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9933 发表于 2007-10-30 20:35:54

公益性格是“80后”青年的道德亮色

2007-10-29 21:30 发表
雷泓霈

  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中,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公益正成为青年的一种时尚。最近一届上海青年风尚节,公益板块占的比重越发壮大。青年家园等官方组织和不断涌现的民间机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公益或者志愿者的身份。” 

  曾经,新一代独生子女被作为“道德营养不良者”、“人格成长缺陷者”:嘲讽世俗、特立独行、恃才傲物、桀骜不驯,不负责任、缺乏爱心,公益品质缺乏,情感非常自私。特别是“啃老族”、生活能力不足等负面新闻屡屡让“80后”的社会形象受到误解、污染。更有人呼吁,国家和民族让这些人来承担,会造成“发展不良”等。

  通过今天的新闻不难发现,社会认知、惯性观念和媒体报道,都患了一个通病:以偏概全。社会人用自以为是的指手画脚对“80后”进行了误差很大的“社会概括”。人们只看到了个别不良,而没有看到更多有责任、能作为的绝大多数的优秀代表。或者说,人们用有色眼镜滤掉了对他们的信任和欣赏,而没有认识、体谅到他们为此承受的委屈、不满和痛苦。

  “公益性格”成为更多“80后”的自觉选择,我们可以认为,面对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召唤,尽管他们还有一些性情稚嫩和发展偏差,可他们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值得信任和肯定的,他们已将道德发展、责任养成乃至服务于公共福利的品质才能当作了修身养性、人格升华的稳固基石,已将自我理想和宏大的社会发展、国家的宏观策略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积极对接。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还有不少“纳税侏儒”、为富不仁、道德冷漠、见钱眼开和见死不救者等道德瑕疵的时候,他们超然不良、超越物欲、超越误解,而用责无旁贷、无怨无悔、我奉献我快乐的健康心态和文明姿态,为那些不良作出了正面、积极的回应和纠正,对传统美德进行了最好的传承。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年轻人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因为未来终究属于他们。因此,这也提醒我们,社会人和惯性观念对“80后”等年青群体,更应该多一些宽容、接纳和谅解,多一些扶持、帮助和救助,而不是动辄用“道德大棒”、“传统大棒”对他们进行盖棺定论的否定和批评,无情挞伐。如此,这群具有公益性情的青年走得更稳健,更有信心,才能更好的站在时代、国家和国际起跑线上,为民族、国家带来更多骄傲和辉煌。


作者: 王诒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益性格是“80后”青年的道德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