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发表于 2008-1-1 19:09:04

朱令的故事,印证了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两周年纪念文(by whitecoat)/前两天收到沙罗发来朱令的照片,我看见朱令开心的坐在沙发上,笑着,心里很温暖,又有些心酸。两年了,我们看着朱令和她的家人承受苦难,一腔热血,却无力回天。 初识朱令,是在毒发当年。再见朱令的名字,是在去年春天。这两年,我们的生活一直和一个遥远的家庭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一直在牵挂一个命运坎坷的清华女生,一个被夺去翅膀的天使。 从去年3月8日发表第一篇帖子到现在,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工作。我们曾经一起努力,尝试为朱令和她的家人做些事。有些成功了,有些没有了下文。 一年前征文,我曾写过些东西。一年过去,我的心境和过去有了很多不同。愤懑、不平、憎恨少了些,多了些感慨和无奈。过去的一年中,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对凶手的愤怒,还有些许失落,和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过去的这一年多,像是一面镜子,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身边的人,还有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 朱令的故事,让人感慨的地方很多。真相近在咫尺,而凡人无法触及。犯罪的人毫发无损地生活,还能猖狂地在网上挑衅大众的正义感,真是现实版的灯下黑,网络版的高衙内。两年前开始的追凶,声势浩大,一波三折,而又无疾而终。曾经在这里群策群力的那许多ID,凭着热情和勇气,想要推开封闭真相的大门,如今却形同陌路,四散飘零。摧毁信念的,不止现实中的无间道,更有偏执、猜疑、虚荣。回想过去的一年多,那许多日夜,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围绕朱令发生的这些故事,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社会在过去二十年中急剧变化的缩影。朱令案的起起伏伏,和法制改革的进程、民意表述渠道的变化、以及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朱令案中每一个人,都携带了这个时代一些特有的特征,在以自己(或者自己的群体)特别的方式实践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我们,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又在给这个时代打上自己的印记。如同一个朋友所说,朱令案,其实是一个很特别的社会学的蓝本,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能从中解读出有意义的信息。 社会这二十年中的变化之快,当初可能无人能够料想。可以一手遮天的时代,转瞬间成为既往;逃得掉牢狱之灾,逃不了千夫所指;网络象一个功率无限的放大器,美与丑都会以往千百倍的速度和强度被公示于天下,真假善恶都难逃无数陌生人的审视和辨别;投毒之日,网上串联之时,这些铊可能都没有想到。不知道铊能不能料得到,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在公正、公平日益成为公众呼声并得到高层认可的今天,铊还能在家人的庇护下躲藏多久?罪行,已经公诸于众,高悬在堂。最终的审判什么时候到来,佯装无事,行走在芸芸众生中间的铊,知道吗? 两年过去,我已没有那么多恨。铊的刑期已经从十一年前开始,会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中国人最重名节,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两个词让我们知道,对善与恶的评价有时会成为国人的一种群体记忆,世代传递。铊躲得过十年光阴,逃得过一世骂名? 朱令的悲剧中,原有很多角色登场。没有当年的清华和协和,也没有今天朱令的苦难。因为无知的偏执和自私的推诿,因为愚昧和傲慢,清华和协和在朱令的悲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都应受到谴责,虽然这并不能减轻一点凶手的罪恶。每当我看到对当年清华和协和的描写,都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包庇、推诿,这样的无知、傲慢,这样高高在上的官员和专家,这样对普通人诉求的轻忽和藐视,如此的熟悉。在十一年前,还有在今天,我们都能看到。在过去的十一年中,我们有幸目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看到草根的利益比以前更受到尊重。如果令案发生在今天,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然而,在没有假设存在的现实里,我们的国家和我们都在前进,却留下朱令和她的家人在十一年前的黑暗里。朱令的悲剧,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这个国家特定时代的悲剧。高傲自大的学术、教育机构,松散低效的医疗、教育管理体系,对学历教育的强调和对学生挫折教育的缺位,“天之骄子”们自我调适的无能,不受制约和监督的私权,所有这些都是毒害朱令的凶手。其中的很多,还在阻挠令案的进展;其中的很多,还在毒害现在的学生。 朱令的故事,印证了网络在中国的发展。没有网络,就没有当年的国际救援,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相聚。网络改变了我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表达自我的方式。从此,人的善与恶都可以简单直接的贴在BBS里,爱与恨都可以通过email在数秒之间直达对方手中,何等便捷,何等快意。只是不知道,快意否? 网络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却没有改变我们的本性。网络在放大我们声音的同时,也在放大我们的缺点。不幸的是,感受到影响力增长的我们没有及时自省的能力,没能及时地约束自我。不受约束的热情在鼓舞信心、斗志的同时也在灼伤自己和同伴,单凭燃烧热情驱动的车轮从热情燃尽的那一刻起就再无法转动。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不愿意尝试妥协,接受别人的观点。我们能想方设法为一个陌生人奔走,却无法和自己的同道沟通协作。那些猜疑、执拗、愤懑,还有孩童似的脾气发作,消耗大家多少精力?每一次的风波过后,都会留给大家深深的失落和挫败感。在经历所有这些后,我们不得不回头看,到底我们这个群体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到底怎么了?这些风波和挫败,虽然拖延了我们的脚步,却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我们并非无所不能,也远不是完美无缺。我们可能有些优点足以自傲,但我们的缺点并不比别人少,对自己的理想可能会有致命的威胁。我们在嘲笑别人的无知、怯懦时,在以自己敏锐、睿智为傲时,不要忘记,我们的自诩和自傲本身就是一种无知,我们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命运也在嘲笑我们自己。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有幸结识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更多地看到了自己和他人的缺点。这些,都是我宝贵的人生体验。朱令和她的家人,还有朱令案中的很多人,抑善抑恶,让我懂得了很多。 如何和别人合作,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解开的命题。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感受而不是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如何在别人看似谬误的观点中寻找真知灼见,何时应该坚持,何时应该妥协,为了更重要的目标牺牲眼下的利益,为了团队的合作放弃一些自我的价值,所有这些,可能都是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真的想为朱令做些事,我们就需要学习,需要合作,需要放弃一些自我,学会和别人一起,站在朱令身边。 从来到这里开始,我的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的牵挂。如同这里很多人一样,我对未来也有了新的期许。我的愿望,也许无法实现。但是,朱令在黑暗中坚持了十一年,我们在这里才两年。朱令和她的家人没有放弃,我想我们也不应该放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令的故事,印证了网络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