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hen 发表于 2012-7-16 14:29:50

看了这四则新闻,估计您也“心难平”

                               看了这四则新闻,估计您也“心难平”

    发表于2012-07-15 15:14:44                                                                                                                                                                                                                      
                      2012-07-14 17:00:03 周蓬安的博客


近一段时间,城管打人、警察刑讯逼供、官员“落马”等所谓的“负面新闻”似乎少了许多,令我们这些时评写手都快“无米下锅”了,这或许应归功于各 级政府为了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迎接“十八大”召开,而加大了维稳的力度,抑或媒体有意减少了“负面新闻”的报道频率。但笔者纳闷,花这么大力气去维 稳,何不将这些维稳经费用于改善民生?
虽然“负面新闻”少了,但供时评写手写评论的题材还是有的,因为神州本来就十分“神奇”,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必然层出不穷。近几天,笔者阅读的 诸多新闻中,就有四篇内容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信,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篇文章的内容,供大家参阅,详细信息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
文一:10日,《新华网》一篇题为《82岁“还债奶奶”收废品替儿子还39万医疗费》的文章,介绍一位82岁的老人,由于儿子因病去世欠下39万元 医疗费,从2010年就开始收购、捡拾废品挣钱,再贴上自己的退休金还债。虽然社区志愿者和居民、网友希望对她进行帮助,但老人坚持不接受捐助。
文二:12日,《京华时报》披露“骗费救妻”案。5年前,妻子杜某患上尿毒症,这让下岗已10多年的丈夫廖某生活负担陡然加重。在透析治疗近半年 后,廖某找人刻了医院的收费章,在收费单据上盖假章后交给医院,为妻子进行免费透析治疗。4年间,廖某以此方式骗取医院治疗费17万余元,检方因此向法院 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3到10年。社会有善心。目前廖丹已将爱心人士送来的3.5万元现金交给了法院;曾向小伊伊捐款200万的珠海政协委员陈利浩,也给廖 丹转账17万,希望他尽快退赃,以获得宽大处理,好继续照顾病妻。
文三:13日,《大河报》发布的《湖南老人为养老故意抢劫称敬老院不如监狱》一文,披露了湖南省祁东县农村老人付达信,为了“养老”而在四年前故 意抢劫,在监狱里如愿度过了一年半的时光。出狱后,虽然当地政府非常关心他,送他进敬老院,可在这位73岁的老人看来,“敬老院不如监狱”的生活,让他一 心想着再回监狱,无奈“他实在没有把握,还有没有体力,回到那个‘安乐窝’”。类似“为进监狱而犯罪”的事情以前也曾发生过。几年前,就曾报道身患重病的 19岁北京农民李大伟,为了得到监狱里的免费医疗,故意持枪抢劫,最终“如愿”入狱。
文四:由腾讯公司慈善基金会、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推出的《没有身份的群落》主题,介绍了四川大凉山深处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聚居着4000多口彝族 山民,其中一半是没有户籍的“黑户”。他们不享有社会福利,赤贫,文盲,受排挤,且卑贱的身份如基因一样代代遗传,其子女几乎无一例外陷入失学困境。这些 人当中,有一部分竟是因为多年前当地“政府勒令搬迁,否则烧掉房子”的杰作。一些人因为赤贫,只能用“兽用”青霉素钾治心脏病。不难看出,义务教育、最低 生活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些词汇和他们都毫无关系。
针对以上四则新闻,我得问问卫生部部长陈竺:你的诗作“九州风雷动,医改传佳音”是在301高干病房有感而发的吗?我要问问国家发改委:你们说“ ‘病有所医’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可这些共和国的国民为何享受不到?我还要问问人社部的领导,你们在一年前就曾表示“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 和梦想,从制度上讲,明年就可以得到初步实现”,可这位73岁的老人为何宁愿进监狱“养老”?
以上四则新闻内容所反映出的中国社会保障之痛,和官方宣传的情况是真正的“天壤之别”。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其实是一种极不健康的“虚胖”。各位网友,当您看完以上四则新闻后,也请您谈谈自己的感受。

wnh2007 发表于 2012-7-21 00:34:11

。。。。。。因为,你是屁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了这四则新闻,估计您也“心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