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9933 发表于 2006-7-12 17:16:23

成长在美国的天空下 ----杨家一对飞翔的燕子

因为自家孩子进入了十一年级,面临升大学的人生重大关头,我四处去找别的家长套取人家的经验:父母怎么帮助孩子决定申请哪些大学,在申请过程中又能提供怎样的帮助?同事老姜听说了,告诉我去找同事大杨,并说:大杨是你的校友,你怎么不知道?

我二话不说,电话追上门去,寒暄几句,便知找对人了。同事加校友大杨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老大去了宾州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沃顿是美国商学院中数一数二的学校,也是极少数招收大学生的商学院。老二去了西北大学的医学直读专业,七年下来不仅拿到学士学位还能拿到医学学位(MD)。如今双胞胎女儿高高兴兴地在各自喜欢的学校/领域/专业里学习。

我算得上孤陋寡闻,竟然没有早一点知道!知道了,就缠住人家不放:你们是怎么教育,指导孩子的?怎么引导孩子们走上“康庄大道”的?我们孩子怎么死活不走我们率领的“光明大道”而一心一意地钻他们的“羊肠小道”“死胡同”啊?

说好了,是互相交流经验,才能打开大杨和孩子妈妈大羽的话题。妈妈大羽十分冷静:我们的孩子是很普通的孩子。

我说:这不可能。很普通的孩子进了美国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专业?剩下千千万万其他普通高中学生怎么办?

大羽坚持:真的,我们孩子也特别清楚,她们的智力很一般。当初和她们一起到加拿大(老杨先到加拿大,后来美国)的几个孩子,几乎都很聪明,比我们这两个孩子聪明多了,有一个女孩子,很小就写得一手好文章。。。

我追问:那现在呢?那个孩子现在在那里,做什么?

大羽摇摇头,很痛心:跟父母不和,高中好像没有毕业。。。

我连忙跟上:就是,就是,由此可见父母的作用是很大的。你们是怎么做的?跟我们分享一把你们的经验,我想许多的父母都很感兴趣的。

大羽想了想:我觉得孩子在6岁到12岁之间这段时间很重要。父母一定要花上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掌握他们/她们的情绪变化。如果在这个时间里不太理会孩子,孩子进入青少年发育期,那就比较难把握了。前面讲的那个孩子,就是老抱怨爸爸妈妈小的时候把她留在了上海,没有及早带她出来。爸爸妈妈怎么解释也不成,以至于后来那女孩子反叛得很,父母说东,她一定朝西。。。

大杨有一点点不同意见:我觉得任何阶段都重要,只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过,从与孩子沟通上说,应该从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孩子并不是一天之内就无法与家长沟通了的,更不是一天之内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这话我非常同意。有些家长常常等到与孩子顶牛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已经十万八千里远了。等到那时,拉孩子回头的可能性比较小了,父母奋起直追孩子的希望也不大了。

大杨对于教育孩子还是有一套理论依据的。他再三强调的一点就是:做父母也是要学习的。天下没有什么天生的完美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是不停地调整自己。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做父母的,尤其是中国父母,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国父母,面对在美国天空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恐怕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对于孩子升学,大杨的经验是: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来选择学校和专业。他们家老大活泼开朗,爱讲话,喜欢与人打交道,不太喜欢数理化,虽然她以优异的数理化成绩从高中毕业。于是,老大选择了商学院。老二条理逻辑特别清楚,对于公式定理什么的,常常死扣不放,直到弄明白为止。她去学医,会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倒也让人放心。这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没有家长的“逼迫”。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们愉快地去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容易发挥出孩子的潜力。

聊天之中,我们来到老杨家的地下室。我大为吃惊:整整一个小画展!我得知老大老二都喜欢画画,曾经进入“州长夏令营”中的绘画班。但之前只看过她们随手画在作业本上草稿纸上的“草书”,并没有意识到她们绘画水平接近专业水平!我的审美水平不高,不敢对姐妹俩的画作评定,但我很想把她们的画挂在我家的客厅里。。。我突然意识到了:哎,你们怎么没有把这些画挂在楼上啊?

大羽很柔和地笑了:不想鼓励她们在这方面上发展嘛。为此,她们的绘画老师真是气坏了。这一点。。。不能通融。

看看,果真还是“典型的中国父母”,我们一起笑起来:孩子艺术上的天分只能当业余爱好。好在,孩子们被父母说服了。尤其老二,是很有绘画天赋的。她到纽约看画展,整个人就浸在其中,一天不出来。没有任何绘画细胞的老爸等在大厅里,左等右等,恨不得睡上好几觉。大杨说:老二是真喜欢,是真懂画展上的那些画。老二跟人家艺术家聊起来,什么光的角度了,色的变化了,呱呱起来没完没了。而平时,老二话很少的。

老二说了:当医生就当医生,但绘画也不放弃。在读医的期间,死活也要找出时间去读一个“绘画副业”(minor)。父母在这一点上也很支持:只要把专业读好了,能读个副业也很不错。

我很不理解:你们和孩子怎么沟通得那么好啊?我们怎么一天到晚在家里磕磕绊绊,吵吵嚷嚷的?

大羽笑:谁家都一样啦。怎么会那么一致呢,不可能。还是要互相妥协的。记得从前跟孩子吵过一架:我们不让孩子到她们同学家“sleep-over”,那年孩子大概10岁吧。我们觉得对她们的那个同学不太了解,所以没有同意。孩子很生气,告诉我们:这是美国,人家同学们都sleep-over。我们说:美国人有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些可以学习,但有些并不一定非要学习不可。

我觉得难的是:那些东西可以学习,那些东西可以不学。大杨和大羽都点头同意。这中间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也许就是父母和孩子们的选择了吧。后来老大老二习惯了不去同学家sleep-over这一家规,无论同学聚会多晚,爸爸一定开车来接她们回去。同学们问她们:干吗不住下?她们便回答: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卑不亢的很有一些份量,同学们都接受了,没觉得损失什么。

孩子到了高中,便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一天到晚,忙活个不停。开始,大羽大杨没有反对,孩子们说了:美国特色嘛,人家高中生都这样。到了十一年级,学业和升学的事情都忙起来,孩子们还是一天到晚“课外活动”,大羽大杨就有点意见了:都课外了,还课内不?

跟孩子去协商:课外活动太多。减少点吧?老大老二异口同声:不是告诉你们了吗,这是美国特色,大家都这样。大羽大杨也一致对外:特色可以保持,但不能太多。当务之急是学习要紧,课外活动要酌情减少。这番协商来来回回许多会合,最终各退50步:可以参加课外活动,但次数减少。以保证学习为前提。

我问:那你们在她们申请大学时,做些什么?

大羽感触很深:孩子门功课很紧,又要申请很多学校。家长们帮忙是一定的,算是给孩子们打杂吧。孩子们毕竟还是孩子,想法很多,变化也很多。今天回来告诉你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明天又回来告诉你去哈佛的不是傻子就是呆子。后天告诉你杜克大学今年排名第四,转天又说:没有一个同学去杜克,咱也不去。。。美国孩子是挺独立的,但对孩子完全放手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孩子变来变去,一不小心就过了申请大学截止日期!所以帮助孩子决定大学并提醒孩子别错过大学申请时期很重要。

老杨补充:孩子申请大学时,家长在一边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家庭大事,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孩子可能会更努力些。本来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队(team),大多数的家庭活动都是team work。孩子申请大学也是一项家庭集体活动,孩子领头,家长参与,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聊了那么多孩子的事情,最让我感动得还是孩子懂事明理,孝敬父母。父母到邻居家聚会,不一会儿,孩子敲门,说外面下雨了,给爸爸妈妈来送伞。那时,孩子才十三四岁。结果羡慕死了一屋子的爸爸妈妈们:这世界上能想到爸爸妈妈的孩子还有几个,人家就摊上了一对儿!

我觉得天下有多少位父母,就有多少种养儿育女的方式。天下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成长的方式。最成功的组合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对自己的期望差不多少,这样,父母的引导和帮助能够能够正面促进孩子的进步。就像大杨和大羽,能够把一对所谓“智力平平”的孩子教育培养成健康,开心,有进取心的名校大学生,这大概是为人父母最成功的一个例子了吧?


杨家一对飞翔的燕子-- 姐姐的诗,妹妹的信

姐姐的诗是老大初中毕业时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她以诗言志,表达了她的志向。
妹妹的信是第一次在外面独自过感恩节时写给父母的节日卡。信中表达了她对父母深深地感激和眷恋之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长在美国的天空下 ----杨家一对飞翔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