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情: 北京街头消失的小贩
1949年之前北京街头的小贩很多, 此来彼去, 在大街小巷,特别是僻静的小胡同里, 由早晨到夜晚, 叫卖声不断。早晨卖早点, 青菜的, 夜晚卖零食,小吃, 夜霄的,五花八门的叫卖声, 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的有腔有调,再配以有节奏的打击器物的声音,也很悠扬悦耳,别有一番韵味.但是自从1949年后,随着社会的变化,有许多街头叫卖的小贩已经绝迹,而代之以’副食店”, “农贸市场”, “土产门市部”,“小吃一条街”,“废品收购站”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学习外国经验,到处是大小不同的”超市”,推出一大车东西,吃的,喝的,用的,全有了,谁还去买那些小贩的东西。随着生活的变化,有些东西已不需要, 这些行当自然消失。回忆起半个世纪前那些沿街叫卖的小贩的情景也满有意思。有些小贩的叫卖声,可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有印象,作为一个老北京,把这些老古董翻出来, 一来,与老年朋友忆旧,凑趣,二来讲与年轻朋友听,叫他们略知几十年前的社会百态之一景。今就儿时所见所闻,但现已绝迹的街头小贩情况,听我老汉慢慢道来, 有些可能是现在年轻人想象不到的。(一) 打鼓儿的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收废品的,但又不是现在狭义的收购废品(如废纸,酒瓶,易拉罐,废铁等等),因为他们经营的范围更广泛。他们走街串巷,手拿一个直径约4厘米的单面羊皮小鼓,用一根宽约4毫米, 长约30厘米, 一头带小疙瘩的竹劈有节奏的敲打, 鼓虽很小,但打起来声音清脆,居民在家中都能听到, 虽说是”鼓”,但声音清脆,决不同于一般的”咚咚”的鼓声.,而是近似于敲击木头的声音, 打鼓儿的(注意,一定读儿话音)也分两大类,一类是挑担的,比较低级的, 这些人本小利薄,只能收购一些廉价的废铜烂铁,废报纸等, 因为他们挑两个竹筐,每个筐上都系着四根绳子,两个筐系着八根绳子, 所以他们常自嘲为”挑八根绳的。另一类不挑筐,只在腋下夹一个包袱皮,这类打鼓儿的不收那些废铜烂铁,废报纸之类低档物品,只收购些价值较高的物品,如古董,字画,瓷器,皮货等,甚至作房地产交易,. 这种打鼓的多穿着长衫或比较整齐的裤褂, 而挑八根绳的穿着比较破旧,类似于现在那些收购废品的,挑八根绳的被现在推车子在楼群之间高声叫喊”收废品”,“有破烂的买”所替代,那些高级”打鼓儿”的现在多改成坐摊,有门脸, 如天津沈阳道即是古董旧货的集散地,北京多在和平门外琉璃厂附近。这些打鼓的人, 鱼龙混杂, 什么人都有,甚至有黑道上的,白天借机踩点, 夜间入户行窃, 所以那时老人总是嘱咐别让打鼓儿的进家里来,保证安全。
http://www.aboluowang.com/life/data/uploadfile/200608/2006080413141698.jpg
(二) 卖黄土的
以前北京市民家庭做饭、取暖大多用煤, 家庭用煤有两大类, 一是硬煤块, 二是煤球(煤餠,煤砖), 硬煤就是无烟煤的俗称, 在农村也叫砟子。北京市民常用的是山西大同产的大同块或门头沟的砟子。硬煤与烟煤相比, 不如烟煤火力旺,不如烟煤好点,但是烟煤烟气太大,而且烟筒容易堵塞, 必须经常清理,硬煤烟气小, 火力耐久, 虽然火力不及烟煤, 但是家庭还是多用硬煤。硬煤与煤球相比,比煤球火力旺,火力耐久, 但是价格比煤球贵,所以家庭多以煤球为主, 必要时掺着用。煤球是用硬煤末做成, 但是纯煤末粘性太差, 易碎, 做不成煤球, 必须搀和一定比例的黄土(一般约三七比), 拌和时增加粘性, 干燥后强度高, 不易碎。手工煤球的做法是: 先将煤末、黄土按一定比例配好,加水和匀, 摊在平地上,摊匀, 压平,厚约4厘米, 用平板铁锹切成约4厘米见方的小块, 放进直径约1米的特制荆条筛子中, 筛子下放个小花盆, 摇动筛子,使小方块摇成球状, 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强度,又便于运输、储存。一般家庭多直接从煤铺买现成的煤球,煤铺送到家, 每筐50斤, 但是也有少数家庭为省钱, 买来煤末自己动手摇, 但是煤铺不卖黄土, 城市都是房渣土, 粘性差, 且无处去取, 于是就有人由城外用小车拉到城里来卖, 一车约四五百斤。也有的赶着毛驴车。这卖黄土也够辛苦的,由城外拉几百斤重一车黄土,走十几里路到城里来沿街叫卖,“卖黄土啊”。一车黄土也卖不了几个钱,够一家人吃窝窝头就不错了。此外,也有人买黄土是为了作泥瓦活,那时贫苦人家盖房舍不得全用石灰砌砖,而是用”沙子灰”或掺部分黄土砌砖,这也是他们的买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 都用机制煤球, 到八十年代后普遍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 无人再摇煤球了,房子都是房管站维修, 再无人买黄土了。
(三) 打瓢卖日用品的
在一个车上装满生活用品, 如碗、碟、筷子、勺子、 锅铲、笼屉、扫帚、簸箕、鸡毛掸子、刷子、痒痒挠、小板凳、拔火罐、火筷子、煤铲子、炉钩子、捅条等等。注意,这拔火罐不是中医治病用的拔火罐,, 而是在没有烟筒的煤球炉点火时放在炉口上,增加抽力, 让煤球快些点燃烧旺, 用铁皮或铸铁制成, 上口约为10~12厘米, 下口约15厘米(比炉口稍大, 长约60厘米。这些东西多是体积大,重量轻, 所以装满车也没多重。小贩在车把旁装一个葫芦瓢, 用一根一米左右长的藤条, 边走边敲打,敲打的有板有眼,声音清脆,很是悦耳,他们久打葫芦瓢, 能仿照京剧曲牌, 打出小开门> 、将军令> 、得胜令>等曲牌.,不过,也只有他们自己能听懂,别人只是听着”辟辟拍,” “拍拍辟,”“劈拍劈”的快慢、轻重的鼓点而已。现在这些物品都归“土产门市部”经营,再也不也听不到那清脆的打瓢的鼓点了.
(四) 打铜碗卖酸梅汤的
过去,僻街陋巷,没那么多副食店、糖果店、食品店, 于是就有小贩装满一车小食品、糖果,、山楂糕、 汽水、酸梅汤、 莲子羹、刨冰等食品、饮料沿街推销。他们的车是特制的, 可以摆很多瓶瓶罐罐, 最吸引人的是那大玻璃缸里的酸梅汤,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多种饮料,可口可乐、 雪碧、橙汁等等, 大热天喝上一杯酸甜冰凉的酸梅汤就非常满足了。其清爽的感觉远胜过现在人喝杯饮料的感觉.
这个装满食品、饮料的车子卖货不吆喝, 而是用一对直径约七、八厘米的铜碗在一只手中叠起敲打,其声音叮噹清脆,音韵悠扬, 非常悦耳动听,在夜晚可以传的很远, 他们也能敲出很多点子来。在夜晚,幽暗的胡同里, 车上闪烁着一盏飘忽不定的小电石灯, 车旁常围着一群孩子们,在那里指指划划, 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如今家家有冰箱, 到超市或农贸市场,买上一推车, 放在冰箱里, 随时可以吃、喝.不需再到街头小车上买那些不太清洁的食品了。于是那叮叮噹噹敲铜碗的悦耳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 (五) 挑担卖青菜的
以前,一般人家没有冰箱,无法大量储存青菜,只能一两天买一次新鲜青菜,城里卖青菜的店不多, 也没有现在这样多农贸市场、菜市场。近郊的菜农有的自己挑担去沿街叫卖, 也有菜贩子由集市批发或直接去菜农家低价购买,运至城里零售。这些菜都是头天夜里或当天天明前采摘,非常新鲜, 为防止青菜打蔫,菜贩在菜挑子上带个水罐, 经常往菜上洒水, 所以菜贩的菜都特别水灵。除去秋冬季的白菜、土豆、萝卜等易储存的品种只卖单一品种外, 春夏季的菜贩挑子上常带多种时令菜,一副担子百来斤重。叫卖时能一口气喊出多种菜名, 并且能把菜的特点喊出来,叫声响亮清脆,意韵悠扬, 颇能招倈顾客, 像辣秦椒、架扁豆、老倭瓜、大茄子、小葱儿、刺儿黄瓜、嫩菠菜、水萝卜等等。侯宝林先生说得的相声《改行》学卖菜的叫卖声, 惟妙惟肖,虽然那有些艺术加工, 但是实际上也是很悦耳动听的。
(六)卖金鱼的
金鱼种类繁多, 形态优美, 价格便宜, 容易伺养。养金鱼可谓老少皆宜,贫富皆宜,不像现在人养的热带鱼,既难侍弄, 价格又高。有许多人家养金鱼欣赏, 孩子们尤其喜欢。卖金鱼的挑子, 一头是直径约1米大小, 深约20厘米的木盆,中间分成几个格子,分别盛装不同种类的金鱼, 有的还代卖”哈蟆孤朵”(蝌蚪),担子另一头装着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鱼缸,喊着”大----小----金鱼儿吆哎”的长声, 在话剧《龙须沟》中就有这样的表演, 小贩放下担子, 常招来一群孩子们围观.他们卖的鱼多是两三寸长的普通品种小鱼, 顾客多是贫苦人家或他们的孩子们。
(七)剃头挑子
清朝以前中原汉族男子留长发, 在头上挽个发髻, 与现在的道士发型相似, 清朝入关后男人都必须剃发留辫子。留辫子就要把前额部分头发剃掉,只留后脑勺那一小块头发辫辫子,像电视剧里的清朝人那样, 民国以后男人们又剪掉辫子,剪辫子后一般劳动人民和孩子们多留光头,只有少数富家子弟或爱美的年轻人留分头,以前都是用剃刀剃光, 到民国十几年(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才推广使用理发推子。用剃刀剃头, 需先用热水把头发浸洗弄柔软才好剃, 否则既不好剃,也会使头皮发痛。
那时大街上有高级理发馆, 小胡同也有少数小理发馆或剃头棚,但价格都相对比较贵,所以还有不少剃头挑子走街串巷理发, 顾客当然多是小孩和劳动人民。以前的剃头匠讲的是“朝阳取耳,灯下剃头”, 就是说可以朝着太阳为客人掏耳朵、剪鼻毛, 晚上也能理发。有的还会简单的按摩和正骨。
现在有个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熱.”, 但是, 如今五十岁以下的城里人可能多数没见过剃头挑子。剃头挑子的构造分两部分, 一头是坐凳,另一头是洗头的铜盆和毛巾架。坐凳长约40厘米, 宽约20厘米,凳腿之间装三个抽屉, 内装剃刀、推子、剪刀、毛刷、扑粉等用品, 另一头一木筒上部是洗头的铜盆, 下部是炭火,木筒还设有毛巾架, 架旁边挂一条釭刀子用“磨刀布” ,剃刀钝了,随时在“磨刀布 “ 上蹭一蹭。坐凳、木筒、毛巾架等都漆成大红色, 再配以锃亮的铜饰件, 十分好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沿街剃头的,都不吆喝,而是手持一把铁制“唤头”, 作为标帜。唤头长约30厘米,有柄,尖头,形如一个大镊子,用一根长约10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小铁棒由唤头的两只腿中间隙缝向上猛拨, 发出清脆悦耳的“噹――汪洋――”长声, 好像敲击音叉的声音,用此招徕顾客。
这铁唤头有个来历, 据说当年清兵入关, 要中原汉族男人都得剃发留辫子, 剃发留辫子表示臣服,否则就要杀头,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个镊子状的铁唤头,就是皇帝授权强制剃头的标志, 不服者,用唤头夹耳朵,日久天长逐渐变成剃头匠的标志。现在农贸市场或小胡同里偶然能见到摆摊理发的,顾客多是小孩、老人或民工,. 价钱便宜, 年轻人爱美, 多去发廊理发。如今北京街头再见不到剃头挑子了。
http://www.aboluowang.com/life/data/uploadfile/200608/20060804131423581.jpg
(八)锔锅锔碗的
现在谁家盘子、碗、碟破了就扔掉,破铁锅拿去卖废铁,没人再去修理。但是,在以前,普通人家的盘、碗、缸、锅等物品坏了, 舍不得扔掉,拿去修理修理,虽然不好看,一样可使用。于是就有锔锅锔碗的工匠走街串巷去揽活修理,其实锔碗和锔锅是两个不同的手艺行当。
(1) 锔碗的 :锔盘子、碗、碟等瓷器。因瓷器硬度很高,普通钻头钻不动,必须用“金钢钻“才行,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就是这个意思。碗、碟有裂纹或破两三块能攒成整体的可以修, 太碎, 攒不成整体就不能修了。修理时,把破碗用细绳缠绕成整体, 夹在两漆之间,用特制的小锯弓, 把弓弦绕在钻杆上,来回拉动,钻杆高速旋转, 钻成直径和深度各1~1..5毫米的小孔,孔距约2~4厘米(直线部分远些,曲线部分近些), 把黄铜锔子先安在裂缝一侧孔中, 再根据踞脚位置钻另一孔,这样可保证两只锔脚正确嵌入孔中,再用特制的小锤, 轻轻敲实, 使锔钉牢牢钉住, 且能把两块破片拉紧。那小锤的锤头像小手指大小, 锤柄用枣木或其它硬木做成,长约20厘米,比筷子略粗, 不轻不重, 不偏不歪, 每锤都恰好钉在钉脚上最后再用石灰膏把钉眼和裂缝抹平, 防止渗漏。锔钉是用铜丝自制的,每个锔钉长约1..5厘米.,最后按钉数收费,当然高档瓷器要贵些。锔碗的挑子一头是柜子, 带几个小抽屉,装工具和材料, 另一头是锔弓和作锔钉的铜丝,马扎坐凳等物品。挑子一头吊一个小铜锣和两个小铁疙瘩, 走起路来,随着挑子摇摆,叮噹作响,以此作为招俫顾客的标志。
(2)锔锅锔缸的:以前大多用生铁锅,农村居民柴灶铁锅直径约有.0.6~1.0米, 集体厨房锅直径可达1.2米或更大。生铁性脆, 极易震裂摔裂。修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箍搂”(gu-lou), 另是锔扒。
先说箍搂锅: 如果锅尚未破裂成两块,只是裂缝, 沿裂逢方向,在缝上每隔约10厘米左右钻孔,孔径约0.5厘米,.用细绳将锅缠紧,使裂缝最紧密,.在碳炉上用坩锅将黄铜屑熔化, 倒入软石绵托杯中,托在钻孔下部, 熔化的铜一部分由孔中被挤入孔上部,此时在上部用石绵团将挤上去的铜液压住,稍待, 铜凝固, 孔上下连成一断面如”工”字型的双帽钉状,因热胀冷缩的原理, 铜钉将锅的两半牢牢夹住.再用石灰膏抹住防渗漏。箍搂锅锅内面留有铜疤。
再说锔锅: 锔法与锔碗近似,但锅锔是用熟铁制成,长约5厘米,锔锅钻孔用普通合金钢钻头即可,不须金钢钻。锔锅的钻比较大,样子和不能变速的手摇钻差不多, 全靠手摇。锔缸与锔锅相同。
现在城市居民普遍用铝锅,(铝锅可以换底) 和不锈钢锅,而瓷器打坏就扔掉, 无人拿去修理, 走街串巷锔锅锔碗的工匠自然就绝迹了。
(九)卖木碳的
以前,有些讲究的人家, 嫌在房中生火炉灰尘大,用碳火盆取暖, 在外面把火生旺以后, 再搬进房内, 吃涮火锅也用木碳,用户较多, 那木碳多是用硬杂木烧制而成,火力旺, 耐久。走街串巷卖碳的小贩, 推个独轮车,手摇一柄双面大拨浪鼓,鼓直径约25厘米,厚约6厘米, 摇起来闷声闷气的。如今居民楼房都有暖气,平房住户多用带烟筒的火炉,极少人再用木碳采暖。涮火锅用少量木碳可到土产门市部去买. 再听不到卖碳翁的砰砰鼓声了
(十)卖熟食小吃的
沿街叫卖的熟食小吃种类很多, 如炸(读闸)丸子、炸豆腐泡、老豆腐、馄饨等,多是挑一副担子, 一头是带火盆加热保温的汤锅, 另一头装碗筷、半成品原料、调料等的柜子, 柜面做成小餐桌,有的还带小凳子供客人使用。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主食, 所以有的还代卖主食,如烧饼、油条、罗丝转儿等。炸丸子、炸豆腐泡等都是事先炸好,卖时再现下锅煮,不能在汤里泡时间太长,否则就泡的太软, 吃起来口感就不好了,馄饨更不能早下锅,要不就成片儿汤了!这些汤汤水水的小吃, 盛在碗里,浇上调料,香喷喷的, 诱人食欲。这些卖熟食的小贩, 多在晚上走街串巷的叫卖, 供一些人当夜宵吃, 直到半夜十一,二点钟还有卖的。在幽暗的小巷里, 远远传来长长的一声“刚出锅的炸豆腐”,声音响亮、悠扬。如今,这些小吃,多集中到小吃城(如东安市场), 小吃一条街(如隆福寺)等地,在小街僻巷再见不到这些小贩们的身影了.
(十一) 卖豆汁的.
豆汁不同于平时所说的豆浆, 豆汁是用绿豆磨浆发酵而成, 远闻有一股类似“泔水”一样的酸腐味,喝不惯的人接受不了这股气味,但是喜欢的人, 却喝的”津津有味”。卖豆汁的小贩,多用小车拉着大桶卖, 因价格便宜, 居民多用大盆或饭锅来买, 回家烧开了喝,典型的吃法是焦圈、烧饼就咸菜,喝豆汁.
现在北京外地人多,大多不喜欢豆汁那酸腐味道,如今不但沿街专卖豆汁的小贩绝迹,就是连专卖风味小吃的隆福寺街、西四小吃城、东安市场等地都不见卖豆汁的摊位。据说在右安门内尚有一家卖豆汁的,那是饮食服务公司特意保留的。
(十二)卖布头儿的
卖布的商店很多, 但还是有些走街串巷卖布的小贩, 他们肩背一个大包袱,卖一些廉价的布头、冷布、豆包布(一种织纹稀疏、空隙较大的做豆腐用布,也可凑和作衣服里子)等, 销售对象多是贫苦人家的妇女。这些布贩有的是摇拨浪鼓, 有的高声叫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买布用票, 当然不许小贩卖布, 直到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初取消布票, 随着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布匹成衣到处有售,这些卖布头的小贩自然消失了.
(十三)卖半空儿的
半空儿就是由花生里剔出来的颗粒不饱满的瘪壳花生, 北京人称之为”半空儿”, 比花生质量差, 但是价格便宜得多。到秋冬季节,一些穷苦人无钱做大生意,只好到干货栈趸些半空儿沿街叫卖, 因其价格便宜, 倒也颇受贫家妇女和孩子们的欢迎,花不了几个钱, 买一大堆来磨牙消遣。卖半空儿的挎个篮子,在夜里沿街发出淒惋的叫卖声:“――半空儿的买”。叫卖一晚 能挣几个钱?
(十四)焊洋铁壶的
以前城市家庭用的烧水壶、烧水爨子(就是直径约七、八厘米,长约30厘米, 上部有柄,容积较小,可放进家用煤炉快速烧开水用) 、水舀子、火炉烟筒、拔火罐等都是用镀锌薄铁皮(白铁皮)或不镀锌的薄铁皮(黑铁皮)制成,有些是咬口(如烟筒), 有些是焊口(如水壶) 。这些都属于走街串巷的“焊洋铁壶的”匠人的活计。他们挑着担子,担子上一头装着焊锡、镪水、石灰膏、烙铁、小火炉等, 另一头装着要用的黑白铁皮、砧铁、锤子、铁剪、木棒、马扎等工具。“焊洋铁壶来――” .的吆喝声是他们最简单的招呼顾客的方法。
现在城里人都用铝锅、铝壶或不锈钢制品,修理铁皮用品的人极少,没有活计,自然见不到走街串巷的“焊洋铁壶”的工匠了。偶尔有些铁皮活计,送到“黑白铁修理门市部即可。
` (十五)卖夜壶的
以前穷街僻巷住的都是贫苦的劳动人民, 房屋破旧, 一个大杂院里住几家几十家,只有一个厕所(少数条件好的男女分厕) , 院子里没有厕所的就要跑几十米或几百米远处”方便”, 公厕里没有灯,又无人管理, 屎尿遍地, 所以夜间多不去厕所, 在家里用尿盆解手, 一些老爷们儿, 多用夜壶解小便,夜壶这东西虽说是生活必需品, 但是实在不雅观,难登大雅之堂, 所以一般日杂商店都不卖夜壶, 于是一些无以为生的穷人, 顾不得许多, 就从瓦窑上贩运些夜壶来卖,因为这东西实在不雅观, 白天又不是急需此物的时间, 谁能大白天提个夜壶满街走动? 所以卖夜壶都是夜里八,九点钟以后。他们的叫卖声最简单, 只是简单喊“夜壶啊――”,有时半夜十一二点钟还能听到卖夜壶的叫卖声, 但毕竟这东西销量有限,所以并不能经常听到卖夜壶的吆喝声。.现在城市大部分是楼房,自家都有卫生间,“方便”极为方便,再也不需夜壶了, 个别病人需要者, 到药房就可买到,但不是老式陶制品,现在都是搪瓷的。
以上是临时想到的,虽不说是挂一漏万, 肯定还有不少漏掉了, 请有兴趣的朋友继续凑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