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教的发展
唐代佛教的发展虽然李唐王朝推崇道教始祖老子为祖先,并把道教列为三教之首,但几乎所有的唐朝皇帝都对另外一个重要的宗教,佛教持宽容扶持的态度,显示了天朝盛世恢弘的气度。佛教于东汉传入汉地,在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朝的传播后,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其标志是大量佛经被翻译成中文,很多佛教宗派逐渐形成,石窟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历时长久的译经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历时最长的翻译佛经的活动就发生在唐朝,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 )开始,组织译场,历朝相沿,直到唐宪宗元和六年(811 年)才终止。唐代的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甚至有皇帝,太子为译文写序,以致从朝廷到百姓,信奉佛法蔚然成风。
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也出在唐朝,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他去西域取经的故事为原型的。这位法师名叫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在汉地求学过程中,发现汉地经书中有些章节令他无法理解,原来竟是译文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决定到西域请回佛经原文。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离开长安,前往天竺(现印度)。唐太宗为他备好通关文牒,赐他紫金钵与白马,封为“御弟”并亲自送行。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翻越崇山峻岭、孤身一人走过荒原沙漠,多次断粮断水、还不时遭到边境盘查,用了三年时间才抵达天竺,又花了五年时间精通了梵语,融汇贯通了大乘佛教全部法理。其领悟佛法之神速,学习意志之坚强,受到当地人民 的尊敬。因为玄奘来自东土大唐,精通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当地人称他为“唐三藏”。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并将约657部梵文佛经带回中土,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唐太宗亲自出城远迎。尔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留在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馀人助译。唐太宗还为在贞观二十二年译出的《瑜伽师地论》作了经序。
贞观二十二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奉唐王朝旨意入住任上座,并悉心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慈恩寺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天竺携来的樊文佛经和佛像。玄奘把带回来的经典一一翻译成汉语,历时十九年,耗尽心机,纠正了当时许多细微的错处,才使后人得以学习正统的佛法,对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慈恩、律宗等宗派相继成立。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长安,享年62岁。
唐朝的义净法师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公元671年,在玄奘圆寂后七年,义净法师也只身一人到天竺求法,不过,他是只身搭乘波斯商船,从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天竺,少了当年玄奘徒步西行遇到的几多风险和艰难。到达印天竺后,义净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馀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中原,带回梵文经典400馀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在荐福寺主持佛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荐福寺佛塔(俗称小雁塔)就是义净法师上表请求朝廷修建保存他从天竺带回中土的佛经的。
*六次迎佛指舍利进皇宫供养
唐朝历代皇帝先后六次将佛骨迎进皇宫供养。迎送佛骨成为唐代宗教生活的重大盛典。李唐王朝的皇帝认为定期供养佛骨,弘扬佛法会令人心向善,国泰民安,从唐太宗贞观五年开启法门寺地宫,供养佛骨开始,形成了“三十年一开”的制度,即每隔三十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迎奉佛骨舍利大典。据《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十三年十二月功德使上言:‘法门寺真身宝塔,内有释迦牟尼佛舍利一节,三十年一开,则岁丰入安,丰年应开,请迎之’。”
这些由皇家主持的迎奉仪式,无疑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强力的促进作用。也使保存舍利的法门寺身价倍增。当时陪随的大量珍宝都珍藏于法门寺地宫之中,故法门寺不仅收藏了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同时也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唐代文物珍品,包括金银器一百二十件、玻璃器十七件、秘色瓷器十六件、石质器十二件、铁质器十六件、漆木及杂器十九件、珠玉宝石等约四百多件,另外还有大批纺织物品。
法门寺由于供奉佛指舍利的缘故,被视为皇家供佛的总道场,备受尊崇。朝廷花费巨资,几经扩建后,法门寺成为古代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宗派和僧人都堪称最多的皇家寺院。佛骨迎奉制度的确立,更是奠定了法门寺的特殊地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