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ton 发表于 2012-6-1 11:47:14

【慧芷】守住心性不慕邪术(图)

http://www.dongtaiwang.com/do/zaaZ/AXyLCvYFz0Yyyb0Lx0X/Mva/XNMAv/sW/s-rs/-W/Ur/20120531203921587.jpg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 吕道士的幻术”的故事:说德州的宋清远先生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吕道士,不知道是何许人也,善于幻术,曾在一农户家住着。 一日,正值紫藤花开,不胜研媚,他便邀请了许多朋友来,弄了个赏花会。

不尽完美的是,客人里有三人,甚是无趣。 一个市井之人,言词低俗,败坏人们赏花的兴致。一个少年,目中无人,轻佻轻狂,许多人都训斥他不要再多言多语了。这不,如今这两个人聚在一堆,难免就闹出了许多不快,你一言我一句的都差点打了起来。你说,这样子众人哪还有赏花的心思呢。可有个老秀才还不识趣,自告奋勇的出来调解。人家还不听他的,他居然还摆起架子来,一副圣贤模样,拉着脸一边瞪眼扯须。

这吕道士一想,你们这么搞下去,我的老脸还有地方搁吗?便画了三张符烧了。这下子好看了,只见那个市井之人,傻傻的走到东南角坐着喃喃的说着胡话,有人认真去听他的,好象是和老婆拉家常来着,一会儿面露喜色自我辩解,一会儿却又成了一副知错惭愧的模样,他一会儿一膝着地,一会儿又是双膝跪地,一会儿跪在地上磕头不止,口里边还念叨着原谅我,都是我的错什么的。那少年呢,你瞧他捏着拈花指,以手帕半遮着脸,口里哼哼唧唧,步子细碎碎转圈圈,正那里做着女儿憨态呢。唯一那老秀才,倒是一本正经的在那大说夫子圣训,而且还忒详细,此字如何解,那句如何断,口若悬河真是江海滔滔呀,而且还时常的,或是横眉怒目斥责某人有辱斯文,或是慈眉善目的大赞某人深得夫子精义。这下,在场的人无不是又惊又笑。吕道士倒很是淡然,摆摆手说:“诸位,我们乐我们的,随他们自便吧” 等到众人醉倦,吕道士又画了三张符,那三人才痴痴然醒转,却自以为不胜酒力,喝醉了酒打扰了主人家,竟还都不好意思的向他赔罪。把其他人都惹得暗暗大笑。至席散的时候,有人不禁问吕道士:“这是什么法术,这么厉害?”道士笑道:“小把戏而已,不值得一提。想当年唐明皇误信的那个叶法,就是用的此等雕虫小技。可笑的是,当时都以为他是何等法力高深的真人,那些文人呢,却都说那是纯属无稽之谈,殊不知,全是些井底之蛙。”

后来,吕道士在一个旅馆里,故伎重施,骗了某个贵人的妾侍,倒霉的是,那女的醒来后,居然依约记得那去处,这下吕道士自然没了好下场。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觉者的话,一个人是很容易被控制的,在另外空间很多生命都能主宰了人的身体。就像那个吕道士的小把戏,不也把那几位玩得神魂颠倒吗?所以人要是没有正信,还有什么有求之心,是很容易中那些另外空间灵类的圈套的。再有,你要是没有好东西,它们还不理你呢?可是那些好东西要是都被它们采去你怎么活?更别说修炼的事了。那个吕道士是没有正信的,他能骗了某个贵人的妾侍,可见他也不是什么好人,那他身上的东西就一定是个邪魔。他也是一定在危险之中了。所以人不能有什么非份之想,追求之什么功能,因为你不知道那功能来源于何处,那东西可能得用自己的生命去换的,可能也不止是这一生的生命啊。

有位作者写了这么一件往事,是关于恩施的种种有意思的事情,作者根据记忆,还原成一个个比较完整的神秘邪法故事,下面是作者的叙述。

若干年前的恩施,森林繁茂,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民风彪悍。加上鄂西山区地处长江之南,雨水充沛,大山里终年潮湿多雾,瘴气横行,所以很少有外人敢冒险闯进来,于是也就给这块神秘的地域取了一个霸道的名字——湖北的西藏。

当年的人家不多,再加上森林里的参天古木铺天盖地,所以造房子很自然的就选择了木料,基本上没有人会想到用石头建造房屋的,那时候还没有炸药什么的呢。造 得多了,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建筑风格,这就是现在土家人引以为豪的吊脚楼。因为家家户户都要修建吊脚楼,所以修楼的木匠,很自然的成了抢手货,被主人家 当做座上宾不说,还得时不时的包点红包,孝敬一下。只有这样,木匠做起事来才卖力,修建的吊脚楼才牢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们能够为主人家承担建房子时可 能出现的种种意外的风险。

因为随便修建多大或多小的房子,总是有一些安全隐患的,运气走霉字的话,还可能会因此死人,我少年时就曾亲眼看到一栋正在上梁(上梁:恩施方言,意为为庆祝 房子主体落成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的房子轰然倒塌,最后造成死亡一人,伤了很多人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主人家万万不能接受与承担的,所以他们坚信,只要把 主持的木匠笼络好了,就能平平安安的把房子修建好,于是才会不遗余力的对主持的木匠,百般讨好。之所以会这么坚信,是因为众人皆知,木匠一般都是身怀绝技 的,他们或多或少的会一点邪法,只是功夫高低的区别,敢于主持修房子的木匠,一般资格都比较老,也就是功夫修炼到家的老把式。他们可以预料到某些隐患,然 后烧点香纸,念叨些众人听不懂的咒语,取得平和安定。

相传当年白果有个老木匠,姓宋,修了一辈子房子,从未出过事故。虽然人到耄耋之年,已经没有办法上房梁施工了,但依然受到乡邻的热烈追捧,很多人修房子仍 然愿意请他老人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去当顾问,技术安全,统统包干。话说这宋老木匠之所以如此的受人崇敬,不仅仅他超群的造房技术和神秘强大得法术,更重 要的是老木匠人品好,热心淡泊,对造房子人家送的红包都只是象征性的收一丁点,而且干起活来从不打折扣。

话说这法术,倒不是邪恶之人使用的法术,而是木匠的宗师鼻祖,鲁班老爷爷参悟的,并一代代的承传下来的。一般都叫什么什么扎,比方说千斤坠,驼山扎,当然这个里面的东西比较复杂,不是道中人,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宋老木匠少年时家里穷得叮当响,为谋生路,于是跟着一个四川来的走街串巷的老木匠学艺当学徒。之后很多年,在师父的带领下,走南闯北,行走江湖。老木匠死后,小宋木匠又回到了恩施,并在修房子的人家打些短工度日,那时候还没有人敢请他主持修房子呢。

传说当年这户修房子的人家屋后有根粗大的枫香树,大到三四个青壮年手拉手围都还嫌短,也就是现在名副其实的古树了,但那个年代还没有保护的概念,只是觉得 比较遮阴,想砍了才痛快。于是,主人家就郑重的请主持修房子的木匠帮忙把这树砍倒,主持木匠思忖半天,摇头称难,说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让枫香树乖乖的 倒在屋后而不损害到正在修建的新屋。恰好这天宋木匠也在这里帮忙,可能是年轻气盛,也可能是酒后癫狂,声称自己能够将树砍倒而不损伤房屋丝毫。众人哪里能 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的狂言呢,只是劝他多喝一杯了回家好好休息罢了。宋木匠无奈,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第二天,主人家兴冲冲的对前来干活的主持木匠说,你看你这个人嘛,功夫那么高,昨天还作套,昨晚上就帮我砍倒了,还不做声不做气的。主持木匠听主人家这么 一说,顿时变成了丈二和尚,当看到那根粗壮的枫香树乖乖的倒在屋后之时,他仿佛明白了什么,对主人家说,您家莫笑我了,我真的没有那个法力呀,这个人的功 夫,真是点把点的高哟。这时,轮到主人家变丈二和尚了,好大一会儿,他们才回过神来,异口同声的说,难道真是那个刚回来不久的小宋木匠?

当他们把这事儿给来干活的众人说了之后,众人都不相信,但是粗大的枫香树就倒在屋后,由不得人不信啊。有人提议,去把宋木匠郑重的请过来,让他再砍一根,让众人亲眼看看。众人表示赞同,于是主人家备上礼品就真的去请来了宋木匠。

宋木匠有些不好意思,本来这事儿不会发生,只是昨天喝醉了,又加上众人不信他,所以他借着酒劲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这个实力,不是别的,正是木匠中流传的神秘法术。

拗不过众人的央求,宋木匠答应让众人见识一下自己的真功夫。于是,他们一伙人来到了一个天坑边,天坑边长有一根笔直粗壮的杉树。主人家早就想把它砍下来做 房子的梁树,只是害怕砍了会掉进天坑里,弄得个竹篮打水。这下要试验宋木匠,所以他就想到了这里,可以说一箭双雕。来到天坑边,宋木匠走近看了看杉树跟天 坑,心想要是不用本事,恐怕真的很难把这树弄上来,因为树的根部在天坑里面两三米的位置。

宋木匠考察了一番地形之后,开始挥动开山斧砍起来,众人死死的盯着,像看一个精彩的魔术表演。几分钟之后,杉树卡擦一声,向天坑里倾斜,众人真为宋木匠捏 了一把汗,要是掉进天坑,那就真的出丑卖相了哦。只见这时,宋木匠跳出天坑,拿出一把小巧精致的角尺,对着倾斜的杉树说,过去,然后用角尺在空中比划了一 通。说时迟,那时快,倾斜的杉树居然站正了,然后慢慢的倒在了空地上,风平浪静,一点也不惊心动魄。只是看的众人,都已经吓呆了,这么大的法力,让树木乖 乖听话,还真是闻所未闻啊。

从此之后,列位看官也能想到,这宋木匠就成了方圆百里的名人,能人了。小小的主持木匠,似乎已经无法诠释他的本事了。尽管此后的他,一直比较低调,比较亲 和,更是静心精心的为别人建房子,但仍然有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当然,这些人也是木匠,恩施的俗话讲,同行生嫉垢,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打心眼里以你为敌的人,必然处处与你作对。宋木匠本不想惹事,只是别人欺负到头上了,有时候也是被逼无奈,出手自卫。话说当年东厢也有一个蛮有名的覃 木匠,房子修得好,只是工价也要得高,宋木匠出名之后,很多人都喜欢找他主持修房子,因为他收取的工价比较实在。就这样,无意冒犯,却冒犯了,而且结下很 深的梁子。

有一回,一户人家本来已经答应请东厢覃木匠修房子的,只是后来亲戚给他介绍了宋木匠,他就反悔请了宋木匠来主持。本来宋木匠就无心跟那个覃木匠争肉吃,就推辞了几次,但是后来那户人家的主人干脆住到了宋木匠家里来请他。无奈,宋木匠接受了这个邀请。

房子修建得差不多了,只差装板壁和盖瓦了,宋木匠因为家里的事儿回家去了,嘱咐他的一个王姓徒弟照看工地。

这天夜里,阴风怒号,暴雨倾盆,直吹得房屋架子嘎吱嘎吱的响,众人在屋里躲雨,也没有在意很多。第二天清晨,宋木匠的徒弟傻眼了,明明规规整整的房屋架子 居然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了。主人见了愣了一下,随后就向宋木匠的徒弟咆哮,你们不是蛮会修房子的吗?怎么一阵雨就弄成这样了啊?我准备这个月十五整酒搬家 的,亲戚都接了,你看这下怎么搞嘛?丑死个人啊。

宋木匠看过现场之后,心里已经有底了,安慰主人家不要紧,保证在十五的那天能够让他欢欢喜喜整酒。为了让主人打消疑虑,宋木匠承诺修房子的所有费用,都不用主人给了,算是他对主人的赔偿。

夜里,又是一夜的山雨。宋木匠叫来王徒弟,让他把准备好的草纸和香拿来,徒弟依照做了,但仍然有些不解,问师父道,你之前不是跟我说你显本事不需要香纸的 么?宋木匠说,小事情是不需要那些东西,我师父当年就说我们跟那些装神弄鬼的端公不一样,学了这个本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别人做好事儿。但是今天遇到 对手了,我必须得请祖师爷,让他老人家帮我。徒弟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只听得师父继续道,我们这个本事,只能做好事,如果做了歹事,上天是看着的,必 定断子绝孙。

宋木匠烧完了香纸,跪在地上念念有词。半响,他拿出了那把精致的角尺,对着歪斜的风雨中的房子框架一通比划,然后一声正。只听得头顶一个炸雷,一道闪电也 随之划过天穹。风雨中的房子骨架,又吱吱呀呀的扭动了一番,变回了原来规规整整的样子。王姓徒弟站在师父身后,看得目瞪口呆,再看看师父,额头上已经渗出 了豆大的汗珠。又一声炸雷,房子的一角似乎被打垮了。宋木匠赶紧站起来,跑到雨中,仰望苍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让王姓徒弟拿来了修房子用的铆钉,宋木 匠接过之后奔到雨中的房子框架中,用开山斧把铆钉钉在了中柱上。宋木匠回来之后,王姓徒弟见到了师父嘴角的一丝血迹,忙问师父怎么样了?宋木匠低沉的道, 没事儿,还能扛住,那个人太不厚道。

很久之后,或许修房子的主人都已经忘了宋木匠的模样,他才跟即将出师的王姓徒弟讲起那天晚上的事儿。

话说宋木匠一回来查看现场,就知道是有人做了手脚。有人使用邪法,借用雷电跟风力才令房架子歪歪斜斜了的,于是宋木匠就用同样的方法还原,但是对头施法的人还不知悔改,还在变本加厉的跟他斗法,让雷电击垮了一角。

这一下,激怒了宋木匠,于是用铆钉将那个人的邪法给破了。王姓徒弟依然有些不解,忙问是怎么破的?师父为什么又会对天长叹?宋木匠说,用我的血涂在铆钉 上,然后钉进去,邪法邪法,也可以称血法,见血就会失去很大的威力。我叹息,是因为我这样,就可能废了他,那也是做坏事儿啊,我怕断子绝孙,只是实在没有 办法,我忍无可忍。王姓徒弟说,哦,原来这样,师父不会断子绝孙的,你做了那么多好事儿。对了,那个跟你斗法的人,是不是东厢的覃木匠呢?宋木匠道,料想 应该是他,因为那次事件之后不久,就听说覃木匠眼睛瞎了。其实,我也不忍心。

宋木匠还给徒弟讲过他一个师叔的悲惨故事。话说当年宋木匠的师父有一个师弟,当木匠开始时还不错,但是后来渐渐退化成了一个地痞,漫天要价不说,而且做事 儿不卖力。久而久之,谁都不愿请他做活了,于是这个人就整天游手好闲的混迹于江湖。有一天心血来潮,想起师父教的本事,就想拿来教训一下不喜欢他的人,也 顺便试一试师父教的本事是不是真的有用。

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背着稻谷草的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以前嫌他做事儿不使劲的老张头,于是他想乘机戏弄一下那个老不死的。他用千斤坠扎,让那人如负千斤重担,最后倒 地吐血不止。他看到老张头都吐血了,料想师父还是没有骗他,于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有种胜利者的骄傲,更有种有别于凡人的优越感。

一日酒后,他又来到一户以前曾经拖欠他工钱的人家背后,使用驼山扎,将房子压得粉碎,幸好当时并没有人在家里。这事之后,他吓得不敢再见师父,因为他师父 在传授本事的时候就让他赌过咒,如果此生用本事做坏事,必然断子绝孙,短阳寿。果真此后没过几年,宋木匠的师叔就暴毙了,时年三十六岁。

王姓徒弟听得一怔一怔的,当时也在师父面前赌咒,绝不用邪法做坏事。宋木匠微笑着说,最好,你能忘了你学的这些本事,不是说你做坏事儿,而是连活闲儿(恶作剧)都不能搞。

当年有个木匠看到路上远远的来了一个标致女子,就想调戏一下,于是随手采了一把茅花一吹,就变成了成千上万的阴蜂子朝那个女子飞去。女子受到密密麻麻的阴 蜂子的蛰咬,怎么受不了呢?但她知道,只有把衣服什么的统统脱光了,才能破了这个邪法,他弟弟就是木匠,以前听他说起过。

等那个裸身女子走近了,木匠本想悄悄的躲起来,解了邪法的,不过他已经看到,那个精光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姐姐,一时间羞愧难当,当即就把自己的一双眼睛挖了。从此之后,流落他乡,再也不曾回过恩施。

很多年之后,宋木匠走了。

王木匠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神,王木匠谨记师父的教诲,帮人理事从不含糊。但是王木匠做事的时候有个特点,那就是他基本上不跟别人说话,尤其是在修猪圈的时 候。这个特点,源于几点,第一是王木匠这人本来就比较内向,不善言谈,而且要专心做事,所以做事不说话,也就比较说得过去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很多人不 晓得,那就是修猪圈的时候,主人家都希望木匠能够帮忙用点心,使以后喂在里面的猪娃儿只是傻呆呆的长肉,而不瞎嚷嚷。要做到这样,很重要的一点前提,就是 修猪圈的木匠要比较木讷,王木匠深谙此道,所以修猪圈的时候死个人也不开口,只是闷着头做事儿,这样很得主人家欢喜。有时候有些标致 风骚的媳妇儿故意上前来惹王木匠,问这问那,王木匠总是微笑着示意她们出去,等一下出来再说,要是实在逼急了,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惹得俊俏媳妇儿们 哈哈大笑,然后在主人家善意的责备声中离去。一边笑还一边喊,王木匠修猪圈——百口不开。

从此后,恩施地区就多了一个本地的歇后语:王木匠修猪圈——百口不开。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歇后语就是从这位王木匠那里得来的。

王木匠虽然不善言辞,但也收了几个徒弟,这些徒弟有好也有坏。曾经有一个徒弟遭人追杀,无路可逃之后,藏在一个岩洞里,头上顶了七块瓦,当别人架阴刀砍下来之后,头上的瓦破了五块,险些丧命。之后没多久,死在了马家 河边,传闻被鬼打死了。

另一个徒弟不孝顺,对残疾的父母不仅仅恶语相向,而且动不动还打人,最后连师父王木匠都不认了。王木匠最后悔教了这么一个龟儿子,但他依然想让他悬崖勒 马,回头是岸,于是就叫他跪在门前思过。谁曾想,这个不肖的东西居然跑到城里的西门大街去逛窑子去了,王木匠知道之后,一怒之下,用法术把一把凿子钉在了 一块木头上,扔进了天坑。从此之后,那个徒弟不仅被逐出了师门,而且腿部糜烂不止,怎么医治都没有效果,最后成为了一个瘸子。

49年之后,破四旧的风潮涌来,很多老木匠不是死了,就是隐藏起来了,而且也没有人再敢提法术二字。他们把鲁班的书视为禁书,一般人看了不是瞎眼睛就是断子绝孙,总之是没有好下场的,于是无人再敢修习那个东西,慢慢的,也真的成了江湖术士坑蒙拐骗的邪法。

只是,坊间对这种神秘法术的种种传说,却从未停止过。小时候很聪明调皮,喜欢听老人们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然后在晚上做梦的时候吓得哇哇叫也不在乎。这些零碎的故事片段,就是曾听我一个叔伯爷爷讲起的一些传说。他也是一个木匠,传闻就是那个王木匠的关门弟子。

吃过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大爷爷就拉开了话匣子,或者说他年轻的时候多么多么的有力气,能够挑起四个草垛子,还不喘气,很轻松的样子;或者说他能吃 一斤盐,两斤糖;抑或是说当年跟师父学艺的种种稀奇事情。我很喜欢听他老人家讲木匠跟邪法的故事,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那么无敌的力量,可以帮助别 人。但是后来,大爷爷老了,我也大了,就不再喜欢听他讲那么多年都重复不变的故事,于是老人家只有坐在火炉边打瞌睡。

前年,大爷爷悄无声息的走了,仿佛是去找师父师兄们去了,而我,也突然有些伤感。为了曾经的童年时光,也为了离开我们的亲人,更为了那些美好的民间故事。

作者的故事讲完了,我看过后有了许多感慨,木匠的法术啊,也是很有威力的啊,在另外空间的灵体能力比人强得真是太多了,但是它们能修吗?它们为了得功,在人有求的时候上了人体,人可能觉得很了不起,有功能啊,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可是那些东西会把东西白送给你吗?你得了它的功,它可能就要了你的命,在不知不觉中偷去了你的生命,和你生命的精华,你不但对今生受损,你的来生都会为其所害。那个白教的密勒日巴为什么在修正法时要吃那么多苦啊,就就是因为他在练邪法时造了业啊。所以我说不要崇拜那些术类的东西,当心它背后的东西上身啊!那可是极其危险的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慧芷】守住心性不慕邪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