 爱慕。梁玉书托谢之义兄做媒提亲,岂料为谢多次拒绝,后终成婚。婚后,谢云霞对梁玉书冷若冰霜。中秋之夜,梁玉书诚恳盘妻。后又得知谢云霞乃是御史谢承德 之女,谢御史为梁父所害,谢云霞逃出生天,寄身刘家。梁玉书深明大义,夫妻和好……玉书赴京赶考,继母梁孙氏发现云霞身份,幽禁云霞,丫环助其深夜逃 走……梁玉书得中状元,梁丞相逼其休妻招婿皇家。梁玉书于是挂冠回乡,先向继母“索妻”,又向刘仁元“索妻”,得刘相助,与云霞远走高飞。

本版是由芳华越剧团王君安、李敏主演,演出时间不详,为浙江台早年播放时录像带录制。

王君安是越剧尹派女小生。生于1970年5月,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家乡嵊州(原嵊县),现居美国。

1980 年,年仅十一岁的王君安以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和一段《黛玉焚稿》考取了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离开家乡嵊县,前往福州开始了她为期五年的学员生涯。这期 间,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尹桂芳老师的慧眼垂青,有幸成为尹老师的嫡传第五代弟子。1986年,十六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滩。 1990年,她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从而奠定了她与茅威涛、赵志刚三分天下的杰出地位。

作为一个尹派女小生,上天赋予了王君 安最完美的性灵。她的嗓音清越而婉柔,如山间的鸣泉沁人心扉,不作任何华丽的雕饰,不带丝毫尘俗的猥亵;她的扮相俊雅而挺秀,男儿汉的英武与女孩家的清 丽,独谐于一身,她是尹桂芳老师的第五代弟子中最小也是最杰出的一个。她曾获得第16届福建省戏剧汇演演员奖,第17届福建省戏剧汇演表演奖,1989年 福建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金牌奖。在1990年华东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桂冠,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的《玉 蜻蜓》,获文化部颁发的第4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同年,在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再获金牌奖。

王君安离开舞台已经好些年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是这一代中最有天赋和最好的尹派小生,是尹先生表演艺术最好的继承者之一。她的越剧资料很少,《盘妻索妻》目前也只寻到浙江台录制的这一版,在这里先谢谢当年录像的这位朋友,也希望自己能找到更清晰的版本。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sad.gif


三、戏曲电视艺术片《西园记》(1982年徐玉兰、王文娟版) rm格式

http://img205.imageshack.us/img205/5396/snapshot200512181617489bp.jpg

(迂腐可爱的张先生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tongue.gif)

剧 情:书生张继华,偶入赵礼隐居的西园,巧遇王玉真在楼上摘梅失手,花落张身上。张以为玉真有意赠花,又误当她是赵礼之女玉英。适赵慕张之才,聘张至西园执 教。某日,张又在园中见到玉真,欲表心怀,玉真含泪叹息而去。疑惑间,园公告以玉英病亡,张又误会刚才所遇的玉真为玉英之鬼魂,在闹出了不少笑话后,才知 玉真乃玉英之义妹。误会消解,继华与玉真结成伉俪。

该剧是一出抒情喜剧,上海越剧院二团于1980年国庆节,首演于北京影剧院。

剧本根据明吴炳所作的同名传奇及贝庚改编的昆剧本改写。改写庄志,导演马科,编曲配器顾振遐、庄德义,舞美设计苏石风,造型设计陈利华,服装设计张娟娟,灯光设计吴报章。

徐玉兰饰张继华、王文娟饰王玉真、孟莉英饰香珺、徐天红饰赵礼。

该剧通过误会巧合的情节,产生喜剧效果。徐玉兰扮演的张继华,具有迂阔味和书呆气,表现出人物纯朴、憨厚、对爱情笃诚专一的性格。王文娟扮演的王玉真,外表端庄文静、柔顺矜持,内心爱憎分明、热情奔放,敢于冲破封建礼教。

该剧屡演均满座。1980年,上海越剧院携该剧赴香港演出亦受好评。1982年,被上海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连续剧播放,同年获全国戏曲电视剧评比金鹰奖,本源即为这个电视版。


四、红楼梦(芳华王君安版) rm格式
五、红楼梦(上越99年上海大剧院新版) rm格式
六、红楼梦(上越明星专场) rmvb格式

http://img398.imageshack.us/img398/4266/cpb220058242054446cr.jpg
(芳华王君安版)

http://img306.imageshack.us/img306/9264/snapshot200601021251212gz.jpg
(上越99年上海大剧院新版)

http://img306.imageshack.us/img306/669/snapshot200601021318577gq.jpg
(上越明星专场)


《红楼梦》与越剧结缘由来已久。早在三十年代末期和四十年代初期,越剧就开始有了“红楼戏”。根据资料记载,越剧最早录制的几张唱片中就有:尹桂芳的《贾宝玉哭灵》,玉牡丹的《黛玉焚稿》和支兰芳的《黛玉葬花》。

四十年代初期,越剧开始改革,编演新戏。那时就有了整本演出的“红楼戏”。不象前几个时期,只留下几张唱片,只有几个唱段。

四 十年代初期,袁雪芬演过《林黛玉》,尹桂芳演过《红楼梦》。《林黛玉》是吕仲编剧,《红楼梦》是弘英编剧,这两部戏,都是在雪声剧团和芳华剧团正式建立之 前演出。吕仲、弘英都是越剧早期编剧,吕仲当时是“雪声”剧务部主任,编过不少戏,解放后,转到京剧院,为周信芳院长写过艺术纪录。弘英解放后,在越剧院 参加过《梁祝》、《碧玉簪》、《盘夫索夫》等剧目整理编写工作,后调到天津越剧团,退休后又回到上海虹口越剧团工作。他们都是越剧“红楼梦”早期的开拓 者。这两部“红楼戏”开拓有功,但影响并不太大,没有成为袁雪芬和尹桂芳的常演剧目。四十年代后期,傅全香和范瑞娟的东山越艺社也演出过“红楼戏”:《宝 玉与晴雯》。这个剧目,在九十年代,范瑞娟和学生一起拍摄电视艺术片《余音袅袅绕梁来》(该源已经发布)时,还选过《宝玉与晴雯》的片段《祭雯》,由宁波 小百花越剧团的白银飞主演贾宝玉。

四十年代的“红楼戏”,正在起步,初登舞台,还不成熟,影响不大。

五十年代是越剧最 兴旺发达的时期,也是越剧“红楼戏”成长、成熟的大好时期。当时,通过《红楼梦》研究的讨论热潮,越剧“红楼戏”演出很多。芳华剧团1951年先演出《红 楼梦》,1955年再演《宝玉与黛玉》。合众剧团五十年代也演过《红楼梦》,焦月娥、徐逸秋主演。合作剧团五十年代也演过《尤三姐》,戚雅仙主演。影响较 大,演期较长的是尹桂芳先生主演,冯允庄(苏青)编剧的《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数月,还到北京旅行演出。问题也有不少,主要是受“阶级斗争论”影响,突 出“丫头”地位,塑造了一个“丫头”典型“惠香”,集晴雯、金钏等于一身,表达“卑贱者最可贵”的思想。后来,作者苏青受“胡风冤案”影响被关押,剧目也 受影响。尹桂芳60年代复演时,就也采用上海越剧院的徐进改编本。“宝玉与黛玉”也就从此被湮没。

我这边选的两部都是徐进编本。徐进构思过两个思路,一就是大家熟悉的黛玉进府为开场,有着名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另外一个就是芳华版的元妃省亲为开场。

关 于芳华版《红楼梦》,目前的名声是不如上越的啦,但是却有很多“传说”。据说当年尹先生的《红楼梦》是一日两场,连演半年(又说是9个月),场场爆满;又 说有戏迷为了听先生的“林妹妹啊~”,连看了30场;张桂凤老师也说她是连看了三场,这在她是绝无仅有的;我也曾亲见有老年戏迷几十年后还津津乐道,念念 不忘……种种盛况,我们无缘得见,幸emule上已有先生的录音了。

这个芳华版正是先生导演的,王君安那时年纪甚小,情感是有不足,但是 浑然天成的小儿女态却是再无人能比的,总想,那时的宝玉就该如此粉雕玉琢,娇憨可爱。关于李敏,她应该是学唱李金凤老师的唱腔——目前是改了王派了——她 的唱功在这一辈中是佼佼者了。我是极喜欢李金凤老师的唱腔的,尽管如此,听惯了王派的《葬花》,这一版的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入戏的。尹先生的《哭灵》, 80年代上海曾经抢救性地录制过视频,在我看其情之哀切远胜徐版,听着常常神伤!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huh.gif君安年少,《哭灵》不如其师情感真切。

徐 王的《红楼梦》盛名在外,想来也不用我介绍了。上越99年新版《红楼梦》是旧瓶装新酒的东西,也用了个元妃省亲的开场,却舍不得《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经 典段子,于是画蛇添足了一段《太虚幻境》,愣是把这个段子塞了进去,看着很是奇怪。不过场面还是豪华好看的,演员表演很到位。可惜我的文件视频效果一如既 往的不好。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blink.gif

至于明星版,上越历来有玩反串的爱好。这个明星版,上越是倾巢出动,可惜不伦不类的多,可圈可点的少。但是看这么多越剧名角济济一堂养养眼也无妨。


七、舞台艺术片《司马文君》 rm格式

http://img230.imageshack.us/img230/9025/dvdvolume1533vf.jpg
(这是真正的夫妻相,哈哈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laugh.gif )

这是一部十分好看的戏,照旧是出自顾锡东老先生笔下,由浙江小百花演出,主演是何赛飞和夏赛丽一对同胞姐妹——真可谓戏编得好,词写得妙,两姐妹演得更是精彩。

演员表:

何赛飞——卓文君   夏赛丽——司马相如王连琴——卓王孙   黄依群——落雁
颜佳——卓宜君   朱丹萍——杜若    程子卿——赵小珍   王玉燕——王吉
吴海丽——杜鹃夫人 俞会珍——苗九姑    孙莉——苗娃

故事简介:

司 马相如应邀到蜀中巨富卓王孙家操琴,桀傲狂放而惹怒卓王孙,却与卓家小姐文君一见钟情,一曲《凤求凰》勾得卓文君私奔相随。后夫妻二人再回临邛当街卖酒, 卓王孙好面子,遂奉上巨资陪嫁。司马相如因此求官长安出使南夷,可三年不归,音书渐绝。此时卓文君和父亲和好,派丫环落雁送万金家书。司马相如读罢卓文君 亲笔《白头吟》,幡然悔悟,即回成都阖家团圆,皆大欢喜。


何赛飞和夏赛丽是同胞姐妹。姐姐赛飞是张派花旦,妹妹赛丽则是陆派小 生。姐姐扮相美丽,妹妹则是清俊异常,是越剧舞台上再也难得的姐妹花了。他们在舞台上扮演夫妻长达十年之久,其默契不是一般搭档可以比得上的。如今两姐妹 都已经离开越剧舞台,姐姐成了电视演员,妹妹则是杭城成功的商人。这部《司马文君》是如今市面上唯一能找到的两姐妹合作的全本的音像资料(除此之外,折子 戏还能找到《送花镂会》和《断桥》)。

Peter_2 发表于 2006-3-10 02:38:46

第三部分、演唱会等

第三部分、演唱会等

百花齐放,经典好戏一起看。

一、86年五代同堂尹派演唱会 rmvb格式

http://img.verycd.com/posts/0511/post-415174-1132565974.jpg

(整整一台的罗兰王子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laugh.gif )

对越迷,尤其是尹迷来说,86年尹派演唱会之经典简直不可想象。比如我,就恨不能早生十年奔到那会场去。

尹先生德艺双馨,身残志坚,为越剧艺术奉献了一生,晚年更是桃李天下。

86年演唱会,先生已经身残,为了和戚老演一出《天问》,她叫人把自己固定在舞台上……这场演唱会中,除了尹小芳、赵志刚、萧雅、茅威涛、王君安等五代弟子,更有傅全香、戚雅仙、李金凤、吕瑞英等名家助阵。

这个是古董录像带转的vcd压缩的,辗转得来,很是不易,虽然图像差强人意,不过也计较不了这么多了。

其他不多说了,喜欢尹先生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二、余音袅绕—范派新秀 rmvb格式,视频质量如图~~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blink.gif 貌似我的资料都没有质量!

http://img202.imageshack.us/img202/9482/snapshot200512081711588sn.jpg

(范老和雪雯)

十几年前的范派新秀,而今都已是舞台上鼎鼎的名角了。

这应该是一部电视纪录片,大约摄制于九十年代初期。

第一部分总体介绍了范老和她的范派艺术,有几个范老的经典段子——《梁祝》的山伯临终、楼台会、回十八以及《沉园绝唱》的一个片断。

之后就是介绍了几个范派传人,并配有她们的表演段子以及范老的指导画面。这些传人分别是韩婷婷、章瑞虹、白银飞,其中韩婷婷表演的是《单恋》,章瑞虹表演的是《白蛇传》中的《护塔》,白银飞表演的是《芙蓉女儿诔》和《吕布和貂婵》片断。我最喜欢的方雪雯做了主持。 http://lib.verycd.com/2005/11/18/style_emoticons/%3C#EMO_DIR#%3E/dry.gif

三、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开幕式 rmvb格式

http://img202.imageshack.us/img202/6942/snapshot200512081836564mw.jpg

(吕派青衣吴素英的《穆桂英挂帅》)

喜欢越剧的年龄不是太小的人大约对这一届越剧节都会有印象吧!就是茅威涛做了主持人的那场晚会。从现在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场恶俗的晚会,到处是伴舞,十分讨厌;而且茅威涛主持得也不好,还不如就直接上去唱呢~~~

但 这又是最好的一场越剧节,真正可以叫做百花齐放,因此又使这场晚会变得那么的与众不同——太多的名角了,方雪雯、章瑞虹、江瑶、吴素英、陈辉玲、竺小招、 王君安、单仰萍、方亚芬、钱惠丽、吴凤花、何赛飞、董柯娣、颜佳……肯定有遗漏的。这又是在十多年前,这些演员正是状态最好的黄金时期,一个个风华绝代。 在这场越剧节中蔡浙飞也成功地扮演了茅威涛,真正为戏迷记住了她——虽然目前她还是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剧典藏阁》越剧电影、全剧等各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