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li 发表于 2008-10-14 13:52:13

致力农村“长跑” 世界给三中全会高分

致力农村“长跑” 世界给三中全会高分  在全世界忙于制服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12日通过了有关农村改革的决定。由于颇令世界折服的中国改革30年前就发源于农村的穷乡僻壤,这次的农村改革决定令很多西方媒体嗅到中国未来将发生的变化,法新社称,这项计划“为今后这个国家的发展设定了方向”。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等硬目标也似乎立刻被外界接受并看好,几乎没有西方媒体对这一数字表示质疑。德国东亚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问题都出在农村和农民问题上,而中国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变迁也都是从农村、农民开始的,中共再次聚焦农村,反映出这个国家在当前国际乱局中的清醒。中国在致力于一次“新的长跑,而不是短跑冲刺”。
  路透社报道说,在全球出现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转向广袤的农村,以期借助农村的发展来支撑整体经济。这次会议表明中国领导层决意要让7亿多农村人口增收和提高生产力,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缓和社会不和谐因素。“让农民能更大限度地流转土地使用权,有利于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经营,并促进对农业的投资”。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国领导人把目光从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上转移开来,专注于中国7.3亿农民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以及生产力低下等制约着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受当前的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可把精力放在关键的基础问题上,同时也反映出农村问题的严重性是多么大。
  纽约时报称,中国政府这项新的农村改革计划将是数年来最重大的一项改革。这一政策将吸引成百上千万的农民更加坚定地走向市场经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鲍威尔分析说,虽然全球都在疲于应付金融危机,但这次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仍然吸引了国际舆论的目光。世界关注的是,作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动机之一的中国,下一步改革将怎么走,能否让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下去。中国刚刚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金融危机则充分暴露了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中国人对自己坚持了30年的改革开放道路信心更强。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告诉世界,中国将展开一场涉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内容最复杂的改革战,预示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大幕将要拉开”。
农民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
政策指向“重民利”被外界视为“新一轮改革开放风向标”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依循三十年前的轨迹,以“三农”破题。面对国内和国际双重经济考验,内需的启动、新的经济增长源泉都要依靠农民,土地制度的改革更是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关键,中国政府冀望九亿农民在这历史关头能引领中国奋勇“突围”。从十七届三中全会一系列治农之策和励农之举中,不难看出中国政府“重民利”的政策倾向。综观全会公报,无不紧扣“重民利”展开。公报首次提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等。全会再次重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30年后,新的改革攻坚从农村再出发  30年前,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第一步发轫于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大胆尝试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不但发展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且成了当时“解放思想”的一次垂范。当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中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30年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次,人们的目光又将投向农村。
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可看出,解决深层次的结构矛盾、保障改革深化的意图十分明显。公报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获得新政,农村的发展势头将锐不可当。全会指出要“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从整体上消除农村贫困,意义重大。
  事实上,通过30年来农村改革的不断尝试,改革的最终方向已经明确,那就是:不是“取”,而是“予”。即此全会强调的: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等。
  30年不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轮回,对中国来说,一场转型既是盛大的典礼,又是艰难的生产。30年后,我们再次关注农村,并从这里开始新一轮改革的攻坚。而最终的获益者,将不分城乡,不论地域,属于中国的每一个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五大成就 30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0年过去,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已到了一个总检视的十字路口。香港《明报》记者经过一系列采访,为中国过去的30年总结出了“五大成就”:成就1——创造经济奇迹国力强盛深圳是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这个“小渔村”就是现在深圳罗湖区渔民村。曾任渔民村团支部书记的深圳市人大副主任汤锦森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前,村民辛苦一天,收入只有8分钱。改革开放后,村民利用特区经济政策组建起运输车队、船队,办起来料加工厂。1981年渔民村每户平均收入3.3万多元,成为深圳第一个“万元户村”。今日的罗湖区集体股份公司已有了20多亿元净资产。可以说深圳渔民村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过去30年历程里,中国创造出不少这样的经济奇迹,现在一年净增的GDP数字,已经接近1978年前全年的GDP总数。中央党校前副教育长吴江表示:“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对中国的贡献比毛泽东还大些。”成就2——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经济自由化程度渐与国际接轨1978年中国97%的商品由国家按计划定价,30年后的今天,除了燃油、电力等少数价格仍由国家控制外,95%的商品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30年来中国对外打开大门,利用外资近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100多倍,人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正如原国务院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哪个地方发展了商品经济,哪个地方就富。”成就3——重视人才教育、科技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国录取大学新生仅27万,2007年大学录取新生达567万。载人宇宙飞船、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第三个漫步太空的国家。这都要归功于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说,肯定“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做的一件大好事。成就4——提升人民自由度及创造力大幅改善民生1980年9月30日,刘桂仙领取北京市第1号个体营业执照,开办首家私人餐馆“悦宾餐馆”。目前全国已有2000万户个体户。正如著名作家张贤亮指出,“人人在政治上有了平等身分,奠定社会改革的基础”。成就5——摒弃三个世界理论,和平外交降低意识形态色彩中国已经与世界上约90%的国家建交。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的杜导正引述邓小平1987年与非洲某国领袖的谈话时,曾劝他们“不要搞社会主义”,只要人民满意了,叫什幺主义都可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力农村“长跑” 世界给三中全会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