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拯的“以孝为官”看古人的为官之道
http://img.epochtimes.com/i6/712311028071616--ss.jpg
包拯是北宋人,因大公无私、不畏权势、清廉爱民,故素有“包青天”的美誉。(图/素素)
从包拯的“以孝为官”看古人的为官之道
作者:心慈
包拯在中国无疑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尊敬大多缘于他为官清廉与公正。
为官清廉 刚正不阿
他的影响之大,以至于在历史上成了个“箭垛”似的人物,人们把几乎许多对官吏人品的期望都在各类小说、戏剧中赋予给他:
“机智”——如断“牛舌案”;
“公正无私”——如“斩包勉”;
“刚直不阿”——如“力弹国戚张尧佐”;
“不恋职权”——七次上书“求外任”;
而他的《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林,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孤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以及遗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莹中。不从吾志,非我子孙也。”更是让古今多少贪腐之吏惭愧!
当我们钦佩于包拯高尚的官德,感叹于当今官员几乎不无腐败之时,也许不曾注意包拯还是个大孝子!
不恋官位,尽孝为先
《宋史.包拯列传》开篇就做了如下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也就是说,他有两次为了“尽孝”辞官不做!后一次还是在“里中父老”的久劝之下才勉为赴调!这不能不说包拯的孝行确实值得敬佩。
这在现在的人眼里看来,可能会觉得太迂腐,完全没必要,怎么能够为了“守孝”连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都不去实现——“当官”!试想,若无“父老久劝”那中国历史戏台上岂不少了精彩名角?
其实从这段记载,我们可看出,包拯不是为了当官而去当官,他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不是清廉、公正博取民心的“官德”,而是古人都力行的“百善孝为先”,“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伦理道德。
明显地,后者的内涵包含了前者,前者只是后者在某一层面的具体体现。
无私无畏 无欲则刚
包拯只是在践行着时下同样熏陶着众人、百姓的道德伦理。循之者即为名士、清官;逆之者则为小人、贪吏。
包拯秉承了儒家的精神,在人生与仕途关系上处理协调,他深谙“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道理,他不迫切做官,也不迫切向上爬;让他做官就尽职尽责,不让做就无怨无悔地回家,既能在职责上积极有为,又能在仕途上洒脱豁达;心正则无惧,所谓“无私无畏,无欲则刚”大概就是说的他对当官的态度。
事实上,古人对当官的认识并不同于现代的人。
古人对当官的认识
《北周书.文帝纪》有载:“魏大统十一年春三月令:古之帝王所以建诸侯、立百官,非欲富贵其身而尊荣之,盖以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是以博访贤才,助己为治。若知其贤,则以礼命之。其人闻命之日,则惨然曰:‘凡受人之事,任人之劳,何舍己而从人?’又自勉曰:‘天生侨士,所以利时。彼人主欲与我共为治,安可苟辞?’于是降心受命。其居官也,不惶恤其私而忧其家,故妻子或有饥寒之弊而不顾。”
“于是人主赐以俸禄、尊以轩冕而不以为惠,贤臣受之亦不以为德。为君者诚能以此道授官,为臣者诚能以此情受位,则天下之大,可不言而治。后世衰微,以官职为私恩,爵禄为荣惠。君之命官,亲则授之,爱则任之。臣之受位,可以尊身而润屋者,则迂道而求之。至公之道没,而奸诈之萌生。天下不治,正为此矣。今圣主中兴,思去浇伪。在朝之士,当念职事之艰难。才堪者审己而当,不堪者收短而避。使天官不妄加,王爵不虚受,则淳素之风庶几可返。”
由此可知,上古时代,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当官只是辅助帝王治理国家,有材则为,无能当引。为了让官吏能安心于国事,顾帝王赐予其食禄用以养其家室。后世堕落,官职被当成了谋取利益的门路,故奸诈小人、贪腐之吏从生。实大违古之圣道!
人心道德方为提振世风之本
北周时犹知反躬自省、效仿古道。再观当下之世道,更是小人猖獗,贤良受辱!为官者大概都忘了还有以上之道理,贪污腐败几乎人人都有!如此之国,何能长久呢?
其实无论是包拯的“以孝为官”还是古人“选贤与能”的为官之道。他们的社会都离不开一个重伦理、教化的人文背景,更离不开一个淳朴、清明的世风环境。
说到底,就是人心的良善、美好的一面有无得到充分的鼓励和激发,人心一坏,不重道德,什么样的事做不出来呢?那么多法律,那么多被判死刑的贪官前例,对社会、治官之道有多少影响呢? 法是皮球 扁圆自由
公检监察 舞动不休
官是裁判 民是死囚
官匪有罪 一笔就休
黎民有冤 遭殃断头
官匪一家 祸害神州
退党自救 唯此解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