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717|回复: 3

「韓國起源論」 中韓難罷甘休

[复制链接]

0

主题

2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
发表于 2012-9-2 1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韓國起源論」 中韓難罷甘休來源: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1/2892?page=show






第81期


2011年2月17日


作者:
鄭少凡





「孔子」被韓國人視為祖先的「韓國起源論」,其實也是中國網民空穴來風的造謠生事。


攝影:
Getty Images




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中秋節、端午節是韓國人的?孫中山、王建民、李白、朱元璋、釋迦牟尼、孔子都是韓國人?
兩岸華人聽到以上說法,許多人開始翻白眼、瞪眼睛,氣得跳腳,口中大罵:「韓國人真是自大!甚麼都是他們的?!」
在華人「反韓」情緒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以上為人所熟知的中國歷史人物和文化遺產的「韓國起源論」,讓人對韓國人自以為是的態度感到不可思議。
但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類消息其實很多都是中國網民在論壇上捏造的新聞事件,被兩岸媒體引用報導後,引發民族主義,從而激起反韓情緒。
解析1:
甚麼都是韓國人的?
2006年10月,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可笑!韓國人發明漢字〉的報導,內容細述遭韓國占為己有的人、事、物──從端午祭、韓醫「申遺」(指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以某一地區的特殊歷史遺產價值,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申請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行為),到孔子是韓國人以及韓國宣稱自己發明了漢字。
然而,報導的內容,全都是中國網民的虛構與任意誇大闡述,中共官媒卻不經查證,大肆引用報導!
該報導宣稱韓國《朝鮮日報》10月10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朴正秀日前對記者說,經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後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他將建議韓國政府理直氣壯地恢復漢字,並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此說法遭其他媒體查證踢爆:「首爾大學並沒有名為朴正秀的教授。韓國政府從未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要申請漢字為韓國的文化遺產,也沒有要提出申請的考慮。首爾大學學者朴文基(音)有類似的主張,但並非韓國學界的主流理論。」
而引起中國民眾群情激憤的「端午節」申遺一說,也被踢爆:「韓國申請的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端午祭』活動非端午節。端午祭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實際上是韓國民俗祭祀活動,唯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文化大學韓文系教授林秋山表示,中國的端午節和韓國的端午祭內涵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孔子是韓國人一事,中國《廣州日報》記者在2007年訪問韓國時,提出此問題,馬上被韓國官員否認,韓國並無此一說。
孫中山是韓國人一說,則源自2007年7月中國廣東省的《新快報》,報導宣稱引述韓國《朝鮮日報》的報導內容:「韓國成均館大學歷史系教授朴芬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內容包括中國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有韓國血統。」消息傳出後,被《朝鮮日報》北京特派記者李明振踢爆:「經確認,《朝鮮日報》從未報導過這一內容,此外,成均館大學的歷史系教授中沒有『朴芬慶』其人,而且也沒有人發表過上述內容的論文。」李明振還致電《新快報》查證該篇新聞的署名記者河振濤、杜克,但《新快報》卻稱報社沒這兩位記者,消息內容是由網文轉載。
2007年11月,中國台州網發表報導,內容引用《朝鮮日報》的消息來源,稱釋迦牟尼是韓國人。消息來源是哪兒?一看,是「韓國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經過對印度和尼泊爾古代史料的仔細發掘研究」,台州網還繪聲繪影地引用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的論證。
不過,同樣經網友踢爆,《朝鮮日報》並沒有此報導,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也找不到任何相關資訊。
2008年8月,中國門戶網站搜狐論壇與搜狐社區等七、八個網站上登了虛構消息,內容稱韓國《東亞日報》報導:「首爾大學歷史學科教授朴協風主張,中國在奧運會中展現的四大發明實際上是韓國發明的。」還說《東亞日報》義憤填膺地說:「中國偷竊了韓國的發明,應該向韓國道歉。」但經被指控的《東亞日報》查證:「《東亞日報》並沒有過這種報導。而且已經確定首爾大學並沒有這名教授。這完全是捏造。」
以上事件如出一轍,都是中國媒體的造謠生事。
然而可悲的是,不只是中國媒體捕風捉影,把捏造的網聞擴大報導,台灣媒體也加入捕風捉影、轉載打韓的熱潮。
2008年6月,《中國時報》發表了題為〈韓國人稱釋迦牟尼是韓國人〉的報導,而內容同樣引述不存在的《朝鮮日報》的報導,此舉引發《朝鮮日報》記者李光會的強烈不滿,撰寫標題為〈釋迦牟尼是韓國人?台媒假新聞越演越烈〉一文,大批台灣媒體。
李光會在該文章也駁斥《聯合報》曾刊登〈部分長城應該是韓國人建造〉的荒謬引述。《聯合報》講到韓國外語大學哲學系教授吳可能:「吳可能宣稱中國有80%的領土曾經被韓國統治,大部分長城應該是韓國人建造的。」李光會反駁:「台灣媒體還毫無根據地報導說,韓國正在編寫歪曲歷史的新教科書。」
解析2:
高句麗古國到底是誰的?
一連串造假新聞在中國的論壇出現,被兩岸媒體擴大報導。明明是虛構的假新聞,卻可鬧得煞有其事,令人匪夷所思。而製造假新聞的背後原因,卻鮮少人討論。
中國網民為甚麼對韓國那麼痛恨?刻意製造謠言嘲諷栽贓?
究其原因,在於中韓雙方對於「高句麗古國」的歷史詮釋,曾發生激烈爭執。
爭執的焦點在於:高句麗古國到底是中原王朝的?還是朝鮮民族的?
高句麗(34A.D~668B.C)又稱高麗或句麗,是古時位於中國東北的古國,領土橫跨遼東與朝鮮半島大部分,國力強盛時期還大勝過隋朝大軍。高句麗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包括沃沮和東濊),後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唐朝期間,遭唐朝與新羅聯軍夾擊消滅。「高句麗」在韓國人心目中是其文化的先祖,屬於韓國民族歷史上最強大、獨立的國家,在韓國人心中有著傳奇般的地位。
歷史上高句麗與中原王朝一直以來都是屬於藩屬關係,但中共卻不以為然,認為高句麗是在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範圍內。
2002年,「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在官方主導下,啟動了一個五年研究計畫──「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簡稱「東北工程」,對東北三省的地理、歷史、民族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東北與鄰國疆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目的是「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邊疆穩定而服務」。
2003年,中國學者聯合以筆名「邊眾」在中共官媒《光明日報》發表文章指出:「高句麗政權的性質應是受中原王朝制約和地方政權管轄的古代邊疆民族政權。」「知韓苑」執行長朱立熙風趣地把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性質應該是受北京制約和吉林省省政府管轄的現代邊疆民族政權,中共把歷史上的高句麗等同現在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光明日報》的一番論述,引發全韓國學術界與媒體群情激憤!韓國學者抨擊「中國(共)試圖扭曲篡改韓國古代史」,指為「歷史帝國主義」。
其實,早在「東北工程」之前,中共就一直在修訂少數民族歷史,認定高句麗自古就是中國的。據哈佛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學者畢伊頓(Mark Byington)表示,「中共會用管理少數民族政策的邏輯來寫少數民族的歷史,這歷史編寫邏輯的依據是:過去的民族,只要曾在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上活動過,歷史上就會被歸類為是屬於中國的。」他還表示:「中共通常會將過去的歷史編寫,用來穩固現今的政權。」
畢伊頓談到,高句麗的爭議在1993年曾引發中韓學術界小規模的爭議。自從1994年起,韓國人開始到中國東北的高句麗遺址旅遊,遊歷、憑弔古老的歷史,此舉被中共認為是煽動朝鮮民族主義的行為,吉林省與遼寧省馬上停止外國旅客進入高句麗遺址。
1995至2000年期間,高句麗遺址遭盜墓,使國外的研究機構(尤其是韓國的研究機構)想進入遺跡研究難上加難。
中國在2002年推出「東北工程」之後,把在中國境內的高句麗遺址提交給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2004年7月,聯合國同意中國的申請,吉林大學教授魏康正(音譯)宣稱:「高句麗代表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東北工程」引發韓國上下的憤怒,中共隨即封鎖中國民眾接觸韓國輿論的網站,包括《朝鮮日報》網站、阿里郎論壇(一個在中國朝鮮族互相交流的網站),並在外交部的網頁上,把高句麗從韓國的歷史介紹中刪除。在韓國全體民眾群情激憤之下,韓國國務總理李海瓚設立了部長級的委員會,對中共的歷史詮釋展開反制行動。
之後,中共在外交部的網頁上把二戰以前韓國、日本的歷史全部刪除,拒絕韓國國會議員入境參觀高句麗遺址。
中韓兩國外交關係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韓國時報》(Korean Times)的社論表示,「東北工程」的爭議,「可能導致雙邊12年來培養良好的外交、政治、經濟關係遭到嚴重的破壞。」
2005年,南北韓學者在平壤共同舉行高句麗問題研討會。這是南北韓分裂以來第一次共同舉行的學術研討計畫。
中韓兩國對於「高句麗」歷史定位的爭論,朱立熙形容:「後來爭執到兩邊要斷交!韓國在中國大陸的投資要撤資!把中國(共)給嚇到了。」不得已,中共派出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到首爾交涉,就東北工程問題達成口頭諒解。
2006年,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武絃出席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的亞歐會議(ASEM),特別和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高句麗爭議:「(東北工程問題)會給韓中兩國關係帶來消極影響,希望中國政府早日採取適當的措施。」溫家寶回應會採取必要行動解決這次紛爭。
解析3:
為何中共媒體謬論連篇?
其實,「東北工程」不只是歷史爭議,還牽涉到中韓雙方戰略利益的衝突。朱立熙表示,自從1875年清廷開禁,朝鮮人就開始移民到東北;1910年日本併吞朝鮮、1932年滿州國成立,都使朝鮮移民人數增加;1945年日本戰敗,仍有100萬人留在東北,他們被稱為「朝鮮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國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目前全中國的朝鮮族約200萬人,其中吉林省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共有85萬人,為全世界最大的「韓人社區」。朝鮮族大學入學率達95%,為全中國所有少數民族教育水平最高者,並且還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民族意識最高者,加上有20到30萬的北韓非法移民居住朝鮮,朱立熙表示,中共擔心「朝獨問題」成為「中國後院的不定時炸彈」,這是北京推動「東北工程」的濫觴。
美國智庫「Intellibridge」學者Bruce Klingner表示:「中國(共)或許正在(藉由東北工程)宣示對東北的絕對控制權,為長遠的未來南北韓的統一做準備,因為東北那裡有300萬朝鮮人,北京也許擔心一個統一的南北韓會要求東北的朝鮮族成為『大韓』的一部分。」
韓國江南大學通識教授Park Kyeong.chul直接了當地分析:「東北工程的目的是防範朝鮮族人日漸高漲的民族主義……並移除南北韓人民對於滿州地區的歷史連結。」
2007年3月,雙方爭議終結,中方學者被要求勿再傷害韓國人的感情,之後韓國幾部連續劇還因牽涉到這段歷史而在中國大陸遭禁播。朱立熙表示:「後來像是《朱蒙》幾部韓國連續劇在中國大陸被禁,因為有些東西真的扯不清,以前到底是藩屬還是甚麼?扯不清,剪不斷理還亂!」
不管如何,中共對於韓國的造假新聞,和以上糾葛脫不了關係。朱立熙談道:「後來中國大陸那些網民一直在製造假新聞,就是從『東北工程』開始的,爭議期間從2003年到2007年,中間遇到韓國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節的世界遺產,中國網民氣壞了!其實韓國的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是兩回事。」
有無可能是──中共搶了高句麗,還喊別人是小偷?也就是說中共硬生生擅改了韓國對高句麗的歷史詮釋,為了打擊韓國,因而放任官媒和網民,採用「韓國起源論」轉移視聽,以消弭自己詮釋高句麗的歷史而引發的爭議。
那麼為何台灣許多媒體也跟著中國網民放出的假新聞起舞?文化大學韓文系教授林秋山表示:「有些消息經過追蹤發現是中國製造出來的假新聞,我們就不該傳播嘛!我們為何還那樣傳播?所以有沒有被(中共)離間的可能?我想是有的。」

0

主题

2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屬於“读者推荐”

管理員先生願意發表在阿波羅網首頁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51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065
发表于 2012-9-11 18: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会重点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51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065
发表于 2012-10-6 16: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这个文章真很棒。谢谢。刚刚重点发表了。请多推荐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7 03: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