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9933 发表于 2007-1-11 09:26:50

共生现象――谈谈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2005-9-17 02:40 发表
记得许多年前,一位一块长大的朋友对我说,他认为一个人成长起来是否成材,是否成功,关键是母亲起多大的作用。他又说:“你看这偌大的一个院子里,教授的孩子不少,精的、傻的、瓜的、憨的、呆的,什么人都有。据我观察,那精灵的、聪明的,都是那算得比较精的妈教出来的。”我当时笑了笑,没说什么。其一是因为自己从小没有母亲,其二,以上哪类我都算不上,我只是踏实苦干的那一类。

  后来读西方文学研究生的时候,弗洛伊德的系列著作被列为文艺理论一门中的必读书目。那时开始认识到恋母情结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同。再后来转学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从学习研究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中逐步了解到:母亲或扮演母亲角色的女性确实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今天想谈谈这种现象,即题述之“共生现象”。

  共生现象(Symbiosis,也译作共生关系),是指两个生命或生物体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起作用,并相互优化对方,并且朝向共同利益方向发展。共生现象本来是生物学上的概念。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玛格丽特-马勒教授为首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学者如富尔(Furer)、派恩(Pine)、以及伯格曼(Bergman),将共生现象移入对人的人性个性化、人格发展来进行研究,而研究的重点是母亲与婴幼儿的关系及其影响。马勒教授甚至提出:正面理想的共生关系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在心理上的出生(Optimal symbiosis is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individual”)。这指的是什么呢?简单一点儿说:即母亲与婴幼儿的关系,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即中国人说的性格加品德)发展、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起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影响。

  从共生现象的理论来看: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的个性,他对情绪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他的行为的好与坏、正与负,他大胆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大脑各种关键功能的发展(如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等等),他的组织能力,时间安排能力,社交能力,尤其还有自信心,都与早期的母亲与婴幼儿的共生现象有联系。比如说,在理想和正面的共生关系中,一位看问题处理问题正面积极的母亲,往往能培育出一位具有遇事不慌,能从容接人待物的人;一位充满爱并能将爱贯注到孩子或周围的人身上去的母亲,往往培养出一位关心他人,有良知和正义感,遇到不满意的事也能控制住负面情绪,如焦虑、忧郁、不安以及有掌控愤怒技巧的人来。

  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信赖,从共生关系理论来看,是一个人今后人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共生关系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与他人(客体)相连系共同出现的心理现象。

  在理想的母亲与孩子共生关系中,一位母亲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觉得自己是可爱的。一位母亲能帮助孩子将一些负面情绪如忧郁、妒忌、愤怒、伤感、仇恨等中性化,即在承认孩子有以上情绪感受的同时,不要完全受之支配,要学会以调节自尊心和建立自信心来掌控这些情绪,让其不至于在生活中对自己、对他人产生超常的负面影响中。

  如果一位母亲能控制让人紧张的局面,能在调节心理压力方面做出表率,孩子可以通过共生关系在自己人格中建立起能承受生活压力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手段。而且共生关系的理论认为,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母亲这种临危不乱的行为化为己有,能将母亲对生活中压力的承受和忍耐力变为自己应付逆境的动力,将决定并为一个人今后是否能成功地把握情绪并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个性化(individuation)是共生关系中的关键部分,它标志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母子关系的相互作用下,他一个人人格逐步走向独立,他看问题慢慢开始有了独到见解而非人云亦云。他在观察事物时,有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能力。他不太多地去从他人的眼光中来看自己(即不太多去猜测想象他人会怎样来看我)。他的记忆力发展会良好,因为他没有多少需要压抑自己并需要有意识地去遗忘的东西。他的认识能力(即对人和事的认识看法)是多维的,即他能从一件事的不同层面去看问题并得出结论,自然他的心态也就比较宽容及愉快。他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并因此而采取的行动,往往也比较经得起现实和时间的考验。

  一般来讲,在共生关系中,为了让一个孩子能健康发展,在让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母亲也要让孩子学会能与母亲分离(separation)。能从与母亲特别紧密的依赖关系中发展出一个有独立见解、有独立人格的人来。

  然而,如果母亲的性格是多变的,并且是一位让孩子感到靠不住的人,或者是一个极为焦虑的人,又或者是一个郁郁寡欢的人,这时婴幼儿会感受到母亲的情绪变化,从而变得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很容易继承消极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产生心理或人格上的种种变态或病态。

  母亲与孩子之间相互的提示或暗示(cueing)是极为关键的。婴幼儿哭了,可能是饿了,要不就是尿湿了不舒服,要不就是一个人孤单害怕。这时做母亲的,要喂孩子,要给孩子换尿片,要陪孩子玩耍。这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和相互作用。孩子给出信号,提示或暗示他的需求,母亲做出有选择的回应,但对于某些行为加以制止。孩子再对母亲的回应加以重新调整。这点对于今后的人格发展极为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的成年人,一些简单的道理,一些基本的要求,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向他提示或暗示,他完全不明白(cannot pick up the cues)。另外,他听不懂一句话或交流的含义,他说话也流于肤浅,没有什么真知灼见(insight)。他最多也只能作表面文章,要不夸夸其谈,要不尖酸刻薄,要不贬低践踏他人,要不以发怒来控制局面以示自己的优势或比他人强。这种人格出现的核心,就是从小在母子的交流时,对这种提示或暗示的理解能力没能正常地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母亲如果有心理、情绪、行为上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回应婴幼儿的提示、暗示和要求,如吼孩子、骂孩子,不及时在行动上回应孩子。有这种经历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交流中的理解能力或表达能力就会发展不起来或不能完全地发展起来。

  这也就是说,做母亲的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心理、行为、情绪的参照系统,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心理反射(mirroring)和摹仿,会给孩子一个指引,而孩子的自我意识,情绪和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加以调节和改进。

  如果一位母亲产生的心理反射是难以预料的,如一会儿娇宠孩子,稍不顺心就打骂孩子;带有敌意,总是看问题负面,对他人/事常常挑剔指责;焦躁不安,如易怒和易发脾气;焦虑不安,如不断地担心这担心那;忧郁,经常觉得生活无意义、无希望,过起日子来无精打采;以上这些都可以打乱、干扰甚至扭曲一个孩子正在成长、发展的人格和个性。当一个孩子从母亲那里得不到一个可以依赖、信任、正面的参照系时,孩子的心理就会出问题,情绪起伏波动,行为上要不孤立自己,要不可能出现挑衅他人和反社会的倾向。

  因此,当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提示暗示关系不能良好发展时,或者是母亲给与孩子的心理反射不充分或有问题是,孩子的病态心理就可能产生。一个孩子会感到被冷落、被放弃、不被理解、不被关心,随之产生的是害怕、惊恐、焦虑、忧郁或愤怒。这些都会在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中反映出来。

  有的儿童可能会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反向形式行为(REACTION FORMATION)”。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些本无生活管理能力、无情绪行为控制能力的母亲,一位儿童可能会去照料母亲,或为母亲代看护更年幼的弟妹。笔者见过最年轻的是一位两岁半的小女孩,因为母亲变态行为不能照料孩子,她居然会喂才几个月大的妹妹喝牛奶,还能哄妹妹睡觉。当然,儿童保护协会很快的介入,将这姐妹俩从水深火热中救出。儿童“反向形成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它往往会给儿童带来创伤性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可能会把儿童推入到成人世界,去承受那些儿童心理上本来无法承受的东西。这类经历往往会把儿童的精力/心智迅速掏空,而这类儿童长大以后,多半会产生心理、情结、行为上的扭曲。有的儿童,就这样给家长毁了一生前途。

  总而言之,共生现象在婴幼儿发展阶段极其重要,它几乎可能决定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注:这里不包括遗传或基因因素,以及某些人力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或突发事件)。所以如果母亲能处理好共生关系这个阶段,那么这位母亲多半会给社会贡献一位心智行为情绪健康的人。如果有人问,那么父亲呢?父亲的作用呢?我个人认为也是同样重要的。但父母之间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有不同之处。这点我今后另撰文探讨。因为学者们在提出的共生现象理论时,重点是放在研究母亲和婴幼儿的关系上的。这里没有什么性别上的偏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生现象――谈谈母亲与孩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