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光芒 发表于 2012-8-20 11:29:51

知青自嘲:唯一一代只与锄镰打交道的读书人

有人预言,用不了二十年,读书一词将会在语汇中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将是光盘、软件、网页。

纵然人们可以不必再捧着厚厚的书苦苦研读,就能从另一种更简约、便捷的方式中得到其中所有,我仍会怀念老书,怀念读老书时那种执着、扎实的学风,怀念老书曾给予的生存底蕴……

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生,都经历过一段无书可读的时光。号称是学生,却没有书包、没有课本,不上课又不准脱离学校,整天在报纸社论、政治传闻的引导下批来斗去。

后来,这些没读过什么书的读书人,被冠上一个漂亮的名字:知识青年,统统被赶到农村去接受也是不必读书的再教育。越是遥远、偏僻、落后的山乡,越能见到稚气未脱的“知识青年”。于是,世界上出现了唯一一代只与锹镐锄镰打交道的“读书人”,以广阔天地为最好课堂,将贫穷落后、目不识丁的农民尊为最好老师的学生。

无休止的繁重劳作、困苦的煎熬、对亲人的思念使许多“知青”开始警醒,对这种教育产生了抵触:打倒了老师、砸烂了桌椅、烧毁了课本,追慕一种践踏规范的狂热,冲锋陷阵地否定了古今的一切文化行为,最终却否定到了自己!这时他们才想到了学生的天职——读书。

在“知青”的群体中,不乏对知识的崇拜者,远行前,仍忘不了带上几册自己心爱的书。他们的父母也不乏优秀的文人,虽然为儿女打点的行囊已很沉重,仍会塞进几本注满企盼的书,他们看来,书、远远超过多带几包牛肉干、几件御寒衣的关爱。

我的年龄没有赶上“大串联”,但我读中学时,家乡的小镇突然涌进二百多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的知识青年。那时,学校的课本是《毛泽东选集》、《马克思列宁全集》,镇上也没有书店,图书馆,学校的阅览室早已门窗皆无,存书也不知去向。当与小镇的“知青”们渐渐熟起来,才发现他们竟有那么多好看的“老书”。我第一次借来的是《林海雪原》,于是那段日子满脑子都是林海的苍茫、雪原的晶莹、威虎山的凶险、老爷岭的神秘……

课外有书可读了,但“老书”无论如何是不敢带进学校的,这时,破天荒地出版了一批供批判用的“大毒草”,我不知当时出版的决策者是怎么想的,这里面是否融会着文人们为延续文化的机敏和智慧:一边是广播、报纸天天口诛笔伐,一边是轮转机轰鸣,一捆捆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毒草”被发运全国各地,与原版唯一不同的就是加了张扉页:供批判用。

那好,我们就开始批判,老师拿出本崭新的《上海的早晨》,先让一位同学念一段,然后大家批判。说是批判,倒不如说是一场热烈的研讨会,批来批去竟把资本家的财富来源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上了号,老师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一段不适合批判,接着读下段。”最终,倒是把一本“毒草”

弄得明明白白,还渐渐懂得了些文学创作的结构、意境、主题、层次等基础知识和人物、事件、景色的描写方法。

老书读得多了,渐渐与有书的“知青”来往开始多了起来,最密切的当数肖强。他是天津南开大学的学生,父母都是教授。那年月的教授,哪一个不是被圈在“牛棚”里挨批斗,写检查呢!他唯一的姐姐也被发落到四川接受“再教育”,据说他家的成份极高,相当于我们本地“恶霸地主”之列。肖强没有什么家当,唯一的财产就是满满一木箱“老书”。从那木箱里,我认识了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也读到了《青春之歌》、《红岩》、《苦菜花》、《红旗谱》……肖强不但读书,还能讲书,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述书中的道理,写作的背景和中国有关书的历史,如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崇文馆以及岳麓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天一阁藏书楼等等。但又一天,肖强突然从“青年点”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说他走时行李都没拿,却带走了书箱。

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的灾难,知识青年的迢迢迁徙,令人啼笑皆非的批判,给人们心中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那时痴痴迷迷、毫无目的地读书,说是文化生活的匮乏,不如说是精神空虚的寄托,不去偷偷摸摸地读书,又能去做什么呢?但无论社会如何荒谬、世事如何虚伪,老书是真的,它给予的引导、启迪是真的,它留在人生旅途中的影响、帮助也是真的。

如今,出版业空前兴旺,几乎所有的“老书”都已再版,且印刷装帧得十分精美。我们汲取、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有了质的变化。有人预言,用不了二十年,读书一词将会在语汇中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将是光盘、软件、网页。

纵然人们可以不必再捧着厚厚的书苦苦研读,就能从另一种更简约、便捷的方式中得到其中所有,我仍会怀念老书,怀念读老书时那种执着、扎实的学风,怀念老书曾给予的生存底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青自嘲:唯一一代只与锄镰打交道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