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先驱--周公
儒学先驱--周公发表时间: 2010-09-26 作者: 徐漫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或周公旦。
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 异于群子。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向东伐商,后又竭力辅佐周成王治理周朝,还制作礼乐,主张“明德慎罚”,“敬德保民”使周朝政清治明,被后代从政者当作楷 模,也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最为尊崇的古代圣人之一,被尊为“元圣”。周初施行的仁政是儒家思想的直接来源,孔子毕生所极力倡导的周礼也是源于周公。 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这里说的是第一代周公,“公“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赤胆忠心 鞠躬尽瘁
在武王伐纣期间,周公是武王的得力助手,周公在盟(孟)津观兵,牧野之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牧野集众誓师,誓词《牧誓》就是周公所作。周公在辅佐成王摄政期间, 东征平叛了“管蔡之乱”、“九夷”之乱,大体清除了殷商的残余势力,征服了东夷诸国,真正的完成了周朝一统天下的基业。东征平叛后,周公又着手营建新都- 洛邑(今河南洛阳),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新城终于建成。洛邑对于周王朝管理整个国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明德慎罚 安定殷民
周灭商后,在处置殷商遗民和上层贵族的问题,武王采取了周公的“原地安置,留民生路”的宽厚仁德政策,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关押的贵族;修整商容故居,并且设立了标志;让闳夭培高王子比干的坟墓;命令南宫括散发了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赈济饥饿的殷民。
周公平定管蔡之乱以后,派康叔驻守故商墟。他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他嘱咐说:“你到殷墟 后,首先要求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周公又把上述嘱言,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三篇的主旨 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的是使殷民在连续两次大动荡之后安定下来,使殷民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的叮嘱,生活俭 朴,爱护百姓,使当地吏民安居乐业。
摄政归政 谨守臣道
灭商后,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群臣忧惧,卜求先王救助。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愿以自身替武王之身,“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周公在招揽人才、用人唯贤方面被历代从政者视为榜样。周公担心会错过世间的贤者,即使在沐浴之际,但凡有人前来拜见,阐述治国方案,他都会握着湿漉漉的头发 及时出来接待;就是吃一顿饭,也会多次吐出嘴里来不及咽下的饭菜,急不可待的去接见贤者,这就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
武王病死,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 周公说服太公望和召公爽,道明自己的心迹:“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 对我的重托呢?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
周公旦 摄政6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 逸、游玩和田猎。然后“还政成乏,北面就臣位”。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 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不久辞世。周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毅然让 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制作礼乐 流传千古
西周初期,周公摄政,他制定了一系列完备的周礼。此次制定礼乐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国家的大政方针,小至单个人的日常举止,都做了详尽的要求。宏观的方面含有宗法制、分封制和国家重要事项的制 度礼仪,微观的方面有个人的婚丧嫁娶、成人仪式、祭祀活动等等。后来,儒家学者将周礼整理成专门的理学著作“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在 汉朝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周礼的中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已变为中华民族道德举止的规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历史翻过来几千年,尽管时代在变迁,可 是周公在周初制作的种种礼制皆延续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尤其是婚姻制度,即使在今天仍颇有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