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_Ya 发表于 2006-4-29 01:00:01

“无极”影评之二 — 社会众生百态

“无极”影评之二 — 社会众生百态                                                                                                                                                                                                        

吴青松                                                                                                                                                                                                                                                                                                                 

2、“无极”中的人物分析和他们所反映的中国社会现实

“无极”中每一个角色其实都代表了中国当前社会的一种人群。


“每一部中国电影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无极”是介于现实和梦想之间的一部影片。”陈凯歌在柏林电影节的记者招待会上直接交待了该影片的社会背景。那好,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人都是谁:


奴 隶们:整个影片中最弱势的群体,他们代表了中国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们连最起码的做人的权利都没有,甚至连站起来行走都不允许,只能爬,任人宰割,随时都会 被统治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而去为了他们的利益送死。甚至在他们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各自逃命时,大将军和他的红色士兵们(暗喻共产党和红色政权)连生命也 不给他们,纷纷用箭把他们射死。奴隶们没有任何言论和独立思想的权利,他们的生命在大将军眼里一钱不值,只是他所利用的工具而已。而且奴隶们也没有意识要 进行任何反抗,连奴隶主自己也不敢有任何的反抗举动,只能屈从于强权而去死。


只有奴隶昆仑一个人以惊人的毅力和能力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但是 他也不知道除了继续当奴隶之外还能做什么,因为他的一生中就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选择,奴隶们的受教育权和知情权也被统治者剥夺了。后来奴隶昆仑归顺他的 新主人时说的理由竟然是“跟着你有肉吃”,生存权成了中国劳苦大众的基本人权。


大将军光明:一个武艺超群的大将,他代表着中国当代社会的有 权有势的阶层或中共领导层,但是他残忍(让奴隶们白白送死,甚至射杀。当满神说出他的真相后,马上想到的就是杀死她),刚愎自负(敢和满神打赌,毫无顾忌 的去杀无欢),贪婪(救王和杀无欢都是为了他的权力,而且为了权力他也很快放弃了倾城),虚伪(毫不犹豫的利用鲜花盔甲骗取了倾城的爱情,临死还想欺骗元 老会和倾城,为自己博取个美名)和冷漠无情(对昆仑几次三番救了他的性命没有任何感激之情:“这是一个奴隶应该做的”。他只知道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来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当倾城决定离开他时,他马上就要求昆仑杀掉倾城,而且还赶走了昆仑)。


光明所代表的这个强权阶层也是中共几十年统治的产物。他们在一生中充分的学会了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斗争手段为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去拼斗,而他们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善良却完全被埋没了。所有的人都是他们利用的工具,而他们却不懂得什么是感激之情和真正的去关心他人。
但 是光明还是有他人性的一面。后来他真的动了感情爱上了倾城,并为之落泪。昆仑帮他追回倾城后,他曾一度幸福的和她生活在一起。但是当杀死无欢的机会摆在他 的面前时,他最终放弃了倾城。后来失败了之后他也再也没有勇气和脸面再见倾城。在众人的面前,他则只会表现他的虚伪,公然欺骗。当无欢刺激他时,他也只知 道:“无欢,我要杀了你!”


这就是那种很受环境影响的一类人,当他完全和善人相处时,他也会渐渐的表现出善和温柔,但是一旦他受到利益的诱 惑和回到他善于勾心斗角的场合中去时,他的恶的一面又完全被调动起来。直到最后垂死时才说出了“不要死,要好好活者”。这也算是他人性的复苏吧,或者是曾 子讲的“鸟之将亡,齐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北公爵无欢:这是一个畸形社会中的最大牺牲品。由于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由谎言充斥的社会 中,一次一次的被欺骗(小倾城的欺骗对他来讲只是第一次,生活中他可能被骗走过无数的馒头),所以他在最后的自白中说他从此 “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人,连我自己在内。你毁了我当一个好人的机会,自从那以后,我也再没有得到过爱”。在无欢的心中,只有仇恨和报复,而无欢的行为, 则完全是阴险和狡诈。他找了倾城那么多年,就是为了最后能报复折磨她。而且无欢的处世哲学是:“天下的东西你都可以拿得到,只要你足够的坏”。这其实反映 出中国当前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任何信任,人人相见如敌,为了利益互相欺骗,互相伤害,这是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鬼 狼: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怜悯的角色,也是当今中国社会上最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性的扭曲。当弱小的雪国被无欢的军队灭族时,无欢要求一个人作他的奴隶。生还是 死,每个人都面临着这个选择。在这样残酷的事实面前,鬼狼屈服了,可是为了生存他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被浇上汽油烧得半死,然后又被黑羽毛衣紧紧地 裹住,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而且更难的是还要承受迫害者精神上的污辱:“你是个怕死的雪国人,只有怕死的人才会做奴隶!”从此这个人就永远生活在自卑和 恐惧中,拥有的只是一颗扭曲的心灵。就连手中的武器也是扭曲的。


中国当前社会上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好,各种被迫害的信仰团体也好,以至于每一个个人,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被迫成为强权者的奴隶,用一种扭曲的心态为当权者效力,而且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


但 是在“无极”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这一部分人的深深的同情,虽然他们为了生存而扭曲了自己的心智,但是他们天性中的善良还在,当被昆仑这样光明磊落的人格 感染之后,他们甚至能摆脱掉对死亡的恐惧,重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高贵的雪国人。而雪国,那是一个“光明洁净的地方,是一个我们可以互相信任友爱的地方。”


倾 城:原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为了生存她从死人身上找到一个馒头,而她最终还是没有舍得吃,因为她要把馒头给她的妈妈。但是她从小也学会了欺骗,尽管 表面上是为了生存,但欺骗就是欺骗。后来她也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为了生存而做出各种违心的选择。而更关键的是她许诺给满神要一种虽然荣华富贵但是却没 有真爱的生活,这就是她一生无法改变的命运。


被杀死的王对她根本就没有任何爱情,甚至要亲自动手杀死她。昆仑杀死王而救出倾城后,在悬崖边 上对她说出了令她万分震惊的话语:“不要死,要好好活下来!”而后昆仑又为她跳了悬崖,从那一刻起,她就深深的被这个鲜花盔甲的主人感动并真心的爱上了 他。而且他们四目相望时的印象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后来大将军利用了鲜花盔甲的伪装得到了倾城,因为倾城只认识这付盔甲。大将军把倾城带 到他的世外桃源之后,倾城掀开面具,但是面具却滑落下来,当她再次掀开面具而看到了光明那双躲躲闪闪和色咪咪的充满了欲望的眼睛时,她的内心十多么的失望 和痛苦!拯救他的人的那双清纯的眼睛没有了,她又回到了冷漠之中:“我不想再爱任何人!”后来她大概是出于感谢之情和不得已而委身于光明,但是第二天的一 早她就决定离开他:“我是一个永远也得不到真爱的女人。”


当昆仑背着光明追上倾城之后,倾城真的被光明的行为感动了:“我不怕,跟你在一起,我又可以相信了!”倾城以为光明真的是救她的人。而真心为这一切付出最多的昆仑却只能在一边默默的流泪,对着洁白的羽毛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然而大将军毕竟是这个社会中的强权人物,虽然他后来真的和倾城过起了幸福生活,但是在利益和权利的诱惑前他还是放弃了倾城。倾城还是一个得不到真爱的女人。


真 正关心和爱倾城的人只有奴隶昆仑一个人。虽然倾城对昆仑非常有好感,但是倾城不能想像她会爱上一个奴隶。她的心里现在只有大将军。当昆仑探望在鸟笼里的倾 城并且告诉她,是他杀了王时,倾城并不相信,以为这只是昆仑对主人的忠心而想出来的计策:牺牲自己救出主人。倾城虽然被他感动,但是只是出于感谢而拉了拉 昆仑的手,倾城大概也觉得一个奴隶为主人去死也是应该的吧。


在审判庭上,大将军虚伪的炫耀自己为了一个女人而杀死了王。倾城为了救他,故意 演了一出戏,诬陷奴隶昆仑杀了王。但是当她看到昆仑的手势和再次听到“不要死,要好好活下来!”时,她震惊得如五雷轰顶。现在她全明白了。她默默地走到光 明面前,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子,然后离开。倾城的爱又一次的彻底破灭了。


虽然倾城最终明白了昆仑对她的真爱和得到了临死的光明的真爱,但是她马上又失去了他们。这就应了满神的预言:“你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真心的爱,就算得到了,也会马上失去。”


然 而在倾城经历了这一切的悲欢离合之后,陈凯歌突然跳出现实,让昆仑穿上那件能穿越时空的黑袍子,把倾城又带回了从前,满神这时再次从天而降,告诉倾城: “小倾城,命运可以改变,就像河水有时倒流,春天雪花飘飘,生命可以从头来。命运握在自己手中。重新选择吧,倾城,选你真正想要的!”小倾城再次从水面上 走过,走向了她新的命运。
陈凯歌其实是想告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过错误选择或者正在做选择的男男女女们:“重新选择吧,倾城们,选你们真正想要的!”


但是可惜的是,在中国大陆的观众却没有看到这个充满希望的结尾,也许是因为这个明确的暗示会引起社会上的大讨论吧。大陆观众只看到昆仑抱着倾城飞呀飞的不知所终,然后又是那株落英缤纷的海棠花。

Er_Ya 发表于 2006-4-29 01:01:48

评“无极”: 陈凯歌要表达什么?

评“无极”:陈凯歌要表达什么?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陈凯歌面对国内国外的对他的力作“无极”的众多不解和批评甚至是恶作剧搞笑,大概得长叹这句千古名句了罢!
  
这部耗资近三亿五千万人民币的中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超级大片,不应该是只能给大家拿来搞笑吧?更何况这导演还是曾经拍出“霸王别姬”这样的经典之作的大导演陈凯歌,演员也是亚洲最强阵容呢!
  
这里一定大有文章,因为我相信陈凯歌不会堕落成张艺谋这样的为中国共产党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更不会成为一个迷失了方向的胡导瞎演,尽管我只看过他的一部“霸王别姬”,——但是就这一部也就足够使我有这个信心了!
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第一遍看了中国大陆公映的版本后,真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感觉。难道这真的只是个简简单单的三角爱情故事,再加上令人眩目的特技处理,和眼花缭乱的色彩的堆砌吗?那人和神之间的誓约,那隔绝时空的水墙,仅仅是给我们看个热闹吗?
恰恰这时陈凯歌带着他的“无极”到柏林来了,在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看了“无极”的欧美版之后,才发现 “无极” 原来真的是一部上乘佳作,才发现陈凯歌其实是有太多的难言之隐……
可能没有人具体知道“无极”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我们注意一下“无极”的海报,就会发现本片的英文名字是“The Promise”,就是“承诺,诺言”的意思。在中文的海报上特意加上的这个英文词,陈导是不会没有他的意图的。
其 实“无极”一片真正要讲的就是每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在神面前的承诺,如何作出自己真正的选择。甚至是他还想告诉你,如果你以前出于无知(倾城的年幼)或出于 无奈(为了生存)曾经作出过某个错误的承诺或选择,那你在经历了和明白了一切真相之后你甚至还有机会再做一次选择:“命运握在自己手中。重新选择吧,倾 城,选你真正想要的”。(欧美版的结尾如此,中国大陆版的结尾只是昆仑抱着倾城飞上了天空,不知所之而已。)
其实,这正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 一贯的表达方式:我想告诉你一个人生的真理“归真向善”,但是你又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好,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极其庞杂的故事,你来看 看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开始、发展和结局,看看他们在一生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他们的所想所悟和他们最终的选择,这也许可以给你做一个参考,来理解我想告诉你 的道理,希望你能从一开始或者尽早的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不要让剧中人物的悲剧在你的身上重复发生。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也。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大导演陈凯歌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样人生呢?
“无 极”中国大陆版的开头是这样的几行字幕:“我们这个世界还年轻的时候,人和神生活在一起。那时,在海天和雪国之间有一个自由的国家。在那里,一个受人爱戴 的长胜将军,名叫光明;一个妒嫉他的公爵名叫无欢。他们之间的恩怨,没有尽头。而命运的使者 — 满神,凌驾于一切之上。她让每个人从他手里挑选自己的命 运,是对是错,却不告诉他们谜底。我们的故事却是从二十年前海棠树下的一个小女孩倾城开始的……”
这个开头,给我们留不下什么印象,因为它其实什么都没有讲。而我们在本届柏林电影节“无极”的首映式上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开头:
伴 随着轰鸣的雷声,满神从天而降,随即画面上出现了一张地图(与“魔戒”的开头非常相似),左下角是 “Barbarian Territory”(蛮人之地),左上角是“Land of Snow”(雪国),右边中间是一个金黄色的有几个同心圆环组成的城池,旁边立着一面红旗,其上白心黑环,城池下面写着“The Kingdom”(王国)。这时满神的声音开始在空中响起,同时背景的画面上不断的出现各种带着面具的人物:“当世界还很年轻的时候,在海天和雪国之间有 一个国家。在那里,人和神居住在一起。在那个国度,国王沉迷于欢娱,有名无实;华美的盔甲伪装了虚荣,贵族们时刻梦想背叛;将军们虽然奋勇杀敌,却并非为 光荣而战。甚至一个纯真的小女孩,也会丧失本来的天 性。人世间,鱼龙混杂,连人们彼此间的承诺在神的耳中,也不过是一个谎言”。
如此大相迳庭的开头当然改变了整个影片的主题和内涵。大陆版的开头听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恩怨情仇和无情命运的故事。而欧美版的开头却引出了一个庞大的主题:人世间的堕落和人对神的承诺。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恐怕是任何一个在中国大陆有过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都能在比较后表示理解的。至于说这是审查部门强迫陈凯歌做出违心的改动还是陈导出于能得到公映许可而主动自律,这就不得而知了。
好,那就让我们试着用“无极”的真正片名“承诺”和这个人和神的大开头来体会一下这部影片的深意吧:
1、奴隶昆仑才是鲜花盔甲真正的主人
奴隶昆仑是陈凯歌在影片中最着重强调和歌颂的一个角色。从演员的挑选上就可看出他的标准,“韩国演员张东健有一双三岁孩子的眼睛,我一看见就很喜欢”。
昆 仑是一个雪国人,从小就被卖为一个奴隶,但是他却拥有雪国人天性中的至纯至善(与之相对应的是“魔戒”中的哈比人),而且对他的主人忠心耿耿,从不背叛, 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最重视的一个“义”字,而且在神的眼中他是最信守他的诺言的。更为关键的是,他有着一颗强烈追求自由的心和对他人出自于心底的关怀和 爱;其实他本身不是奴隶,而是一个尊贵的雪国人。
从昆仑的身上你看不到任何的自私,阴险和狡诈。虽然身为一个奴隶,但是行为和话语却时时体现出他的善良和真诚,而且和他的同族鬼狼相比他又有一种绝不妥协的精神,为了他所爱的人(更准确地讲是他所追求的美好的事物)能真正付出他的一切,甚至是不惜自己的生命。
昆 仑杀死王并不是出于对倾城的爱,因为他那时还并不认识倾城,他只是因为不能容忍一个人可以那样肆无忌惮的要杀死另一个人。而当倾城从天而落掉入昆仑的怀抱 时,昆仑就产生了强烈的保护倾城的心。而在悬崖边上的对话和昆仑的跳崖行为则是昆仑高尚人格的真实体现。当倾城威胁要自杀时,昆仑却对她说:“不要死,要 好好活下来!”这句话可能是倾城很久很久没有听到的话语了,她震惊的注视着昆仑那双真诚纯洁的眼睛,呆呆的说不出话来。而昆仑本人为了让无欢给与倾城自 由,竟然真的相信了无欢的话并且毫不犹豫的从悬崖上跳了下去!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的。这同时也深深的触动了倾城已经冷却的心。
但是后来大将军光明又重新穿上鲜花盔甲把倾城骗到了手,倾城在回忆和现实中痛苦的挣扎着,最终半信半疑的接受了光明充满了肉欲的爱。尽管昆仑对他那样的关怀,但她无法想像和接受她会爱上一个奴隶的事实。
在 后来的审判庭上,倾城不知是忘了当时在悬崖边上的对话还是故意试探昆仑,回忆出来一句话:“要死,我们两个一块儿死”(这其实反映的是目前中国社会上一种 普遍的心态),而昆仑马上纠正她:“我没有那样说。我跟你说,不要死,要好好活下来!”这话对于倾城来讲无异是一个惊雷,因为除了昆仑之外没有人说过这样 话!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倾城才明白原来大将军光明一直在欺骗她,才明白原来最关心她的人只有昆仑。
昆仑对倾城的爱是最纯真和无邪的爱,更 近乎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决不是光明的那种肉体上的占有。这点上就像是“霸王别姬”中虞姬对霸王的依恋,或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都没有任何那种 皮肤滥淫的成分在里面。这种追求是一个人精神上对纯洁美好的事物永不放弃的一种表现,也就是“霸王别姬”里面强调的“从一而终”的境界。用中国古代文人的 话来讲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所以当昆仑把倾城从无欢的金色的鸟笼里解放出来时,并不是抱着她去上床,而是牵着她奔跑高 飞,穿过黑暗的丛林,来到高高的皇宫城墙上,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风筝。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很滑稽的场面,但实际上这是这两个人最自由最幸福的时光,只是陈凯 歌导演用这种理想主义的表达方式罢了。其实想想也就是用这种表达方式才能最充分的表达出人物内心的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由来。
昆仑对倾城从一开始就非常的尊重,他从来就没有任何的想占有她肉体的欲望,他更多的是对倾城的关怀和保护。每次只要能见到倾城,他就心满意足了,发自内心的高兴。当他见不到倾城时,哪怕是一根羽毛也能满足他的思念之情。
所以昆仑才是鲜花盔甲的真正的主人,这一点在剧情发展的早期就由满神交待清楚了。后来大将军被骗入宫杀无欢时,都不配再穿戴鲜花盔甲,而是后来由昆仑穿戴着走上了虚伪的审判庭。
这就像“魔戒三部曲” (直译为“指环的主人”)中的佛罗多,他由于拥有一颗最纯洁善良和无私的心而成为指环的主人。所以人称“无极”是东方的“魔戒”,那么昆仑就是陈凯歌要塑造的佛罗多了,而实际上“无极”有一个副片名就是“鲜花盔甲的主人”。


(未完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极”影评之二 — 社会众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