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 发表于 2010-11-24 14:51:17

略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研究

进技术的思想,马建忠较早论述了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孙中山先生则明确提出了“开放主义”的口号,反对“闭关政策”,并就利用资金、技术、人员和发展对外贸易作了较全面的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方面的文献及论着、论文更是非常之多。就这些丰富的材料作出全面的搜集、归纳和分析必然是一个浩翰的工程,难免受条件所限有所遗漏和失当。另外,对外开放包含和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些思想和理论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丰富,众多学术界的争议问题更难以在目前的实践基础与认识水平上作出准确的评判,特别是至今还尚未见到有一本系统、全面研究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的着作做样本。因此,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的研究必然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当然,探索性往往和创新性相联系,开展这种研究又是一件有学术价值的工作。
  2.广泛性。由于中国经济开放理论的发展时间长,涉及面广,因而研究内容必然是广泛的。为此,在时段安排方面,既用较多篇幅研究当代思想及理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也对中国古代特别是近代史上的有关重要思想作必要回顾。在内容方面,既着力考察理论的发展状况,又介绍作为背景资料的不同时期的经济开放实践,以便探究有关认识产生发展的规律性;既努力说明不同时期基本理论认识的演进脉络,又突出介绍和研究很多有代表性人物的有关思想和学术界的众多争议问题。
  3.侧重性。搞好经济思想研究必须把广泛考察与重点分析结合起来。为了使中国经济开放理论发展研究具有高层次性和更好为实践服务,应当注意突出两方面的重点:一是对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人物的思想多着笔墨。二是对近20多年来的理论发展进程与现状加大分量,概括和分析我国经济学界就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所作出的大量富有成效的探讨。特别要详细考察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杰出贡献,并就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对对外开放理论的新发展作出尝试性研究。
  4.宏观性。经济开放理论属于理论经济学,但又和应用经济学难以分割。其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经济技术合作、特区经济、三资企业、加入国际贸易组织等部分,既有关系全局的重要理论,又有许多技术性研究,而且很多已作为应用经济学中的独立学科而存在,各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着述。经济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不可能对上述内容作全面的介绍与分析,只是着力研究其中直接关系经济开放全局的基本理论,一般不包括更为具体的和实务性很强的问题。
  在研究特点的分析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已论及了研究方法,这里只就开展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加以阐述。我认为,首先要作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实践,着眼新开放阶段的需要。从事经济思想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特别是面对浩翰的着作、众多的人物与各异的观点,我们没必要有文必录,更不能搞资料汇编,必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归纳。决定取舍和是否予以重点介绍的主要原则就是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说,要站在今天的实践及其理论概括的高度来审视自古至今有关对外开放思想与理论的众多观点,从而避免简单套用前人的研究结论,使理论发展史的研究呈现时代特色和科学性。经济理论现状的研究必须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成绩,找出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归纳近20多年经济开放理论的研讨状况时,我们应多探讨与指导今后实践较为相关的理论部分,从而推动经济思想研究为进入新世纪和对外开放新阶段条件下的实践服务。
  2.借鉴国外有益理论。各国经济开放有着共同的运动规律,研究经济开放理论的发展应当借鉴和吸纳国外实行开放所积累的经验及其有益理论。一方面,在总结我国近20多年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状况时要专设分析我国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的部分;另一方面,在评价理论研究现状和探讨新问题时,也应努力吸收国外经济学有关理论的有益部分。以开放的方法研究经济开放理论的发展,才是正确的路径。需要强调的是,借鉴并不等于照搬。中国国情决定了经济开放理论必然要反映现实的需要,一些问题的研究角度和概念运用也与国外相关经济理论不同。如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引进外国资金,而不是发生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资本流动的问题。探索植根于中国国情的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及其发展规律,才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3.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的必用方法。从思想发展史来看,各种观点因所处历史背景不同而存在许多差异,但同时又因共同发源于中国这一大的社会经济系统之中,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容易相互影响或渗透。将关于经济对外开放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才能揭示其间的区别、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条件、特点,把握发展的脉络。这属于纵向比较法的运用。再从经济理论现状看,关于经济对外开放的各种观点虽同处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因所处的具体时间及背景有别,受不同条件下的实践和论者个人视角的影响,又存在很多差异。运用横向比较法概括出其间的共性认识,可以把握占社会主流地位的观点是如何在不同时期逐步发展和取得突破的;运用这一方法分析其间的差异,可以客观评价重大理论争议的地位和一些人物及其思想的历史贡献,从中找出有益于推动当前理论发展的启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略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