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water 发表于 2012-10-24 17:44:17

关系越来越糟 中国在东南亚没有几个朋友了(图)

2000多年前,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2000多年后,孔子的智慧依然适用。比起春秋时代,现在是一个全球化快速蔓延的世界,区域间的连结更为紧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不与他国打交道。而中国身为亚洲最大国,陆地疆域与周边14个邻国接壤,在追求「和平崛起」的前提下,如何与其他国家和睦相处,创造双赢局面,理当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上首要考量的,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一些历史争端或利益纠结,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正在恶化中。

  与东协关系越来越糟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在彭博社(Bloomberg)发表一篇探讨中国和东协(ASEAN)关系的评论提到,自邓小平以来的30年,中国持续对东南亚国家「示好」,且中国外交政策的一大重点就是与东协发展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互动将带给中国丰富的经济收穫。

  2010年,中国与东协签属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完成全球最大的市场整合,双方的融洽也引来历史最好时刻,但之后却是每况愈下。随着南海争议的出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文安立警告,如果中国不能试图改善紧张和对立,过去在东南亚的投资和收益可能在一夕间化为乌有。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文安立

  事实上,直至两年前,中国和东协各国——即使是越南——都是水乳交融的。发生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源自两国边界嫌隙,但90年代苏联解体后,双方关系逐步恢复正常,不仅陆地边界能最终划定,双边交流也渐趋频繁。文安立提到,河内领导人以中国为借镜,向北京方面多次请教如何贯彻一党政治,以及改革市场促进成长的方法。其他有少数华人定居的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将华人视为与中国合作的机会,而非威胁。

  事情的转戾点发生在2010年,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于河内举行的东协区域论坛(ASEAN Regional Forum)上忍不住满腔怒火,向代表美国出席会议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大发雷霆,导火线在于,与中国涉及南海争议的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与汶莱等四国联合美国、欧盟与印尼,属意采多边协商机制,而非如北京所想「一对一」个别协商的解决方式。

  文安立认为,杨洁篪心中存在着「我们是大国,而你们衹是小国」的不当想法,当天他激怒了几乎所有出席会议的国家,一位来自雅加达的高层决策者告诉文安立:「我们(印尼)是一个严肃的国家,不应如此被对待。」随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开始恶化,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海的冲突也持续发生。此外,有些国家重新检视与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认为给了中国太大的影响力。而面对反弹,中国的策略是联合东协中较弱小的国家像是柬埔寨或缅甸,以防他们团结一致抵抗中国,但最终亦是事与愿违,更有的国家怀疑中国有分裂东协的企图存在,尽管近期中国的手段有所节制,但文安立说彼此关系可说是糟的不能再糟。

  “天朝”心态作祟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文安立指出,不仅南海问题应被妥善讨论安排─这包含海上控制区域和底下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也应检讨在亚太地区所扮演的角色。中国无疑是东亚的领导者,但过去一年来,东协国家却离中国越来越远,与美国越来越亲近,这归咎于中国弄巧成拙的政策,损害到它的长远利益。

  一些中国民族主义者要求当局在领土问题上采强硬立场,最近与日本在东海的冲突便是一例。中国对于东协努力寻求美国支持感到愤怒,认为他们不愿依据中国的要求来谈判,但这样不成熟的态度,文安定质疑,不应是一个泱泱大国所该拥有的。

  从历史来看,中国自隋朝起因国力强盛,建立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藩属国的朝贡体系,当时中国是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冠以「天朝」的美名。文安定认为,对东亚事务中国仍保持旧有的「天朝」想法,将自己视为区域中最独特的,虽然这不意味中国会在谈判时不尊重他国,但却暗示着中国会将自己的观点和宣称视为区域之必要。文安定指出,长远来看,如此态度对中国有害无益。

  中国对南海和对东协的外交政策,显示出中国本身的不成熟,也尚未准备好担任一个区域的领导角色。文安定表示,中国还学不会整合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让彼此追求共同目标,藉此提陞邻国的友好度,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它主要盟国所致力的方向,也收到极佳的成效。可是相反,中国领导人只愿关照本国利益,并以此试图挑战他国,这样的政策并不会使中国赢得区域的尊敬,更遑论成为全球强权。

  文安定建议,中国应以更谦冲的态度处理南海争议,除了与各国务实地协商海域的划分,更应建立具体的信任机制和预防冲突的措施,减少在该地区的军事行为。如此,争议渐渐消弭,中国与东协才能继续共荣发展。中国人不喜欢美、日、印

  中国与邻国关系的恶化,也影响了国内人民对外国的观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对数千位中国公民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高达26%的人将中美关系定义为「敌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8年当选后,中国人塬本对他深具信心,认为他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国际决策,但这样的乐观随着奥巴马上任迅速瓦解。奥巴马处理全球经济的方式,以及美国试图「重新平衡」亚洲势力的做法,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都让中国人认为美国正阻止中国成为一个大国。

  美国不是唯一得到负面评价的国家,中国人对印度的看法也变差了,许多人对于印度经济成长是否能带给中国好处感到怀疑,也仅有39%的人将中印视为「合作」关系,日本则受到更差的评价,41%的人认为中日是「敌对」关系,而且中日紧张、一触即发的情绪,恐怕随着安倍晋叁参访靖国神社愈加严重。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报导,现任自民党党魁,也被视为下任首相热门人选的安倍晋叁,于10月17日与两位日本官员一起参访靖国神社,此举无疑激怒了曾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中国及南朝鲜,中国官方媒体抨击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再起,将伤及东亚区域稳定,而南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安倍的行为令人感到遗憾和担忧,象徵日本有发动侵略战争的企图。

  安倍本人低调回应,表示参访行程仅是他个人致上敬意的行为。靖国神社是日本战争死难者最后的安息之地,其中包括14名军方和政府领导人,他们在二战结束后被判以战争罪,并由盟军执行死刑。但科技博客认为,这是一个很不恰当的时机点,尤其当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争议正如火如荼,而与南朝鲜关于独岛的芥蒂也尚未完全平息。 中印彼此不喜欢

  中国人对印度观感变差,相同地,根据《印度实时报》(India Real Time)报导,印度人也对中国没那么喜爱。同样由皮尤研究中心所完成的调查中显示,不到四分之一(23%)的印度人将两国关系定义为「合作」,也仅有24%认为中国经济成长是件好事。2010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率领了大型的贸易代表团访问印度,强调双方须不断加强商业合作,但事实上,两国的相处上向来就存在一些问题。

  《印度实时报》指出,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虽由中国取胜,但针对喜马拉雅山的争夺仍未平歇。彼此的贸易量虽然增加,新德里却改持谨慎态度,只因中国已扩大在印度洋的海上活动,北京方面则抱怨印度在南海过于活跃。此外,北京将继续协助巴基斯坦发展核计划,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拒绝这样做,因为这将导致核子扩散,令印度备感威胁。

  中国是个幅员广大的国家,因此舆论也有很大的不同。该份调查显示,中国的菁英份子较容易对美国感到友好,特别是年轻、居住在城市、受过良好教育和高收入的族群,他们喜爱美国的民主精神和软实力,像是流行文化和做生意的方式。因此,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虽然日本、印度和美国在中国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但知识份子仍被这些国家开放的社会观念所吸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系越来越糟 中国在东南亚没有几个朋友了(图)