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ttymi 发表于 2006-5-10 13:53:10

财富教育」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财富教育」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3大财富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文/陈雅玲、孙秀惠

50年代,财富能力是节俭;70年代,财富能力是储蓄;现在,财富能力则是认识金钱价值、能够对抗物质诱惑、获得心灵的满足……。

十五岁的Erica,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每到农历年后,就会从爸妈那里领到一万多元的压岁钱。别以为这笔压岁钱,是让她开心大采购的意外之财,这笔钱,将是她一整年的零用钱,除了换季采买的衣服、价格昂贵的笔记型计算机,其它包括文具、朋友和亲人的生日礼物、圣诞礼物,甚至包括弟弟的零用,都由这笔钱开支,花光了就没有。

让一个孩子学习用一整年的眼光来规画自己的金钱运用,这是Erica妈妈的点子。

长发披肩,已经颇有少女神韵的Erica笑着承认,三年来学到很多。「如果我没有好好支配我的零用钱,那钱很快就会用光。」像她看到一些新奇的小首饰,以前可能毫不考虑就买下去了;但是现在会再想想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买?

由于弟弟也归她管,放学回家肚子饿了,她会帮弟弟买点心,文具不够了,也要帮他添购,从中她学习了为他人负责的辛苦,也累积出一套面对物质欲望的原则。她对弟弟有「三不」:「玩具不买、已经有的不买、以后用不到的不买」;因为这样要求弟弟,她对自己也设下同样的标准。「爸妈教过我: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长大要自己support(维持)自己的living(生活)。」

她也学到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用钱换得。想给妈妈礼物,自己骑单车到大润发买材料,制作各种卡片、art work,每一件都被妈妈珍藏起来。有一组鲜艳如梵谷画作的咖啡杯,就是她买回纯白杯盘,以压克力画上花卉图案,所做的独一无二的礼品。

Erica是台积电先进模块技术发展处副处长章勋明的女儿,妈妈朱家明则是新竹美国学校校务长。若从家庭的经济能力来讲,可说是「白金专业家庭」,其实也不需要让孩子为钱伤脑筋。但Erica的父母了解,及早透过零用钱的使用,进行财富教育、对抗富裕病的必要。而他们采取的做法,也与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提出的教育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不谋而合。

除了教孩子处理欲望 更要认知有些东西并非钱能衡量

迈尔思认为,第一项能力,可以从儿童三、四岁就开始。让他自己管理一点零用钱,让他认识钱的多寡与物质的关系。「许多孩子轻易拥有昂贵的玩具、衣物,却不知道那得要用好几千个一块钱才买得到,他们习于获得,却不知道背后的代价。」

其次,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处理欲望。迈尔思特别指出,这部分的教育包含了最重要的精神是对自己的欲望负责,另一方面学习延迟欲望得到更大的快乐。「在有限的状况下,不妨让他顺着自己的欲望乱买东西,让他承受没有节制的后果。」例如孩子克制不住,买来垃圾玩具,转眼就后悔,也没有钱再买其它想要的东西。这是他的决定,他必须自己负责。做为父母,不可以去替孩子收拾善后,或心软支助他。此外,父母可以带领全家对每个人喜欢的物品都晚一点再买、等久一点再买,大人、小孩一起感受「欲望延迟」之后,得到时那种更大的满足感。

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财富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触金钱之初,有时候会非常天真的给所有东西「标价」,这时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更多的钱,可是爸爸爱孩子,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透过类似的方式,孩子逐步认识到,金钱不是唯一的目标或标准。孩子接触到的价值观越多元,金钱就越不会成为唯一的标准。

国外不少富裕家庭很强调让子女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这些白金小孩参加和平队等志愿者组织,认识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与其它阶层的孩子交往中得到锻炼,看见别人的缺乏、自己的幸运,同时从为他人服务当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这些机会也是另一种对抗富裕病最佳的教育。

因为担心童年富裕病的流行,美国的一些父母亲,选定一天为「非消费日」,让大家习惯不购物也能得到快乐。这也是透过「匮乏」进行的财富教育。

除了教子女正确金钱观 父母的行为标准也要和孩子一致

迈尔思还提出了六点「亲子财富行动」计画:

一、父母跟孩子都为自己的开支做记录。

二、父母每周找一天跟孩子讨论家中开支状况。

三、父母定期向孩子解释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例如借贷与利息的

eyesy 发表于 2006-5-10 16:43:33

让一个孩子学习来规画自己的金钱运用,是 很必要的;我也该调整对孩子零用钱的观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富教育」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