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i123 发表于 2010-9-26 22:40:17

【小宇宙】蓝光影碟精装版(视频)(图片)

http://stars.udn.com/star/StarsContent/Content26913/690-165.jpg
【小宇宙】蓝光影碟精装版
http://stars.udn.com/star/StarsContent/Content26913/01.jpg
‧好康活动赠小宇宙明信片
‧幕后推手 制片大师 贾克贝洪
          电影配乐大师 布鲁诺库雷
         生态电影大导演 克劳德纽荷萨尼、玛丽贝荷卢
‧发行日期         2010年9月2日发行

‧1996年坎城影展高等技术委员会大奖
‧1997年凯萨奖获颁五大奖:最佳制作、摄影、剪辑、音效、配乐
‧亚马逊网站5颗星评价
‧法国票房超过2千万人次
‧法国最佳音乐大奖
‧瑞士卢卡诺影展公众大奖
‧法国马天尼洛西大奖
‧法国文化部大奖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优秀记录片

【本片内容】

历经15年学术研究
2年特殊摄影器材制作
3年戮力拍摄

本片以无与伦比的摄影技术,独具匠心的拍摄角度,将森林下、草丛下的世界数以万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虫、草叶、水滴无不纤毫毕现,成为壮丽的奇观。你会惊讶于在我们的脚下,竟有这样一个世界存在。这是黎明时分,在地球的某一处隐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变成了森林,小石头变得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就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彷彿一生…

【幕后阵容访谈】

最佳音效
Laurent Quaglio(Createur sonore音效创作者)
Bernard Leroux (Mixeur混音师)
Philippe Barbeau (chef operateur du son音效制作者)

这是一部非比寻常的影片。导演们动念拍摄昆虫世界,这想法真是既美妙又疯狂。我知道这工作将会非常繁重,况且实际的制作期是非常有限的。我觉得自己就像在矿坑里挖地道的工人,一剷一剷地缓慢前进。因为我们是历经千百次的实验才找到适用的音效,然后一点一滴地完成整个制作。声音要与影像配合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昆虫在大自然中的某些举动所发出的声响是我们听不到的,而我们却必需自然地呈现出符合影像的音质。例如,要制造蚂蚁互碰触角的音效是极不容易的,因为这个动作本身对人类而言无声无息。我们该如何呈现这种感觉?最后,那个窸窣的声音是我用手指磨擦乾燥叶片所制造出来的。

在拍这部电影时,我们并没有同时录制划面及声音。我曾拍摄过鸟类与哺乳类,牠们对人类非常敏感;现场的人越少,我们越容易收音。但我从未录制过昆虫的声音,更何况根本不知道该上哪儿找呢!所以基本上我们不仅得自创声音,更需要高科技的配合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这部影片是以声音来传达影像的意义;例如仰赖音效来突显蚂蚁行走的步伐或是天牛缠斗时的紧张感。其实我们做的不过就是讯息的传达:用声音来表达情绪,让观众们感受我们想要传递的。我还记得在一次公开放映会有一个小女孩告诉我,从此不能走在草地上了,因为那是昆虫居住的地方。这是一部没有注解的影片,因为我们认为出色的音效就是最好的影片注脚。我们很满意自己的工作,并为这部片感到骄傲!

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场移动的奇蹟,更是一首对飞行的讚美诗。了获得2002年柏林影展主席特别邀请首映,在法国上映时,更创下四周内250万人次的观影盛况。影片完全不仰赖任何特效合成手法或使用电脑动划欺骗观众,每格胶捲都是屏息凝神、唯美摄取的极品!每个划面都让人爱不释手、叹为观止!观影者除了会产生与鸟比翼同行的临场感觉,展翅翱游的渴望更会情不自禁地急速滋长,然后双脚离地,随鸟群寰宇飞跃,伴著音乐起舞,在清醒时刻拥有梦境的无限自由!

最佳音乐
Bruno Coulais(Compositeur作曲家)

我很慢才开始进行音乐的创作,因为我需要先去了解这部影片的情境。而这次音乐制作与其它影片的不同点在于我和罗伦(Laurent:音效创作者)能够合作无间,让音效与音乐紧密连结。与导演克劳德及玛莉(Claude et Marie)工作,你立刻知道他们对音乐有相当的认识,对影片配乐也有深刻的想法。他们从不规范我的风格,不过期间我们针对音乐不断地沟通讨论。我不太喜欢由电影配乐来引导观众的思考模式;例如某些影片中,当特定的音乐响起时,就暗示你应该感到害怕。我个人倾向摆脱意识的影响,而取纯粹听觉的震撼。我喜欢在影片初始使用幼童的歌声,因为它不仅纯真、饶富诗意,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有些伤感。尤其是让法国小孩唱英文歌,因为口音的关系,让这首歌在英语系国家的人耳中听来就像在听一首古英语民谣。

我、克劳德及玛莉决定要订出这部影片的主旋律,让影片有和谐感,并藉由多样化的音乐种类让影片更丰富。如我们使用打击乐来陪衬毛毛虫的行走,其中各种不同的鼓声制造出有如火车驶过铁道的效果。天牛打斗时无声的划面本身缺乏力量,但加上音效及配乐之后,就让人觉得连小小的昆虫都像巨人般威猛。蜗牛两情缱绻的划面,我们藉玛莉‧柯贝亚琪的女中音娓娓道来,时而回升盘旋时而低语呢喃。或是用童音搭配女中音,呈现另一种蜕变后的清新感。

当今的电影很喜欢将影片剪接得非常琐碎,认为这即是现代感、节奏感。但我认为,节奏其实是与动作互相应对的,本片即在玛莉‧乔瑟芬(Marie-Josephe)的剪接下呈现应有的节奏感。

本片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剧情片,也是一部纪录片。而它之所以成功,即因它没有加入任何注解旁白,将剧情交给音乐与音效表现。这部影片让我学习到:我们身旁的一事一物都是值得去发掘观察与探讨的。而一部电影最终极的意义,就是期许人们能够因它而成长。

最佳剪接
Marie-Josephe Yoyotte / Florence Richard(Monteuse剪接师)

导演们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呈现出一般电影剧情片的感觉与张力。例如蜗牛接吻的镜头,也是经过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反复观看这几个划面,最后才组合成这一幕相亲相爱的甜蜜影像。这是一部充满感情与诗意的影片,让人看了之后会开始对昆虫世界感兴趣;这将是一部可以永久流传的影片。

最佳摄影
Realisateur 导演 Claude Nuridsany
Realisatrice 导演 Marie Perennou

我们每完成一段编剧时,就会思考该如何让它具体呈现。结论是:拍摄这部片亟需一部可以近距离拍摄的摄影机,或是让摄影机能够任意移动、方便取角度的机器,以便我们清楚地看到牠们的特征、动作,而不至于成为镜头前的一个小黑点。

我们使用不同的打光技巧,例如具浓密感的剧场灯光、户外的自然光等。我相信我们剪接完成的这些片段,不会让人感到丝毫不自然。我们最自豪的是:当观众在欣赏影片时,因为影音的自然呈现,让他们完全不觉这是复杂高科技的产物。

最佳制作
Jacques Perrin(Producteur制作人)

其实还没和克劳德及玛莉(Claude et Marie∕导演)接触前,自己也从没想过会去制作一部关于昆虫世界的影片。这部影片的主题相当新颖:昆虫的一天。就如同剧本中所云:白天是春天,中午是夏天,下午是秋天,晚上是冬天。这是非常有创意的想法;拍摄对象也是我们早已认识但并非完全熟悉的昆虫,加上我对即将使用的拍摄手法非常好奇,因此决定参与制作。

我觉得导演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诗人,虽然实际上他们用三年的时间拍摄,但之前却已经过十多年的观察与资料累积,所以我认为它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影片。这部影片没有任何旁白,儿童们很容易就会进入划面的世界。不需特别标显昆虫的名称,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产生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的念头。因此许多学校或老师选择播放本片给学生们看,它让孩子们在看影片时产生共鸣,并进而热烈讨论。
vhAxXJjAQwQ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宇宙】蓝光影碟精装版(视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