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ws2012_2 发表于 2012-2-29 23:23:12

简屋聊言

冬寒初临,我就换上了冬装,朋友问我那么冷吗?我告诉他我是在感受冬天呢,况且,我居于郊外,不穿冬装抵御不了路上的风寒。

  我原本是住城中心的,离办公室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方便不用说,也没有大都市的那种喧嚣吵闹,但不少钢筋水泥铸成的一栋挨

着一栋的楼群,相互遮挡视线和阳光,让人感觉不到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自然变迁,闻不到泥土的香味儿,让我这个土妮儿感到不

舒畅。思来想去,岁月已至中年,世事万千,不如归于自然罢了。二来,我在山里长大,对山野有着深厚的情感,每次回家乡,一路

草木,一山野花,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经常对同行者发出山水有情,土木有魂的感叹。几回梦里,草屋地棚,几度春秋轮回,乡土

、乡音、乡情徜徉心里,挥之不去,也许是因为家乡太贫瘠,使我更加心生情义吧!为圆儿时的山水情结、尘土情分,决定迁居郊外

,决定一出,受到朋友的好心相劝,“你嫌这个小小的勐海不够冷清吗?住到郊外有什么好,又没有车,不方便,不安全”。我深知

朋友的怜悯,但没有接受挽留,选址、构图、备料,开始了我的迁居旅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本来就很黑的我,黑得不成样子,好

友看到我的模样,深感心痛,问我为何皮子黑黑的?气色怎么这么差?劝我去看医生吧!我告诉他不要紧,是累的,晒的,他才放了

心。

  这样,辛苦劳作两个多月,让我几次想起台湾奇女子三毛在撒哈拉沙漠捡棺木建屋的情景。

  简屋落成,不加粉饰的红砖墙,屋顶石棉瓦,木头屋架外露,简直不像人住的,受到朋友的极力“批判”。但是,此屋虽简,寸

尺构图,一砖一瓦,每颗沙粒,饱含我的神劳和汗水,一屋子都装满了我的情意。简屋落成那天,看到自己生平第一次亲劳所建的屋

子,真真实实地坐落在那里,喜得我一夜未眠,给简屋取名曰——闲云居,躺在床上遐想,一池莲荷一丘田,稻花飘香,莲荷落尽,

寒塘残荷,菊花满园,细雨纷纷的黄昏,远古草屋抚琴古曲悠远的情景,一幕一幕,直到拂晓。第二天一早,我急忙打电话给远在巴

达的姐姐,请她把家乡的花种带给我,姐姐说撒花籽的时令已过,引种花苗吧,没过几天,姐姐带着菊花、夜来香、未知其名的香花

等花草苗种在了屋檐下,又唤侄儿引种了三棵樱桃树,就在这院落里开始了祖母似的原始农耕生活,养鸡、种菜,种花草,拣鸡蛋,

看小鸡长大,看小菜成苗,看花儿开放,忘却了许多烦心事。大自然总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份成果,一分汗水,一份收获,秋来

,瓜果挂藤枝,菊花开满园,在朝晨的薄雾中撒发着芬芳,在黄昏的霞光里泛出笑靥,午后,闲来漫步其间,体会古人“采菊东篱下

”“带月荷锄归”的心境,夜里,牛铃轻摇、蛙鸣蝈唱,伴我入梦,朝晨,公鸡更夫按时敲更,叫醒主人,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了蝶

舞菜花田,鸟鸣树枝头的童年时光,才使我恍然,原来我是在寻梦,寻那曾经失落的儿时的梦。

  迁居不久,雨季来临,朋友的善言句句落实在了我的面前,没有自来水,经常停电,买不起车又没权开公车,每天只好骑着电动

车上下班,雨天,迎风带雨,秋冬,临寒风霜,夏天,烈日炎炎,晒得皮子都要起壳似的,但我无怨无悔,我本一介草民,源于尘埃

,还于尘土罢了!何况,这里可以沐浴阳光,享受大自然的洗礼;可以感受秋天,享受让人潸然泪下的秋天的月亮;可以感受冬天,

享受冬夜的烂漫。几次寒夜里,邀友屋檐下,围炉品茶,兴来高歌、私语,温馨四溢,醉倒心醉人。也是这个冬季,附着我儿时梦靥

的樱桃花傲寒盛开,一夜腊冬细雨,李花满树,桃花点枝,早晨推开门窗,浓雾撒去,薄雾挂满枝头,包裹花魂。也是冬季,一池莲

荷落尽,枯枝立于塘中,诠释曹雪芹“留得残荷听雨声”“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凄美景色。

  此情此景,情藏景中,景在意里,天赐风骨尤物。

  此情此景,将伴我度过春夏秋冬,情致相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屋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