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风景 发表于 2010-11-8 12:59:18

【世事关心】世纪鏖兵 - 中日东海攻略(上)

<br><embed src="http://www.ntdtv.com/pe.swf" bgcolor="#FFFFF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allowfullscreen="true" flashvars="file=http://www.ntdtv.com/xtr/gb/showanewflv/0/452827&amp;overstretch=fit&amp;autostart=false&amp;repeat=list&amp;image=http://imgs.ntdtv.com/pic/2010/11-7/p1322481a687501124-ss.jpg&amp;displayclick=play&amp;searchbar=false&amp;abouttext=www.ntdtv.com&amp;aboutlink=http://www.ntdtv.com" height="358" width="450"> <br>&nbsp;                           <a href="http://www.ntdtv.com/xtr/gb/2010/11/07/a452827.html#video" target="_blank"></a><br><br><a href="http://inews2.ntdtv.com/data/ntd_runlist_program_store/converted/2010/11/06/SSGX-148_11-07-2010_P530485.flv" target="_blank">Flv下载录像文件</a><br><a href="http://inews2.ntdtv.com/data/ntd_runlist_program_store/converted/2010/11/06/SSGX-148_11-07-2010_P530485.wmv" target="_blank">WMV下载录像文件</a><br><br>【世事关心】(148) 世纪鏖兵 - 中日东海攻略(上)<br><br>开场:小小的钓鱼岛,挑动着东海两侧的敏感神经。悄无声息潜伏于海面下的潜水艇,在东海地区扮演着鲜为人知的战略角色。东海波涛下的潜艇较量谁主沉浮?请看《世纪鏖兵》第三集《中日东海攻略》(上)<br><br>主
持人:1895年2月17日,大清帝国倾全国之力打造的海上劲旅,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舰队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全军覆没,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
的伤痛,也开启了中日之间长达百余年的恩怨情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力量被彻底解体,两国间的关系比起20世纪前半叶已大幅改善,但进入
90年代后,中国大陆的反日民族主义情绪却再度有抬头的趋势。2010年的钓鱼岛争端使得这种情绪达到了新一轮高峰,也使得两国海军力量的发展成了许多人
关注的热点。<br><br>旁白:1894年9月17日,鸭绿江入海口以西的黄海大东沟炮声震天,硝烟弥漫。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这既是世界历史上蒸汽铁甲舰之间的第一次对决;也是近代以来,中日两国海军主力的唯一一次正面会战。<br><br>旁
白:中国和日本都地处太平洋西侧,东海为两国共享的海域,因此在经济资源和国家安全上,双方在这一地区都有重叠的利益。随着北洋水师的折戟沉沙,甲午战争
的硝烟散尽,几个当时不被人所注意的小岛,却在百余年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就是——钓鱼台诸岛,日本方面称之为“尖阁列岛”<br><br>旁白:钓鱼岛
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东海的南部,在台湾的东北方向与琉球群岛之间。19世纪后期,大清帝国将台湾的周边岛屿都默认为自己的管辖范围,但中日两国都未在钓鱼岛
上设置国标。甲午战争后,连台湾全岛都被割让给日本,小小不起眼的钓鱼岛一并被日本收归囊中也就无人在意了。<br><br>旁白:中国大陆民间的保钓运
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民间出海行动则直到2003年才出现,在此期间一直受到中共政府的阻挠。由于开发东海油气田的现实可行性提高,北京对钓鱼岛
的立场近年来渐趋转硬,但由于过去几十年实际上的不作为,日本事实行使对该岛的管辖权由来已久,这都使得形势积重难返。关于钓鱼岛的历史归属,中日两国学
界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日本著名军事战略家小川和久的观点可以说反映了日本学界的一种主流声音。<br><br>小川和久:有人说钓鱼岛是甲午战争的时候日
本夺取的,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甲午战争后日本得到的是《马关条约》。这之前,就是那一年的几个月前,日本通过别的问题提到过钓鱼岛的问题。这全
是有历史资料的。这是日本共产党在国会指出的。1953年《人民日报》也明确说,钓鱼岛是属于日本的。<br> <br>旁白:今天中日双方主要分歧在于所谓的划界之争。中国方面认为应遵照大陆架划界原则,中日两国的大陆架被冲绳海槽划断,钓鱼岛在中方大陆架一侧。而日本则坚持国际法中的“中间线”原则,认为该岛在中间线的日方一侧。<br><br>主
持人:1972年美国将二战后由它托管的琉球群岛交还日本时,也一起将钓鱼台诸岛交给日本。美国不愿意介入主权争议,只是把把形势还原到接受托管之前的状
态,这也使得钓鱼岛争端失去了一次解决的机会。今天中日在东海的争议,固然主要原因是蕴藏量巨大的海底石油资源,那么从军事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讲,又有什么
意义呢?<br><br>文昭:钓鱼台列岛作为几个孤悬海外的弹丸小岛,真正在战争中独立生存能力是很低的,但如果在岛上建雷达站和部署导弹,可以作为侦察和火力的前哨,还是有实际意义的。如果中共占领钓鱼岛,可以建潜艇基地,潜艇可以向南进入冲绳海沟,进入深水区域,有利于避开美日的反潜侦察。<br><br>旁
白:另一方面对日本来讲,钓鱼岛也有一定的军事意义。由于日本列岛南北狭长,内陆的任何一点离海岸线都不超过120公里,所以缺少国土防卫的纵深。四面环
海使得任何一点都可能受到攻击;纵深狭小使得面对来自海上和空中的攻击缺少必要的反应时间。因此传统上,日本的防卫策略都是尽量将防御半径向外海延伸,尽
量在敌人接近日本列岛之前就歼敌于海上。因此散布于日本四岛之外的小岛在军事侦察和军力部署上,都有战术支撑的现实作用。日本一些军事专家也指出,在钓鱼
岛上建立电子警戒站或军事基地,有利于将日本的国土防御半径向西、向南推移。<br><br>文昭:由于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双方能共享情报资源和其他许
多军事资源。所以钓鱼岛当前对日本的军事意义并不突出。如果日本今后要在地区战略上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可能情况会有所改变。日本防御上的战略劣势是由于地
理天然造成的。但是中日这种夹海对峙的地理特征,对于中国大陆来讲,也有战略上的劣势。<br><br><br>旁白:在当今世界,海外贸易已成为支撑一
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海上航运既是经济的动脉,又事关一国的战争持续能力。因此有极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中国大陆处于北起日本列岛,南到台湾、菲律宾群岛的
岛链环绕之中。一旦战争曝发,海岸线非常容易被封锁。而对于日本来讲,如果与中国大陆开战,只需要把它的海上航运从靠近中国一侧的东海、朝鲜海峡,即日本
的西侧,都转移到日本东侧的太平洋一边即可。所以日本和美国要对中国大陆进行贸易封锁相对容易,而解放军要对日本进行贸易封锁则困难得多。<br><br>文昭:日本的经济命脉就是海上航运。它的工业原料和能源都依赖进口。中共要封锁它怎么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用潜艇,从水底突破第一岛链,绕到日本东侧的太平洋一边去,在航线上埋伏,攻击商船。因此在中日的军事对抗中,潜艇是一种战略性的武器。<br><br>旁白:潜艇,自从它诞生以来,就是一条令人生畏的深海鲨鱼。由于它的隐蔽性,你不知它何时会从海底冒出,发动毫无预警的攻击,能给敌人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海军较量中,总体实力处于劣势的一方,无不大力发展潜艇部队作为威慑敌人的杀手锏。<br><br>旁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的总吨位数远逊于英国,但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狼群”给英国的航运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有军事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无限潜艇战”把美国也了拖进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单靠增加潜艇的数量就足以使英国屈服。<br><br>旁白:日本和英国同属岛国,国土狭小、资源有限。那么如果中日开战,中国大陆是否有能力对日本展开潜艇战呢?对解放军有着深入研究的小川和久先生认为,共产党政权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仍是一个陆军国家,尽管近年来海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实力仍然有限。<br><br>小
川和久:中国的军力本来就是为了维护中共的。生硬一点地讲,维护中共暴力的装置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它是以陆军为中心组合起来的,为了维护中共的。所以,
虽然海军和空军在向现代化迈进,一点点变得强大,但和陆军相比还是很小。如果不以陆军为主的话,中共是无法维持政权的。因此加强海军也是很有限的。<br><br>主持人:如果与二战时的英国和德国作对比。日本的工业基础、科技实力和军事潜力固然可以与英国相比;中国大陆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基础却远远不能和德国相提并论。除了科技和军事工业的差距之外,有军事分析人士更进一步认为,地理因素也严重限制了解放军开展潜艇战的现实可行性。<br><br>文
昭:东海和黄海大陆架都很浅,不适合潜艇的机动。黄海大陆架平均水深才40多米,最深也不超过150米。东海大部分地区水深也不超过100米,在这样的深
度是不昨于潜艇隐蔽的。就算潜艇在东海贴近海底航行,可是东海的海底并不平坦,有很多暗礁。所以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不利于潜艇作战。<br><br>旁
白:东海大陆架面积广大,西起中国浙江、福建沿海一带,东到日本与台湾之间的冲绳海槽,直线距离400-600公里的区域,都是深度不超过100米的大陆
架浅海区。一般来说,50米以下的水深对潜艇来说是难以活动的;100米只能算勉强够用。可是东海海底地形崎岖破碎,满布暗礁和高地,潜艇很难下潜到足够
深度。由于美日拥有发达的卫星侦察系统,解放军的潜艇只要一离开舟山或葫芦岛的潜艇基地就会被发现,要在这个浅海区隐蔽活动非常困难。<br><br>旁
白:一旦越过东海大陆架就是另一种情况,东海大陆坡位于大陆架东南侧,水深陡然变大,在150-1000米之间。潜艇在这里犹如鱼入深海,隐蔽性大大提
高。因此,能否利用台湾与琉球之间的冲绳之间的冲绳海槽越过第一岛链,就成解放军潜艇能否发挥作用的一道生死门坎。如果不能越过大陆架从而冲出第一岛链,
在战争期间就难以威胁日本东侧的商业航线,无法打击到日本的经济命脉,也只能处于被美日单向封锁的地位。战略上十分被动。<br><br>文昭:核潜艇吨位更大,所以浅水区域更不适合它的活动。南海大陆架的水深也不理想,不超过200米,但毕竟地势要平坦些,离日本台湾稍远一点,所以解放军的核潜艇基地放在海南岛的三亚的榆林。控制南中国海对解放军有非常直接的军事意义。<br><br>费舍尔:在南中国海,中国想为它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创建一个安全的活动区域。在东海,当然这里有台湾。这里是日本和美国海军的活动区域。解放军也想在这里取得更多的控制。<br><br>文昭:控制南海以后,解放军的核潜艇可以进入深海大洋,南下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再转道北上,威胁日本东侧的商业航线。所以从南海或东海突破第一岛链二者必居其一,才能威胁日本。东海和南海是一盘棋。<br><br>旁
白:核动力潜艇,堪称潜水艇中的王者至尊,理论上拥有无限的续航能力。但是核潜艇的造价也不是一般国家敢于问津的。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的造价都在每艘20
亿美元以上,战略核潜艇的造价则更高。所以除美国、英国之外,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军事大国都没有财大气粗到全部用核动力来装备潜艇部队。所以对解放军来说,
相当长时间内仍需要走“核常兼备”的道路,常规动力潜艇仍然是潜艇部队的主力。<br><br>小川和久:中国大约有60艘潜艇。现役的潜艇中,能追逐或
攻击美国航母机动部队、或核潜艇的,大概只有8艘。其中,比较旧的,例如“汉级”,几乎不能用了。而新的,可以投入使用的,有两到三艘。但是这三艘也不能
直接用在作战中。常规的潜艇中,从俄罗斯进口的“基洛级”潜艇,这个声音很小。上次经过宫谷岛附近的就是这个。还有中国国产的“宋级”,这些也是比较新
的,但这些也只能以十几艘的规模投入使用。其他的都很旧,只能保卫中国沿岸。<br> <br>主持人:解放军独立研制潜艇的历程可以追溯以上个世纪60年代,但直到80年末、90年代初,其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才加入服役。东海地形的不利,加上装备的落后,使得中共在东海的潜艇竞争中长期落于下风。<br><br>旁
白:解放军的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035“明级”、和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039“宋级”都属于老旧的柴电动力潜艇。所谓柴电动力,就是使用普通船舶的柴油发
动机作为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的动力,并用柴油发动机为潜艇上的大容量蓄电池充电。当潜艇下潜后,由于没有足够的空气供柴油机使用,潜艇转而使用蓄电池的电力
作为动力、以及为供潜艇上的设备供电。柴电动力潜艇的先天缺陷在于,每过一段时间,蓄电池的电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上浮充电。反复上浮必然增加潜艇
暴露的风险、降低其生存能力。<br><br>旁白:从解放军东海舰队的舟山潜艇基地,向东至冲绳海槽,最短直线距离约470公里,而东海舰队的柴电动力
潜艇在满电状态下的一次潜航距离也不过200多海里。换言之,中共的柴电动力潜艇很难说一次性地以潜航方式越过危险的大陆架浅海区,这期间需要上浮充电。
美日先进的反潜侦查网络在大陆架的浅海区对解放军的柴电动力潜艇有压制性的战略优势。<br><br>文昭:解放军的潜艇在东海基本处于一露头就挨打的处
境。美日在东海反潜主要靠固定冀的反潜飞机,就是针对柴电动力潜艇续航能力差、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上浮充电的弱点。固定冀飞机的优点是巡逻范围大,携带有先
进的雷达和红外
探测设备。潜艇只要露个通气管上来它就能发现,然后展开攻击。就算潜艇能侥幸逃脱,反潜飞机也能召唤来更多的飞机和水面舰艇,在相当大范围内开展搜索。柴
电动力潜艇的航速又慢,所以战争时一被发现,生存机率就很低。<br><br>旁白:面对这样的劣势,中共军方多年以来一直力求在装备上有突破,为此倾注
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并且积极向俄罗斯等外国的科研机构寻求帮助。上世纪90年代,解放军引进了有“无声黑洞”绰号的俄罗斯“基洛级”潜艇。“基洛级”在
静音水平上领先世界,但由于仍然采用柴电动力,航程短的问题仍没有解决。<br><br>旁白:但是,通过对进口装备的技术消化,再加上向俄罗斯、以及通过第三国从西方引进技术,解放军的常规动力潜艇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西方军事分析人士的高度关注。<br><br>费舍尔:中国已经批露,它开发出了第三代非核动力的,常规的攻击型潜艇。15年内的第三代潜艇。对于这种新型潜艇还所知甚少,但从外观上看,它有一些先进特性,和俄罗斯的先进潜艇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这表明,解放军海军在潜艇的作战性能上,正在取得很大的进展。<br><br>旁
白:华盛顿的军事专家费舍尔提到的解放军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就是被外界称为“元级”的“039A/B”型潜艇。尽管这款新型潜艇的技术细节外界尚所知甚
少,但它比起“明级”和“宋级”潜艇的最主要优势,在海内外的军事刊物已经被广泛流传,就是它采用了“AIP混合动力”机术,使得其水下续航能力比起传统
的柴电动力潜艇大幅度提升<br><br>旁白:所谓AIP技术,就是不依赖空气,也能让潜艇发动机在水下工作、产生动力的一种技术。由于柴油机和汽油机
都属于内燃机,只有在有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才能使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从而输出动力。所以AIP技术使发动机摆脱了对空气的依赖,就成了潜艇领域内的
一项革命性技术。<br><br>旁白:免空气发动机的具体实现方式各国有所有不同。大体来说,有闭式循环的柴油发动机方式;也有外部加热连续燃烧的“斯特林”发动机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携带液态氧制造人造空气供发动机使用。除此之外,德国的潜艇工程师走的是燃料电池的道路,为潜艇在水下提供动力。<br><br>旁白:日本作为发达的工业国,潜艇的AIP技术也一直走在中国前面。早在2000年,就对“春潮级”常规动力潜艇(Asashio,SS-583)进行了AIP改造;其后的“苍龙级”(Souryu,SS-501)常规动力潜艇也装备了免空气发动机系统。<br><br>旁白:解放军的“元级”潜艇一旦使用了AIP推进系统,则可以摆脱以蓄电池为水下动力航程短的限制。不需要频繁上浮充电,而是可以完全保持潜航状态,一次性地越过东海大陆架的浅海区,进入更深海域。从而使解放军常规潜艇部队的隐蔽和突防能力有了质的提高。<br><br>文昭:如果中共潜艇的AIP技术很成熟了,也大量装备了,对美日来讲就有很现实的挑战。反潜飞机的作用就要大打扣了,就要更多地依赖监测船、以及自己的潜艇来侦察敌潜艇。<br><br>旁白:最有效的反潜武器其实就是潜艇自己。由于潜艇本身就处在海洋深处的噪音环境中,它使用拖曳式声纳等先进的声音探测装置来收集、分析来自深海的声音信息,比起其他方式更能事半功倍地发现敌潜艇。<br><br>旁白:在潜艇中,最厉害的反潜武器又当属攻击型核潜艇。原因很简单,核动力潜艇的推进力更强、航速更快、水下机动性更强。一旦发现敌潜艇可以迅速展开追击;在不利情况下又可以迅速逃离,让敌人望尘莫及。<br><br>文昭:由于宪法的限制,日本无法造核潜艇。所以如果解放军的潜艇突防能力上升到能威胁日本的东海岸,就要更多地依赖美国海军的帮助。美国的“洛彬矶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都是一等一的潜艇猎手。<br><br>旁
白:1947年日本颁布了战后的《和平宪法》,放弃了国家交战权。其军事力量也因此受到了严格限制。由原“日本帝国海军”解散后改编而来的海上自卫队的任
务,被局限在了保护领海、经济专属区和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保护商业航线上。反潜和扫雷基本就是海上自卫队早期的常规任务。<br><br>旁白:从另一方面看,由于长期以来海上自卫队的建军理念专注于反潜这一类防御性的任务,也使得它在装备、训练上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反潜能力。日本不仅有解放军所没有的岸基反潜巡逻机,在常规动力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性能上也优于后者;在官兵教育水准和训练水平上则更胜一筹。<br><br>旁白: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拥有从卫星到海底声纳网络的立体反潜监控体系。面对解放军潜艇突防能力的升级,对于未来在东海和台湾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日本军事专家小川和久仍然对海上自卫队的反潜能力抱有信心。<br><br>小川和久:日本海上自卫队应对潜艇的能力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日本的这个实力和美国一起,监视着台湾北方海域的一半。所以中国的潜艇进不去。其实日本有能力一下次击沉五六艘中国的潜艇,这样中国就无法攻击日本,中国就很丢脸了。所以中国军方不这么会干的(指发动战争)。<br><br>主持人:进入21世纪后,解放军越来越频繁地体系现出了走向远洋的意图;其潜艇部队更是多次演练穿越第一岛链。中国大陆的一些民族主义者为此欢欣鼓舞, 这是否代表着力量的天平正在逐步发生逆转呢?小川和久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几年前发生的故事。<br><br>旁白:2004年11月,一艘解放军的“汉级”攻击型核潜艇进入宫谷岛和石垣岛之间的海域。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这艘潜艇的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并且以这艘潜艇为对象,演练了多次模拟攻击。<br><br>小川:当时我的自卫队同学就是海军中将,他的部队一直做攻击潜艇的训练。那究竟击中了多少次呢?在模拟实验中有几百次呢。<br><br><br>主
持人:在东海的潜艇角逐中,一方在力图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另一方的反潜战力也在不断升级,更先进的反潜装备不断加入现役。这种矛与盾竞争可能仍将持续下
去。但归根到底,潜艇只是海军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海军的其他领域,中日两国孰强孰弱呢?两国在东海的整个谋篇布局又是怎样一个态势呢?最后,两国
能否摆脱此消彼长、相互对抗的历史宿命呢?敬请关注我们《中日东海攻略》的下集。<br><br><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事关心】世纪鏖兵 - 中日东海攻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