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59|回复: 0

还学文:德国总统寒冷的冬天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

回帖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0
发表于 2012-2-15 0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统一职在德国,没有政治权力,但有政治影响。比如第六任(1984–1994)总统魏茨泽克(Richard vonWeizsäcker ),1985年5月8日留下来他为德国赢得世界尊重的名句:四十年前的5月8日是“德国从蔑视人类的纳粹暴政下解放出来”的日子,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在德国,诚信、操守、荣誉和智慧,是总统一职的生命线。
一个月以来,德国舆论与政坛上沸沸扬扬经久不息的是德国总统德国总统克里斯蒂安·伍尔夫(Christian Wulff)的房贷和媒体丑闻,火势仍在蔓延,还不见落幕的迹象。
幸运出任
伍尔夫成为德国总统,事出偶然。他的前任霍斯特·科勒(Horst Köhler),一个成功而受人爱戴的总统,连任的第一年底,2010年5月31日,因为不堪损害总统职务与个人尊严的政治争论断然辞职,战后联邦德国历史上的破天荒,伍尔夫补选继任。德国总统由政党提名,联邦国民大会选举,绝对多数当选,任期五年。国民大会由国会议员、十六个州推举的选举人和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后者投票不受议会党团约束。伍尔夫为执政党提名,与民望极高的前东德民权人士、东德国安档案馆常年馆长高克(JoachimGauk)和左派党的候选人竞选,2010年6月30日从一早胶着到下午二、三时,直到第三轮才艰难当选,从下萨克森州长一跃而为德国总统。
伍尔夫甚至做得不错,尤其是关于移民融入、多元文化的言论,在保守的德国开风气之先,展示了战后新生代政治家的风貌。到了任期第二十个月上,昔日的阴影追赶上来。
身陷丑闻
2012年12月12日,《画报报》(Das Bild)曝光伍尔夫的房贷案。就任总统之前,伍尔夫为下萨克森州长。该州有一条“部长法”禁止政府成员接受私人礼赠或商务优待。2010年2月18日绿党质询州长与企业家格尔肯斯(Egon·Geerkens)是否有私人商务关系,答曰,以往去十年内没有。然而查出伍尔夫2008年10月向格尔肯斯借款五十万欧元付房贷。
三天后12月15日,伍尔夫书面声明承认向格尔肯斯太太借贷,对当年质询没有如实回答质询表示遗憾。次日格尔肯斯出面澄清,是他以四分利借贷给伍尔夫。12月16日媒体继续披露,2010年3月伍尔夫在BW银行(巴登符腾堡州银行)获优惠贷款,解除格尔肯斯的私人借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20日媒体又曝光伍尔夫竞选受赠。2007年10月下萨克森州选举期间,《汉诺威汇报》(HannoverschenAllgemeinen Zeitung)等四家报纸为伍尔夫新书《最好还是说实话》(Besser die Wahrheit)做竞选广告,费用计四万余欧元。出版社Hoffmann& Campe先行支付后将账单转给企业家马施迈尔(Carsten Maschmeyer),请支付出版社。时隔三个月,2008年2月19日伍尔夫当选三周之后,付款到帐,伍尔夫称不知情。马施迈尔1998年也曾为社会民主党州长施罗德出钱做竞选广告。
此间,BW银行出面证实伍尔夫优惠房贷,利息为0.9~2.1%,平民百姓目瞪口呆。伍尔夫一直不露面。
2011年最后一天,12月31日《明镜日报》披露,作为对BW银行超低息贷款的回报,伍尔夫以监事会理事身份举足轻重地促成了大众汽车公司入股保时捷,BW恰是保时捷的企业银行。转过年1月6日有七十家银行、保险公司和股东联合对伍尔夫提出十八亿欧元求偿,理由是他拖延和散布不实金融信息,致使保时捷收购大众汽车公司一案搁浅。旧日的阴影蔓延成压顶的乌云。
新年伊始1月1日,又爆出总统干预媒体的丑闻。伍尔夫早在12月12日前就打电话给《画报报》主编狄克曼(KaiDiekmann),电话留言阻止他房贷案的报导,甚至以法律诉讼相威胁。
不难理解何以伍尔夫孤注一掷干预新闻自由,丑闻一旦泄出必如决堤之水无可挽回,他想要先发制人。
瞒天不过海
伍尔夫只有沉默和躲避,他无法影响事态,只能坐待发展。捱过三周,不见转机;指责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多大;躲不过了。1月4日晚间20:15伍尔夫接受电视采访表态:BW银行给他的房贷利息不过是通行的,给《画报报》打电话只是希望协商推迟报导,对于指责的回答与澄清,公民可以去看他的网页。
伍尔夫不明白此时他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还想要以攻为守。硬说超低房贷利息0.9~2%实属平常近乎挑衅;电视采访第二天有几百人到总统官邸前示威,像埃及人那样举起鞋子表示愤怒与羞辱;《画报报》反驳伍尔夫所言不实,要求公开电话录音;伍尔夫的网页上只有他律师的一个概述,总统又背弃承诺,欺骗社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公开露面演成又一桩灾难。
总统例行的年度公民接见,记者协会和透明国际德国分会拒绝出席,巴登符腾堡州检察院要调查BW银行对伍尔夫的优惠房贷是否涉及违法利益输送,反对党在调查伍尔夫任内与更多企业界人士的“私人”关系,媒体开放有关总统丑闻的全部提问,执政党团开始有人公开呼吁伍尔夫辞职,总理梅克尔夫人“力挺”总统,如实透明地回答与澄清所有问题后总统还可以留任。
对于伍尔夫,空气越来越稀薄。

丑角谢幕之后,一切依旧?
民调70%不满意德国总统,但是50%表示还是可以接受伍尔夫留任。德国人明白,总统的去留,真相远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所以伍尔夫一直弃而不舍地与真相、舆论、社会和政界周旋,寄望于拖延与人们的厌倦与忘却,他不是没有道理。并且,下萨克森的“部长法”,只备质询之功,不具制裁之力,总统违法的最大损失不过辞职而已。
丑角谢幕—或去或留—之后,类似的事情会继续发生,继续过去,继续重复。晚近的过去德国数起重大的政治献金丑闻,涉及直到前总理科尔,结果均不了了之。并非没有相关的法律,检察院终止调查、不予起诉,法律就束手无策。显然的政治丑闻显然地逍遥法外,政治伦理的堕落就不足为奇。
值此之际台湾总统大选圆满结束,充分表现出台湾社会民主的的进步与成长。公民用选票彰显了政治伦理的价值,四年前台湾社会不仅用选票还以法律惩处了前总统的贪污、受贿与渎职,维护了公众与社会的公益,长效地影响着政治生态的净化。所有这些,来自一个年轻的、东方的民主国家的政治实践,足资德国的社会借鉴。


还学文, 二零一二年元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7 03: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