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ppy 发表于 2007-5-4 09:34:53

面对未来,我们的孩子更需要自我认知能力

到了2020年,传统的家庭模式将会消失,人类的生活模式将大大不同。未来的家庭模式可能变成──“拼布家庭”(夫妻各自带着前一段婚姻所生下的孩子,再组合成另外一个家庭)、结婚或同居、早则18岁晚则45岁才生小孩、同性结婚并领养小孩、像调色盘一样调配出各种可能的新式再造家庭形式……

未来,一切都有可能。例如:夫妻关系将变成“阶段性合约”的模式,而且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夫妻双方会拟定一份书面合约,协议两人在一起的期间,并明订两人所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如:协议双方应负的经济责任、对彼此的忠诚度以及如何履行两人在性方面的需要……然后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再重新订定合约。这样的情形可能发展成和同一个人在下一个5年到10年有个“二度恋爱”,或是“重新结婚”,当然也有可能是“全面性修正”,也就是离婚。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会是这个样子,因为现今的社会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尽管我们喜欢幻想浪漫爱情、两人漫步在云端的美好画面,但是现在的夫妻关系已经变成一种复杂、一生都在不断重复的协商游戏,伴侣关系也不再是长久的,而是一种阶段式的模式。

“暂时性的伴侣”是个带点讽刺意味的名词──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看见夫妻如何在一段时间里共同生活,然后可能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前触礁、分离,当然也有可能继续下去。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夫妻关系正在迅速瓦解中、夫妻关系的型式变得愈来愈繁杂、双方会提出愈来愈多的条件、要求也愈来愈高。

未来的两性关系和爱情观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孩子呢?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必须懂得如何协商。

今天,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社会上,女孩子们的成就早已不输男性。从社会机能的角度来看,女孩子们无论在精神上或肢体上的发展,都已经大大超越以往。这些今天还只是个小女孩、充满自信的女生,将会成为和我年轻时所遇到的女孩子完全不同的女性──她们的成绩好到可以轻易地申请到法律系或医学系;她们符合今日职场的需求;她们所具备的社会能力,将使她们在工作上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她们性感的自信,使她们在挑选对象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21世纪的恋爱世界中,
我们特别需要认识自我的能力。
我们应该认清自己心灵上的缺乏。
我们应该用伴侣所能了解的“情感语言”相互沟通。
我们应该学会与自己相处。
上面这些能力在商场上人们称之为──EQ。
而对未来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门生意就是──伴侣关系。

今天,所有的孩子,不论男生或女孩,都已经开始在为改变中的两性关系预做准备。在我的朋友圈中,许多孩子都已成年的父母们提到,他们的孩子没有交男女朋友的时间愈来愈长。这些年轻人在20到30岁这段时间大部分都单身,他们回避复杂的爱情关系,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身分、地位、背景相同的同性团体上;男孩子和男孩子建立可靠的男性友谊,女孩子则跟女孩子溺在一起。或许这又是一种新的性别自主的建立、最后可能发展成一种坚固而真挚的恋爱和伴侣关系的文化。

面对未来,我们的孩子更需要合群与公平

“爸爸,你可以给我买一把雷射剑吗?”
“可是现在还没有人制造雷射剑。如果有的话……你要拿来做什么?”
“我要威胁学校里所有比我小的同学把他们的糖果给我。”
“那比你大的呢?”
“一样。如果他们没有雷射剑的话。”

孩子都是小小的自私鬼。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正听到孩子们在远处花园里吵闹的声音。碰!哒哒哒哒哒!“你这只猪!”其中一个听起来应该是我的孩子的声音骂道,“我要把你的鸡鸡剁掉!”“贱猪!”“猪屁股!”我并不打算下楼骂人。他们正处于野蛮期,这不是用一两堂钢琴课就可以改掉的。我的第六感以及最新的研究告诉我,禁止孩子玩战争游戏只会造成反效果。而且,我也从朋友孩子的身上见识到,一个人是如何从整天手里拿着巨大玩具机关枪的孩子变成一个喜爱赫曼赫塞和爵士乐、聪明又酷的年轻人。

我们还可以观察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

有时候我得煮饭给4到6个孩子吃。孩子的朋友班基本上不吃肉,但也不吃蔬菜、面、白饭和马铃薯(他到底都吃些什么是个谜;他真的非常瘦)。我的小儿子现在愿意吃青豆了,但是除了薯条和鸡肉之外,其他东西他也都不吃。我的大儿子虽然喜欢吃沙拉,可是他拒吃面。小儿子只吃蛋白,大儿子则只吃蛋黄,但至少他们井水不犯河水。他们都是雅痞,没有一个例外。帮他们煮饭就像是中国的御厨在帮皇帝煮饭一样辛苦。搞到最后还是会变成:只要番茄酱就好!10分钟后他们又去跟邻居要糖果……

每个人小时候脑子里都是充满了奇奇怪怪的念头。我们必须先了解、接受这一点,然后以此作为和孩子协商的基础。可是……真的只有小时候吗?当我分析自己的饮食习惯时,我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经过20年美食文化薰陶、不过是个以别于孩子的标准挑食的雅痞:我喜欢吃有机食品、喝优质甘醇的葡萄酒、只用义大利托斯卡纳区所产的橄榄油。

想一想,我们自己又有多无私,有资格说我们的小孩是“自私鬼”?当我们抱怨孩子疯名牌的时候,他们也不过只是和我们所爱的牌子不同而已?我们做父母的在生活上又有多高尚呢?竟要求他们在经济、政治和公共事务上必须做到正确?

因此,我试着不用普遍的“价值”或“行为规范”来教育我的孩子。我只让他们清楚了解想要自由自在地过日子,合群才是上策。

其实,孩子们自己早就发现到这一点。当您观察他们玩游戏时,您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是如何以一套精心设计的游戏规则来进行。不论是在玩比剑或玩球时,他们总是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和界线,这样,小的孩子不会被欺负,大的也会有所节制。虽然还是会有一、两次有人会被弄哭(特别是当他们累了的时候),但是已经比本来应该有的次数少很多了!

对于这一点,我有一个完全合逻辑且具革命性的解释──如果游戏终止,就不好玩了。说明白一点,这是一种自私心理逼着他们要合群,也是一种想满足游戏乐趣的心理,以及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心理。

在我生长的那个年代,一般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养成方式太过极端了。我们应该摒除“人有臻于高尚的使命”这种过于理想的观念,而且要避免将这种观念用在孩子身上,在他们的头上扣上一顶道德的大帽子。父母应该停止这种以道德为孩子定罪的管教方式、这种已经存在数百年的不当方式。

要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我认为应该是以“价值教育”来教导孩子,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不会把个人的独特性摒除在一般的“价值标准”之外。我们的孩子长大后的未来社会会是一个充满各种独特个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家都在追求高度自我的快乐和利益。

为了能够达成这样的愿望,这个世界需要有更大的包容力、公平、正义和真诚。自己关起门来实现自我和享乐是很无趣的。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是这个世界的多元所带来的,因此,可靠、真诚的友谊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决定未来世界的道德与价值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对未来,我们的孩子更需要自我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