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 发表于 2012-8-2 16:50:38

“中国人”给外国拿金牌谁该反思?

郑家侠博客

马内扎,中国名字叫姚丽,原汁原味的“辽宁制造”。

当地时间7月31号晚上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组决赛中,哈萨克斯坦选手迈娅-马内扎以总成绩245公斤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摘得冠军。与前几天夺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的祖尔菲娅一样,马内扎也是原籍中国的交流选手。两名同期外派交流的选手,都入籍并获得奥运会冠军。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

国人最不聪明的是“当局者迷”,而最聪明的则是“会吃后悔药”。中国17岁小将周俊伦敦奥运连续3次抓举95公斤重的杠铃失败,交出了中国女子举重队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张“白卷”,国民不禁质疑,如此不堪一击的运动员,怎么能登上伦敦奥运会赛场的呢?是国中无大才,还是大才被埋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偏偏在这个节点时刻,两位中国女运动员加入外国国籍并在伦敦奥运会勇夺两金,戳穿了国中无大才的谎言。

加入哈萨克斯坦国籍勇夺两金的两位“中国人”,一个叫祖尔菲娅,中国名字叫赵常玲,是规规矩矩的“湖南制造”;一个叫马内扎,中国名字叫姚丽,原汁原味的“辽宁制造”。两名女举重选手都被省体育局发现选拔出来,但因各地“利益分配”却屡屡被排斥在国际大赛之外,也就没有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而在哈萨克斯坦却被选拔为“座上宾”,此次她们伦敦奥运夺金使哈萨克斯坦风光无限,也使国人抱憾无限。假如她们被选拔到我国奥运军团,这两枚金牌不是“非我莫属”么?

一面是我国举重大才被“挤走”,一面是17岁小将周俊“交白卷”,我国体育人才选拔机制弊端一览无遗。据了解,小将周俊并无超人实力,而是利益角逐名额分配下的产物,国家体育局拗不过地方利益角逐的“大腿”,不得不对女举选拔实行“一省最多一名队员”的平均分配,便有了“南郭先生”登场,纵多女举大才“谢幕”结局。正是这样的不公平选拔,倒逼一些我国体育大才移师“异国”,新加坡的“中国人乒乓健将”,郎平执掌美国女排等,我国有关部门都要深层次反思。

中国举重协会主席马文广表示,“周俊的入选违背了当初国家队的奥运会选拔办法,并非国家队的初衷,而是周俊所属的湖北体育局的意见”。这也暗示出“权力决定选拔”和一些体育大才被埋没、被“外流”的根源。面对“中国人”给外国夺金,我们心痛反悔;面对国内弊端人才选拔机制,又不能不“痛改前非”。周俊是弊端机制的“牺牲品”,也是体育选才的“讽刺剧”,等于“出卖金牌”、“出卖祖国”。体育大国要有成长体育大才的土壤,体育强国要有选拔体育大才通道;把体育大才逼向“外流”,这就算不上体育大国,支撑不起体育强国。

中国人给外国拿金牌国家体育局要反思,各地利益角逐要反思,我国的体育人才建设选拔机制更要反思。如何体育去官场化,如何选才公正、公平、公开,如何达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等,都是我国今后体育改革的重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给外国拿金牌谁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