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算成功!《霍元甲》北美上映真相曝光(图组)
[提要] 李连杰电影《霍元甲》上周在北美上映,登上北美票房排行榜榜眼位置。看上去《霍元甲》好像打了个漂亮仗,可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呢?搜狐娱乐独家调查,为你揭开《霍元甲》北美上映真相...作为李连杰最后一部“武术电影”(Martial Art
Film),《霍元甲》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赚够了足够多的口水。之所以说“口水”而不是“眼球”,是因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霍》的票房都不能算特别成功。
票房普通:李连杰其实很小众
按理说《霍元甲》在北美首周开画票房第二应当也算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还谈不上火爆。事实上,不管李连杰宣称《霍元甲》是如何的严肃及深沉,对美国的普通电影观众来说,该片的卖点就仅有两个:功夫与李连杰,而这两个因素都无法引爆北美电影市场,至少在目前来说是如此。
http://photocdn.sohu.com/20060928/Img245582386.jpg
《霍元甲》北美版海报
首先来说功夫,这个在华语地区是主流的商业片种,在北美地区从来就只局限在B级片的领域,即使是将功夫之风打到全盛时节的李小龙,他的影片在当时的成绩,也比不上一部一般的商业片。尽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好莱坞越来越受到东方功夫的影响,但纯粹的功夫电影,票房所能达到的成就还是非常有限的。相反,仅仅以功夫作为元素之一,配合喜剧、科幻、恐怖等其他元素的电影,倒是容易取得市场上的辉煌。至于李连杰个人的票房吸引力,那就更是稳定地维持在一定的级别,《霍元甲》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这种形势。
先来看几组数据。《霍》是在北美市场大范围上映的由李连杰主演的第二部纯粹“中国造”动作片,但它的成绩显然不如两年前的《英雄》。后者不仅当年连续两周雄霸北美票房榜冠军,就平均票房(1800万/2031家影院)来说,也比《霍》的成绩(1059万/1806家影院)高得多。那么,是不是李连杰的吸引力下降了呢?那也不是。对比李过去在好莱坞拍的几部西片的首周票房,从最开始的《罗密欧必死》(1801万/2604家影院),到最近的《猛虎出笼》(1090万/1957家影院),李连杰的首周平均票房其实浮动很小,而《霍元甲》的成绩与这一规律吻合。这充分证明了两点:一是李连杰的FANS
们都很忠实而稳定;二是李连杰的北美观众群仍然是比较小众的。《英雄》之所以成为一个另类,恐怕还是昆廷·塔论蒂诺和张艺谋的名头所产生的附加效应。
http://photocdn.sohu.com/20060928/Img245582461.jpg
观众反应:打得漂亮拍得太假
本人在美国住的地方是黑人聚居区,黑哥们占我们小区总人口90%以上。而黑哥们又是动作电影相对最忠实的影迷,所以我期待能在本地区的影院看到比较多的李连杰的FANS。果不其然,上个周六去电影院时,看到影院里坐着的,绝大部分是黑哥们男青年,约占观众中的90%,剩下的7%是白哥们男青年,只有约3%是年轻黑妹妹。我,居然很幸运地成为该厅当中唯一的“黄哥们”代表。
当然,影厅的上座率也不是很高,只坐满了大约四成的座位。
电影开始的连续三场打斗比较吸引人,我特地留意了一下周围观众的反应——还好,没有瞌睡的,黑、白哥们都兴致勃勃的样子。甚至当字幕打出、以及霍元甲战胜普鲁士长枪的时候,有两三个小伙不约而同吹起了口哨。接下来的几场打斗中,观众们对“高空擂台”那一场反应最强烈,简直是又笑又叫。虽然是英文字幕加国语原声,观众们还是领略到了霍元甲话语中的趣味和动作上的凌厉。当对手从擂台上掉下去时,我听见不止一位观众发出惊呼;而在那些表现霍元甲力量的镜头(如击穿木板)时,我后面一个黑哥们发出善意的笑声。我想,他应该是想:“假的吧,演演而已。”
不过,等到霍元甲与秦爷决斗时,后面这哥们就笑不出来了。相应的,剧院里也安静了下来,说明老外也能很好的领会这一节中所蕴含的张力,他们也不仅仅是在欣赏动作呢。令人颇为意外的是,集中展示中华武术“四两拨千斤”的“勇斗大力士”一场,是引起最多笑场的。尤其是我后面那个黑胖子,银幕上霍元甲每做一个动作对他来说似乎都很滑稽,以至于笑个不停。当我回头表示不满时,他还坚持摇动他那颗肥硕的头颅。其他观众似乎对这段也有些不以为然。的确,从现实性的角度而言,这一段是颇为夸大的。以柔克刚并非虚假,但要达到电影中那种显著差异的级别,恐怕还不太可能。尤其是像牵引对方手腕就将一个两米多高的家伙摔倒的情节,几乎引发一致的笑声。
另外一个原因嘛,可能和不久前也在美国上映的《冬荫功》有关,恰好那里面也有“大力士”Nathan Jones与泰拳高手Tony
Jaa的对决。相对于后者的拳拳到肉,《霍》中吊钢丝的痕迹无疑太明显了,对比起来更让人感到不可信。到了影片最后的决斗,观众倒是比较平静。不过,符合我事先预期的,当中村狮童舞弄三节棍砸到自己的头时,影厅里还是荡漾起一片笑声的。
对于影片相对舒缓的中段,我是预期会有写黑白哥们不耐烦的;不过,实际观察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比我想象的要集中——同样的,还是没有瞌睡的。我想,是画面上那些漂亮的风景吸引了他们。同时,李连杰的农民打扮对他们来说,可能也比较新鲜吧。但是,到了霍同学在银幕上长篇大论时,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大部分年轻观众都有些分散注意力。而我一看字幕,也乐得不行。英文翻译已经将霍元甲说的话大大简化了,但也弄得太平实了,简直寡淡无味,单看字幕还真是有些无聊。至于最后让中国人群情激奋的“自强不息”的场景,美国佬们倒没怎么激动。散场后我瞥见了一认识的白哥们,因为常看电影,彼此也稍微熟悉。于是我便顺理成章地凑上去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比想象中的好,尤其是前半部分很精彩。我就跟他解释,说其实李连杰同志最想要表达的,恰恰是后面。他说他知道,但是不在乎。我晕~~~最后我问他有什么不满意的,他说是钢丝吊得太多、太明显了,有些场景看起来反而不太流畅。考虑到这个家伙和俺一样是个超级影迷,所以我有点怀疑普通观众是否能觉察出这点来。
http://photocdn.sohu.com/20060928/Img245582462.jpg
主流评价:“以和平的名义严肃地揍人”
总体说来,观众们还是比较满意《霍元甲》的。至于媒体方面,更是有捧的意思了。大部分媒体都对影片的动作设计大为称赞。《洛杉矶时报》称《霍》是
“充满惊奇的、令人一见倾心的动作片”。《首映》杂志更是被《霍》的动作场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在类《黑客帝国》动作充斥银幕时,李连杰25年以来积累的技能,使他能兼备优雅与迅猛”。还有一些影评人对电影的整体感到很满意,例如著名影评人理查德罗佩(Richard
Roeper)就断言“这是一部棒极了的电影”。
当然,也有媒体认为影片的故事有些问题。《娱乐周刊》认为该片整体比较平庸,“即使那些不时切进来的徒手格斗场景,也都是前人玩剩下的”。基本上,在动作与故事主旨的结合程度上,接触东方功夫片比较少的媒体或影评人都没啥意见,甚至如《纽约时报》般称赞该片是一次“非常得体的融合”。而一些见惯不怪的影评人则认为该片并没有太多的新意。
其实,个人觉得还是《娱乐在线》的同志们对该片总结得好:“以和平的名义严肃地揍人”(Jet Li kicks some
serious butt…..in the name of
peace)。说白了,就是该片仍然只是一部以高尚教义包裹的功夫片而已:教化是表,动作是理,看起来一本正经。即使是教化,也不是多么含蓄流畅的方式,这多少限制了《霍元甲》一片在更大范围的吸引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